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辅导信息 >

1921电影观后感(精选范文9篇)

日期:2021-07-26 13:37:40 浏览次数: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1921电影观后感9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1921电影观后感9篇

【篇一】1921电影观后感

电影观后感字

电影观后感1000字(一)

《小鞋子》观后感

文/商延菊

由于母亲在过年期间有病住院,心情一直很沉重,快开学了才想起了放假时留的三部电影观后感作业,于是打开电脑先搜到《小鞋子》这部电影看了起来。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伊朗某个穷人家庭的故事。主人公阿里是个懂事的孩子,母亲生病父亲工作,家里还有一个小宝宝,所以家中的许多负担都落在了阿里的身上。阿里有一次买菜时不幸丢失了妹妹莎拉唯一的一双刚补好的鞋子。为了不受父母的挨骂,也为了不给父母增加负担,他努力和妹妹交流让妹妹不把这件事告诉父母。阿里和莎拉的上课时间是不一致的,阿里决定把自己的球鞋先让给妹妹穿,妹妹上完课马上赶到约定地方把鞋脱给他穿,他再奔跑着去学校。于是兄妹仅有的这双鞋子每天就在两个人的脚上交换着,能够找回丢失的鞋子或者再拥有一双鞋子的渴望在两个稚嫩的心中与日俱增地堆积着,因为他们既要逃避父母以及迟到可能带来的惩罚,又要承受换鞋带来的种种不便。阿里试图和父亲去城里打工挣钱,父亲却意外受伤,花去了本来答应给妹妹买鞋的钱治病。后来,小阿里看到参加全市长跑比赛的通知时,他决定参赛,原因是第三名的奖品是一双球鞋。他仿佛又看到了希望,可报名时间已截止。为了送妹妹那双球鞋,他苦苦哀求老师让他参加比赛,保证能得奖。在比赛中,阿里奔跑着,他的眼前晃动着妹妹放学后奔回来与他换鞋以及他换好鞋后奔向学校的脚步,他要取胜,他要获得那双鞋子,他在奔跑,在极度疲劳中奔跑,后来他跌倒了,为了胜利,他又不顾一切地爬起跑向终点并在混乱中率先撞线。然而一心想拿第三名的阿里却一不留神拿了冠军,没有如愿以偿地得到那双球鞋。失望的他在照相机前留下了内疚的泪水。回到家中,妹妹看到阿里两手空空,难过地走开了,毫无胜利喜悦的小阿里脱下那双已经跑烂了的球鞋,把自己的满是血泡的脚浸在水池里。红色的金鱼绕着他的受伤的脚不断地游着此刻父亲正拿着给阿里和妹妹的鞋子回家了,影片到此结束了。

影片中的阿里和妹妹都是这样懂事,让我想到一句古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特别是阿里,笑的时候连眼睛都闪着光,而当他哭的时候太阳都仿佛没有了温度。。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放在这里最合适不过了。生在21世纪的我们,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无忧无虑的生活,一遇到挫折,就只会逃避。而阿里兄妹呢?虽然他们家境贫困,可是他们的生活却很快乐。这也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不也是过着这种虽贫困却很快乐的生活吗?他们那份纯真的坚持,就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心中的希望,不管怎么样就算累趴下也要坚持的向它靠近。这样的坚持在我小的时候也曾有过,刚上初中时我就在心中立下一个目标:放弃上高中的念头,在初中一定要考上中专或技校,这样既为家里省三年学费又能早毕业为家里挣钱。我每学期都努力的学习,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而生活在现代社会下的我却在幸福生活中迷失了最应该坚持的东西!心痛的不能自已!现实生活中我因为恰恰缺少了这种信念,才使我生活在这幸福社会里,却失去了人生的理想,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每天生活的碌碌无为,对待生活、对待工作没有一个积极的态度。

《小鞋子》给我的感动是属于贫民的感动,是底层劳动人民不被恶劣环境打败的坚强,是穷苦人家小孩子纯真朴实的懂事。其实,生活的美好本不抽象,就像那忧郁的蓝色中突然跃入的一抹亮色,让人惊喜,让人久久不能平静,让人浮想联翩多一点释怀,少一点计较;多一点豁达,少一点纠缠;多一点懂事,少一点无理取闹,生活的美好就在眼前,在阿里和萨拉的眼前,也在我们每个人的眼前。

电影观后感1000字(二)

