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时事申论 >

“弃北大读技校”背后的真正危机

日期:2018-07-16 10:42:27 浏览次数:

  即使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急需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但当下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都还没有为此做好准备。
  一则“弃北大读技校”的新闻被持续热炒。
  事件的主人公叫周浩。3年前,他从北京大学退学,转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最近,他在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开幕式上代表参赛选手进行宣誓,媒体报道了他的经历后,引起巨大轰动。
  假设有一个技校生胸怀大志,经过顽强拼搏终于考入北大,这才是人们心中的正常“路线”,周浩的“逆行”太让人诧异了。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绝大多数中国孩子除了刻苦读书、应付考试、将终极目标锁定北大清华等名校以外,别无选择。周浩就是高考战场上的赢家。
  2008年,他以660多的高分跻身青海省理科前5名。当他试图按照自己的兴趣做出第一个人生的重要决定时,却遭到了家人和老师的一致反对。动手能力强、热爱机械的他想报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但长辈觉得这样高的分数不报考清华北大简直就是浪费。
  无奈,周浩妥协了。进入北大后,他发现他对理论和学术毫无兴趣,在旁听、转院、逃课都没有解决问题的情况下,他打起了转校的“算盘”。在艰难地说服了父母后,他收起铺盖从海淀区到了朝阳区,从北大到了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周浩身上的火焰在这所普通技校被点燃。很快,曾经北大的厌学青年成了技校中的翘楚。
  在中国的大学校园里,不知有多少像周浩这样有着独特天赋的学子,他们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启人生的航程,只有在高校名声、热门专业的影响下,埋葬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混来一张严重贬值的文凭。真正走向职场时才蓦然发觉“热门”已经变冷,自己需要重新设定人生目标,甚至因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动手能力被HR拒之门外。
  是时候对当下中国高校的教育理念、育人方式和课程设计进行一次深彻的变革了。
  除此之外,这个事件的另一个热议点是北大和技校的反差。周浩之所以成为新闻人物,是因为他的“逆袭”史无前例。这说明,即使当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急需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也已变成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的目标,但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都没有为此真正做好准备——无论是观念抑或制度。
  在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今天,出现了一个神奇的悖论:大批学子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岗位,而很多用人单位因专业人才匮乏而着急。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教育蓝皮书》显示,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初次就业率为78.1%,高于“211”和“985”;工资方面,高职学生平均起薪3291元,“211”高校3157元,高职学生也略高于重点大学的本科毕业生。
  周浩曾感慨:“我觉得中国比较缺知识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就像德国很多技术工人都是高学历,而中国的技术工人基本上都学历不高。”
  何止德国,日本制(原文来自:wWW.bDFqy.com 千叶 帆文摘:“弃北大读技校”背后的真正危机)造之所以能纵横世界多年,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其职业教育发达,加上企业推崇精细工业必备的“工匠精神”,大批优秀人才会脚踏实地的工作,以把每个零件做成全球最好为荣。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高铁正在走向世界,但隶属北车集团的唐山车辆制造公司在掌握了核心技术以后,却发现中国没有技术工人能完成拥有5万多个焊点的车厢焊接。只能便派人去德国西门子学习,培训费高达每人600万元。
  或者从社会方向倒推,如果人们能够弱化名牌大学的品牌效应,公平的看待职业教育;如果企业能够在招聘时消除学历带来的壁垒,给予技术人才公正的待遇,那时,周浩的选择就不会显得这幺另类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