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公共知识 >

纳博科夫小说叙事与中国叙事经验

日期:2018-07-16 02:22:21 浏览次数:

  纳博科夫早期的文学创作主要沿袭俄国象征派的创作风格,随着辗转流亡的人生大幕徐徐拉开,纳博科夫的创作风格逐渐由象征主义转向后现代主义,跃居美国后现代主义先驱之位。虽然纳博科夫是一位典型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但是纳博科夫小说叙事与中国叙事经验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洛丽塔》堪称纳博科夫的经典作品,纳博科夫在小说中采用了灵活多样的后现代叙事手法,包括不可靠的叙述者、多重叙事视角以及交错的时间和空间。尽管上述叙事手法成功推进了情节的铺展,有效烘托了人物形象,然而小说叙事手法的巅峰之笔堪称对中国叙事经验的借鉴。纳博科夫通过“草蛇灰线”叙事手法的运用,将小说的情节与人物有机地关联起来,使小说叙事浑然一体。
  梁归智先生认为,“草蛇灰线”涉及“草蛇”和“灰线”两个比喻,其一是指蛇因无脚而不会在草地上留下脚印,只会在草地上留下模糊的身体滑过草地的痕迹;其二是指缝衣服的线因其自身又细又轻,只会在滑过炉灰时留下难以明辨的痕迹。由上述两个比喻可知,“草蛇灰线”是指小说前文中为后文留置的伏笔,故又称“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梁归智:《红楼梦探佚》,第57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草蛇灰线”表面上看似无心之笔,实则若隐若现,前后接续,使整部小说前后暗合,节奏紧凑,引人入胜。根据梁归智的权威划分,“草蛇灰线”主要以谐音法、谶语法、影射法、引文法、典故法五种形式呈现出来,这五种形式在纳博科夫小说叙事中皆有迹可循。
  一、音义相通的谐音
  谐音是指通过谐音手法制造伏笔的叙事效果,通常运用小说人物的姓名、地名等达到谐音的效果。汉字的特点是单音字节,此特点使汉字中存在大量同音不同字的单字或词语,这为谐音的运用提供了相当便利的条件,比如《红楼梦》中的多个人物姓名均为谐音。贾雨村和甄士隐名字中的“甄”谐音“真”,“贾”谐音“假”,暗示尽管小说的叙述亦真亦假,但从总体上而言,小说仍然以曹雪芹的家族故事以及人生经历为素材,具有真实性。又如贾府中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位小姐名字的谐音在脂批中已有定论,即谐音“原应叹息”,暗示四位小姐最终的悲剧结局。再如甄府丫头娇杏的名字谐音“侥幸”,因娇杏偶然两次回头与贾雨村目光相接,贾雨村便认为娇杏对自己怀有情义,于是在自己飞黄腾达后立刻将娇杏娶进门,碰巧贾雨村的正室夫人过世,娇杏摇身一变成为知府夫人,真正侥幸。
  虽然英汉两种语言存在差异,英语不具备汉语单音字节的特点,但是纳博科夫仍然恰当地利用英语字母的发音构成谐音。在《洛丽塔》中,纳博科夫设置的许多人名和地名都运用了中国古典小说经常运用的谐音,通过谐音为小说人物的命运结局埋下伏笔。亨伯特为自己设计的笔名之一是“亨·亨”,这个名字明显在谐音病人的呻吟声,暗示亨伯特是曾经多次入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以此向读者暗示亨伯特叙述的不可靠性。至于洛丽塔,无论周围的人怎样称呼她,她的真正姓名为多洛蕾丝·黑兹,多洛蕾丝的英文为dolores,该词的拉丁语词源为dolor,意为悲伤或忧伤,洛丽塔的姓黑兹英文为haze,意为迷雾,这个名字暗指洛丽塔的人生注定是忧伤而且迷茫的。在母亲因车祸去世后,洛丽塔失去了唯一的生活来源和依靠,她别无选择只能委身于亨伯特这个实则不合法的继父。尽管洛丽塔对这种肮脏的不伦关系感到痛苦,却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规划未来的生活,她的人生痛苦而且迷茫。在给洛丽塔造成痛苦与迷茫的同时,亨伯特的人生也经历着痛苦和迷茫。尽管亨伯特用尽手段占有洛丽塔的肉体,限制洛丽塔的自由,却始终无法得到洛丽塔的心。在法律的威慑和不知名的影子的追踪下,迷茫的亨伯特完全缺乏人生方向,只是漫无目的地带着洛丽塔穿越美国,没有未来,只有现在。奎尔蒂的名字英文

