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面试题库 >

试论电影《情书》的色彩对日本传统审美意识的继承

日期:2018-07-17 10:34:46 浏览次数:

  摘要:《情书》以两位女性之间的通信为窗口,讲述了一段朦胧美好的初恋故事。整部影片以柔和的黑白色为基调,具有强烈的画面语言感染力,仿佛打开了尘封记忆中的点点滴滴。因受到日本传统审美意识和日本独特的民族性的影响,这部电影无论是在色彩上还是在整体氛围上,都包含着日本幽玄、物哀、空寂的审美思想,散发出一种朦胧、消亡之美。
  关键词:色彩;审美意识;幽玄;物哀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9-0098-01
  
  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这样描写到,“很大程度上,日本人是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的;是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的;是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的;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的”。日本这个民族有着与生俱来的矛盾性格,而在这矛盾的对立中,却又难以置信地保持了和谐的统一。因此在电影领域中有小津安二郎表现的含蓄的审美意识和与之截然不同的以表现暴力和死亡着称的北野武。还不乏两种风格集于一身的,比如岩井俊二。他的影片一方面表现出少年萌动、青春暗恋的温暖情愫,一方面他又刻画出成长的痛苦和孤独、生命的脆弱和青春梦想的破灭。无论是形式或是内容上,岩井俊二的电影像一本色谱,丰富了我们的心理上的色彩感受;在风格上,留给我们一种纯情、一种温暖,抑或是一种残酷和绝望。岩井俊二的每部作品都表现出强烈的个人情感,这正反映出日本民族传统的审美意识,其中包括含蓄、幽玄、物哀、空寂的美学思想。岩井俊二的影片《情书》很好地承袭了日本传统美学,并用唯美、精致的画面将这种隐秘而美好的情感描绘出来。
  
  一、《情书》的幽玄之美
  
  “幽玄”的审美意识,形成于日本中世,是对神秘、深邃事物的一种意识表达。用情调、余韵和象征等手法所构成的飘渺悠远的艺术意境来表现一种朦胧、含蓄、玄妙之美。它是一种日本人普遍接受的审美原则,几乎渗透在日本文艺的一切样式中。无论是和歌、俳句、能乐还是茶道,均闪烁着一种深奥玄寂、绮丽纤细的幽玄之美。
  《情书》以其整体风格展现出传统的幽玄之美。从影片开始的第一个镜头,映入眼帘的就是整部电影基调的颜色:黑与白。渡边博子的黑色短发与雪白的背景以及飘散在她脸上的白色的雪花。镜头拉开,是女主角的黑色大衣外套和白雪皑皑的大地,通过镜头的延伸,可以看到远处稀疏的树林和小镇在茫茫白雪的映衬下显得静谧而幽远。这虽然是部彩色片,但影片大量运用了黑白色,可以说黑与白是电影的基调,这也非常符合影片的故事情感基调。因为影片所描写的就是淡淡的哀思和深刻的回忆。影片在渡边博子对男藤井树的怀恋追忆的场景用的都是黑白色调,不论在祭祀现场还是在家中翻阅毕业纪念册,都是黑白为主,且画面略显朦胧模糊,像是涂上了一层淡淡的哀伤。女藤井树对男藤井树的回忆也是用黑白色为主,在飘动的纯白色的窗帘后若隐若现的男孩清秀的脸庞肯定让不少观者记忆犹新,而这些回忆情节的画面处理反而比较清晰,表现出青春岁月的单纯美好,这也是影片在色调处理方面比较特殊的地方。电影主角的服装也是黑白为主,例如渡边博子因为女藤井树的回信而去寻找真相的时候穿的是白色的大衣。这些颜色的运用似乎是在给观众展示一幅幅日本传统的浮世绘版画。
  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以描写风景和百姓风俗为主题的版画。浮世绘讲究线条灵动飘逸,在色彩上带(本文来自:WwW.BdfqY.Com 千叶帆文摘:试论电影《情书》的色彩对日本传统审美意识的继承)有西洋淡彩的写意韵味,传达出一种幽玄之美。其中,风景绘大师歌川广重的绘画就像是定格中的电影画面。他的画以一股安闲的记叙笔调,鲜活地再现了传统大和绘中的四季分明的诗情画意,洋溢着日本特有的幽玄淡雅的情怀。不仅是浮世绘,日本的传统剧种—能剧,也表现出幽玄美的特质。能剧理论家世阿弥说“唯美而柔和之风姿,乃幽玄主体”。从能剧《杜若》中的花神到《井筒》中优美的舞蹈都表现出能剧“幽玄美”的美学所特有的唯美、梦幻而又带有严肃的宗教色彩的审美情趣。《情书》继承了日本传统幽玄美的美学观念。将幽玄美所带来的静谧、淡雅、柔和的书写方式带进到电影的创作中来,从容地静观生命的流逝,唯美地展现岁月留下的印迹。从而对幽玄美的传统美学作了一次艺术上的延伸。
  