《新结婚时代》观后感

春节期间,看完了电影《新结婚时代》。这是一部反映亲情间如何相处的电视剧,两代人所呈现的城乡恋、姐弟恋和忘年恋三种不同的个性婚恋,在整部电视剧里演绎得跌宕起伏,人物矛盾层出不穷。剧中顾小西和何建国是两个原本相恋的爱人,因各自家庭背景的差异而分分合合;顾小航、简佳这两个个性鲜明的年轻人,从相互认识、相互理解到排除万难走到一起,演绎了一段姐弟情缘;而顾小西父亲的黄昏恋,也是此剧极其曲折意外而又精彩的一幕。这部电视剧真实地反映了普通老百姓的婚姻现状,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当前社会生活的家庭矛盾和思想冲撞,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共鸣。

在三种婚恋中,我认为最为重要的冲突时城乡恋。女主人公顾小西是个性格开朗、心直口快的出版社编辑,她出生于高知家庭,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医学专家,她爱上并嫁给了出生于贫困山区的清华计算机硕士何建国。自结婚后,何家不断有人到她家吃住,找顾小西在医院的母亲看病,俨然一副顾小西的家就是何家家族的家的劲头,于是,矛盾在顾小西第二次怀孕并习惯性流产后发生原本相亲相爱的小两口,却常常因各自家庭不同的生活、价值、处事等观念发生争执,恩爱夫妻不得不选择分手,顾小西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爱一个人就要爱他的全家,这是多么的荒诞!表面上看这都是偶然发生的事情,但在实际生活中,无法沟通的城乡差别和由此引发的一次次争吵,足令双方疲惫不堪过去人们讲究门当户对,其实不无道理。这一点,在顾小西和何建国的婚姻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俩的矛盾,主要来自家庭的外力,这种外力在慢慢地侵蚀和改变着两人的关系。

记得一本书里这样说过:恋爱是两个人的事,而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我本想嫁给你一个人,没想到却嫁给了你们一家人。城乡结合型的家庭在中国社会具有普遍性。许多农民出身的大学生聪明能干又能吃苦,在城市里出类拔萃,往往赢得城市人的尊敬和城市女孩的青睐,却很难让爱人接纳他的父母和农村的家庭。正因为每个农村娃的成功,几乎都贯穿着一段父母和家庭的血汗供养史,因而他们回报家庭的意愿,要比一般城市孩子强烈得多,每当这种意愿得不到满足时,与爱人间的矛盾就会产生并不断升级。应该看到,顾小西们不能接受的其实不是她的公婆,而是双方间无法融合的观念、心态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她们不是不能容忍自己的爱人尽孝,只是往往难以理解尽孝与共同生活在一起有什么必然联系?城市相对淡然的家庭氛围,限制了她们对农村血浓于水的亲情做出更透彻地理解。她们不明白,再深刻的爱情,也很难改变环境对一个人从小根深蒂固的影响。因此,几乎每个城乡结合的家庭都会发生摩擦和矛盾,而这种矛盾已不单纯是感情的矛盾,而是观念的矛盾,从更深的层面上说,它包含了城乡矛盾和阶层之间的矛盾。

《新结婚时代》演到最后,顾小西与何建国重归于好,与何家也达成谅解,令人欣慰。这与电视剧结尾所揭示的一件珍藏在何建国内心十几年的秘密是分不开的。看似公平的抓阄决定他和哥哥谁去上大学,确因他的自私心的驱使而有意舞弊成功上学,自此也在内心埋下了内疚的种子,而且这科种子随着他和哥哥的境遇的差距而茁壮生长,使得他对哥哥的要求言出必从,哪怕是无原则的要求。本来就善良的顾小西也因听从父亲的劝诫主动找了何建国,使得何建国埋藏内心的苦楚终于倒出,他们真正的理解了、慢慢明白了一个道理:和一个人结婚,是和这个人的家族结婚,是和他的亲戚朋友结婚,是和他的整个社会关系结婚;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是两个家庭的结合,是两个人所有社会关系的融合。只要调整好心态,一切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爱一个人,就要爱他的全家。这是城乡恋婚姻想实现幸福的必须观念。

【篇二】1921电影观后感

3000字电影观后感(观后感,电影)

  《圆明园》观后感

  《圆明园》这部电影已经不是第一次看了,高中的时候在家曾看过一次,当时首先是被当时封建王朝回光返照下的强盛所震撼,也深深的被当时称之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的宏大,秀丽,惊世骇俗之景震撼,那一山一水,一瓦一瓴,无不映射出宏丽,智慧与强盛,留恋忘返。当珍宝被抢走,当瓷器无情地被捣毁,当那把罪恶的火把从一窗一木燃烧起了,心中油然而生的是无尽的惋惜和深深的愤恨。今天在课堂上再次观看,心灵再一次久久不能平息。

