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体检政审 >

寻幽探微说“微课”

日期:2018-06-16 10:04:13 浏览次数:

  策划人语
  “微课”是学习的一种新形式,它不仅从技术形态上汇集了图、文、声、像等媒体的优势,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海量学习资源,满足他们对各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一个全新的“微课”时代已扑面而来。本期我们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一起来探讨“微课”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思想对课堂带来的影响和革新。
  【摘 要】“微课”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介入到课堂教学中,它带来的不仅是教学手段的更新,也深度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理念。那幺,“微课”是普通课的缩微形式或片段吗?它是不是只是一种流媒体技术呢?它对课程建设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否起到推动作用?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微课” 理念 课程
  一、“微课”:是“理念”还是“技术”?
  “微课”发端于twitter的微博,自2009年起,以其互动性和参与性强、信息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在我国迅速地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热潮。由于“微课”有一定的技术门槛,所以笔者所在的地区,近年来连续举办“微课”培训班,举行各学科的“微课”大赛,加以推动。但不少教师对“微课”的理解还停留在技术层面,认为“微课”主要问题就是拍摄、上传等等,因此,有必要对“微课”进行探讨——“微课”:是理念还是技术?
  现代意义的“微课”,源于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戴维· 彭罗斯(David Peose)教授的理念,2008年的时候,戴维·彭罗斯提出了“微课程”(Micro Lectures)的概念,被誉为“一分钟教授”。不过,彭罗斯所说的“微课程”不只是课程内容或在线教学短视频,它还包括任务和教学活动。而国内所说的“微课”,则更多的是以教学应用和自主学习为目的的在线短视频。到2009年的时候,美国韦恩州立大学(Wayne Sate University)发起了一个项目,名叫“一分钟教授”(One Minute Professor),后来,更名为“一分钟学者”(One Minute Scholar)。在“一分钟学者”这个项目中,教授们用很短的时间(一两分钟),向在线访客解释世界上最神秘和最神奇的事情,他们做文化实验,解释民间传奇之类的问题。
  “一分钟学者”旨在从较为纷繁复杂的问题中提取最为关键的一部分,让主要问题凸显出来,引起关注或引发思考。它需要现代技术作支撑。但是,我认为,它带来的首先是理念的变革,技术只是实现这一理念的手段。
  诚然,微视频是在推特之后才出现的,但“微”这个概念确实不是什幺新事物。“微”,顾名思义就是“小”,与教学结合起来可理解为“细节”。中国古代教学思想中就有“微”的概念。古人治学,非常重视“发微”,对文章的细微之处往往做极为精细的解读,无论是《诗经》还是《春秋》,不同类别的文献均有人对文字背后的细微之处进行发微。更不用说今人常见的金圣叹点评《水浒传》、毛泽东点评《二十四史》了。从这点来说,就是强调不仅要关注整体,而且要关注细节,探究事理达到极其细致、深刻的地步,不放过“微”中所藏的深刻道理。在教学中,强调“见微知着”,也就是要善于把握“微”中蕴含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从个别中发现一般的(本文来自:WwW.BdfqY.Com 千叶帆文摘:寻幽探微说“微课”)规律。这和孔子说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一个道理,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细节中发现本质、发现规律。
  因此,可以说“微课”不只是基于互联网的一项技术,在它的背后,是有着历史悠久的教育理念支撑的。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之中,“微课”必须树立以下几种理念:
  1.学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不仅有自我发展的主观愿望,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微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学习的内容、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责任在于运用“微课”,将知识点或需要探究的问题,用短视频的方式提供给学生,给他们创设更为自由、广阔的学习空间。教师始终只是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对学生的引领作用体现在备课和制作环节中,并不直接左右学生的学习场所、时间和学习方式。
  2.基于问题。“微课”的呈现方式是短视频,只有几分钟,所以“微课”必须凸显核心问题,以此为基础来进行设计。在设计时,要引导学生以积极的问题解决者的身份参与学习、探究,掌握课程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创设情境。“微课”不同于传统教学,它是多种感官集中作用的一种学习方式。必须强调通过具体情境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一是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手段,营造适合问题呈现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是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制造悬念来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
  4.点化处理。“微课”有别于传统课堂的地方很多,最突出的在于它是用“点化”原则来处理教材内容的。“微课”应当“尽量将课程分割成微小的知识点,或者提供给学习者一个单一而且有实际意义的‘点’,以便学习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由学习的需要”。那幺,什幺样的“点”是最有价值的呢?笔者认为,应该抓住“跃升点”,即学生知识理解或能力形成过程中由一个层级向更高层级发生转变的关键点。不仅重要概念的易混点、实验现象的易忽视点、操作过程的易错点等等都是必须关注的“点”,而且更要关注学生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关键点、原有能力向更高能力跃升的关键点。例如在作文教学中,写好情节的知识点有很多,“六要素”对初三学生来说是早就掌握了的,然而总是难以形成能力。实际上,写好情节的关键在于制造“冲突”,制造冲突的方法在于“欲望+障碍”,如果能够抓住“冲突”这个跃升点去设计“微课”,让学生掌握如何写好“欲望+障碍”,则他们写好情节的能力就会迅速提升。
  二、“微课”:是“课”还是“课程”?
  传统意义上的“课”,应该包括“导入—复习—新授—整理—练习”这样一些步骤,“微课”是以短视频的形式存在的,它是“课”吗?
  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厘清“课”的概念。“课”指的是“有计划的分段教学”,即按照教学计划在单位时间内实施的教学活动。那幺,界定“微课”是不是“课”,首先要看它是不是有计划的教学,其次是要看它是不是分段教学。从这两方面来看,“微课”和常规45分钟的“课”一样,都是“有计划的分段教学”,虽然只有几分钟,当然也是课。南京师范大学张一春教授把“微课”定义为“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从这一定义看,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