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资讯快报 >

技术理性视阈下的生态文明建设途径透视

日期:2018-07-17 02:33:24 浏览次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实力大大增强,科学技术作为追求物质目标的理性程序和有效手段,极大满足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欲望,同时人类也经受着自然对其肆意妄为行为的反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为达到“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永续协调,技术理性视阈下探究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势在必行。
  [关键词]技术理性;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提出要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意味着放弃工业文明,科技的发展与保护自然环境并不冲突,中国致力于两者之间的兼容并存,寻求合理并蓄发展之道,因此,探析理性的技术工业水平指导下的生态文明建设途径对实现这一伟大目标至关重要。
  1    技术理性视阈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习近平指出,走进生态文明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 类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有计划地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人类各种价值的创造、需求的实现都必须依赖于自然环境。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传承,积淀了浓厚的生态智慧,形成了尊崇自然、敬畏自然的睿智的自然观,在任何时代都不能摒弃。尤其近代工业迅猛发展,科技作为人类四肢延伸的工具更拓展了人类开发自然的深度和强度,但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在攫取物质利益的同时不能超越自然承受底线、违背自然规律,倡导用发达的经济和先进的科技保护自然生态也是技术理性指导下的正确与自然相处的必然要求。
  依托技术理性的价值指导加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技术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利用现有的工具和已知规律而创造出的控制和改造世界的延伸的人类器官。技术的产生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人们骄傲地享受着技术带来的便捷,另一方面,人类也在忍受着自然对人类的反击。但技术理性是从技术原理的可操作性出发,用合理的技术指导人们合乎规律地进行实践活动,进而追求理想的物质财富,是人类追求技术合理性、规范性、有效性和理想性的抽象思维活动,不仅使物质利益最大化同样也使得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各方面的功效最大化。技术理性的指导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进程,加快自然恢复的速度,使人类在运用技术满足自己的需要时更协调地考虑到生态效益,更加节约资源、爱护自然。
  鉴于西方国家工业化“先污染后治理”的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发展道路造成的严重后果,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把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节约资源是保护环境的根本之策,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由此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对于环境保护、节约自然资源的重视,科技理性思维倡导经济、科技、生态相互协调统一,提倡价值理性与技术理性和谐共存,这也与中央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不谋而合。
  2    技术理性视阈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尤其在如今全球化态势下,环境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各国都应为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传统,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秉承技术理性的价值理念,探寻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2.1    树立技术理性价值观,夯实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基础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重要的反作用。价值观是基于人的感官产生的判断是非善恶的认知取向,是深植于思想中的具有价值指引的意识,树立保护自然的价值观,这样人们在劳动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会慎行笃实。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有全方位完备的战略筹划,首先就要确保从思想上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深入人心。
  众所周知,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建设生态文明不是放弃工业文明,回到原始的生活方式,相反,工业文明的进步使得社会财富骤增、国家实力增强、科技基础提高、人的内在素养提升,在技术理性指导下,这些优越的条件会充分发挥其功效,也会使得环境资源利用率提高,减少资源浪费程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人类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体,理性的科技意识在这个循环体里扮演着促使环境和人类和谐共处的润滑剂。
  随着经济的腾飞和科技的进步,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有所改变,人们也许会在科技发明的使用和保护环境的内心之间产生一种挣扎与较量。但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粥一饭,方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优良传统,合理利用资源、勤俭节约的思维范式早已根深蒂固,这种思想美德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也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技术理性的价值观指导自己在享受科技的便捷时,不忘环保初心。
  2.2    大力发展生产力,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这一重要讲话理清了生产力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不是一朝一夕的举动,是关系到子子孙孙无穷尽的地球后续发展,当然,生产力的发展和维护自然生态并不是对立相斥的,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另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技术理性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政府充分利用雄厚的生产力,在决策和规划中调配资源,

技术理性视阈下的生态文明建设途径透视

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经济基础进行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有关保护环境的顶层设计,这也会使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产力的发展能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根基,同时,生产力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量度指标。西方工业化进程中,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而也带动了经济社会政治等各方面在世界的领先地位。但由于缺乏科技理性的指导,殷鉴不远,西方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在创造雄厚的物质资本的同时,“一条腿走路”忽视了自然规律、打破自然平衡,致使其付出了惨痛的生态环境的代价。鉴于他国的教训,中国近年的发展在追求经济指标的目的下,也强调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生态建设,在夯实经济基础的同时注意生态的长远发展,坚持“两条腿走路”协调低碳发展经济和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相互促进、协调共生的作用,以达到一种近乎理性的发展状态。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