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公共知识 >

基于企业面试视角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日期:2018-07-17 10:26:47 浏览次数:

  【摘要】本文通过了解用人单位在面试招聘时对应聘者的考查,探讨分析用人单位在职业素养方面对应聘者的要求,同时根据我校师范和非师范学生进行分类,探索有针对性的职业素养要求,发现两种类型的企业均对学生的上进心、敬业精神、责任心、抗压能力、沟通、团队合作有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素养 企业
  【基金项目】内江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4SB1)。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007-02
  一、引言
  随着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来看,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供需矛盾的问题: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不少毕业生无法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求职目标,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求贤如渴,却招聘不到满意的人才。企业招聘人才的标准有接近七成的重点是放在应聘者的职业素养上,职业素质问题是导致大学生缺乏就业竞争力的主要原因,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有助于毕业生满足就业求职需求。
  目前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研究还仅仅局限于学术界的理论讨论与研究层次,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出发点和方法论入手,还处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层面。概括而言:职业素养培养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礼仪知识、沟通协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抗压耐挫能力、实践执行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创新创造能力、谦虚务实、吃苦耐劳、责任心、进取心、忠诚度等。
  本文通过了解用人单位在面试招聘时对应聘者的考查,探讨分析用人单位在职业素养方面对应聘者的要求,同时根据我校师范和非师范学生进行分类,探索有针对性的职业素养要求,为今后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及形式提供建设性意见。
  二、大学生供给需求分析
  本文通过对来校招聘的500多家单位进行了问卷调研,其中招收师范生的有200多家,招收非师范生的有300多家。
  1.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
  高等院校已成为中国重要的人才输出地,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人才需求主体,大学与基线的操作技能的学生构成企业不可或缺的基本立场。同时,企业也是大学生实现个人理想、价值和人生目标的主要平台。调研中针对企业看中的素质,需求如下:
  很明显,两类的企业特别是非师范的中小企业对于学生是否有上进心,敬业精神、对企业忠诚有更高的要求,而相对于专业技术要求不高。
  2.大学生急需提高的职业素养
  调研中总结了当前大学生具有或应该具有的职业能力,让企业选出急需要提高的能力,具体结果如下: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企业都对大学生的承受压力能力、沟通、团队、责任心的感到不满,需要加强学习和锻炼,同时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如计算机、外语等要求不高。明显表明,企业更看中学生的通用技能。
  3.当今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调研中总结了我校学生就业时面临的一些问题,两类企业均认为:毕业生就业定位不合理,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
  三、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本文来自:WWw.bDFQy.com 千 叶 帆文摘:基于企业面试视角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的实践探索
  1.以课堂教学为主,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或讲座,加强对学生职业认识、职业定位、职业规划、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等的培养,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必须具备的含金量高的职业技能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走向工作岗位后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同时,我们还要大力强调大学生对职业意义的认识,使学生懂得职业并非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它更是奉献社会,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让每位学生入校后能够及时的了解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给自己未来一个合适的和清晰的定位;指导学生客观地评价自我,了解学科和专业前沿知识,着手制定契合自己的大学学业规划,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奠定基础。
  2.科学规划“第二课堂”,强化大学生养成教育。学校科学规划第二课堂活动,发挥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职业行为习惯养成的主导作用。通过实施职业能力及职业精神训练,强化大学生的思考力、执行力、沟通表达力、团队精神、健康心态、细节把握、职场礼仪等良好职业习惯的养成。大学生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状况和知识结构,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端正职业态度。
  3.推进校企合作、特色办学。企业提供机会让学生真实接触到实际工作过程,切实感受到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的文化、企业的品牌形象、企业对员工的要求。通过这种身临其境的体会、模仿学习,加深认知,感同身受,为职业素养的养成奠定基础,学生的职业素养只有在环境和实践中才能真正形成。
  总之,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科技的日益进步、产业结构,用人单位日益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素养。高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面向一线和基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必须坚持“就业导向、校企合作、第二课堂”等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为大学生未来做人、做事提供立身之本,提升就业竞争力,实现“就业—职业—事业”的转变,做一名优秀的职业人,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于永华.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高校教育管理.2012,1.
  [2]许晓惠.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6.
  [3]何建武.提升高校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路径探析[J].新西部.2017,03:105-106.
  [4]张宇明,吴文丰,伍秀君.大学生职业能力测评指标体系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0,4.
  作者简介:
  张婷(1981-),女,辽宁鞍山人,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就业指导。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