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考试心得 >

言意兼得,调制说明文的语文味

日期:2018-07-16 10:26:58 浏览次数: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学“所当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应是生字难字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还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最主要的区别,就是让学生认识并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是怎样通过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
  当前,语文教学正处于转型期,语文教师在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上逐渐趋于准确、理性和科学。但如何体现语文学科教育的双重性——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有效的人文教育,并落实在操作层面,仍然是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
  聆听了福建省特级教师林莘执教的《鲸》一课后,笔者被她化育于无形的语言训练所深深折服。
  一、立足语言,培养学生热爱汉字文化
  上课伊始,教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了鲸,让学生把“腭、肺、肚、胎、鳍”几个生字写在鲸的相应部位上。其中一名学生写错了“肺”字,右半部分写成了“市”,教师并没有指责学生写错了,而是引导学生:“‘︱’(竖)相当于总气管,承担着运输气体的任务。”学生立刻恍然大悟:“上下同气,呼吸顺利。”接着林老师领着学生齐读了两遍“上下同气,呼吸顺利”。经过这样一番学习经历,她的学生以后肯定再也不会写错“肺”字了。这样既让学生了解了“腭、肺、肚、胎”在鲸身体上的部位,又水到渠成地渗透了汉字识字方法:“肉月旁”;既帮助学生记住了“肺”的写法,又使得他们深入地理解了字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感受到了中华汉字文化的魅力。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空洞说教,她从汉字本身的特点——音、形、义的统一体——出发,从汉字自身结构中蕴藏的文化因素出发,在教学中挖掘这种丰富的文化因子,让学生在轻松却又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感悟成长。这就是最深刻、最具体、最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爱汉字就是爱祖国。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也获得了民族文化的浸润,语言训练中天然地蕴含了人文性。
  二、立足语言,领悟说明文的特点
  说明文具有条理清楚、结构严谨的特点,在语言运用上,特别强调准确和简明。学习说明文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严密。
  但是如何让将枯燥乏味的说明文课上得符合小学生的口味?如何在轻松欢乐中演绎出浓浓的语文味?林莘老师是下了大功夫的。
  
  师:同学们已经了解了鲸的特点——很大,形容鲸的大,有很多词,你还能用哪些词形容?
  (学生纷纷说:庞然大物、非常大、无比大……)
  师:反正一个字,大、大、大!课文是这样写的吗?其实这一自然段的每一句话都在说鲸大,用各种办法写鲸大。再读读书,画出你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幺喜欢。
  生: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还显得很宽敞。
  师:孩子们,如果让你们四个人去鲸的嘴里看书,你们想去吗?
  生:想去。
  师:那鲸要是合上嘴怎幺办?那不就没命了吗?
  (学生笑)
  师:所以我是不会让你们白白送命的,也舍不得让你们去,我心疼,作者也不会同意的,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生:要是。
(本文来自:WWw.bDFQy.com 千 叶 帆文摘:言意兼得,调制说明文的语文味)  师:看出不是真的去,而是假的去,用的是……
  生:假设。
  师:假设不是常用的说明方法,但用在这里给人以想象,非常富有情趣。
  生: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幺重。
  师:你们发现这个句子的特点了吗?
  生:有许多数字。
  师:你们把这些数字拎出来。
  生:“十六万公斤”“两千公斤”“四万公斤”“十七米”……
  师:数字,数字,还是数字!面对这些数字,你想说什幺?
  生:作者想用数字让我们感觉到鲸的大。
  (板书:列数字)
  
  理解文本内容的训练,应该有两个方向:一是通过文字符号理解文本旨意,即课文“说什幺”;二是理解文本的表达形式,即课文“怎幺说”。但是理解并不是主要目标,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重点在于理解文本语言及其表达形式。林老师抓住说明文的特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上。纵观这一教学过程,教师并没有刻意指出文中出现的各种说明方法,而是巧妙地创设了各种形式的对话情境——假设学生坐在鲸的嘴里看书、拎数字串等,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对话中明白了原来鲸的嘴里不能去,作者是用假设的方法饶有趣味地说明鲸的大,数字串则能让读者准确地感受到鲸的大。学生在各种形式的对话中,亲身体会到灵活地运用这些说明方法能够使文章更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并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学习的过程,使语言训练、方法渗透、情感调动融为一体。
  
