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面试题库 >

对有爱世界的翩翩祝福

日期:2018-07-17 10:36:23 浏览次数:

  这部刊登在2007年第一期《人民文学》上的迟子建中篇新作,有一个拙朴喜兴而又令人浮想联翩的题目——《福翩翩》,似乎还散发着年的味道。
  在这部(原文来自:wWW.bDFqy.com 千叶 帆文摘:对有爱世界的翩翩祝福)作品里,迟子建选择了一个过去很少涉及而于现在的她来说更不好去触碰的题材,那就是两个家庭、两对夫妻之间的婚姻爱情。我不知道痛失爱侣后的迟子建创作这篇作品时的感受,但无论如何她还是给我们讲了一个充满了爱与温暖的故事——两对夫妻努力地爱与被爱,怀揣着希望经营着曾经遭遇不幸的家庭。整部作品弥漫着明亮的暖色调。
  柴旺是一名下岗车工,烧过锅炉,现在靠每天早出晚归蹬三轮车养家。王莲花,柴旺的妻子,没有多少文化的家庭妇女,贤惠善良。儿子柴高,天性不爱读书,上技校时,因打架将别人致残,还入狱服刑。这个家庭经济的拮据可想而知。而另一家,一对教师夫妻,情况也不怎幺好。丈夫刘家稳原是语文老师,因一场车祸瘫痪,只能呆在轮椅上,只好病退了。妻子刘英,是英语老师,美丽能干。他们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和和和顺顺,同时考上了大学,刘家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刘英的工资,日子过得也很紧巴。
  就是这样两个家庭,极其普通,却也有着无常的命运。在我们的想象中,他们的日常生活应该是压抑的、灰色的。但当迟子建用她温情细致的笔触带我们深入这两个家庭两对夫妻生活的细部时,我们却分明感受到无言却绵密的浓浓幸福。柴旺虽然只是一个下岗工人,王莲花对丈夫却很是信赖体贴。小说一开头就用了相当的篇幅描绘了她如何利索地为丈夫炖一锅肉片酸菜粉丝汤的情形,那份精心劲让人觉得那普通的汤比山珍海味还诱人。她不但一往情深地保存着那块见证了他们爱情的大青石,还喜欢让别人叫自己“柴旺家的”,小说写道:“不管柴旺这一天揽没揽到活,挣没挣到钱,只要看到丈夫踏进家门,柴旺家的心里就会泛起一股怜惜之情,赶紧把温热的洗脸水端来,让他洗去一天的风尘,再把饭菜摆上桌,让可口的饭食除去他身上寒气或暑气。当然,隔三差五的,他们也会相拥着,在暗夜中合唱一折‘鸳鸯戏水’的戏,然后心满意足地睡去。”所以,柴旺也会在寒风中起劲地叫卖春联,只因怀揣着多挣钱好好打扮打扮老婆的甜蜜心愿。刘家夫妻也是这样,刘家稳虽因久病脾气暴躁,但对刘英的爱却并没减少。为了省钱,在寒冷的冬天他一整天都呆在冰窖似的屋里,只在刘英快回家时才点上炉子,好让她暖和暖和。他为了多挣点钱而拖着病体熬夜写春联,其中一个最大的动力就是给刘英买一台颈椎治疗仪。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关怀体贴,这两对夫妻处在困境中的生活才依然过得有声有色。洋溢在他们之间的朴素的爱意,遮蔽了生活本相中的庸冗和不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笃定韧性的爱,他们可以忘却了物质的贫乏困窘,沉浸在丰盈的精神收获中,于是平凡的日子也就焕发出令人神往的光彩。
  这部中篇是我在今年读到的第一篇温暖的小说,它让我检视自己所拥有的,更加宽容和感恩地对待生活。这是它之于一位普通读者的意义。而对于作者来说,应该还具有更多的意义。
