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时事申论 >

中国公众的道路自信指数调查报告(2017)

日期:2018-07-18 11:23:28 浏览次数:

  重要发现
  ● 2017年中国公众道路自信指数的平均值为82.15分,表明公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理性的评价、较高的认同。
  ● 对国家发展成就的感知、发展模式与路径独特性的认知,是支撑道路自信的重要支柱;公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内涵的认知有待进一步强化。
  ● 超七成受访公众具有推广道路自信的积极倾向。在培育和推广道路自信方面,公众的态度和角色定位,与自身道路自信水平有密切关系。
  ●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理解和认同,有利于提高道路自信水平。当前,需要关注多元思潮对公众道路自信的影响。
  ● 从时代发展来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适应新常态,形成了一系列解决国家、政党和社会等问题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夯实了公众道路自信的领导根基。
  调查说明
  【调查时间】2017年3月下旬—2017年4月上旬
  【问卷发放】面向31省、直辖市、自治区发放纸质、电子问卷(包括人民论坛微信公众平台和其他网络推送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10181份,有效回收率90.1%。
  【样本构成】50.6%的受访者为群众,共青团员占33.5%,中共党员占12.5%,民主党派或无党派人士占3.4%;居住在直辖市的受访者占15.7%,省会城市占20.6%,地级或县级城市占40.5%,乡镇居民占23.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人民的选择,实践证明,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道路自信是前提,是四个自信的源泉和起点。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内涵和重要性,才能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以实践促进认知,提高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围绕中国公众“道路自信”现状,通过线上、线下途径,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2017年度“中国公众道路自信指数”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道路自信及其重要性的认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了解和评价,以及道路自信水平的影响因素等。希望通过本次调查,摸清当前中国公众的道路自信状况,探寻影响公众道路自信的潜在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提高公众道路自信的对策建议。
  公众能够理性认识道路自信的多元内涵和重要意义
  在心理学中,“自信”是一个多维整合复杂的系统,包含自我认知与评价、情感体验等成分。因此,我们将道路自信划分为道路的自知、态度、认同、自豪、信念、传承、交流、发展和竞争等维度,并让公众对其进行评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受访公众认为道路自信是指公众了解、肯定并尊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抱有坚定的信念、理性的自信,重视对其进行传承和发扬。其中,大多数受访者认为道路自信是“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来历和发展趋势”(占比68.5%),“对道路的前景有坚定信念”(67.7%),“理性对待,不自大自负”(63.5%)并“保持应有的尊敬自豪”(59.5%)以及“传承并发扬光大道路的独特性”(62.4%)。说明公众对“自知”“信念”“态度”“传承”和“自豪”等关键词的认可度高,对道路自信有深层认知。
  公众对道路自信重要意义有较为深入的理解。首先,绝大多数公众更为认可道路自信对于确保国内政治稳定的重要意义。七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坚定道路自信可以“保证坚持社会主义正确方向”和“坚定全党和人民的理想信念”。其次,不少公众也关注到了道路自信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关键作用。六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坚定道路自信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和“便于集中力量办好民生大事”,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局面”。最后,相较而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影响的关注度较低。只有四成受访者选择了“坚定道路自信可促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复兴”。
  2017年中国公众道路自信指数的平均值为82.15分,表明公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理性的评价、较高的认同
  我们将道路自信定义为公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具有的情感感知,并将道路自信指数划分为中国道路的认知度、独特感、效能感和正视度等四个维度。同时,将道路自信指数分值设定在0-100分之间,不同的道路自信指数分布区间和特征如下:第一区间(0-25):极端自我否定,自我嫌恶;第二区间(25-60):略微积极地看待道路或者正反情感同时存在;第三区间(

中国公众的道路自信指数调查报告(2017)

61-85):积极理性,喜欢和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四区间(86-100):高度喜欢和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能存在极端的道路自大自负特征。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中国公众道路自信指数的平均值为82.15分,属于第三区间,高于临界值(公众是否对自己的道路存在正向情感的临界值)。即公众积极理性、喜欢和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表现出较高的情感认同度。
  公众的道路效能感得分最高(86.72分),尤其体现在国防、科技、外交三大领域。道路效能感是公众对国家社会发展过程中取得成就的感知,较高的效能感意味着公众更能感受到国家道路的优越性。本次调查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党建、科技、国防、外交九大领域评测公众的道路效能感。数据结果显示:关于国防建设的公众效能感最强,为4.48分(5分制);关于国际地位的公众道路效能感得分次之,为4.46分;关于科学技术的公众效能感得分第三,为4.43分。同时,经过数据对比发现,生态领域的道路效能感得分相对较低,为4.18分,说明公众对当前生态环境建设的满意度有待提升。
  公众的道路独特感得分次之(82.43分),表明公众承认国情实际和独有特征。道路独特感是指人们对本国的社会发展道路所具备的特色和独有特征的主观感知和内心认同。本次调查从国情实际、多样性、独有特征和本质特色来评测公众的道路独特感,公众对道路独特性的感知和认同得分越高,对中国道路越自信。调查结果显示:首先,公众关于道路的国情实际、多样性和独有特征的认知感较强,得分分别为4.42、4.22、4.12分(5分制)。其次,公众对“社会主义”本质特色的认知度较低,得分为3.72分。最后,“中国特色”有被乱用滥用的情形发生,这个现象值得关注。数据显示,有26.1%的受访公众认为“中国特色是只筐,什幺东西都可以装”,这与生活中部分人将中国社会现存的很多不合理现象都归为“中国特色”有关。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