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题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的资本文明问题

日期:2018-07-18 10:59:40 浏览次数:

  【摘 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需要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到人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的资本文明问题

社会发展规律上去加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是在无产阶级国家政权下发展资本文明、占有资本文明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现实社会主义就是要利用资本的力量来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就是在继续保持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边界的同时,消除社会主义作为资本的边界,从而重新建立继承、引进和发展资本的新的社会主义发展战略。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资本文明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码号】1674—0351(2016)05—0025—06
  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它一直是一个困扰中外学术界的“司芬克斯之谜”。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并不是马克思设想中的理想社会主义,而仅仅是它发展过程中的初级阶段,这已为世人所认同。那幺,这个初级阶段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社会经济形态?是一种什幺“特色”的社会主义?对此分歧意见很大。有人说是“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我不同意这种看法。要说清楚这一问题,我认为需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去加以观察和思考,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去加以把握。江泽民同志要求“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从历史发展规律上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
  我们知道,唯物史观有两个基本理论:一是社会形态理论,就是坚持生产力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与合力论的有机统一;二是历史过程理论,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历史过程。学习唯物史观就要求树立社会形态思维与过程思维。树立社会形态思维,就是善于从社会结构状况出发来把握社会发展状况。任何事物都是一种结构性存在,事物的结构状况影响事物的发展状况;树立过程思维,就是强调什幺阶段做什幺事,不能把未来才能完成的任务拿到今天来做,也就是不能犯落后于历史阶段或超越于历史阶段的错误。
  用这种思维去看待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首先要问的是,这一理论的本质特征是什幺?我认为,它是一个在无产阶级国家政权下发展资本文明、占有资本文明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一理论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开始的社会主义如何占有资本文明的探索,回归和丰富了马克思以资本的力量推动文明进程的理论。
  大家都知道,社会主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成功地跨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之后却很少有人去探究跨越后的社会形态的质的规定性及其现实社会主义在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国外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晚年对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社会形态依次更迭的历史过程的认识动摇了,在他看来东方的村社可以跨越资本主义而发展。这样,似乎就不需要规范历史发展的道路,东方社会似乎也不需要受历史必然性的制约。在苏东国家碰到严重挫折后,各国理论界才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从国内的情况看,已有不少学者从各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论证,但很少有把这一问题与经典社会主义理论联系起来进行比较研究,也就是说,在讲社会主义个别的时候,忘记了社会主义的一般,有的干脆回避矛盾或绕圈子。这样既看不到两者之间的联系,也看不到两者之间的区别,使科学理论处于一种任人摆布的局面。下面我想结合思想史,谈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运用。
  首先,我们知道,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理论的贡献,正在于他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以及由这个终极原因决定的经济的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一般规律。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考察人类社会的历史,发现社会的发展如同自然界的进化一样,也是个自然历史过程。在1852年发表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文中,马克思借用了当时地质学对“形态”的用法,首次提出了“社会形态”的概念[1]471-472。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中,马克思更强调了各个社会形态之间犹如“不同地质层系相机更迭一样”[2]340,这些社会形态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首次对这种依次更迭的自然历史过程及其规律作了经典的科学概括,就是“两个决不会”原理,强调生产力对于生产关系的制约作用。1867年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1版序言中,再次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认为它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3]10,并指出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的趋势,正是“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3]8。这里,马克思实际上否定了那种随意玩弄历史的态度,把社会发展的历史第一次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
  历史上,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研究过“每个民族的每一种制度是否都必须通过发展的一切逻辑环节”这样一个问题。经过研究,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当某一社会生活现象在先进民族那里达到了高度发展时,在它影响下的其他民族那里,这个现象也会极迅速地得到发展,会越过中间的逻辑环节,从低级阶段直接进到最高阶段。譬如英国人为达到自由贸易制度需要1500多年的文明生活,而新西兰人就不需要花费那幺多的时间。他用上述论证支持了俄国应该依据村社向社会主义直接跳跃的主张。[4]123-124
  1874年在俄国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经过1861年的改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了萌芽。然而,俄国民粹派思想家特卡乔夫仍然宣称俄国的村社具有难以想象的“独特性”和“优势”,断言俄国农村公社有可能轻而易举地使俄国社会实现比西欧容易得多的革命变革,因为那里没有无产阶级,也没有资产阶级,尽管人民愚昧无知,但“比西欧各国人民更接近于社会主义”。同时,他还指责恩格斯对于俄国没有“丝毫知识”,表现出“愚昧无知”。
  之后,恩格斯发表了《论俄国的社会问题》一文。在这篇文章中,恩格斯虽然肯定了俄国公社发展的两种可能性,但是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言,他几乎堵死了俄国有不同于西欧发展的另一条道路的可能性。其中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话:“现代社会主义力图实现的变革,简言之就是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以及通过消灭一切阶级差别来建立新的社会组织。为此不但需要有能实现这个变革的无产阶级,而且还需要有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能够彻底消灭阶级差别的资产阶级。……但是生产力只有在资产阶级手中才达到了这样的发展程度。可见,就是从这一方面说来,资产阶级正如无产阶级本身一样,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必要的先决条件。因此,谁竟然断言在一个虽然没有无产阶级然而也没有资产阶级的国家里更容易进行这种革命,那就只不过证明,他还需要学一学关于社会主义的初步知识。”[5]389-390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