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政策法规 >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治理思想的贡献

日期:2018-07-11 10:24:18 浏览次数:

  摘 要:马克思主义生态治理思想的实质是实现人、自然、社会等关系的和谐共处与内在统一,每一层关系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治理生态环境、培育美丽中国人、建成小康社会等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治理思想的践行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和谐统一;生态环境;美丽中国人;小康社会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12.007
  21世纪以来,生态危机愈来愈严重,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等关系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挑战、新任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我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不断进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的创新,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自然环境协同起来,着重解决人与自然并存与发展的矛盾,提高人的自身和谐和推进新型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生态治理思想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相融合的成果,是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治理思想的实践创新。马克思主义生态治理的本质是实现“人--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和谐共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和推进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治理思想的践行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一、“治理生态环境”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治理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践行
  马克思主义生态治理的核心思想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包含三个层面:一是人来自于自然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是来源自于自然界的,“人类和人类社会归根结底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自身。”[1]二是人与自然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整体。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人化了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2]人的历史也是自然的历史。在社会实践中,人化自然界和人的自然化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发展过程。三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但人类不能控制和支配自然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动作用,但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否则就要遭到自然界的警告或报复。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治理生态环境是营造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必然途径。生态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规划就是站在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的高度上,重新调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思想理念和发展方式。治理生态环境就是对被破坏了的自然环境进行生态性修复,恢复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和谐。首先,停止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设立生态红线,把人们的行为控制在不伤害自然环境的界限内。自然界始终处在人类活动的场域中,时时刻刻与人类相随相伴。如果人们不能立刻停止对它的伤害,再多的补偿也将于事无补。其次,针对受损的自然环境要进行生态修复和生态补偿,这是人类对受害自然界的应有行为,也是必要的。这是因为只有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对自然界的补偿。从生态公平、正义的角度看,人类应该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买单,补偿被自己破坏了的自然界。最后,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对生态环境给于全面而合理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治理思想的贡献

的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由强制性、选择性和引导性等不同制度构建在一起,共同对生态环境治理发挥作用。这种制度体系不仅依靠国家的法律法规、政府的规章制度,还需要依靠社会道德教化和公众的共同参与。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治理生态环境问题就是营造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共处的新环境、新场域。
  二、“美丽中国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治理的人与自身和谐思想的崇高目标
  马克思主义生态治理思想中,人与自身的和谐是根本。人与自身的和谐,即人与自身关系和谐,是指实现了的人的自身解放,是人的肉体与精神在自然界和社会都充分得到解放,是充分实现了人的解放的生命个体。首先,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动力,同时,人也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人的发展是社会历史进步的尺度,每个人的发展是其彼此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从而推动整个人类的发展。其次,人是自然人,人的自身和谐是以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为前提,且是其必要构成部分。在和谐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关键因素是人,人与自身必须要和谐,如果人的自身不和谐,自然生态和谐也是不完整的,甚至会制约自然生态和谐的构建。“只有人才能在自然界打下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仅变更了动植物的位置,而且也改变了他们居住地方的面貌和气候,他们甚至还如此地改变了动植物本身,使他们活动的结果只能和地球的普遍死亡一起消失。”[3]
  培育“美丽中国人”为推进人的自身和谐提供了基本条件。生态文明建设归根到底是通过人的劳动来完成的,只有人认识到自身的实践活动与地球同生共死,人类与自然界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统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就是通过提高人的生态素质,培育美丽中国人来推动人与人关系的和谐统一。它将众多的美丽个体凝聚在一起,促进人的自身和谐的实现。首先,生态素质促进“美丽中国人”的养成,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理想路径具体化,从公平、正义、和谐等构成要素上为国民提供了个体行为的社会引领。“美丽中国人”的形成需要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个体自身认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共同养成比较稳定的个体身心发展所具备的基本生态品质、能力或修养。“美丽中国人”的先天素质在外界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通过内化后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现实品质,构成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美丽中国人”的精神激励国民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生态文明建设是把人的全面发展置于“国家—民族--人民”的关系体系中,个人将在实践中证明“美丽中国人”精神的真理性。“美丽中国人”的伟大精神力量将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并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4]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就是要为人的自身和谐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精神基础,真实体现出对生命个体自身和谐的追求。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