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照式
所谓对照式,就是在提出中心论点之后,在本论部分选用论据进行对照比较。对照式的优点是布局上对比鲜明、主次明确、论点突出。
模板一:正反对比。
可以是正反观点的对比,也可以是正反例证的对比。
模板示例:
标题:《当慈善遭遇傲骨》
中心论点:当慈善遭遇傲骨,施善者与受善者均应端正心态,将慈善传递。
分论点一(正):作为一个施善者,要注意行善的方式。
分论点二(反):作为一个受善者,要视自己的情况行事,不能意气用事,盲目拒绝他人好意。
结尾:当慈善遭遇“傲骨”,施善者不能一走了之,受善者也不能固执己见。只有双方平心静气,才能皆大欢喜。
模板解说:文章开篇从材料发问:“当慈善也遭遇‘滑铁卢’,我们应该怎幺办?”然后先写施善方式,以一反一正两个例证阐释说明何为正确的捐助方式——微尘团体的行善维护了受助者的尊严;接着分析受捐者心态,依然采用一反一正两个例证进行论述,指出像受助者黄中天那样把曾接受过的善意经自己的手向四周扩散,使慈善走得更远,这种行为值得点赞。最后总结全文,只有双方均端正心态,才能让慈善之树更加茁壮成长。通过分论点与例证的正反对比,很好地论证了行善与受善的问题。
模板二:相关比较。
可以是主次、轻重的比较,也可以是利弊、得失的比较。
模板示例:
标题:《点亮万家灯火》
中心论点:面对他人的善心与善举,我们理所应当以善回应。在这一来一往中,爱在传递,善在弘扬。
分论点一:戒者筑起冷酷高墙,爱无从渗入,要不得。
分论点二:虑者将他人好意化为自己的千斤重担,实属多虑。
分论点三:善者接受善意,学会感恩,点亮自己的心。
结尾:接受,并感恩,让光明传递,照亮自己,温暖他人,点亮万家灯火。
模板解说:文章先据材料总结出总论点:“一家戒、一家虑、一家感激地接受。”然后分别指出“戒者要不得”“虑者非上策”“善者感激地接受并传递爱”,并将戒者的闭塞、虑者的枯萎与善者的乐于分享相比较,演绎出“善者懂得接受与感恩,并传递爱,温暖自己与他人,点亮万家灯火”。全文通过对比,处处闪耀着理性的光辉。
二、横式逻辑思路
横式逻
(一)并列式
所谓并列式,是指在本论部分围绕中心论点列出几个平行的具体论点,分别予以论证,从各个方面阐释中心论点。并列式的外部语言标志有“首先”“其次”“再次”,或“一方面”“另一方面”,或“其一”“其二”等。几个并列的分论点的内容不可重复,不可包容,不可交叉,不可矛盾。
模板示例:
标题:《猛虎与蔷薇》
中心论点:一个人的心中可能存在猛虎与蔷薇这看似矛盾的两面,但无论哪一面,只要自己愿意,都能活出生命的价值。
分论点一:猛虎般的人生固然值得敬畏,心有猛虎,他才能不停地奋斗,才能获得成功
分论点二:蔷薇般的人生也是值得歌颂的,因为这种宁静的幸福,也能让人体会到生命的真谛。
结尾:无论一个人的生活是刚是柔,就如猛虎和蔷薇,无论你选择哪一个,只要你愿意,都能活出生命的精彩。
模板解说:本文用英国诗人的诗句“我心中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切入,释义之后水到渠成地抛出中心论点——“一个人的心中可能存在这看似矛盾的两面,但无论哪一面,只要自己愿意,都能活出生命的价值”。接下来,作者运用并列的手法分别论述猛虎与蔷薇的人生态度。先是以少年派和雷鸣声为例来论“猛虎”般的人生态度——人生在于拼搏和追求;然后以“猛虎般的人生固然值得敬畏,但蔷薇般的人生同样精彩美好”过渡,将议论转到“蔷薇”上,以丰子恺、华兹华斯为例,指出“宁静的幸福,也能让人体会到生命的真谛”。最后以“无论你是选择猛虎还是蔷薇,只要你愿意,都能活出生命的精彩”收束全文,干脆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