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公共知识 >

校园心理剧在小学心理主题班会中的妙用

日期:2018-07-16 02:41:27 浏览次数: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072-02
  校园心理剧是基于心理剧的理论基础之上,把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搬上校园舞台,让学生把生活、交往中的烦恼、困惑等,以小品表演 、角色扮演、情境对话等方式编成"小剧本",自演自看,自己体悟,从而使表演者和观看者得到启发。在剧中融入心理学的原理和技巧,学生表演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熟悉的,甚至是亲身经历的事,从中体验心理的细微变化,进而达到渲泄、释压和领悟其中道理的目的。通过学生"自己演,演自己",把"大道理"用"心理剧"的形式表现出来,既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心灵上的启迪,又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

校园心理剧在小学心理主题班会中的妙用

好,还能够增进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增进学生间的感情和友谊,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和成长自我。
  心理主题班会是以解决学生心理发展成长性问题为主题的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心理辅导的一种形式,以此表现和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团体辅导方式。在如何巧妙而有效地把校园心理剧运用于小学心理主题班会方面,我们作了初步的尝试,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和操作经验。
  1.校园心理剧的内容要再现学生的真实经验
  校园心理剧所呈现的故事内容是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现实存在、真实发生的。不论是场景的选择、人物角色的安排,还是语言表述、动作表现、内心活动,都是真实的经验。越是真实通俗的表演、现实情境的呈现,越能引发学生真切的体验,激发学生的自我觉察与反思。
  比如,在二年级进行的《其实我能行》的心理剧选择了学生主要的生活场景--课堂、课间、家里。主人公丽丽的表演者就是一个不自信的学生,她在演出中的一举一动都是不自信学生的日常行为方式,演出中的内心顾虑与冲突就是不自信学生日常的心理体验。真实经验的再现一下子引发了学生们的共鸣。尤其是看到班级里最胆小的芳芳扮演者能够站在众人面前大声地演讲,每一位学生都受到了震撼--我为什幺就不行呢?于是很多学生分享时,没有了空话、大话,说出了发自内心的真实想法。
  2.校园心理剧的设计要体现班会的整体性和逻辑性
  校园心理剧是班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为了心理剧而心理剧,其故事的选择、组织与安排,都要从主题班会的整体框架出发,与班会的其他部分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整个班会应衔接自然,一贯而下。
  比如,小学二年级的"其实我能行"主题班会,其前期的心理剧编排和整个班会的流程设计同步进行。自信心的主题关键点是主动尝试,用实际行动去证明"我能行"。因此班会设计流程之一是学生自信大胆地站在众人面前展示自我,助推学生有勇气走上台去,让扮演者在排练和演出中得到很好的自信心训练。在分享阶段适时邀请学生上前展示时,学生们都能学着扮演者的样子迈出自信的一步。最后,每位同学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卡片,一个个走上台前,面对大家,握紧拳头,坚定而大声地说出了"我能行,我要--"整个主题班会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自然承接,让人回味无穷。
  3.校园心理剧的编排需要教师做好精心指导
  一个好的校园心理剧应集辅导性、艺术性、戏剧性、教育性于一体。心理剧排演过程就是一个心理辅导过程,这一本质内涵,决定了教师作为校园心理剧指导者的角色职责。
  以上述那个校园心理剧为例,在操作过程中,二年级的班主任根据日常的观察和与学生的交谈,选取了不自信学生常见的事件展现心理问题。在解决心理问题阶段,运用心理冲击疗法原理,设计了让女主角丽丽暴露于众人面前进行演讲的情节。在第一次排演中,教师要从角色理解、角色动作、语言表演,以及舞台空间走位等各方面手把手指,同时班主任又指导学生适当加入主人公内心活动的独白与旁白。最终我们看到,随着剧情的推进和独白旁白的渲染,主角内心的冲突与矛盾逐步地深入展开,深深地触动了每一位学生观众,引发其强烈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有了教师的指导,心理剧更好地体现了其真实性与冲突性的特点,助推了学生心理成长。
  4.校园心理剧表演后的讨论分享需要适时引领
  心理主题班会讨论分享是学生澄清认知、释放情感、获得正确行为方式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不能任之自由发展或只是在最后出来进行简要的评价与总结,而应承担起引领者的角色。在讨论分享中,教师引领学生将观看心理剧所获得的体验感情与自己的实际联系起来,反思自己生活中有关的经历和体验,并把自信训练与学生的实际感情结合到一起,引领学生互动交流,并适时点拨提升。
  5.校园心理剧在班会中的安排要灵活恰当
  心理主题班会的基本过程包括点明主题、展示主题、深化主题三个环节。校园心理剧安排在哪个环节要视校园心理剧的剧情而定。如果校园心理剧只演绎心理问题的形成与发展,安排在点明主题与展示主题环节比较恰当。随着剧情对心理问题及其形成机制的呈现,学生会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与情感体验,这为深化主题环节即对问题的本质作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及探讨解决的方法奠定了基础。如果校园心理剧只演绎问题的解决方法,安排在深化主题阶段比较恰当,以启发学生从另一角度探索问题,并能够以直观的感知与切身的体验强化学生正确的认知与行为方式。如果校园心理剧是完整地围绕着心理问题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戏剧发展过程呈现,放在点明主题与展示主题阶段比较合适,能使学生从心理剧完整的演绎中感悟问题的本质和促进自身的改变。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出版 2013年)
  [2]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
  [3] 《心理学一本通》(南海出版公司2011年)
  作者简介:
  薛建华(女), 汉族, 职称:小学高级教师,工作单位:甘肃省民勤县西关小学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