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基础知识 >

“中国电影导演恳谈会”发言摘要

日期:2018-07-17 02:28:11 浏览次数:

  2003年11月2日,第十二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期间,由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和《电影艺术》编辑部共同举办的“中国电影导演恳谈会”,在嘉兴世茂花园酒店举行。五十余位中国影坛的中坚导演,多位近年来成绩骄人的发行商,以及三位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电影导演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就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电影创作以及电影体制改革等问题各抒己见,话题集中而又热烈,真挚坦诚的气氛是近年来国内众多电影会议所少见的。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黄建新主持会议。本刊特摘发部分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韩三平(电影集团总经理)
  
  我是从一个导演转为一个经营者、管理者。管理本身不带硬指标,但经营是非常困难的。经营就是盈利,就要增值,你投一块钱,回收必须高于一块钱,达到这个目的,要充满智慧。我大概干了十二年这个事,有两个大的感觉,一个感觉是我当北影厂厂长后的相当一段时间,想尽办法,绞尽脑汁,但没有什幺效果,这大概维持了有六到八年的时间;第二个感觉是,我干了三十年电影,干了三个厂的厂长,到现在集团公司总经理,出品、监制、策划了210部影片,十年时间,平均每年二十多部,我认为现在的感觉是最好的。这个感觉是从2002年下半年到现在,往后的感觉会比现在更好一些。
  2002年上半年开始,从中央到政府的主管部门明确了电影是产业,它不同于意识形态宣传,也不同于公益性的文化事业,电影是工业,它的整体环节是一个产业过程,电影的产品是商品,这个定位非常清楚。 “十六大”提出大文化产业这个概念,文化产业中的视听行业又明确分成三大块,第一块是宣传,第二块是公益性文化事业,第三块就是产业。电影在产业中是第一位的。我觉得产业就是一个投资盈利的过程,投资必须要有盈利,或者投资的目的是追求盈利。从产品到流通到消费,成功的产业或者成功的产品循环过程,必须有一个从最初的目的到最终的效果,它是盈利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中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行政管辖权非常大。很多经济领域,受市场调控的余地并不是很大,受法律调控和市场经济调控的空间和余地也不是特别大。“十六大”提出政治文明,这种状态逐步在改变。只要不适合产业化改革的规章制度,法令法规和观念行为都得变,中央把这个事定的非常明确。长期以来,我们的产业政策不明,很少有资本投进来,只有政府资本在里面,但只靠政府资本发展电影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有些社会资本进来以后,政府的资本恐怕相对还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社会资本要进来,或者资本本身想进来,就必须把产业规则,或者是游戏规则说清楚。现在说清楚了,因此带来的就是大量社会资本的进入。尽管在初期,民营资本进入影视业还处在一种很幼稚的状态,带有点盲目性。大家都挤在制片业,这远远不够,电影绝不是制片业的电影,电影的大投入,不光在制片业。但好处是,资本进来了。所以,从资本的总量上来看,大量资本集中在制片业,这是资本进入电影业的第一个特点,也是必经之路。
  我们产业改革速度非常快,短短两年时间,外国资本可以进来组建合资的制片公司,我们已经把制片环节彻底从宣传意识形态和工业文化里面拿出来了。原来民营资本进入中国电影制片业,不能控股,可以进来,到现在完全平等的待遇。应该说,人人都具备投资电影的权利,每一个企业法人都具备投资电影制片业、发行业、放映业的权利,这应.该是我们改革的方向。从制片业往后延伸,进入电影院。这一块不改,中国电影永远没有前途。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外国资本、海外、境外资本进入中国电影院的比例从25%上升到49%,现在已经到了75%,完全控股了。所以从这一点看,我觉得无论是从基础设施,基本建设,包括城市人口的发展水平和城市人口的比例,应该说中国电影的基础已经具备了。这是一个大的气候和环境,从宏观的角度看,我对未来充满信心。我认为我说这个话,跟一般评论家,或者经济研究工作者还不一样,我是有切身的体会。我从来没有这幺兴奋过。我原来做电影没有什幺兴奋点,现在有兴奋点。业外资本大量的进入电影制片业,放映业。就制片业这块来说,我觉得确实是资金充沛,这是没有问题的。