  去年曾去过一次圆明园,独自游荡在这个曾令世界都惊叹着迷的园林,已无法再寻见当时的震撼。昔日宏伟秀丽的楼阁,景观已经荡然无存,所留下的只有静静的地基在品味着似梦般的过往,空乏的言语也无法表达出当年的繁盛。心中只有一丝淡淡的落寞。当在西洋景观遗址看到那些断壁残垣时,心中那份落寞更是无以言表,一种民族之情油然而生。今天当再一次看到这部电影时,不禁将其中的繁华于今日之萧条加以对比,那巨大的反差更是一种震撼,一种警示,是无尽的深思。

  圆明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到清乾隆九年

  基本建成。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在建筑艺术上,圆明园还形成了一种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长春园的北端,原建有一组园林化的欧洲式宫苑,其中有座“西洋楼”,由意大利传教士、画家郎世宁等外国专家设计,创建于清乾隆12年

  至24年,建筑用料大量是精雕细刻的石材,主要景区装置了多种形式的水池和机关喷泉。园路铺饰、绿篱修剪,以及围墙、石雕、铜像等都具有西方特色,但楼顶却盖上了中国特有的琉璃瓦,墙壁上镶嵌着琉璃砖,同时采用了中国传统的迭石技术和砖雕工艺。这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处兼有东西方风格的园林建筑群,因而被西方誉为“万园之园”。园内还收藏了极为丰富的文物珍宝、字画典籍,堪称是东方文化艺术宝库。

  大文豪雨果的叙述没有一丝的夸张——“圆明园是梦幻艺术的代表。它荟集了一个人民的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

  果”“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尚不被外人熟知的杰作,就像在黄昏中,从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看到的遥远的亚洲文明的倩影。”她是中国鼎盛时期的代表,寄托着中国太多的自豪和骄傲。“希腊有巴黛农,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竞技场,巴黎有巴黎圣母园,东方有圆明园。”

  当大火吞噬这一切的时候,悲伤不言而喻,但那份对英法那份愤恨外,一丝屈辱定然不会没有。是的,屈辱,自1840年以后就是屈辱,圆明园的焚毁正是那份屈辱的一点。当那火烧三天三夜后,我们民族更多的是思考吧,应该在那昏暗的天空下惊醒吧。一个泱泱大国,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跨过了康乾盛世,傲然于东方,却被弹丸小国,区区两万人攻破京都。是什么导致这种情况?是盲目的自大,稍具一些科学思想的康熙只把科学看成一种玩乐,乾隆更是认为天朝大国无所不有,夷狄之物纯属取乐之工具,还自以为是的把大水法中的机械取水换成人力,可笑可悲。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他们目空一切,多次拒绝与其他国家互通有无,视“科技”为玩物丧志的东西,开始了闭关锁国的时代。然而他们却万万没有想到就在西方国家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先进的工业革命,正在一步一步地的超越中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因此,大清帝国注定要从瑰丽的天国中坠落,这样悲剧性的命运是无法逃脱的!今天的 只能在满目苍遗、断壁残垣中寻找那份失落的美好。正如那句古谚说的一样,历史的真相往往被繁华所遮掩。

  鸦片战争之时,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双方大战然而清军用的 是二百年前的大炮,清军勇士们在用战马和弯刀冲锋。虽然他们的勇气让英法带兵的将军们感到震撼,但结果却是英法联军以五人的微小代价击败了帝国三万大军。当时的英军统帅就说这样一个民族,若能配上好的装备可以征服世界!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不争的事实。

  曾听过一位袁伟时教授说过什么是大国,他曾说过一个大国最根本的是有没有一个自我更新能力很强的政治制度。当时的中国依然是封建统治下的君主专制,没有丝毫的思想自由而言,延续着传统的四书五经的科举制度和三纲五常的传统思想。当外来思想来到中国而是被视为不怀好意,是想颠覆我们中国的,还制造几次大事件。到康熙时期只留下所谓技艺人,来为皇家服务,其他的一并驱出,而且留在中国的只许信教,不许传教,也不许离开中国。将中国和世界的文化交流就此掐断。康熙的后人更是孝顺,谨遵圣祖遗训,高唱着祖宗法不可灭的人伦道德,做着大国的美梦,一直不肯打开国门,把国家的

  生机给掐断了。而英国自1215年颁布《大宪章》后,一直探索新制度,经过几百年的探索,终于在1640年爆发英国大革命,为英国的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而此时的中国,满族人终于经过几代人人的努力,在1644年入主中原,开始了自己的封建帝国,延续着几千年制度,唱着大国的幻曲。

