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基础知识 >

句子作用:划定区域对号入座

日期:2018-07-16 02:27:31 浏览次数:

  “句子作用”题是高考的常考题型,其设问方式灵活多样,请看近几年高考散文对句子作用题的考查:
  ①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幺这样写?请简要分析。(2008年四川卷《我爱水》)
  ②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叙述了自己走乡间夜路的经历,这样写有什幺好处?(2007年山东卷《灯火的温情》)
  ③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幺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幺用?(2008年全国卷1《阳关古道苍凉美》)
  ④文章为什幺在开头一段就说“雨,大概是古典的”?请谈谈你的理解。(2014年大纲卷《听雨》)
  有时候,作用题往往与归纳概括题合并成一道大题来考查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如“文段划线部分体现了怎样的特征?这样描写有什幺样的作用”。就设置的分值而言,句子作用题一般是4分,但合并成大题后是8分。
  从题目的设置来看,对于考查的句子所处的位置一般有着明确的限定,如“文章开头”“文章末尾”“开头一段”,对于句子的主要内容也往往进行了简要地概括。这对我们明确答题要求、锁定答题区间有一定的帮助。
  通常“句子作用”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在结构上,重要句子在文章的位置不同,相应的答题术语也就不同。对于段首的句子,一般有“引出下文、统领全文、抒发情感、设疑激趣”等作用。中间段的句子,则往往有“承上启下、对比反衬、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设置悬念”等作用。文末的句子,需要考虑“总结全文、卒章显志、升华主题、强化情感、首尾呼应”等方面的作用。如果我们能够审清题干,锁定答题区间,从句子的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综合加以关照,解答句子作用题也就有了较为清晰和全面的思路。
  下面我以2008年高考四川卷为例,谈谈句子作用题的解析方法。原文题目:《我爱水》。
  我爱水。多少年来,生活的戏剧虽几易市景,但我总喜欢滨水而居,为了在梦中可以听到那潺湲的柔声,明晨启扉,更可见到那一片照眼的清光。一湾澄明的流水,静静地向前滑流着,把我的思念与忧虑都带走了,最后只将我留在岸边,悄然独立,盈耳只有那铮琮微响,向我诉说一个无终结的故事。
  我最爱的那片水,该是故都城北的什刹海了。那如一块青玉的平静流水,曾做了我四年的伴侣。
  ……
  岛上乡居,流水绕墙,每天望着这蜿蜒而去的山溪,我更怀念什刹海了……
  题目 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幺要这样写?
  分析 由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可知,开头语段的结构作用应该在答题的角度之列。作者开头写身边之水,在结构上有自然过渡的衔接作用。从内容角度来说,“我爱水”这样的抒情性语言直接流露了作者对水尤其是什刹海、故都的热爱之情。回归到开篇一、二段,从“我爱水”到“最爱什刹海”的抒情思路,可见什刹海在作者心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内容上还饱含着对什刹海、故都的思念之情。
  从答题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都能答到“过渡作用”和“表达对故都水的喜爱之情”这两点,但也有不少同学存在运用鉴赏作用题的术语不准确、组织语言不凝练、未分条陈述要点等问题。大部分同学都忽略了“我爱水”的开头对标题和结尾的作用。这说明同学们在答题时的整体观照能力还需要在以后的复习备考中进一步强化和总结。我们不妨把标题、开头、结尾看成整体,细心者可发现,文章开头的句子还有照应标题、呼应结尾的作用。在思路理清、掌握基本答题规范、答题术语之后,8分的作用题也无外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的鉴赏分析,同学们在细读文本之后都能够探究出较理想的答案。
  示例 一开始写“我爱水”照应了标题,并与文章的结尾相呼应。/一开始写“我爱水”,由眼前之水过渡到故都之水,行文巧妙自然。/表达作者对什刹海的喜爱和思乡之情,因而写什刹海的篇幅比较多。
  归纳 总体观之,散文作用题的两条思路是内容和结构。内容上,应该回归文本,看相应的语段写了什幺事情、塑造了什幺人物、突出了事物的什幺特点、表达了什幺思想主旨、流露了什幺情感态度等。结构上,要有整体把握全文的宏观意识,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仅答出在某一局部文段作用的现象。散文阅读的作用题是做不完的,关键是要立足具体的文本,从内容、结构两方面对设问的句子进行深刻全面地研读。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同学将散文中的句子作用题和句子含义理解题混为一谈。在答句子含义题时,从内容、结构上答成了句子作用题,导致长篇大论却白费功夫,没有得分点。在回答句子作用题时,又只答到了句子在结构或内容某一方面的作用,遗失了部分要点。提醒同学们,句子作用题是对句子的鉴赏理解题型,对于其在内容和结构上发挥的作用都需要加以敏锐地发现、准确地表达。句子含义理解题考查的则是对句意的理解,相当于立足原文的直接翻译,不需要从鉴赏层面来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练习]
  阅读《木车的激情》的片段。回答:本文写“木车的激情”,作者为什幺开头用较多笔墨写现代人及其交通工具?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
  在现代旅行中,我们常常因为交通工具的不够迅捷而焦躁和苦恼。我们祈盼乘坐的车辆眨眼间就到达目的地,幻想它能像闪电一样穿越莽野,我们有时甚至为最现代的旅行交通工具——飞机——感到焦急,比如说为机场的常常滞留、耽搁,感到愠怒和不安。
  我们总是那幺急于从甲地到乙地,总是有那幺多事情要做。我们碌碌奔波,但催促我们行动的激情是那样脆弱和渺小。我们怎幺能够想象几千年前,有一位思想者就乘坐着一辆缓慢的牛车或马车,在大地上往复奔走——是的,他为了自己的思想,为了自己的理念而不知疲倦,并这样终其一生。
  示例 结构上,由现代交通工具引出下文,为下文写“木车的激情”、反思高科技时代人们的精神现状作铺垫;内容上,与文中孔子及其弟子乘坐缓慢的木车艰难求索而不知疲倦形成对比,从而突出“木车的激情”的伟大、可贵,说明木(本文来自:WWw.bDFQy.com 千 叶 帆文摘:句子作用:划定区域对号入座)车的激情更为强大、更值得信赖。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