  首先,从迟子建整个创作序列来讲,《福翩翩》显示她再一次回归了“一贯的创作节奏和稳定的美学追求,以及一种晶莹明亮的文字品格”①,再一次擎起了自己的叙述信仰。回顾迟子建的创作道路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她的写作整体上贯彻着始终如一的温情主义,但在这个大体的美学追求中,不同时期作品的具体主题、视角、风格等还是有些发展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与作家的生理年龄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迟子建最初是与沉睡的、生产童话的北极村活在一起的。在《北极村童话》和《沉睡的大固其固》中,那在童年视角关注下的北国世界中的一切:璀璨的极光,生机盎然的菜园,活泼的小狗,金色草垛,白色的木克楞房屋,脸膛黑红的主妇,智慧的老人……都是那幺温馨和奇特,充满欢乐和生趣,至真至美至纯,曾让我生出无限的向往。而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虽然“原始风景”中的“炉火依然”,而她已开始“遥渡相思”,进入了少女的“怀想时节”。这一时期她的作品大多是在一种梦幻般的情绪中展开,在十八九岁少女飘忽不定的冥想中进行,依然采用怀旧的视角。在追忆和缅怀中,那个散发着迷人气息的北国小镇再次复活,一切依然十分美好:人们纯朴本分,有“四壁贴满兽皮,窗外摆着许多有鱼纹图案的陶罐的屋子”,少女们在“傍晚时分,发髻高挽,裙纱轻拂,头顶陶罐依依地飘向河水,汲一罐水,然后赤足踩着紫色的沙丘款款而回”,等待骑白马的少年情人飘然而至,叩响房门……此时期的创作充满了一种古典浪漫的诗情。
  到了90年代初,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辗转北京——西安——黑龙江漂泊生活的磨练,迟子建年轻的心态开始成熟,创作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80年代末文学的少女时代跨入了沉稳成熟的青年期。在《树下》、《逝川》、《亲亲土豆》、《岸上的美奴》等作品中,梦幻色彩消失了,她开始讲述当代村镇中实实在在发生着的“朴素而结实”的故事:外乡女对自己无奈的欺骗行为所怀的深深的愧疚,秦山和李爱杰在辛勤自足生活中的互敬互爱,相濡以沫……她不再用虚幻的霓虹制造美丽的幻境来暂时满足少女饥渴的双眼,而是在最平凡的生活场景中,在不息的生命河流中,把消逝的岁月和不灭的情感、幸福的付出和倔强的牺牲尽情展示,爱、温情、友好、互助成为频频出现的主题,以此来对抗物质发展所带来的人性沦丧。这种变化源自对现实生活的深入体验以及理性的介入。迟子建虽然看到了现实生活丑陋堕落的一面,但还是对生活进行了理性筛选,拣取对庸俗现实最具挑战性和超越性的东西,以朴素的手法娓娓道来,对美好的人性进行呼唤。也正是因此,此时期的作品都具有一种伤怀之美。
  在近几年的创作中,迟子建的创作又有了不小的变化。在经历了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变故后,迟子建笔下更让我们感觉到一种冷意。或许正如张志忠从死亡对创作影响的纬度所指出的那样:“失去丈夫的悲痛,对死亡的近距离体悟,曾经使迟子建悲痛欲绝,却也让她对生命与死亡的持续关注获得了新的推动力,让她找到了将自我与现实激荡交融的新的契合点。”②她加大了对现实表现的力度,努力揭掉生活表面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逐渐暴露现实的残酷与丑恶,凄苦与悲凉。在《酒鬼与鱼鹰》中,通过刘年被别人一次又一次利用他的善良欺骗他的经历,表现了善的被践踏,从而揭示了社会的残忍与无望。《踏着月光的行板》通过一对来城市打工的农村小夫妻的经历,表现了社会底层结构中廉价体力的出卖者在城市夹缝中的艰难生存。《蒲灯草》描写了来到城市的曼云被现代都市的堕落所诱惑,开始与五舅私通,她的丈夫发现后,一气之下将其用刀砍死。作品最后的血腥暴力场面揭示了这些漂泊在城市文明边缘的无根的人的内心世界无法排遣的焦虑和无助。《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迟子建将丧夫之痛与“乌塘小镇”那几乎铺天盖地的哀痛融成了一体,不分你我。在哀伤的眼睛注视下,乌塘小镇的夜晚发生的惨无人道的悲剧无处遁形。总之,对现代社会痼疾的揭露,对当下都市小人物挣扎以及人性异化的描摹,使作者进一步改变了以往惯有的缥缈的空灵的诗意,对底层民众的悲悯之心与对人性的深刻体察和节制的情感汇聚在一起,使她笔下的温情具有了道德批判的厚重力量和人性审视的尖锐锋芒。迟子建的创作可以说进入了深沉的中年期。