48502200.jpg" style="max-width:450px" width="450px" alt="纳博科夫小说叙事与中国叙事经验" title="纳博科夫小说叙事与中国叙事经验"/>

是Quilty,与英语中“罪恶”(guilty)一词仅相差一个字母;而且读音相同。Guilty意为有罪的,暗指奎尔蒂是罪恶之人。对于亨伯特而言,奎尔蒂专门编写色情剧本,拐走洛丽塔,简直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因此奎尔蒂的名字为其此后的恶劣行径起到了铺垫作用。除人物姓名之外,纳博科夫还在小说中杜撰了一些运用谐音的地名,比如布兰克镇谐音blank,意为空白的,暗指亨伯特的意识空白,同时也佐证了亨伯特的迷茫。纳博科夫在精准地把握英语发音特点的前提下,通过音节的灵活运用制造谐音的叙事效果,为小说情节留置伏笔。
  二、直指宿命的谶语
  谶语原指事后应验的预言,谶语的存在是中国古代神秘文化在语言运用上的一种反映。在神秘文化的大环境下,谶语已经不单纯是一种语言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象。虽然谶语在没有得到应验之前看似毫无根据,纯属妄言,谶语实则预示着事态未来的走向。受到神秘文化大环境的影响,中国古典小说家十分擅长在小说中运用谶语,用于前后情节的勾连。中国古典小说中谶语的形式比较丰富,主要分为诗谶、谜谶、戏谶、语谶四种形式,《红楼梦》便是运用多种谶语形式的最佳例证。
  首先,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运用大量诗词构成谶语,即诗谶。比如第五回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他看到图册判词正册、副册14首,这些诗句带有明显的预言色彩,预示大观园中诸位小姐最终将难逃悲剧的命运结局。这些诗句道尽了金陵十二钗的悲惨命运,成为推动金陵十二钗命运的命运之手,为小说的情节深深埋下伏笔。这些诗句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曹雪芹的宿命论,即人的命运早有定数,非人力所能改变。其次,曹雪芹运用人物所做谜语构成谶语,即谜谶。第二十二回众人皆作灯谜以助节日兴致,灯谜的谜底皆为谶语,暗示人物命运。元春的谜底爆竹暗示元春虽然身居高位,但是稍有不慎便会失去权势,像爆竹一般灰飞烟灭;迎春的谜底算盘暗示贾赦自认为将女儿嫁得划算,却引狼入室,让迎春命丧黄泉;探春的谜底风筝暗示探春远嫁他乡,像断了线的风筝飞向远处无法归来;惜春的谜底佛前海灯暗示惜春最终削发为尼,了此残生。再次,曹雪芹运用人物所点的戏构成谶语,即戏谶。第十七回元春省亲,元春点了四出戏。根据脂批,四出戏皆有所指,《一捧雪》暗指贾家大厦之倾覆,《长生殿》暗指元妃之死,《邯郸梦》暗指甄宝玉送玉,《牡丹亭》暗指黛玉早亡,四出戏表面看似并无关联,却暗中推动情节发展。第二十九回贾母前往清虚观祭神,贾珍所点《白蛇记》《满床笏》和《南柯梦》皆暗示贾府纵然一时得势,却终有一天要由盛转衰,家道败落。第四,曹雪芹运用人物对话或签语构成谶语,即语谶。第三十回金钏儿说“金簪子掉在井里头”,②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32、446页,长沙,岳麓书社,2001。虽然只是一句玩笑话,却暗示金钏儿在被王夫人赶出大观园后因不堪凌辱而投井自尽,应验了自己之前的玩笑话。第六十三回众人夜宴抽签,探春抽得“瑶池仙品”,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