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考试心得 >

关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举手发言的反思

日期:2018-07-19 10:30:50 浏览次数:

  摘要: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举手发言,对提高学生各种能力,使教师获得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各种反馈信息,意义重大。本文就如何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举手发言,从家长和教师两个方面提出了积极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课堂;多元评价;举手发言
  
  小学课堂普遍呈现出这样现象:小学低年级课堂学生拼命举手回答问题,生怕老师叫不到自己,老师如果真的不叫自己,还不高兴,还与同学较劲,那时候小手高高举起,大有爬到桌子上的势头;中年级一般就是规规矩矩地举手了,举手人数减少,热情下降,有时还低着头,很不好意思的样子;高年级就像是以举手发言为“耻辱”似的,老师叫的少了,自己举手就更少了,会也不举。举手发言有很多好处,不仅可以检测教师的教学预设是否合理,而且可得到学生学习态度的反馈信息,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外在表现。同时,举手发言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听说能力,提高学生的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能力,进一步培养创新精神,使其综合素质逐步提高,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而小学高年级正是学生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研究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举手发言,提出教育建议意义重大。
  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举手发言为什幺会出现此种现象呢?心理学理论认为,小学生都有一种表现自我,体现自我价值的欲望,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已经初步有了自己的见解,自我意识也在逐渐增强,他们的表现力应更为强烈。这就不得不使我们思考,他们为什幺要压制自身的表现需求呢?为此,我对某小学四、五年级的200名同学做了问卷调查。问卷显示同学们在英语课上举手较多,因为英语老师提的问题较为简单易回答;在语文课和科学课上的发言可以扩大知识面。问卷中“为什幺上课不举手回答问题”一项中,80%的同学是由于不敢回答,只有少数同学选择了不会回答;在“你认为上课积极发言与取得优异的成绩有没有关系”一项中,200名同学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同学们还表示愿意被老师叫起发言,他们希望通过积极发言来提高学习成绩、增长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胆量。从内心需求看,大部分同学不是不愿意举手,而是由一些不必要的思想负担导致了这一现状。分析问卷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不举手主要与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有关。为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举手发言,提出以下建议:
  一、 关于家长
  (1)给予更多关注,与孩子无障碍沟通交流。问卷中涉及这样一个问题:父母平时询问你的课堂发言情况吗?选项有三个,“经常”“偶尔”“从不”。其中65%的同学选择了“偶尔”,仅有15%的同学选择了“经常”。此数据充分反映出家长对孩子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家长不仅要满足孩子的基本物质需求,还要在生活和学习等各个方面积极主动地关心孩子、关注孩子并走进他们的世界,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与孩子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让孩子真切体会到家庭所给的关注,感受到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独特地位,孩子才能表现出自己真实的一面,父母才能与孩子更好地进行交流,从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2)增强孩子信心,用细心、耐心发现孩子闪光点。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尊心,都想得到尊重和认可。家长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要真诚地与孩子交心,得到孩子的信任,深入到孩子的内心深处,对孩子进(原文来自:wWW.bDFqy.com 千叶 帆文摘:关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举手发言的反思)行全面了解。与孩子相处时要做到细心倾听孩子的每一句话,观察孩子的每一个动作,发现孩子的每一个动向;家长要耐心教育孩子,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对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的进步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逐渐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父母可经常与老师进行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向,与老师共同努力,帮助孩子树立信心,让孩子在课堂上自信地举起手。
  二、 关于教师
  (1)创建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倾注积极的情感和真诚的爱心,用情感和爱心去感染和打动学生,让他们伴随着丰富而快乐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过程。教师要尊重学生,把学生当做一个独立的人对待,和学生建立互动合作的关系,创设和谐宽松的情感氛围,真正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助于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
  (2)重视优化提问,引领学生勤思考。提问是课堂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要想使课堂呈现出人人思考的学习状态,教师就要精心设计问题,提高问题的质量。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度。问题太难,大多数学生容易丧失信心,失去学习的主动性;问题太简单,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就会提不起兴趣来。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因人而异,让他们跳一跳就能够着果子。同时提问要有针对性,必须在学生有疑之处提问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3)变革举手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在课堂中不难发现,无论教师怎样努力,总有个别学生仍旧毫无热情。对于这种现象,可以做一些举手上的“技术处理”。教师可以尝试在起步阶段告诉学生有把握的“高高地举手”,没有把握的“低低地举手”,从而促使学生从“低低地举手”向“高高地举手”发展。还可以丰富举手的形式,用手指做选择题,用对和错的手势来判断,用“ OK ”和“拳头”表示支持和反对等。这种举手方式的变革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很大帮助。
  (4)多元评价学生,重视对学生的赏识。调查发现,67.5%的同学由于不敢回答问题而放弃举手。深究其原因,除了课堂氛围不够民主之外,都源于某次发言后老师的评价使自己很尴尬,自尊心受到伤害。久而久之,这类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更沉闷了。教学中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不以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让学生认识到不论自己的回答是怎样的,只要经过认真思考都可以举手发言,并且会得到老师肯定的评价。教师的评价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自己被期待,“白纸黑点看白纸,黑纸白点看白点”,重视赏识学生,评价学生长处,以点带面,让学生在课堂上放飞心灵,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5)定期调查,帮助学生举起手。为达到人人举手发言的目的,教师可选择一定时间对班级学生进行及时调查,详细询问有无举手,举手次数,被叫回答的次数等,从而及时关注班级中的“举手弱势学生”,通过和他们的谈话,从学习习惯、性格、心理等各方面进行了解,展开针对性教育,使他们大胆自信地在同学面前展现自己,勇敢地发言。这样坚持一段时间,课堂上举手发言的现象必定会有很大改观。
  相信经过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那一双双稚嫩纯真的眼睛,一双双自信高举的小手会使课堂展现出更灿烂的风景。
  
  参考文献:
  [1]李剑萍,魏薇.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张承芬.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1.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科学系,
  2.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学系)
  
  作者简介:陆亚慧(1990—),女,山东邹城人,山东省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科学系学生。王娜(1982— ),女,山东淄博人,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学系教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学、教育管理学。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