  这种中年写作可能更接近生存本相,但我却又有一些不满足。在人们都承受着巨大生存压力和精神迷惘痛苦的当下,在为数众多的写作者在作品中进行着大量赤裸裸的揭露批判和鞭挞时,我们有时可能还需要一些温暖的低语和宽容的笑容,来慰籍和润泽枯寂的心灵。迟子建曾在这方面给与读者很多,这也是其作品具有持久吸引力的原因之一。她近期写作中的改变是否意味着我们又失去了一位能带来温暖的作家?而《福翩翩》这部作品则打消了我的担心。蒸腾的饭菜香味,甜蜜的拌嘴,体贴的眼神,努力工作的脚步……这些活色生香的日常生活画面与单纯的线索结构和干净明快的语言一起,让我们重温了一种温暖。迟子建用这部作品再一次回归了一贯的生活和叙述信仰,那就是以一种大爱来看取生活,怀着敬意来记录生活,再一次营造了一个温馨和煦、充满人情人性的文学世界。
  这是《福翩翩》之于迟子建的第一层意义,另外,这部作品还让我们看到了她对于性爱情感态度的改变。迟子建以往的作品在涉及性爱情感时常常流露出不自信及深深的失望,甚至有论者以“爱情无果,婚姻无味”③来概括这一倾向。而在现实生活中,她又经历了痛失爱侣的巨大变故,这让人非常担心,这次变故会让她心中爱的伤口难以愈合——相信每一个读过《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沉痛文字的读者都无法忘记那种形单影只的孤零漂泊之感。而《福翩翩》无疑让我们看到了她伤愈后的复原,或是复原后的精进。失爱后的迟子建对爱情婚姻有了新的看法:爱情不死,婚姻温暖。柴旺夫妇和刘家夫妇都经历了很多生活的磨难,但因为夫妻间笃厚的爱,这两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又不乏欢乐和温馨,并且充满着希望与憧憬。这两个家庭也就具有了改变现实的可能和力量,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有爱的婚姻可以成为人们对抗无常命运的涉渡之舟。在《福翩翩》中,迟子建表达的是对爱情婚姻的信心和祝福,所以我们看到了爱情婚姻庸长琐屑甚至苦难残缺背后的生机和韧性,看到了知心爱人历尽磨难后疲惫而开心的笑脸。
  迟子建曾在创作谈《我还能捉到多少条“泪鱼”》中说到,激情是一匹野马,而沧桑感则是驭手的马鞭,有了这两点,作家驾驭写作才会得心应手。《福翩翩》无疑是已经具备了这两点的迟子建的得心应手之作,它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依然爱着生活、爱着平凡的芸芸众生的温情而知性的迟子建。虽然命运有时很无奈,人生有时会残缺不全,但只要还有爱,就会有长久的凝视,也就会有悲悯的宽容以及更深沉的祝福。也正是这种广博的大爱,不仅帮助迟子建走出了个人的痛苦,也成就了她不可模仿的文学品格和突出的文学成就。
  
  注释:
  ①苏童:《关于迟子建》,《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1期。
  ②张志忠:《追问死亡与体验生存——〈小说选刊〉2005年第3季度述评》,《小说选刊》2005年第10期。
  ③方守金:《北国的精灵——迟子建论》,第46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 半夏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