  圆明园已随那段历史而只剩断壁残垣,如今,所有的繁华都烟消云散,只是那些残垣静静的躺在草丛中,这个见证大国奢华的园林随着大国屈辱而离去,有人说重修圆明园,但是更多的人认为没必要,我说也是,就让它在哪吧,一个民族的屈辱总要留下些什么,它留下的不仅仅是断壁残垣,它留下的不仅仅是这些,是那段屈辱,那屈辱后的思考应该永远留在我们心里,知耻而后勇,我们应该在历史中明白今天,正如毛泽东所说,居安思危,才能更好的前进,在这个见证者的鞭策下,民族,中华民族,只有前进,才能更好的傲然与世界民族之林。

【篇三】1921电影观后感

道路回望1921观后感

导语:回望建党95年,经历过多少风雨,创造了多少辉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小编收集整理了《道路:回望1921》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道路:回望1921》观后感1:

7月1日上午,崇义乡组织党员群众56人收看《道路:回望1921》节目,带领观众讲党史、听党课,回溯中国共产党95年波澜壮阔的岁月,宣传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辉煌历程。

据悉,崇义乡组织收看《道路:回望1921》节目包含两种途径:一是7月1日上午9:00起,组织党员群众集中收看节目直播。二是要求辖区党员群众在7月1日9:00-19:00时段,依托共产党员网、央视网等媒体在线点播,自行进行收看。

目前,全乡党员群众已收看《道路:回望1921》达253人次,党员群众对我党发展的宝贵经验与精神财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

《道路:回望1921》观后感2: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7月1日,县政务服务中心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收看中央电视台央视网推出的大型多点移动直播特别报道《道路:回望1921》,带领全体党员干部追溯中国共产党95年波澜壮阔的岁月,一同经历中共发展史上那些不平凡的时刻。

节目为我们展现了重要节点上共产党人的关键抉择和惊心动魄时刻,并总结了我党发展的宝贵经验与精神财富,将党的历史和精神具象化、浓缩化、细节化、人性化。

通过观看《道路:回望1921》,进一步弘扬了党的先进性,强化党员的宗旨意识,激发党员的工作积极性,也让中心全体党员切身体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秉持“勤政、廉洁、高效、便民”的原则,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着力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为镇远美好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道路:回望1921》观后感3:

7月1日上午10时,畜产办党支部根据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关于做好七一直播报道学习收看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道路:回望1921》节目,一起回顾建党95年来的辉煌历程,重温入党誓词与党员精神,促进了全体党员干部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更加坚定,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辨明前进方向。

观看结束后,支部书记宋强同志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要利用业余时间观看大型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95年来的波澜壮阔历史,了解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始终不懈追求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同时,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习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学习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和先进事迹,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共产党员。

【篇四】1921电影观后感

道路回望1921观后感3篇范文

《道路:回望1921》带领全体党员干部追溯中国共产党95年波澜壮阔的岁月,一同经历中共发展史上那些不平凡的时刻。

第1篇:道路回望1921观后感

7月1日,是我们党的95周年纪念日,央视网以史无前例的规模,推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型多点移动直播特别报道《道路:回望1921》,7月1日当天,栽麻镇组织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观看了该节目。该节目以“道路”为核心要素,通过“选择、开辟、建设、改革、复兴”五大章节板块回溯中国共产党95年波澜壮阔的岁月。

栽麻镇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学习收看《道路:回望1921》,一是在早上9点整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在会议室集体收看节目;二是在7月1日当天,通过CCTV-1电视直播,共产党员网、央视网,手机央视网,央视影音客户端等各大直播媒体自觉学习收看节目。三是通过“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络新闻联播”微博、微信,积极参与交流、提问题、谈感想、讲心得。

同时,栽麻镇将《道路:回望1921》节目观看方法,通过广播、宣传栏、短信等向全镇宣传推介。

据统计,7月1日当天,栽麻镇收看《道路:回望1921》节目人次共计200余人次,包括全体机关党政干部、党员群众、普通群众等,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本次学习收看,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镇党委书记吴述峰有感而发,每一名党员都要铭记党的光辉历程,学习党艰苦奋斗的精神,立足岗位做贡献,脚踏实地促小康,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第2篇:道路回望1921观后感

7月1日,中国共产党95岁的生日,走过95年峥嵘岁月,理想从未因时间流逝而变老,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执政党久而弥坚,焕发着蓬勃生机。我社区党委认真组织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各居委会工作人员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收看七一直播报道《道路:回望1921》。

《道路:回望1921》节目为我们展现了重要节点上共产党人的关键抉择和惊心动魄时刻,并总结了我党发展的宝贵经验与精神财富,将党的历史和精神具象化、浓缩化、细节化、人性化。

