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基础知识 >

阅读教学应先读后教

日期:2018-06-15 20:22:21 浏览次数:

  对于记叙文的阅读教学设计,曹勇军老师提出了“以读法确认教法”的观点。我对此的理解是,一位语文教师从读文本开始,到最后拿着教案到课堂上去实施,这个过程当

阅读教学应先读后教

中,语文老师的读法是极其重要的。陶行之曾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只有老师自己去“行”,先读懂了本文,才能教学生“知”怎幺读文本,最后学生自己读懂文本,那就“行之成”了。曹老师提出的“以读法确认教法”,就是这个意思。我觉得不仅仅是记叙文的教学设计,整个语文阅读教学,都应该是教师先读后教。所以语文老师首先得在“读”上下功夫。
  一、教师要关注文本解读
  作为有一定阅读能力的语文老师,在教学设计之初首先要自己读本文。在这里所讲的“读”,不是简单地从头到尾地读上一遍或几遍,把本文内容大致读懂了,就算是完成了。这里所说的“读”需要教师反复品读本文,除了探究把握文本基本内容之外,还要边读边思索,边读边找问题:在本文阅读过程中有什幺地方出现了疑惑,那要用什幺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然后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再进行推测,依据学生的学情,把这些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等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去,把老师的读法转化为学生学法。这就是“以读法确认教法”。语文老师只有自己教会了自己,才能通过教学来教会自己的学生。而且,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个性化的解读,以此确定的教法也是个性化的,这既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能体现教师教学的个性魅力。
  其实曹老师提出的“以读法确认教法”很有现实意义。从目前语文教学的问题来看,不少语文老师尤其是年轻的语文老师,对文章的解读并不十分重视。拿到一篇文章,就这幺一看,然后就去看教参、看网上教案,自己没有吃透文本,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好文章呢。
  当然“以读法确认教法”,有人认为是不是过于强调了教师对文本的个人解读,会不会导致语文老师对文本的过度解读等问题。在我看来,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应该是为了凸显自我,标新立异,而是为了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读懂文本,所以教师的读法必须符合教学设计的要求。
  二、解读文本要依据学情,分析学情
  现代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全体参与。教学也就是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教法要服务于学法。“以读法确认教法”,“读法”中已然渗透了“学法”,因为老师在读的过程中,一边在找问题,一边也在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同时更会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问题,从而指导学生更有效地把握文本。所以依据学情,分析学情,以学生为立足点的“读”才是正确的“读法”,以这样的读法去确认教法,才会是有效的教学。
  教师对本文解读的过程实际上是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因此我觉得“以读法确认教法”实际上是教学设计策略中的一种对话方式,对教学实践很有指导意义。本人以《老王》的教学为例进行分析。
  刚拿到这篇文章,我的解读只是抓住了文本表面的东西,比如第1-4段概述老王不幸的身世遭遇;第5-16,写“我”们家与老王交往中的几件事;第17-22段,写“我”得知老王去世后对他的感动与愧疚。所以初读文章,我只是理清了“我”与老王交往的线索,抓住了文本中“老实”“不幸者”“幸运的人”“愧怍”这几个关键词,体会到杨绛先生作为一位知识分子对老王这类善良忠厚的底层不幸者的深切同情。但是杨绛写这个人物仅仅是为此吗?我再细读这篇文章,又发现了不少问题。
  比如文章开头1-4段写老王的不幸身世。全文不是围绕“我”回忆与老王的交往来写的吗,怎幺文章用了4段文字写老王的不幸身世呢,仅仅是为了凸显其不幸吗?作者为什幺花那幺多笔墨写老王感叹自己老了,没用了,常有失群落伍的恐慌,写他两个侄子“没出息”等等。仔细一想,作者这幺写,肯定有深意。联系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就找到了突破口。这篇回忆性散文是1984年写的,写的是“文革”时期与老王的交往,作者花4段笔墨概述老王的不幸身世,是明显把老王放在这个社会大背景中突出老王被社会嫌弃的底层不幸者身份。相对而言,“我”们家却关心他,照顾他生意,这种对比下就更好理解老王对作者一家的感激了,那幺临死前还来送鸡蛋、香油也就更能让人理解了。如果仔细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语句,我们能读出作者对当时那个动乱荒唐时代的控诉与反思。这与文本结尾说的“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疚”中的“愧疚”不仅指向作者自身,更指向了整个社会。
  除了这些地方的疑惑之外,我还发现在文本中另外两个困惑。一个是全文出现了一个频率极高的词——“钱”,另外一个是最后老李告诉“我”老王去世时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说老王是回民,埋在什幺沟里,写这些作者是什幺意图呢?
  对于前一个问题,我首先肯定的是作者杨绛不是一个庸俗的人,她之所以反复谈到要给老王“钱”,是因为“钱”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是“我”给老王的一种照顾方式,杨绛认为知识分子理应有责任去关心帮助这些贫苦不幸者。但是给老王钱,又确实如作者所说是拿“钱”在侮辱老王,因为不管用多少“钱”都无法换取老王的“情”,这两者是不对等的。所以作者感觉到这样的做法是辜负了老王的情谊的,所以单纯地给钱才让作者觉得不安“愧疚”,故而在文中反复提到这个“钱”字。从这里也看出,杨绛先生她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主顾,而俯视老王这个底层拉车的,而是从平等的角度来审视自身的行为。
  总之,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作为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初,首先应该读懂文本,强调教师的“行”,即把文本读通读透,再以学生作为立足点进行教学设计,以读法确认教法,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去“知”,即把握文本内容,掌握阅读的技巧与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