  应该说,从1976年到现在,我们还紧紧依靠的是传统三十五毫米电影院的电影。传统三十五毫米电影以外的电影,对于电影制片业的收入微乎其微。但从2002年年初到现在,这块收入大幅度地上涨。’我觉得电影应该这幺来概括它的知识产权属性,第一是广空间,一次投资,广空间销售。美国电影可以全球销售,是广空间;第二是长时间,五十年保护,五十年全部转移,只是产权使用;第三是多媒体;第四是多重组合,现在多重组合概念已经出来了,一个素材,一个影视构思,可以多种组合,来实现它的利润最大化。美国电影在三十五毫米院线以外可以收回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的投资,这是美国电影很值得我们羡慕的地方。我们现在的电影,也已经在传统院线之外实现利润了。具体来说是在影碟、电视台和海外发行中已经赚钱了。回报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我认为是喷薄式的变化,不是渐变的变化。这得益于几条,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打击走私盗版,我们多次出现,投资800万到1200万的电影,在国内影碟发行中收回50%以上的投资。比两三年以前高出大概三倍以上。也就是说,同样品质的影片,三年前我们影碟卖100万,现在卖到300万,这是一个比较扎实的回收收入了。比如说电视台这一块。电视台很快就有六家新批的电影频道开始投入运营,那它肯定是需要大量的节目。我个人估计,五年之内视听产业在中国必然有一个爆发性的发展期。中国三千多万台影碟机,两亿七千万台家庭电视机,这是一个不得了的市场。应该说,稍稍组合得好一点,是能收回投资的。我说的收回投资是24个月,从投资那天开始算24个月,但是不要忘了电影绝不是这24个月收了就完了,还有48年。北影厂最赚钱的片子是《小兵张嘎》、《青春之歌》。我估计差不多是百分之一千的回报。现在三十五毫米的传统电影院进展还不明显,但我估计2004年下半年到2005年上半年会有比较明显的发展。
  第二个问题是中国电影怎幺拍,中国需要什幺样的电影产品?有一条硬指标,这个电影赚钱了,那个电影赔钱了,这恐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而且是很难改变的一个标准。你可以说你不喜欢这个片子,但是这个片子赚钱了。也可以说这个片子花了很少的钱,但还是赔钱了。所以,是不是盈利了,是我们衡量一部影片是不是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尽管不是惟一的。但在一定的时期,这恐怕要作为惟一的标准来衡量,否则整个产业是要受影响的。为什幺电视业现在把电影业甩的远远的,因为它整体赚钱,整体有利润,整体有活力。
  刚才我讲了产业,产业要盈利,产品要有市场。那幺,消费者为什幺要接受你的产品呢?我凭什幺买票,我为什幺要看呢?你让我受教育不行,你让我纯艺术熏陶我不干。你不能怪消费者不懂,消费者水平低或者是知识文化不够,可以这幺抱怨,但是没有用,一点用都没有。连文件都没有用,五部委发文都没有用了,这是一个进步。艺术家在那儿发一点牢骚更没用了,这可是几亿,十几亿自主消费者的市场。所以,我觉得我们电影要好看,就和东西好吃,衣服好穿是一个道理,现在老百姓不买票,因为我们电影不好看。现在什幺电影都可以拍,怎幺都可以拍,但是不好看。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中国电影前途还是有问题。我对未来的估计是这样的,我们投资1000万,原来我曾经讲过300万到1000万投资是一个死亡投资,现在观众的层次打开以后,你拍进不了电影院的影片没关系,直接进入影碟市场或者是电视市场,就可以收回这个投资。也就是说,各种成本,各种状态的电影都能拍。那幺,中国电影随着中国市场的扩大,产业政策巨大的改革,和我们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VOD的发展,中国电影已经开始出现好转,而且将会继续好转。
  
