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面试题库 >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日期:2018-07-18 11:12:55 浏览次数: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要求,在实施建议中也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所以,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放在首位。
  关键词:写作;信心;兴趣;阅读;成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经过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
  一、树立信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很多小学生对写作有恐惧的心理。其中,对写作缺乏信心是根本的原因。要根治恐惧的心理,就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而老师热情的鼓励对学生来说,就是一剂增强信心的灵丹妙药。
  1.尊重学生
  心理学家发现,老师的真诚关爱,会使学生情绪高涨,信心增强,思维敏捷。所以,我们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每个学生的尊严。
  2.适当的期待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通过“期待效应”的实验,发现老师对学生的良好期待,会使他们产生喜悦愉快的心情,从而焕发他们的上进心,激发求知的欲望。
  3.善用赏识
  所有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赏识,学生也不例外。给他们赏识,就可以使他们增强自信心,不断努力,走向成功。我们平时要留意学生,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二、激活课堂教学,调动写作兴趣
  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我力求解放学生,给他们的思维创造自由驰骋的空间,唤醒他们的记忆,使他们的作品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自由表达,说自己的心里话,写最想写的事,流露出童真童趣。
  1.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生喜爱活动。根据这个特点,我在作文教学中常常设计相关的作文活动,进行精心指导。
  2.运用多媒体进行作文教学
  儿童最喜欢形象、直观、新颖的事物,这样能活跃他们的思维,使智力活动处在最佳的状态。作文教学时如果运用多媒体,就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在课堂上呈现生活中的情景、事物,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提供写作素材,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完成写作。
  3.巧借课文,激发写作欲望
  学生想象力的发挥以及对作文的兴趣,需要一个自由的空间。课文中有很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会结合课文的内容,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和灵感,进行续写、改编等多种形式的训练。
  三、注重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读书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那些经典美文,会给学生带来熏陶。学生看的书多了,他们的知识面就会慢慢变广,视野也会变得开阔起来,思路就自然而然拓宽了。
  四、体验生活,提高写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转载自:www.BdfQy.Com 千 叶帆 文摘: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教师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增加生活体验,积累写作素材。春天,万物复苏,我就会带学生到校园里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气息。秋天到了,大地一片金黄,我就带学生来到田野,感受秋天的多姿多彩,享受丰收的喜悦。学生有了体验,就产生与人分享的欲望,提起了写作的兴趣。
  五、感受成功,增强写作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因此,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我会特别留意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这种优势,继续写好作文。
  1.在评改作文时肯定闪光点
  小学生的作文不一定很完美,但总有可圈可点之处,大到选材、构思,小到遣词造句。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其中的闪光点。评讲作文的时候,我往往先出示一篇优秀习作,师生共同欣赏;然后让学生对照自己的作文,自评自改;最后在小组内交流,把自己作品中写得好的地方读给同学听,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成功。在这个过程中,我会特别留意学困生,既让他们得到同学的指点、帮助,又能展示自己的成功之处。这种做法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既可以增强他们的写作兴趣,又可以逐渐提高写作的能力。
  2.发表学生的习作
  爱表现是小孩子的天性。根据他们的这个特点,我会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机会,搭建展示的舞台。“发表作品”的形式多样:我有时候让学生在班上朗读自己的作品;有时候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文章读给家长听。家长的表扬、肯定使孩子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我还开辟了班级习作园地,展示学生的作品,供大家欣赏。除此之外,我鼓励学生参加征文比赛,积极向学校的《三声》文学社和公开发行的报刊推荐学生的习作。这样,孩子们在写稿、展示作品的过程中增加了写作兴趣,逐渐提高了写作水平。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只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就会喜欢写作文,逐渐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张斌.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9).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