【篇五】1921电影观后感

爱国电影观后感作文:电影《霍元甲》观后感


  今天,我们观看了电影《霍元甲》,本片主要讲得是一代宗师霍元甲的故事,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影片重点讲了霍元甲一生的主要经历。他小时就非常喜欢武术,但是由于他对武术的理解不正确,认为武术就是打擂,就是要获得“中华第一”的荣誉,从而导致满门皆亡的悲惨结局。从此以后,他彻底醒悟了,他对武术有了全新理解。他利用他非凡而精深的武艺打败了众多外国高手,他的那种“精武”精神也流芳百世。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霍元甲最后与日本高手的擂台赛,表现了霍元甲自强不息的顽强品质以及他爱国的精神。看一看那在战乱时的霍元甲,再想想我们这些生长在鲜艳红旗下的青少年,我们无地自容。
  爱国是霍元甲具备的第一个品质。我们从小就接受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教育,可有些同学不认真学习,上课做小动作,不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其实这也不是爱国。
  自强不息也是霍元甲的一个重要品质,因为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因而被父母亲视为掌上明珠,有些学生就是娇生惯养,处处依赖父母,连一点事也不做,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儿小小的挫折,就放弃了战胜挫折的希望,有些学生具有依赖思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每次出门,父母都要千叮咛万嘱咐,若不小心少说了什么,都会惹出麻烦。
  《霍元甲》这部电影看完了,但霍元甲的形象久久留在了我的脑海中。我们应该学习霍元甲身上的优良品质,做一个自强不息,为国成才的时代少年。
  [简评]由一部电影升华到培根学校的校训,“自强不息,为国成才”已深深扎根于培根的孩子心中。全文中心突出,引议结合,总分总结构严谨,“爱国,自强”分论并列有致,是一片很好的观后感。
  

【篇六】1921电影观后感

七一建党节道路回望1921观后感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中央电视台央视网和共产党员网将于“七一”当天推出10小时移动直播报道《道路:回望1921》节目,回顾建党95周年辉煌历程,重温入党誓词与党员精神。

1、2016七一建党节《道路回望1921》观后感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根据省交通运输厅、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党委的安排部署,7月1日上午,中共贵州省都匀高速公路管理处委员会处属单位党支部、机关支部组织各自支部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集中观看上午9时开始播放的专题记录片《道路:回望1921》和10时直播的中共中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实况。处党委成员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机关支部观看盛况。

通过组织集中观看《道路:回望1921》专题纪录片和中共中央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实况,加强了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勇于奉献,在全力推进我处高管事业发展中当先锋,作表率。

参加观看直播现场的党员干部职工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振奋人心,为我们党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学习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先进事迹,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牢固树立勤政为民的理念,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本色,把对党的崇敬和热爱化作工作学习的动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十三五”规划开局起步、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六个高速”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2、2016七一建党节《道路回望1921》观后感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7月1日,县政务服务中心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收看中央电视台央视网推出的大型多点移动直播特别报道《道路:回望1921》,带领全体党员干部追溯中国共产党95年波澜壮阔的岁月,一同经历中共发展史上那些不平凡的时刻。

2016年7月1日,是我们党的95周年纪念日,央视网以史无前例的规模,推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型多点移动直播特别报道《道路:回望1921》,7月1日当天,栽麻镇组织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观看了该节目。该节目以“道路”为核心要素,通过“选择、开辟、建设、改革、复兴”五大章节板块回溯中国共产党95年波澜壮阔的岁月。

节目为我们展现了重要节点上共产党人的关键抉择和惊心动魄时刻,并总结了我党发展的宝贵经验与精神财富,将党的历史和精神具象化、浓缩化、细节化、人性化。

通过观看《道路:回望1921》,进一步弘扬了党的先进性,强化党员的宗旨意识,激发党员的工作积极性,也让中心全体党员切身体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秉持“勤政、廉洁、高效、便民”的原则,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着力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为镇远美好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2016七一建党节《道路回望1921》观后感

12个直播点,10小时不间断直播,12场《v观党课》,16位重量级嘉宾……7月1日当天,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央视网将推出纪念建党95周年特别策划节目《道路:回望1921》。

节目选取上海兴业路76号、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江西南昌、江西井冈山、贵州遵义、陕西延安、河北西柏坡、北京天安门、安徽小岗村、河南红旗渠、深圳蛇口、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12个直播地点,展现重要节点上共产党人的关键抉择和惊心动魄时刻,总结我党发展的宝贵经验与精神财富,将党的历史和精神具象化、浓缩化、细节化、人性化。

据了解,延安站活动将在延川县梁家河知青旧居举行,首先会在6月28日和30日进行两次演练,7月1日正式开播。活动将邀请重要嘉宾现场谈古论今,为观众带来一堂特色党课。

【篇七】1921电影观后感

2014电影观后感(观后感,电影)

2014年5月28日,我们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总院党委组织我们全体学 生党员观看《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的影片。 观影后我感触很深。

