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考试心得 >

可视化:新媒体语境下的数据、叙事与设计研究

日期:2018-07-16 10:50:09 浏览次数: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ysjl/ysjl201604/ysjl20160423-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ysjl/ysjl201604/ysjl20160423-2-l.JPG
  摘要:文章着重讨论新媒体语境下的数据可视化叙事与艺术设计,从基于数据驱动的叙事传播、数据可视化艺术设计以及数据可视化美学三方面。着重研究当代数据可视化设计的意义、影响以及可视化艺术设计所面临的新挑战。
  关键词:新媒体;数据可视化;叙事;艺术设计
  检索:
  中国分类号:JO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4-0085-03
  数据新闻、科学可视化、可视艺术——越来越多的领域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与数据分析与设计密切相关,基于数据驱动的设计产生出大量的数据可视化艺术设计作品,以数据为中心的设计模式无处不在。新媒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势必推进对新的艺术设计形态与视觉语言的探索,也必然会形成新的美学观。数据可视化艺术设计是将采集或模拟的数据经过有效编辑转换为可识别的图形符号、图像、视频或者动画,通过视觉化的形式呈现并以此实现对受众最有价值的信息传达。其中“有效编辑”主要表现为可视化设计的两种应用类别——解释型与发掘型:前者运用可视化艺术设计进行叙事帮助用户辨别信息及其关系,运用视觉表现形式创建相应的数据解释或信息传达以及情感交流,后者则通过将可视化作为设计工具进行实现受众自身决策后的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可视化艺术设计不仅渐渐成为数据新闻、信息可视化和科学可视化等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其传播内容、设计形式和技术实现的特征与流程规范也日趋明显。本文旨在从基于数据驱动的叙事传播、数据可视化艺术设计以及数据可视化美学三方面,着重研(本文来自:WWw.bDFQy.com 千 叶 帆文摘:可视化:新媒体语境下的数据、叙事与设计研究)究当代数据可视化设计的意义、影响以及可视化艺术设计所面临的新挑战。
  一、可视化的数据叙事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提高与发展,不同领域、区域、文化之间对数据应用的设计越发普及,可视化设计研究作为可以跨越语言界限的形式在传播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尽管现在可视化设计普遍关注如何运用数据去发现与分析潜在的有效信息,但从早期的设计事例中可以看出,这种形式的设计其目的表现出来更多的是展示与说明而并非用于分析。1858年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用数据图表(图1)的方式为英国政府绘制了用于展示克里米亚半岛战争中那些可预防的疾病所导致的惊人死亡数字。其目的并非用于分析战争导致疾病爆发致死的原因,而是用于向政府直观的展现出战时医疗问题的重要性。另一个着名的可视化设计案例是1850年约翰斯诺(John Snow)着名的“伦敦霍乱地图”。这张地图并非用于发现导致霍乱传播的水泵,而是提出关于水源致病的证据。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可以使用于揭示信息的数据可视化更加有效与直观,就如同观众观看电影一般。斯坦福大学教授珍妮弗阿科尔(JenniferAaker)指出,有意义的故事是令人难忘的,有影响力及与个体有关的。她同时指出当数据与故事一起运用时,它会从智力与情感两个层面与观众产生共鸣。运用数据可视化叙事的方式可以看成是一种新的语言叙事形式,它超越了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并实现了对于信息数量上的突破。
  美国科学家瓦伦韦弗(Warren Weaver)将现代科学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从20世界中期延续至今为“有序复杂问题”阶段。韦弗认为现代世界存在着拥有丰富变量的复杂系统,而这些变量之间高度相关,相互依赖,这都需要我们运用一套新的思维、分析方法以及全新的探索工具。现代网络可视化通过图像的呈现以及互动式的分析,揭示人类无法感知的复杂结构,网络可视化描绘的是“不可视事物”,描绘人眼看不到或无法感知到的无形结构。数据化使现实世界“分散、重组与合成”成为可能。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视觉艺术教授列夫曼诺维奇(LevManovich)指出:数据库是计算机时代的一种新的象征性形式,并提供了一种新的组织结构来构建人们自身对自我与世界的体验。新媒体艺术通过数据结构的“基因重组”产生出可交互的“媒介艺术”,并借助媒体数据呈现形式的多样性、丰富性和智能终端的可扩展性,从而实现了一种观众与作品间的沟通和审美。近年来,随着宽带网络、无线网络、云计算和微软Kinect体感交互技术的发展,不断涌现出的新媒体互动艺术作品已经证明了上述的论断。以数据库为支撑的新媒体交互作品正在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列夫曼诺维奇在其可视化项目《自拍之城:社会媒体中摄影与自我塑造的探索》(图2)中,通过对来自全球五大城市的3200幅Instagram中自拍照进行搜集,运用可视化与交互的应用程序实现了社交网络跨媒体数据的可视化分析设计。对新兴的自拍摄影流派,社交网络中的群体行为模式以及数字视觉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可视化艺术设计正作为新的叙事语言以及视觉沟通方式开辟着全新的基于数据驱动的叙事与分析途径。
  二、数据驱动下的艺术设计
  在研究、教学和开发领域,可视化艺术设计是一个极为活跃而又关键的学科方向,可视化艺术设计是对于数据的重新编码,运用不同的视觉设计形式的信息呈现与诠释,并“帮助我们完成某些智力任务,这使其有别于精细艺术。艺术家将图作为表达内心世界的方式,信息图表或可视化则更专注于客观、准确、实用和美观,简而言之:功能限制形式”。从艺术的视角来看优秀的可视化设计作品其特征主要体现为:首先,作品通过视觉表现的形式有效的传递了实用的信息并将可视化作为表达有趣范式的方法:其次,作品所有视觉元素经过精心的设计排版,充满设计感:第三,体现了主客观得统一,真实与美的充分结合。罗德岛设计学院校长前田约翰(John Maeda)教授认为设计是有意识的发明或者改善的过程,并且是以主观(直觉)和日益增进的客观(数据)为基础的。大卫麦克德里斯(David McCandless)认为好的信息可视化设计包含必要的四个元素:信息、功能、视觉形式以及故事(图3)。可视化设计作品也应该是交叉的平衡,如果作品只包含其中的两个要素,得到的就是原型图或者是草图,其效果会令人觉得缺乏趣味。数据是可视化设计的核心和基本元素,既能通过有创造性的视觉形式表现又包含相应的数据信息,即运用恰当的叙事又兼具功能的作品才能称为优秀的可视化设计。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