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时事申论 >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模式探究

日期:2018-07-18 11:18:17 浏览次数:

  [摘 要]教育水平的落后、人才的匮乏是造成贫困地区贫困的根本原因,过去的扶贫模式之所以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正是因为没有充分意识到教育在脱贫方面的重要性,除教育扶贫以外,扶贫行为的精准性同样至关重要,因此教育精准扶贫成为帮助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的必然选择。文章在阐述教育精准扶贫概念的基础上,明确了教育精准扶贫的必要性,并建立了详细的教育精准扶贫的有效模式,从而为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脱贫提供建议。
  [关键词]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摆脱贫困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1.232
  2012年,国务院根据一系列与地区贫困等级联系密切的衡量指标,秉承“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全国统筹、区域完整”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列出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这些地区中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2,因此国家决定将这14个地区作为实施新阶段扶贫策略的主要战场。教育扶贫是一种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地区摆托贫困困境的方法,是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施扶贫项目的关键内容。除教育扶贫的举措外,扶贫过程中用力是否精准有效是关乎扶贫工作能否高效完成的重要因素,因此,探究集中连片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运行模式和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
  1.1 精准扶贫的内涵
  精准扶贫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考察扶贫项目的实施过程后提出,精准扶贫是多年来扶贫模式的一种创新,精准扶贫就是通过原有思想模式的转变,构建系统完善的扶贫体系,在扶贫过程中摈除“一刀切”的做法,依照不同的贫困地区所面临的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扶贫政策,分析造成贫困的根本原因,因地制宜地对症下药,从而保证精确地解决贫困问题。
  1.2 教育扶贫的内涵
  教育扶贫就是指国家将教育事业放在扶贫项目的制高点,通过教育的方式改变贫困地区人民的思想,进而使得贫困地区的人民彻底摆脱贫困。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地人民的教育程度低下,思想观念落后,科学技术不发达,而国家想要贫困地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帽子”首先也是最关键的就是从教育方面入手,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受教育水平,开放贫困人民的思想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让贫困地区由内而外做出改变。
  1.3 教育精准扶贫的概念
  所谓教育精准扶贫就是教育扶贫和精准扶贫两者观念的有效结合,具体来讲,教育精准扶贫就是通过对扶贫地区的详细调查研究,明确该地区具体的贫困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利用教育的方式对该地区进行精准的帮助扶持,保证其摆脱贫困的方式。教育精准扶贫的概念包括三点具体的含义:一是扶贫的根本目的,教育精准扶贫必须是建立在“真扶贫,扶真贫”的本质之上的;二是扶贫的过程强调精准,从扶贫对象的识别,到扶贫对象问题的明确以及对扶贫对象实施的具体举措都要对症下药,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精确使用;三是扶贫的最终成果,这种扶贫观念注重的是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使得扶贫项目的最终收益达到最大值。
  2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要求
  2.1 教育扶贫是帮助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摆脱贫困的最终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扶贫事业,近年来,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国家的帮扶程度也有所提高,但遗憾的是尽管国家一直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到贫困地区,最终的脱贫效果却远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其实,对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来说,收入水平的低下只是贫困的结果和表现,而不是贫困产生的原因,人才的缺乏才是造成贫困现象的根本所在。因此,我国的扶贫项目所呈现的一直都是脱贫后再返贫的态势,最终造成财力的白白浪费。所以,想要实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彻底脱贫还是要依赖教育的作用,促进人才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让贫困地区人民自发地改变现有的生活状态,斩断贫困世代传递的途径,防止脱贫后再返贫现象的发生。
  2.2 教育精准扶贫是帮助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摆脱贫困的现实要求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对贫困地区也一直有大量的财政拨款,但由于扶贫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制度流程的不规范和不完善导致这些财政拨款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负责贫困地区的相关政府官员在实施扶贫项目时并没有将财政拨款精准地用在扶贫项目上,而是通过一些“面子工程”做扶贫项目的表面文章,根本没有实质效果,最终造成扶贫过程中人、财、物的浪费。因此,在实施扶贫的过程中,不仅要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还要充分考虑扶贫指向的精准性,教育精准扶贫是帮助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摆脱贫困的现实要求。
  3 建立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有效模式
  3.1 建立教育精准扶贫主体协同模式
  教育精准扶贫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的完整系统,该系统的主体包括政府部门、扶贫对象以及企业、学校、慈善部门等。不同的主体都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在扶贫过程中(本文来自:WwW.BdfqY.Com 千叶帆文摘: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模式探究)就在所难免地存在一些利益矛盾和冲突,因此如何让多方的利益主体有效地协同合作是保障扶贫项目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首先,要明确政府部门在整个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占据的主导地位,政府在整个扶贫系统中掌握着扶贫资源,并且政府是国家的代表,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其次,通过合理的方式鼓励除政府之外的其他社会部门积极参与到教育精准扶贫的行动中。由于目前社会公众收入水平以及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致力于慈善事业,帮助贫困地区的人民摆脱目前贫困的困境,所以,企业、学校、慈善机构等都可以是教育扶贫行动的主体。但由于这些社会成员对于扶贫项目并没有直接的责任关系,因此为了保证这些社会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必须在扶贫过程中尽量满足其合理的要求。最后,要保证扶贫对象在扶贫过程中能够有效参与进来,充分考虑扶贫对象的需求,并保证这些需求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从而有效提升扶贫过程的精确程度。
  3.2 建立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的模式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