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政策法规 >

重视应用文教学 提高职高生素质

日期:2018-06-15 20:34:08 浏览次数:

  传统教育模式忽视应用文教学,而职高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必须强化应用文教学,本文详细介绍应用文教学种种可行性教学方法和取得的显着效果,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借鉴性。
  
  长期以来,职高语文中的应用文体一直不受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笔者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其一,职高语文教学模式长期以来受到普高语文教学模式的影响。因为职高的文化课教师都是从普通师范院校毕业,普通师范院校教师所传授的中教法大多数是采用普通高中教法,所以,许多职高语文教师不能利用CBE职教理论,依据“按需施教”原则,对市场、学生今后发展及未来社会的需要进行调查研究,来重视应用文体的教学。其二,大多数职高语文教师和学生认为考分就是能力,所教学内容必须紧密围绕考试“指挥棒”。在各类考试中,阅读与写作部分毕竟大部分所出现是记叙文和议论文,对于应用文的比分,相当小。其三,应用文不像记叙文那样以事感人,也不可能像议论文那样以理服人;应用文大多数内容平实,语言通俗,不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认为应用文比较浅易,并且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要求初中学生会写普通的应用文(通知、书信、新闻等),于是,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了机械式粗率的处理,不是要求学生背所教应用文的内容,就是记应用文的格式,一般教学时数的安排只用一课时就上好一(本文来自:WwW.BdfqY.Com 千叶帆文摘:重视应用文教学 提高职高生素质)篇应用文;或者不上应用文单元,跳过应用文去上别的单元。这样使应用文教学中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职高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然而,职高生相对素质低,在校时间短,年龄相对小。作为我国今后新劳动力和专业技术人才,社会要求他们必须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包括学生的社交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例如,职高毕业生走向社会寻找职业,总应该先写求职信,对于求职信的内容、格式能够很好处理。如果没有掌握这些知识,把求职信写得乱七八糟,至少招聘部门对他产生不信任,结果可想而知。如果这样对于这些职高生来说,他第一步跨入社会就遭到沉重的打击。所以说,应用能力是职高学生走向社会的“敲门砖”。
  加强应用文教学,是提高职高生文化素质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我们共同来探讨如何重视职高语文的应用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首先,必须立足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对于应用文的教学,不能上成语言分析教学或格式分割式教学。在上应用文掌握文体的格式和特点后,必须还让学生正确认识相近文体的区别和联系,如新闻和通讯的关系,计划和总结的关系,记录、简报、纪要、综述的关系;然后对于应用文体的引申实际应用,让每个同学展开想象。例如,在上好广告这一文体,笔者就让学生自己定角色写广告,学生能主动选择自己想象中职业,并且能为自己职业或产品写几句精美广告词,这样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其次,走向社会,寻找素材,激发学生应用文写作兴趣。笔者在语文教学中组织学生对笔者学校毕业就业状况进行社会调查。在社会调查前要结合实际提出调查的目标和要求,确立调查内容,列出调查的提纲,选定调查方式。在调查中发现:从01届至05届毕业生来看,就业人数较前几年持平或降低的专业73.86%,好于前几年专业有26.16%。在调查中得知,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存在有“血缘职工”和“人情职工”的现象,并且外来劳务人员工资低廉,给职高生就业带来很大的挑战。学生要扩大就业面,必须拓宽专业学习的知识面,增加社会意识,确立了语文学习与社会实际结合的观点。另外,在学生实习时,要求定实习计划,写实习总结,试写商业合同协议书,进一步提高学生业务水平。
  最后,组织开展演讲会、辩论会,充分利用校园报刊、广播台等宣传阵地,激励学生读写应用文的积极性。笔者曾在06级电脑班中利用课前五分钟,要求学生确立一个主题,如“奉献与给予”“逆境成才和顺境成才”,自己根据演讲稿的特点,进行发表自己的观点;另外,在教学新闻课文时,模拟招聘“电视节目主持人”,许多学生踊跃报名上讲台播音,然后请台下的同学评分;按语音和形态评出最优秀者;此外,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较为活跃,笔者要求学生在寒暑假社会实践期间,到自己所在乡镇,去了解先进人物、老革命干部、企业家等,要求写通讯、实践总结,把上交的作品进行评选,优秀的作品推荐给学校报刊、广播台,进一步激发他们读写应用文积极性。
  摒弃传统教学观念,正确对待应用文在职高语文教学地位,改进应用文的教学方法,培养职高学生应用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职业中专学校)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