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公共知识 >

迟到67年的道歉

日期:2018-07-18 11:22:54 浏览次数: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hwxy/hwxy201212/hwxy20121220-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hwxy/hwxy201212/hwxy20121220-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hwxy/hwxy201212/hwxy20121220-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hwxy/hwxy201212/hwxy20121220-4-l.jpg
  美国新闻机构美联社(Associated Press, AP)最近发表一篇声明,为67年以前开除该社一名记者致歉。
  二战记者“破坏约定”犯众怒
  事件的起源是1945年5月7日凌晨,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时,美联社采访欧洲战场的记者肯尼迪(Edward Kennedy)与其他16名记者应美国军方的安排到法国的一个小镇去现场采访德国向英美联军投降的仪式,但军方要求这些记者承诺未经军方许可不得发布此项新闻。军方本来只要求记者暂缓几小时发布,但后来又通知记者此项暂缓时间要延长到第二天下午3点,原因是美国与英国政府要等德国向苏联投降后同时宣布。
  肯尼迪获告军方要求延缓一天半发布德国投降新闻后,十分不满,但只好遵守约定。但是当天下午两点钟,德国官员在电台广播中向德国人民宣布已经向美英两国投降。肯尼迪听到广播后,觉得既然军方已经同意德国做此宣布,他没有义务再为此事保密,就要求军方同意他发出新闻稿,军方的新闻检查官予以拒绝。他想了15分钟后,拿起军用电话打到美联社的伦敦分社,报道了他目睹的德国投降仪式经过。伦敦分社的编辑立刻把他的报道列入电讯发给订户。
 

迟到67年的道歉

 其他新闻媒体看到美联社的电讯后为之大哗。跟肯尼迪一起受邀采访受降典礼的记者们认为肯尼迪背信,破坏约定,要求军方同意他们也提前发出报道,军方不予同意,坚持要等到8日下午3时以后才可发稿。因此,肯尼迪发出的“独家”电讯在全世界传播了一天以后,其他媒体才出现同样的报道。《纽约时报》的着名军事记者密特顿(Drew Middleton)很不满地说,肯尼迪的独家报道根本不能算是独家,只是因为其他的16位同业遵守约定而已。
  美国军方对肯尼迪的“破坏约定”十分愤怒,下令停止所有美联社记者在欧洲战场的采访权,此举引起其他媒体记者的抗议,联名致函军方要求收回成命,军方后来同意恢复美联社记者的采访权,但将肯尼迪逐出法国。
  肯尼迪不但被迫离开法国,回到美国以后也受到美联社的谴责,对于他破坏与军方约定的行为表示遗憾。之后不久,美联社未予宣扬地把肯尼迪解雇。肯尼迪离开美联社后,到加州的一家地方报纸担任编辑,后来又出任另一家地方报纸的发行人。1963年他因车祸丧生,时年58岁。
  当年的做法不可思议
  美联社现任总裁柯尔利(Tom Curley)于今年5月10日发表声明,为美联社当年对肯尼迪的做法表示道歉。他认为肯尼迪当初的做法并没有错,因为军方要求缓发新闻的理由,不是为了保护军人的安全,而是基于政治考虑。
  美国军方原来只要求受邀观礼受降仪式的记者暂缓几小时发布新闻,后来要求他们暂缓一天半。此项暂缓的延长是美国总统杜鲁门与英国首相丘吉尔联合决定的,其原因是为了讨好苏联的斯大林。今天看此事,虽说该项决定是杜邱两人共同所做,但当时杜鲁门上任不久(罗斯福去世后他接任总统),对国际事务尚不熟悉,应该是接受丘吉尔的建议。
  再看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历史,可以看到当时美国罗斯福总统与英国的丘吉尔为了尽速结束大战,处处迁就斯大林。斯大林借机讨价还价,得到很多好处。罗斯福与丘吉尔在美英两国都被认为是伟大的政治家,却被斯大林摆布;最后连受降典礼新闻发布的时间,还要配合斯大林,即使在德国官方公开宣布以后,美国军方仍然不解除约定。今天看来真是不可思议。
  第二个不可思议之处,是当时受邀观礼受降的17名记者中,只有肯尼迪一人“破坏约定”提前发稿,其他的记者都遵守约定;而肯尼迪也是在听到德国电台广播以后才发新闻,如此之配合,在今天的美国也是不可思议。因为21世纪的新闻记者已不认为必须依靠政府机构提供新闻,而持“各显神通”的态度。政府的新闻官员如果在提供新闻时附有条件,正派的记者会予以拒绝,自行自其他管道采访;不正派的记者则会当时接受条件,然后抛之脑后。如此之改变,究竟是新闻自由的发挥,还是新闻道德的丧失,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件事还有一个不可思议之处,就是美联社的负责人会为了67年前的事公开道歉。美国新闻媒体好像有个从不道歉的传统,而新闻单位主管的道歉更是难得。美联社总裁柯尔利此举,应该也值得新闻同业深思。
  (编辑/袁红)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