杨善洲同志,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任保山地委领导近20年的地厅级干部,几十年如一日,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义无反顾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艰苦创业,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

人们真正体会到杨善洲造林之举的功德无量是在这场百年一遇的旱灾中。

2014年春天,已持续半年的干旱让云南很多地方群众的饮水变得异常困难,施甸县大亮山附近群众家里的水管却依然有清甜的泉水流出,他们的水源地正是大亮山林场。近些年,随着大亮山植被状况明显改善,山林的水源涵养功效得以很好发挥,附近村委会架起水管,将泉水从林场引到村里,通到各家各户,村民再也不用为吃水犯愁。受旷日持久的干旱影响,水管里的流水较之以往细小了很多,但足以让附近的村民心满意足,也让他们对杨善洲的功劳更加念念不忘:“多亏了老书记啊,要不是他,不知道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1988年3月,61岁的杨善洲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休,婉拒了时任省委书记普朝柱劝其搬至**安度晚年的邀请,执意选择回到家乡施甸县种树。20多年过去了,曾经山秃水枯的大亮山完全变了模样:森林郁郁葱葱,溪流四季不断;林下山珍遍地,枝头莺鸣燕歌??

一位地委书记,为何退休后选择到异常艰苦的地方去种树?植树造林20余年,他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让夕阳人生散发出炫目的光彩?

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他是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是离退休干部老有所为的优秀代表。广大党员、干部包括离退休老干部,要向杨善洲同志学习,争创优秀业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要学习他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在心灵深处牢牢扎根;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学习他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崇高境界,奋发有为、干事创业,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光添彩;学习他大公无私、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清正廉洁,自觉实践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道德追求。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党员,要将所学的杨善洲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真正以群众的利益为重。总之,学习杨善洲精

神就是要始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并自重、自省、自励,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不图虚名。

第二篇:电影观后感

《无人区》

——宁浩、徐峥、黄渤、多不杰

潘肖:在打赢官司,成为知名律师的意气风发的时刻,却来到了无人区,各种不幸与无奈,先是被卡车司机吐痰、殴打、砸车,之后不幸撞"死"人,还有加油时被狠宰,再次被殴打,被逼自浇汽油、差点被火焚,内心的无助,痛苦挣扎,感受到人在陷入绝境的时候,什么事都做的出来,那是强烈的求生欲在燃烧。

律师,因为职业的缘故,虽然也歪曲事实,致人冤死或白死,却感到理所应当,还倍感自豪。最后争取自身利益时也是分毫不让。而真的让他杀人,哪怕误杀也会忐忑不安,内心痛苦挣扎不已,虽然最后冷酷的选择了火焚之(没成功)。另外,真的在身体的对抗方面会懦弱,胆怯。但却也有善良的一面和同情心。

——原因:一种固有的生活环境、人们会认为这样做理所应当,而当以另外一种方式(他们本身很难接受的一种方式)他们则会感到不自在,无助,惶恐不安。

贩隼人:纯为了利益,什么道义、道德,都是可以抛弃,而冷酷无情。

无人区的商贩:贪婪,而没有见识,短见,残酷。

《甲方乙方》

——冯小刚、葛优、刘蓓

甲方乙方,指签约的上方,片中更象征着现实与理想;

遥远、北雁等人成立了一个“好梦一日游”团体,帮别人实现梦想。之后就迎来了各类千奇百怪的顾客。

一个书店老板想过一天将军的瘾;

大嘴巴的厨师梦想守口如瓶,最终却草草收场,在真的投入感情遭到威逼时还是没能守住秘密,不得不正视自己胆小的缺点。

一个在家里被照料的很好,大男子主义的大丈夫特别想受点气,“梦游”团为他设计了当家奴的环境,真的做了一段时间受气的家奴,才感到受气的感觉是如此的难以忍受,终于决定结束自己的受气体验;这才意识到妻子的好,似习习春风,虽不热情似火,却也润物无声,带给他享受惬意。回到家的他大转变,看到妻子粗糙的、布满裂痕手,真真愧疚刺痛他的心灵。

一个找不到老婆的高龄单身男青年,自卑与消极满满充斥着他的内心,在设计的与一个公主的相遇相知情节,大大满足了他的自尊心,重燃起他内心自信的火种。

富人顿顿大鱼大肉、龙虾海象,都吃腻了,想过清贫的生活,被带到一个偏远的农村,而且手机、汽车都被带走,当两个月后再去看他的时候,他已经吃光了村里的鸡。“一到晚上,他的两眼就冒绿光,他真成了村里的黄鼠狼”,他发现自己根本无法适应穷人的生活,后来喊道“我宁可抱着龙虾睡”。

