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考试心得 >

“卫星工厂”的新员工

日期:2018-07-15 02:36:42 浏览次数:

  7月11日早晨9点半,阿尔孜

“卫星工厂”的新员工

古·热合曼吃过早饭,骑着电动车上班去了。她上班的地方在三师五十一团一家专门制作长裙的服装厂,名字叫“图木舒克市益芮服饰有限公司”。
  阿尔孜古·热合曼是五十一团十连职工,今年20岁,家里仅有的6亩地是结婚时父母当成嫁妆送给她的。地虽少,但也得有人种,阿尔孜古·热合曼曾经被这6亩地牢牢地拴住。
  9点45分,阿尔孜古·热合曼走进工厂。工厂是图木舒克市工业园区招商引资来的,主要从事服装加工贸易,产品销往中亚、欧美、非洲等国家。
  工厂规定早晨10点上班,但还不到上班时间就已经有近150名少数民族妇女端坐在缝纫机前面忙碌了。
  穿针、走线、缝制……阿尔孜古·热合曼神情专注,所有动作一气呵成。
  150多台缝纫机“嗒嗒”的响声在600平方米的厂房里此起彼伏。这些少数民族妇女6月底才进厂接受培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她们已掌握了服装制作的基本功。
  让团场的少数民族妇女在家门口就业,这得益于图木舒克市今年力推的“总部+卫星工厂+职工”的发展模式。
  图木舒克市益芮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汪萍曾经在喀什地区英吉沙县推广过这种模式。她发现,这种模式在团场更能发挥优势。2016年年初,借助三师、图木舒克市招商引资的机遇,汪萍把这种模式“搬”进了团场。
  “总部”设立在图木舒克市工业园区,负责管理、裁剪、包装和物流。在各团场建成“卫星工厂”,主要组织员工生产。今年4月,汪萍相继在四十四团、四十九团、五十一团设立了“卫星工厂”,专门招聘团场少数民族妇女。
  对于在团场推广“卫星工厂”模式,汪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她之前在英吉沙县就曾看到过许多少数民族妇女结婚后只能待在家里。
  “卫星工厂”模式把企业搬到团场,激活了团场少数民族妇女脱贫致富的动力,在家门口就业也解决了她们“不愿离家”、“离不开家”等问题。
  看着近150名少数民族妇女每天按时上班下班,工作认真细心。
  “她们现在处于培训期,每天都会有10元的补贴。每个人都很努力地学习和适应工厂的管理制度。”汪萍说。
  负责培训的老师邓秀华说:“用不了3个月,这一批少数民族妇女员工就可以独立完成工作了。到时候,按绩效领薪水,她们每年将有1.5万元到2万元的收入。”
  五十一团劳务输出管理站站长艾尔肯·热合曼很看好这种发展模式:“‘卫星工厂’给团场职工群众提供了就业平台。同时,工厂整洁的环境和先进的管理制度促进职工群众精神面貌和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实现精准扶贫、帮助贫困家庭成员就业脱贫的有效途径。”
  中午1点30分,阿尔孜古·热合曼收起工作台上的布料,准备骑电动车回家吃饭。她羞涩地说:“丈夫最近几天在团里打零工,每天中午都会做好饭等她回家。”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