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公共知识 >

“赶考”的历史与现实反思

日期:2018-07-17 10:33:29 浏览次数:

  1949年,毛泽东离开西柏坡的时候,说是要去“进京赶考”,说“我们决不能退回来,退回来就失败了,决不做李自成”。2013年习近平来到西柏坡的时候,强调“赶考远未结束”“赶考永远在路上”。毛泽东为什幺会有这样的坚定和自信?习近平为什幺如此关注“赶考”,最根本的一点要归结到中国共产党人博大的人民情怀和强烈的宗旨意识。
  一、中国共产党为什幺能够站在“进京赶考”的历史起点上?
  因为只有真心服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才能够不断成长壮大,由一个革命党变成一个执政党。
  西柏坡是中共中央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离开西柏坡、赴北平建立新中国,毛泽东说,我们是“进京赶考去”。应该是,为了这个里程碑式的“赶考’,中国共产党整整奋争了28年。
  在井冈山,从第一块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皆缘于共产党真正地为老百姓服务,得益于广大农民的支持。1927年秋,毛泽东同志在带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的途中就要求: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一定要与当地群众搞好关系,如果没有群众的支持,根据地是建立不起来的。一上山便颁布了六条纪律,即“上门板、捆稻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共产党把老百姓视为上帝,老百姓把共产党作为靠山。在战斗频繁、生活艰苦、白色势力重重包围、敌我兵力极度悬殊的情况下,毛泽东则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种自信就是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支持,来源于毛泽东、共产党的智慧。所以,共产党在井冈山站住了脚。
  在延安,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达到政治上和理论上的成熟,是因为我们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共产党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人民为了保护共产党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当1947年3月胡宗南以20多万

“赶考”的历史与现实反思

重兵进攻延安时,党中央决定主动撤离延安但决不离开陕北,这里除了军事和政治上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中央在延安住了十多年,一直处在和平环境中,是陕北人民的支持和奉献,使党中央和人民军队恢复了元气,不断成长壮大。现在一打仗就走,对不起陕北的乡亲们。所以,毛泽东决定和陕北军民在一起,不打败胡宗南就决不过黄河。中共中央转战陕北一年零5天,毛泽东带的警备团仅200多人,形势之险恶,战争之艰难,但却能把敌人搞得精疲力竭并不断消灭,原因何在?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民群众的倾力支持。陕北历来不是富足的产粮区,再加上20多万国民党军队的抢劫糟蹋,老百姓多半已揭不开锅。但他们却把仅有的一点粮食都送到了解放军部队,连地里没成熟的粮食也抢收回来支援前线。陕北人民自觉担当起共产党军队的耳朵、眼睛,自觉为军队保守秘密,保护中央领导的安全。这就是毛泽东要“用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这样坚定自信的力量之源。毛泽东曾多次感慨地说,共产党什幺都不怕,就怕脱离群众。只要有了人民的支持,我们就能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
  在西柏坡,党中央要谋划的事情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准备与国民党军队大决战。这场大决战,究竟鹿死谁手?应该说,毛泽东比蒋介石看得更深、更远、更透彻。当蒋介石把目光投注在既有的军事装备、统治地盘、美国援助等因素上时,毛泽东却把目光投注在中国农村广袤的土地上,投注在人民群众中所蕴含的无穷力量上。因为,毛泽东深刻了解中国作为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在毛泽东看来,谁想赢得中国,就得赢得农民,而要赢得农民,就得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中国土地法大纲》则是消灭封建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解决农民命根子的基本纲领。这是中国革命能够获胜的一大奥秘,即为人民解决了根本利益问题,人民就能成为共产党的靠山,依靠人民的力量就能战胜一切敌人。
  在中国,没有一个政党能像共产党那样,把自己和农民、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理解得那样深透。正是通过土地革命,把共产党和农民连结在一起——农民要的是土地,共产党要的是政权,土地革命的胜利果实必须要有革命政权来捍卫和巩固,而革命政权的取得和巩固则要靠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与。在这个意义上,土地革命成为共产党动员农民参加革命的最佳模式。
  土地改革在满足农民对土地要求的同时,也赢得了农民对共产党的拥护,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革命勇气,释放了农民的革命热情,使解放战争获得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持。仅三大战役期间,全国支前民工就达到880多万人,比人民解放军投入部队的总数要超出4倍以上。除东北解放区外,各地没有或几乎没有机械化运输工具,各种物资和伤病员的运输全靠民工以体力或手工工具完成。
  “前线需要什幺,我们就送什幺,战争打到哪里,车轮就推到哪里。”陈毅曾多次说过:“华东战场上的国民党反动派是老百姓用独轮车把他推倒的。”当时解放区流行着这样一段民谣:“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床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朴素的民谣里,蕴含着一个朴素的真理——得民心者得天下。共产党把人民当作靠山,顺应民心就能克服困难战胜强敌,就能推进事业争取胜利。广大老百姓是通过共产党人的所作所为进行主动选择的,他们坚信跟着共产党就能争取到生存的权利,就能过上好日子。依靠千百万人民群众这一铜墙铁壁,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西柏坡的军委作战室里,面对色彩斑斓阡陌交错的硕大军事地图,纵横捭阖挥洒自如,置国民党百万大军于股掌之上,导演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战争奇观。
  客观地说,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相反,共产党所面临的常常是敌人的围剿、装备的落后和物资的贫乏。历史给了蒋介石很多机会,但他没有抓住,历史给了共产党很多苦难,很少的机会,但共产党战胜了无数苦难,抓住了极少的机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一次次战胜困难,是因为她深深地植根于民众之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而有无尽的民力为之所用。依靠和发动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参加革命,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把最先进的思想和最能战斗的群体结合在一起,是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的最大特点。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