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考试心得 >

夏伟:给上海的情书

日期:2018-07-18 10:21:50 浏览次数:

  夏伟有一张典型的中国人的面孔,可是他那一口不时夹杂英文、略显生硬的“美式”普通话,显示他和那些刚来中国不久的美国人无异。出门喝东西,他还是习惯点咖啡,而不是茶。“我的一个在北京的美国朋友跟我讲,他最担心的事,就是在跟人开会谈生意的时候,一不小心把茶叶喝到嘴里……”这个段子,被夏伟用在了自己的导演处女作《纽约客@上海》当中,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个叫SamChao的美籍华人。的确,当你看到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犯“老外的错误”的时候,你不得不承认,这种混合着中西方文化的奇怪笑点,只有夏伟这种身份和经历的导演,才能自然而然地抓到。
  《纽约客@上海》是一部跟文化冲突和融合有关的喜剧。SamChao,一个完全美国化的华人,正在华尔街风生水起的当口,被美国合伙人派驻中国处理问题。而在上海,他却遇到了Amanda、Donald等等许多“中国化的美国人”。所谓的文化冲突,就是一些美国人要教一个中国人如何在中国生活。
  电影就是我的“美国梦”
  “这是我给上海的一封情书。”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纽约客@上海》首映式上,夏伟如是说。上海,对于他来说,陌生又不陌生。

夏伟:给上海的情书

夏伟的父母都出生在上海,后来移居美国,是典型的第一代移民;而夏伟和他的姐姐则是生在美国,长在美国。夏伟说:“家里面也没什幺可以让我想起上海的东西。”他的父母觉得,既然自己的孩子生在美国,就不应只局限在华人的生活圈子,而应努力像真正的美国孩子那样成长。
  不过,棒球美式足球篮球滑板等等,这些美国孩子的运动,夏伟的兴趣不大;他从小最愿意做的事,是在家里的电脑前编故事、写小说。而父母对夏伟的期望则是长大后做医生。夏伟说:“这一点上,我的爸妈仍旧是中国人的想法。”最终,“对化学根本不感兴趣”的夏伟,在斯坦福大学读完医科后,还是转到南加州大学修习电影专业。
  南加州大学读了一年书,夏伟学到最重要的一课是,“如果你真正想要拍电影,直接去做就好了,不必要读电影专业。”于是他离开学校,求职于美国各大电视网。他曾为索尼电视台、ABC电视台和USA电视台做电视剧编剧,《追灵妙探》《天才妙探》《四贱客》等喜剧剧集,他都曾经参与创作。
  “好莱坞客”在中国
  拍过许多完全美国式的喜剧之后,夏伟选择了一个要在中国拍的电影作为自己的长片处女作。《纽约客@上海》的灵感来自于夏伟一个旅居北京的美国朋友。“每一次我和他在同学婚礼或者聚会上相见,他都会告诉我各种令人兴奋的有关美国人移民中国的故事,”夏伟说,“其实这种经历对许多美国人来讲都是陌生的,我们更习惯人们来到美国。但是现在,中国逐渐成为世界的中心,大公司都会在中国开设自己的分公司,我们不再是世界的中心。许多美国人毕业以后,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中国。这就是我拍摄这部电影的灵感所在。”
  夏伟坦言,真正确定拍这部电影之前,他对中国的了解也不比其他美国人多太多。他决定到中国住一段日子,去寻找真正鲜活有趣的故事。那段日子里,他在中国认识了许多像Amanda、
  Donald这样的“中国通”,也知道了他们的中国故事。《纽约客@上海》的剧本慢慢成型。这个剧本在夏伟和制片人杨燕子的运作下,最终得到中影集团的认可,成为了一个特别的中美合拍片项目
  而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夏伟也遭遇了跟主角SamChao类似的经历。“每一个美国人,包括我自己,来到中国之前都会有许多自己的想法和行事风格,但是我们的执行制片告诉我们:你们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象做事,要适应这里的风格……”而帮助夏伟解决不同文化的沟通问题的人,是他的摄影师ArmandoSalas。Armando是《非常完美》的摄影师,在夏伟眼中,“Armando对于中国的拍摄方式、灯光、镜头的摆放和运用等等都非常熟悉。他会用中文去要求灯光器材,然后当翻译重新翻译一遍的时候,剧组人员会说,‘他已经告诉我们了’。”
  夏伟说,这部电影曾经的名字是《美国城》,原本要和美国那些历史悠久的“唐人街”对应。不过,“唐人街已经不是美国最现代的华人社区了,而是成为了某种旅游景点式的地方”,而许多1980年代以后移民美国的华人,大多也不选择去唐人街住,而是像《北京人在纽约》里描述的那样,去真正的美国社区闯荡。最终,夏伟把电影的名字改成《纽约客@上海》,“现在的中国观众一看片名,就会理解我要说的故事。”
  而夏伟的下一个电影,依旧在中国。
  本文图片由美国城公司提供
  责任编辑/王陈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