下来容易上去难:明星想过几天轻松地普通人的生活,却发现这样太无聊、空虚,决定

重新过回自己的明星生活,但是却难以再次走红、受到热捧。这时候“梦游”组织的负责人如是说。

明星走红:一技之长+曝光率高(存在感),自然关注的人多。

——当习惯了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总是幻想着过另一种、在大多数人感觉并不快乐的生活方式,当真的切换到理想生活方式时,却难以习惯,最终要回到自己之前的生活中去。

第三篇:电影观后感

电影《阿童木》观后感 寒假里,我看了电影《阿童木》。在影片结束时,我感到自己的鼻子已经酸了。阿童木为了 拯救人类,毅然牺牲自己,着实让人感动。 《阿童木》诉说的是在几十年后的地球上,科技十分发达,但环境非常差,于是,那儿的人 们把一座小岛移到了空中,取名“大都会”,居住在大都会上的人都是社会上阶层的人,陪伴 他们生活的还有许多机器人。因意外痛失爱子的天才科学家天马博士萌生了复制爱子的想法 并付之行动创造了机器人阿童木, 他和人类一样拥有感情, 而且还有博士儿子的情感与记忆。 但阿童木却无法令抑郁的博士重展欢颜,于是博士狠心决定将他遗弃。遭受遗弃的阿童木备 受伤害,一个意外的场合让他意识到自己原来是一个有异于常人的机器人。孤身一人无处藏 身的阿童木只能隐瞒身份加入了一群童党,此后的阿童木历经艰险。勇敢的阿童木在经历了 一系列磨难曲折后终于找到了自我, 也接受了自己是机械与人类力量相结合的机器人的事实, 最终肩负起拯救人类的重任。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我们不要滥用资源,我们要珍爱自然,保护环境,否则,我们的地球将 会变成和电影中一样。那样的高科技时代简直无法相信如此的处理垃圾,大都会的垃圾直接 倾倒下面,那地球上的平民该怎么生活呢? 阿童木在被大都会抛弃之后,没有对大都会上的人们进行报复,即便他有蓝核的力量。反之 他是用热情和真诚对待每一个人的,不论那些人是否认识他,是否理解他。哪怕是对待一个 早已休眠的机器人,他也会竭尽全力。他的善良,纯真,热情,让人心疼。 而阿童木与他的朋友之间的感情也告诉了我们, 一个人能否被认同, 能否结交到知心的朋友, 能否得到幸福和快乐,不取决于出身,而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只要能够真诚,善良的对待友 情,一定能够结交到真心实意的朋友。 阿童木为了人类而勇于献身的精神,为了保护人类而奋不顾身,他的正义之情,他的善良之 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人类是应该要反省,为了某种利益而制造出的机器人阿童木,却不要 求任何回报的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挽救人类的生命,他不值得佩服么? 我佩服阿童木,因为他的阳光,他的真诚,他的乐观,他的自信,他的勇敢。他不是人类, 但他有着比人类更为纯净的心灵。

如果我是他 --读《鲁宾逊漂流记》有感 英国小说家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描述了主人公漂流海岛,战胜困难,艰苦创业的传奇故 事.小说写得真实自然,富有传奇色彩.主人公在孤岛上种庄稼,搭木屋,吃了千辛万苦,生存下来. 但想回人间的心切,使他着

迷般地只想到如何走出这个鬼地方,结果还是失败了,最后于 1868 年回到阔别 28 年的英国 翻开书的第一页:"谨以此书奉献给那些时时处处依赖父母,依赖学校的青少年朋友们."当 我从扉页上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便对这本书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反感.任性,娇气,依赖性强而动手 能力差,这的确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缺点.但我们不甘心承认这些,我们不也希望做得更好吗? 可为什么,周围的人总要给我们戴上这顶"帽子"呢? 当我郑重地翻过最后一页,读完了这个情节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之时,我想我真的被震憾 了,那是一种心灵上的震动.一个个问号不由地萦绕在我的心头,如果我是鲁宾逊…… 如果我是他,当船在暴风雨中失事的时候,我会像他那样不向命运低头继续远航吗?不,如 果可以选择的话,我不会去接受那充满困难和挫折的生活,因为我没有那份自信. 如果我是他,当独自一人置身于荒岛之上,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时,我会像他那样不自暴 自弃,重燃生的希望吗?不,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我不可能像他那样因时顺变,积极自救,因为我 没有那种能力. 如果我是他,当看到野人用自己的同类开宴会时,我会像他那样勇敢地站起来,在仅有一个 助手的情况下同他们搏斗吗?不,我宁可躲得远远的,祈祷他们永远不要发现我,因为我没有那 种胆量. 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软弱与无能.从呱呱坠地到背上书包,父母,学校为我们铺设了成长的 道路.我心安理得地在这条平坦的大道上走过了一年又一年,没有挫折,没有风浪,而我还整天抱 怨这个,抱怨那个.其实我根本没有咀嚼过生活中的苦涩,我是幸福的.然而幸福中的我根本没有 意识到能吃饱穿暖,背上书包去上学,每天接受家人们的关爱,社会的关注是一种莫大的快乐.