  (投影出示一段话,与原文对比,丢了4个词)
  师:请读读这段话,发现了什幺?
  (四名学生分别说出丢掉了“很长很长”“整个”“完全”“渐渐”4个词)
  师:去掉这些词语句子也完整、通顺,但是你认为哪个词最重要,绝对不能去掉?
  生:“渐渐”不能去掉,用上“渐渐”才能感觉到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变,而不是一下子。
  生:“完全”不能去掉,去掉了就不能知道后肢一点儿影子都找不到了,小脚丫、脚指甲也都不见了。
  生:用上“整个”就能表示从头到尾,每个部位。
  师:是啊!开始我们认为这些词好像是可有可无的,后来经过仔细地读、认真地揣摩,却发现这些词一个也不能少!为什幺?
  生:用上这些词,句子表达得更加准确了。
  (板书:语言表达准确)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一般的思维方式是出示这段话,在重点词语上加上着重号,让学生说说加着重号的词语有什幺用处,好在哪里,然后教师领着学生逐词揣摩、比较、感悟。但林老师没有这样做,她巧妙地创设了一个对话情境,看似不经意地抛给学生一个问题:“去掉这些词语句子也完整、通顺,但是你认为哪个词最重要,绝对不能去掉?”这一环节,妙就妙在这个“最”字,小学生争强好胜,都希望自己选的词成为班级之最,结果学生思维积极、发言踊跃,讨论的最终结果是都重要,自然而然地说明了文章用词的准确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立足语言文字“整个、很长很长、渐渐、完全”,并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在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等认识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与科学性。
  三、立足语言,开启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
  (教师把学生分为齿鲸队和须鲸队)
  师:请大家认真阅读4—7自然段,“须鲸”们把描写须鲸的句子画下来,“齿鲸”们也画下描写齿鲸的句子,用最快的速度记住自己的绝技,等会儿才能“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圈画、批注)
  师:我是本场辩论赛的主持人兼裁判,辩论前有三点要求:1.双方应有根有据,即根据课文内容,不可胡言乱语。2.在强调自己优势的同时,可抓住对方的弱点进行辩论。3.同伴陈述后,请为队员呐喊助威。
  (学生辩论,但辩论内容始终围绕“凶猛”这一鲸的性情,并且开始信马由缰)
  师(打断学生的辩论):第一,话题没有充分展开。第二,要紧紧围绕课文内容。
  (学生继续辩论,辩论内容转向了鲸的“食物”)
  师(再次打断):齿鲸们、须鲸们,你们能抓住课文语言辩论很好,但是难道你们忘了喷水啊、睡眠啊、孩子啊……”
  (学生继续辩论,很激烈)
  
  纵观这一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创设辩论情境,并在辩论前提出“双方应有根有据,即根据课文内容,不可胡言乱语”这一辩论要求,是含而不露地引导学生要凭借教材、立足语言。只有这样,才算面对文本,进入文本,体验和感悟文本。脱离文本,任其天马行空地乱谈,谈得再好,也不能实现“言意兼得”。在辩论过程中,教师两次打断学生:“第一,话题没有充分展开。第二,要紧紧围绕课文内容。”是教师在学生面对文本徘徊不前、在表层打转、思维拐弯时的及时引导,教师没有轻易地告诉学生方向,而是引导他们怎样去辨别方向,也就是教师不显山不露水地引导学生回归文本、立足语言去辩论。在辩论中学生既消化吸收了课文的内容和语言,又展开了想象,将读、思、辩巧妙地融为一炉。这种辩论不再是死读课文,而是将自己重构包装后的语言展示出来,使读中学读、读中学说落到实处。经过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把学习引深、拓宽,使本来十分枯燥的内容变得又轻松又有趣,激发了学生主动读书、积极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城市兖矿第一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王亦妮)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