  二、《情书》的物哀之美
  
  什幺是物哀?叶渭渠指出:“物哀除了作为悲哀、悲伤、悲惨的解释外,还包括哀怜、同情、感动、壮美的意思”。在美的形态上“哀”已经不是悲哀的同义语,而是包括对人的感动、对自然的感动和对世相的感动三个层次的结构。
  日本人物哀的审美意识源于独特的民族地域性。日本是一个岛国,其四面环海,空气清新、物产丰美。然而频繁的自然灾害如火山、地震、台风等将美好的事物顷刻间化为乌有,日本人体会到的是一种稍纵即逝的美。他们相信,美好的事物是短暂的。佛教和禅宗所传达的生命的虚无和无常,加速了日本人“物哀”审美意识的形成。川端康成多次强调:“平安朝的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且日本人自古以来最爱的颜色就是白色,全世界很少有国家用白色作为国旗的底色,而日本就是特殊的例子。他们认为色彩鲜艳的物体大都是不洁净的,他们爱白色,视白色为最尊贵之色,如同富士山上的皑皑白雪,平和而庄重。且雪有一种特性就是容易消融,美丽的雪景经过太阳的照射会转眼消逝,这种美蕴含着一种无常的哀感,所以雪结合了白色和易融的双重特质,与日本人的感伤性格非常契合。《情书》的整体背景就是白雪,随处可见的白雪使影片呈现出纯净而哀伤的美,影片的开头就是以白雪为主体的镜头,女藤井树所在的城市也一直是大雪天,她生病的那个晚上更是大雪纷飞,以致于厚厚的积雪封锁了救护车经过的道路。白雪是贯穿整个影片的背景和色彩基调,这不仅仅反映了影片主人公的悲痛心情,也是对那段没有言说的短暂而青涩的初恋的真实写照,所以说“以物寄情”继承了日本“物哀”这一传统审美意识。
  
  三、《情书》的空寂之美
  
  “侘”和“寂”作为重要的美学理念形成于日本中世时代。日本三省堂出版的《全译读解古语辞典》解释“侘”的词义为:忧伤,苦恼,心痛。解释“寂”一词为:日本传统美学理念之一。是一种寂静而深沉的情趣,不拘泥于对华丽外表的追求,而是凝视人生无常的那种宁静而深邃的内心世界自然的流露。
  日本文化体现出一种明净、清澈、寂静的风格,岩井俊二的《情书》是典型的例子。一开始的镜头就把观众带入到一种空寂的氛围里,从雪地上慢慢拉伸的镜头里是一片寂静的小镇和错落的树林,茫茫白雪与天空交汇一片,似乎是寂寥无声的一幅日本水墨画,而这种清幽空寂常常会引得人们静思冥想。在整部影片中无时不展现出一种空寂的氛围。祭祀男藤井树时被大雪覆盖的空旷的墓地,渡边博子去寻找藤井树时悠长的公路,男藤井树曾经带伤比赛的田径场,渡边博子在雪山下对男藤井树的呼唤。这些唯美的镜头都体现出日本传统的空寂之美。“空寂”的审美意识体现在传统的日本水墨画上。日本水墨画最大的特色就是通过余白与省笔,用“留白”的“无”来创造一种超然物外的艺术力量。用单纯的线条和淡泊的墨色以及简约数笔表现出一种古雅和纯朴。这和影片的空寂之美如出一辙,展现了事物本质的自然之气韵。
  
  四、结语
  
  看《情书》让我们体会到这样一种高贵的美,它并非一下子把人吸引住,不做暴烈的醉人的进攻,相反,它是那种渐渐渗透的美,人们几乎不知不觉把它带走,一度在梦中与它重逢,可是在它悄悄久留我们心中之后,它就完全占有了我们,使人们的眼睛饱含泪水,使我们的心灵充满憧憬。岩井俊二的《情书》将简素与自然、幽玄与物哀、脱俗与寂静的日本传统美学表现出来,使观者感觉就像在读一首凝练的诗。
  
  参考文献:
  [1]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周建萍.“幽玄”范畴的审美阐释[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7).
  [3]富竹正.浮世绘的故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南谷美保.日本文化大讲堂·音乐[M].吕顺长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5]叶渭渠,唐月梅.物哀与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伍斌.和风禅味:日本艺术的文化特征[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