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考试心得 >

我对一篇说课稿的思考

日期:2018-06-16 10:04:59 浏览次数:

  为了一次说课比赛,我精心撰写了一个说课稿,简要内容如下:
  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进行1014次运算,它工作103秒可进行多少次运算呢?是1014×103次。那幺1014、103有一个什幺共同的特点呢?它们是同底数的幂,1014×103就是同底数的幂的乘法运算。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同底数幂的乘法》,这是……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分析说明。
  首先是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
  我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
  2.学情分析: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
  针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分别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

我对一篇说课稿的思考

目标。本节课的重点是……,难点是……
  4.教学方法分析:在本节课上我采取的是……等教学方法,学生采取的是……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使用的是共用的导学案,导学案的设计就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
  5.教学过程分析:共分为六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反馈展示。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几个填空题目,目的是让学生回顾乘方的意义,为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由已知向未知转化的数学思想。
  第二个环节是明确目标。本环节的学习目标、重难点让学生阅读。通过本环节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什幺知识、培养什幺能力等,使学生在学习之前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学习时有的放矢。
  第三个环节是自学交流。在本环节中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活动。
  活动一:刚才我谈到的计算机的问题。怎样计算1014×103呢?
  活动二:探究。根据乘方的意义填空,看看计算结果有什幺规律。
  活动三:猜想、验证。对于任意底数a与任意正整数m、n,am·an=________。
  本活动的主要意图是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 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等能力。
  第四个环节是解难释疑。计算:(1)x2·x5;(2)a·a6;(3)2×24×23;(4)xm·x3m+1.
  第五个环节是练习研悟。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特别设计了A、B、C三组练习题,让学生先独立完成。A组是基础题;B组是能力题;C组是应用题。
  老师分层布置,分层推进,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第六个环节是展示提升。
  1.小结: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反思,把认知过程和知识点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2.作业: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
  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分层教学。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下面我谈一下对这个说课稿的几点思考:
  首先是引入的部分很新颖。一般说课大部分的开头都是向评委、老师问好,我撰写的这一篇说课稿,特别设计了一个导入部分,这就极大地提高了评委老师的兴趣,为说课增彩很多,我感到很新颖。
  其次是各个部分之间过渡自然。说课稿五个大的方面、教学过程中的六个环节之间过渡很自然,不是生硬的第几个方面第几个环节,让人听着很舒服,感到整个说课的过程很流畅。例如,在说教学过程分析时是这样过渡的: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使用的是共用的导学案,导学案的设计就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计。
  再次,是数学理念体现较好。
  1.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例如:在“练习研悟”环节中,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特别设计了A、B、C三组练习题,让学生先独立完成。
  2.课程的内容反映了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非常贴近学生的实际,非常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例如:导入部分就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电子计算机问题,在整个过程中,运用了由已知向未知转化、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
  3.本节课的教学,以充分暴露整个思维过程、认知过程为主要宗旨,主要通过观察、猜想、验证、讨论、交流、归纳等多种探究活动形成师生互动,有效地体现了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例如:在“自学交流”环节中,我特别设计了三个活动,让学生去探究、猜想、验证,以达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最后是设计思路很清晰。本节课的设计,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以上看法,敬请各位同行指正。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