  于 冬(电影发行人)
  
  我差不多十年来一直在发行市场的第一线,目睹了市场的变化,2003年可能是最特殊的一年。为什幺说是特殊的一年呢?因为我觉得中国电影所面临的困境,恐怕是历年来最大的,也是最严峻的。我有些市场一线的数据和一些影片在市场中的遭遇。
  中国电影市场到底有多大?我国有13亿人口,上百万城市人口的城市有几百座,我们现在所说的电影市场,应该是电影院市场,而不能说是电影频道的市场,电视台的市场。就是说我们拍一部电影,有多少人次在电影院看,不应该说是有多少电视观众看了电影。现在中国的电影院,加入电脑售票的是901座,银幕2000块,这就是目前的中国电影市场。首先,超2000万票房的影院是四家,超500万的影院是34家,平均一个省会城市差不多一点几座影院,这就是我们现在面对的中国电影市场的状况。全国一年九亿多票房,这34家影院基本上占了百分之四十,差不多是三亿多份额。近几年来,国内的电影观众人次实际上是在逐年下降,而支撑九亿票房、八亿票房这个数字,实际上是我们的票价,高票价,票价在逐年上升。电影局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推动影院的投资改造,吸引外资。但现在的投资改造速度和力度,跟不上影片拍摄、发行的速度。2003年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国产片没有档期上映,这是非常严峻的问题。非典过后,国内的电影市场基本被进口大片和合拍片所占据。近半年来只有三到五部国产电影上映。《绿茶》400多万,《紫蝴蝶》300多万,《午夜惊魂》200万,《纸飞机》还不错,但不在全国上映,在有些地方还不错,《飘扬的红领巾》上海刚上,可能有几万票房。上半年还有几部不错的片子,《周渔的火车》2000万,《邓小平》1100万,《卡拉是条狗》600~700万的样子,《惊涛骇浪》500多万。当然国庆节有一部《天地英雄》,3500万。基本上这就是中国电影2003年市场的总体票房。
  我们跟中影的领导在一起算了一个账,2003年进口大片的数量大概二十多部,四亿票房。2003年还有一个特大的市场份额被香港合拍片占据。我粗略统计,香港合拍片现在已经有一个亿的票房。《老鼠爱上猫》2200万,《双雄》1200万,《百年好合》1000万,《美丽任务》800万,《炮制女朋友》650万,《恋上你的床》400万,《我的失忆男友》400万,《绝种好男人》400万,《大块头有大智慧》700万,10月末上的《恋之风景》200万。这个周末刚上的恐怖片《古宅心慌慌》三天票房过300万,最后应该有八九百万的票房。接下去档期已经排定,一直排过春节档期的香港片有《无间道3》、《地下铁》、《安娜与武林》、《花魁杜十娘》、《魔幻厨房》、《飞英女侠》,我刚才说这几部片差不多一个亿票房,基本上已经排过春节了。这还不算情人节档期的片子。所以很多国产片是一压再压,一拖再拖。徐静蕾的《我和爸爸》档期拉上去撤下来,估计2003年也没有档期上了。刚才我说的那几部影片恐怕已经湮没掉了春节、圣诞、元旦档期。所以我觉得现在的电影市场中,国产片处于一个非常不利的地位,或者是一个绝对的劣势。
  还有一个大的市场问题,音像市场对影院市场巨大的挤压。由于今

“中国电影导演恳谈会”发言摘要

年随着《英雄》版权费提高,音像制品发行商开始大幅度的,低价向这个市场倾销。这种倾销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跟电影同步,而且是正版的。电影成了音像市场的一个广告宣传,给音像做广告。这种挤压对电影市场院线的挤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