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体检政审 >

幼儿礼仪教育实践与思考

日期:2018-07-17 02:23:14 浏览次数:

  摘 要:幼儿礼仪是幼儿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是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重要内容之一。抓好幼儿礼仪教育对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乃至人的一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际,就如何抓好幼儿礼仪教育谈几点粗浅认识和体会,旨在抛砖引玉。
  关键词:幼儿;礼仪;教育
  据国内某权威幼教研究部门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幼儿对礼仪知识知之甚少,礼仪认知与礼仪行为相脱节。幼儿礼仪水平好的占总调查数的9.9%;中等水平的占80.5%;差的为9.6%。在设计的情景中,随机测查了45名幼儿,“进屋先敲门”的为“0”,“主动问好”的占42.8%,“征得同意后再玩玩具”的为“0”。由此可见,幼儿礼仪教育亟待加强。
  一、开展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开展幼儿礼仪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客观需要。我国自古就有“东方礼仪之邦”美誉,从周朝时期便制定有做人的规范,《尚书》中详细记载了许多人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典章制度,孔子认为礼是治国安邦的基础,“不学礼,无以立”(《史记》),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因此,开展幼儿礼仪教育就是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二)开展幼儿礼仪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六个方面的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幼儿礼仪教育秉承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这与和谐社会注重社会稳定与公正,提倡团结和互助文明礼仪的良好风尚,追求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是完全吻合的,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的重要途径。
  (三)开展幼儿礼仪教育是推进幼儿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世界着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指出:3-6岁幼儿是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养成期。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推进幼儿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
  二、影响幼儿礼仪教育的主要因素
  (一)年龄特性。幼儿年龄小,好动好模仿,做事缺少主见,对自己感兴趣的就会去学去做,容易养成不良习惯。
  (二)家庭因素。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比较普遍,许多孩子在家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依赖习惯和“以我为中心”的不良心态,传统礼仪意识淡泊;部分家长把认知教育和智力开发看作是幼儿教育的硬任务,把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行为技能的训练作为软任务,在幼儿发展中存在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不同步现象;部分家长的不良行为习惯影响着幼儿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养成。
  (三)社会因素。攀比享乐、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果皮等种种社会现象容易给幼儿造成思想认识偏差。
  (四)幼儿园教育。个别幼儿园礼仪教育体系不完善,操作性不强,教育图于形式、浮于表面;部分幼师自身学习不够,言行不一致,对孩子的情感教育不到位,不能使幼儿从内心深处去理解和感受其行为的真正意义,没有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
  三、开展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在环境中熏陶。观察、模仿、示范是幼儿最初和最基本的学习行为方式,环境对幼儿文明语言的形成,礼貌行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熏陶和感染作用。一是美化幼儿园的环境。让孩子生活在整洁、优美的环境中,教育引导孩子珍惜和维护幼儿园的一花、一草、一木。二是创设讲礼仪的氛围。把老师带领幼儿制作、整理、装饰的礼仪教育图片张贴在幼儿园的走廊上或教室的主墙上,通过视觉语言暗示、提示幼儿一言一行要符合礼仪规范,自觉遵守秩序。三是用好社会教育资源。以社区、单位开展学雷锋、环境保护日、敬老日等活动为契机,带领孩子参观或参与,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社会环境中的好人好事,树立热爱集体、乐于助人、尊重别人、和睦相处的思想意识。
  (二)在家庭中深化。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幼儿最早的礼仪教育场所。作为家长应注重让孩子养成“三个良好习惯”。一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引导孩子讲究卫生,不吸手指;不挑食,独立进餐;能自己穿衣、系扣、系鞋带、叠被;用过的玩具、生活用品、学习工具能随时归位,摆放整齐;能帮助家人擦桌、扫地、摘菜、倒垃圾、洗小件衣物、收拾屋子、整理床铺等力所能及的事情。二是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孩子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包括:遵守各种行为规则,尊敬关爱长辈,能用礼貌用语主动问候长辈;爱惜东西,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能换位思考,考虑他人感受,在与小朋友相处时,能够团结友爱,懂得分享;不打人、不骂人、不说慌、不无理取闹,能善始善终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三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长时间看动画片、光碟,玩电脑游戏;学习时专心认真,不贪玩、不拖拉、不磨蹭,有耐心和忍耐力。
  (三)在教学中渗透。在幼儿礼仪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常见的幼儿礼仪教育方法有六种。一是故事启迪法。通过讲述真实、贴切、新颖、灵活、生动的故事,使幼儿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明白事理。二是行为辨析法。利用一日活动中的偶发事件,让幼儿讨论“哪个对”、“哪个错”、“应该怎样做”、“为什幺要这样做”。通过讨论、争辩,建立新认知,提高其道德判断能力。三是示范演示法。根据礼仪训练的内容要求,教师用直观、形象、标准的示范,帮助和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行为。四是情景表演法。通过设置“问路”、“作客”、“秋游”、“商场购物”等情节和场面,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会在不同场合、不同角色的礼仪行为。五是游戏童谣法。把多个有关礼仪的词语或句型融合为一体,以唱童谣的形式把它们读出,或者通过做游戏来学礼仪,让幼儿在玩耍的过程中,体验到愉快的情感,促进礼仪习惯的养成。六是评价激励法。通过开展比赛、评比活动,及时对幼儿的现实表现进行表扬激励,使幼儿获得愉悦的体验,提高自我评价和对他人评价的能力,促进幼儿道德价值的内化,正确认识是非、对错、美丑,做到内心美与外在行为美的统一。
  (四)在实践中提高。礼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要多为孩子创设条件与机会,让孩子走出家庭,走向社会进行礼仪实践锻炼。如我们可以带领孩子上超市购物,为孩子提供独立购物的机会,在购物中引导孩子碰到困难有礼貌地询问,能与营业员交往,购得食物与成人一起分享。在外出旅游时,主动与孩子一起讨论公共场合的礼仪行为要求,引导孩子争做文明的旅游参观者,文明对待公共场所的一切设施设备,会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花草树木,不乱写、乱画、乱刻,不随地吐痰和大小便。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是一个人美好心灵的展现。尽管幼儿礼仪教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但只要我们坚持把握规律,从正

幼儿礼仪教育实践与思考

面塑造幼儿良好的品质,启迪幼儿幼小的心灵,就一定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把中国五千年的文明礼仪发扬光大。
  参考资料
  1、耿向阳 幼儿启蒙教育探索 《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01期
  2、王中华 礼仪教育:幼儿教育不可缺席的营养元素 《山东教育:幼教版》 2009年第1期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