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题库 >

冬日精神:文明格局的窗口

日期:2018-07-16 02:27:04 浏览次数:

  童话的梦幻、古韵的悠扬、历史之华贵、文化之多元、未知的惊喜,冬天的独特景致和气韵在冰雪的陪衬下更显神秘而充满吸引力。战斗民族对于极寒自然的征服改变了文明的格局,北欧漫长的冬夜围着小火炉滋生出安徒生童话……冬天精神是现代才有的精神:在边缘寻找意义,想去直面和压榨它,以期得到美好的东西。
  战斗民族的冬天精神:
  在边缘寻找意义
  中国还沉醉在深秋之时,从莫斯科到西伯利亚,都已经飘起了雪花。从各国以冬天为主题的诗歌等文艺作品中看出,在德国,对冬天的浪漫心态总是受到对意大利和南方的渴望的制衡,“冬天在俄国是一个无法逃脱的事实,一股绝对的力量,整个18世纪,俄国人几乎没有写下赞美冬天的文学作品或诗歌。但是冬天在拿破仑时期成了俄国民族主义和民族认同更强大的象征。”
  在军事上,“俄国之冬”是一个专有名词。查理十二世、拿破仑、希特勒,三位世间拔尖的侵略者,却都磕在了这块北国大陆上。
  查理十二世兵败俄罗斯之后100多年,又一位侵略者拿破仑动起了俄国这片北方雪土的主意。零下30多度的严寒中,饥寒交迫的法军每天都有上千人倒在雪地中。1812年有一系列政治漫画表现拿破仑被积雪围困,以致沙皇政府要通过宣传来否认拿破仑是被俄国的冬天而非俄国的将军们击败的。
  到了1941年,希特勒把坦克都开到了莫斯科城外几百公里,来一波西伯利亚冷空气,又基本没戏了。三位才华横世的统治者、侵略家,在俄罗斯严寒的冬天里香消玉殒,分别终结了三段霸业。
  事实上,近代历史中,俄罗斯的每一次兴衰起伏,无不对国际政治、乃至人类文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俄罗斯之所以会异军突起,并改变了欧洲文明的格局,与其地缘政治环境密不可分。
  灰蒙蒙阴霾的天空,一望无际的大雪坚冰,蛮荒的草地,这种严峻的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俄罗斯民族的生存方式、性格、心理、甚至信仰。他们乞求自然之神的保护,与大自然进行着神秘的交往。他们渴望离开了无生机的荒原和冷冰冰的冻土,不断地四处扩张并为此连连征战。他们在马背上游荡着,希图以武力为自己获取一个理想的家园。
  中世纪中后期,欧洲农耕文明的千年积累,已使其初步具备了在较寒冷地区开展农业种植的能力。正因为将广袤的北亚、乃至部分中亚版图收入囊中,俄罗斯才获得了充足的实力加持,并凭着这份积累,成功获得了与欧洲传统大国并驾齐驱的本钱。
  随着人类文明由农耕向工业的转换,北亚和中亚的地缘价值被充分激活,由一片不毛之地,成为所谓的“帝王之资”。俄罗斯的东拓,大的时间范围上,正好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同步,所以俄罗斯得以充分享受北亚地缘价值提升的巨大红利。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冬天精神是现代才有的精神:在边缘寻找意义,想去直面和压榨它,以期得到美好的东西。
  大师们的冬天与文明
  1824年,普希金写了一首《冬日早晨》,诗中强调了一个悖论:夏天和秋天,道路无法通行,冬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北方,冬季成了飞速的季节,你可以被心爱的女孩放在雪橇上,来一场充满情欲的约会。可以这样认为:“德国人看到的是冬天的神秘,俄国人看到的是它的情欲意味。英国的约翰逊博士和他的约会对象只能在冬日漫步,普希金和他的恋人却在雪上飞驰。”
  童话的梦幻、古韵的悠扬、历史之华贵、文化之多元、未知的惊喜,冬天所塑造的文明在冰雪的陪衬下更显神秘而充满吸引力。而北欧漫长的黑夜、咖啡馆、小酒馆、无聊的星期天……伏尔泰、毕加索、海明威、福楼拜、乔伊斯,无数文艺巨星在这里升起。
  那些散淡的下午、酗酒的夜晚、炉火旁寂寞的深夜、女主人缓缓开启的文化沙龙,时光催生着艺术的火花。20世纪的精彩物事,有一半是在小酒馆里完成的。小酒馆留存着一个时代私人生活的气息,娼妓、作家、流浪汉都在这里想入非非,满脑子的出人投地野心,表现出来的却是放浪形骸。
  而300多年来,巴黎塞纳河左岸,一直是世界文艺的“首都”。“左岸”成为一笔文化遗产、一种象征、一个符号、一个时髦的形容词。你随便走进一家咖啡馆,也许一不留神就会坐在海明威坐过的椅子上、萨特写作过的灯下、毕加索发过呆的窗口。
  “乞力马扎罗山海拔19710英尺,是非洲最高的山峰……在靠近西面的山顶处有一具风干的冻僵的豹子的尸体。没有人能解释豹子到那幺高的地方寻找什幺。”美国作家海明威用极寒之地的意象阐释对生死的感悟和探寻。他亲身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也曾涉足非洲丛林、险遭不测。他做过记者、斗牛士、拳击手、打狮子的猎手和帆船上的渔夫,他的探险和“硬汉”精神是属于冬天的。
  《纽约客》的戈普尼克特在《冬天:这个季节的五个窗口》中提到:关于冬天的观念是北欧人在1550年到1850年之间发明出来的,那时地球处于一个漫长的变冷过程中,但人们发现了煤。八十年间木材的价格涨了十倍,到煤炭可以工业化开采之后,木材的价格开始下降,冬天也没那幺严酷了。
  1785年,诗人威廉·考珀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地球上很难找到比冬天火炉边的英国人更舒适的动物了。”他说:“冬天经常出现在现代性的想象中。1800

冬日精神:文明殕窡48b7WtcS0sL/a" title="冬日精神:文明格局的窗口"/>

年以来的现代跟以前的区别在于,现代出现了很多关于冬天的音乐、绘画和文学作品。”这一经济状况上的转变推动了浪漫主义想象的兴起,冬天不再让人生起致命的、黯淡的联想,变成了一种崇高的审美对象。
  按照卢梭的解释,从文明之初开始,到工业革命为止的漫长岁月里,人类劳作的价值并不在于劳作本身,而在于它创造了闲暇。而现代技术最大的作用就是让我们就有可能公平地分配闲暇,且不会对文明造成损害。
  从东欧漫长的冬夜围着小火炉滋生出来的安徒生童话到细工出慢活的瑞士手表;从巴黎左岸高谈阔论的咖啡馆到文艺沙龙里走出的海明威、福楼拜、乔伊斯、王尔德——冬天也许承载了让我们重新塑造文明的精神气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