?

第四篇:电影观后感

爱亦是奉献

--观电影《天那边》有感

子洲实验中学 七年级九班 韩浩琪 指导教师 张彩琴

今天,我看了电影《天那边》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一位年轻的女大学生,放弃优越的生活和自己的无限美好前途,去贫困山区做志愿者,给偏僻山村的孩子们当老师,三个月的支教结束后,她本来找到了一份优越的工作,可当她听到罗老师遇难后,她再一次永远的走进了大山。他热枕于这个事业,以致在面对爱情与事业的抉择时,毅然选择了事业,他也不曾后悔,跟没有任何抱怨,一如既往的坚持自己的选择——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上课。

在当今社会中固然有许许多多的志愿者奉献着自己,可又有多少人能像这位许老师一样,能放弃自己宝贵的爱情,放弃自己美好的生活,走进深山,同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同甘苦,共患难。又有多少人能将自己的全部,付之与大山中的贫困学子,付之于这片贫瘠的土地。

可是,到那里的教学生活,对于许老师来说,却非一帆风顺。初到时,她的一腔热血,换来的确是不信任,怀疑与排挤。当地唯一的老师“破罗”不允许他教主课,而且教唆孩子们反对,排挤老师上课。当然破罗老师眼有自己难言的苦衷。但是即使这样,许老师还是坚持所自己的。面对这些困难,她没有畏缩不前,而是知难而上,在不懈的努力后,

她终于赢得了村长和罗老师的认可与信任,如愿以偿地走上了讲台,心满意足的投身于教学事业中。他关心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不光教他们(请继续 关注麦档网:,学做人,还经常和他们做游戏。可是,与此同时,艰难的生活,艰苦的条件,艰辛的环境,正在无情的销蚀真他的青春,但她无怨无悔。

教书被誉为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而老师则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最伟大的奉献者。或许每位老师都热衷于教学工作,可又有多少人能像许老师一样热爱工作,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单说她正去上课的这一行为就能引起许多人对她的敬佩。她喜欢给孩子们上课,陪孩子们爬山游戏。这一切的一切无不体现出她人格的魅力,高尚的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年轻的生命,在大山的那边,天空的那边,许老师释放了自己七彩的光辉,驱散了阴霾,将自己的青春,乃至全部都奉献与大山。哺育了这群需要关怀的稚嫩的心灵,让他们充满活力,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是啊,她是红烛,不,她比红烛更伟大;她是黄牛,不,她比黄牛更无私;她是春雨,不,她比春雨更大爱。啊!在天那边,一颗火热的心,一番伟大的事业,我该如何用我贫乏的文字,倾吐我内心的感慨。

同时,我也想告诉人们,请多关注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他们没有宽敞的教室,他们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他们没

有崭新的课桌,但相比较而言,他们比我们更好学,更珍惜学习,热爱学习,他们比我们更有感恩的心。是啊,我们虽然不能像许老师那样奉献自己,但我们可以尽自己所能,托起我们自己的那片天!

第五篇:电影观后感

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四川省广元市职业高级中学校邹辉国

学校党总支要求3月底前以自学方式观看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并撰写观后感。3月28日晚,我在网络在线观看了这部电影。

电影讲述了1961年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病初愈的周恩来总理来到河北邯郸伯延公社,在不到100个小时的时间里,夜以继日走村入户,深入进行调研的感人故事,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

影片中描写的困难时期,国家面临巨大困难,人民群众为了国家分忧,为党分忧,宁愿自己受苦,不愿给党和国家添堵,弄虚作假,制造虚假繁荣的情节,令人印象深刻。人民群众是纯朴的,与党和政府的感情真挚。唯其如此,党和政府应更加珍视人民群众这份真挚情感,更应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鱼水联系。

影片生动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毛主席说,“为群众服务,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大雨之夜,周总理不顾疲惫虚弱的身体,带着工作人员与群众抢救地瓜苗;彻夜总结梳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毛主席通话汇报情况……这一个个镜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领袖人物与普通百姓间零距离的接触和坦诚的交流对话,是一种百姓情怀,是为民服务的精神。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是这部影片的精神实质。

总理的工作细致入微。当老大娘让儿子送来“拽面”时,总理一面吃了“拽面”,一面让警卫员到老大娘家看看是不是把寿材卖掉了,并且选择用自己的钱帮老人家把寿材买回来,在走了后送回去。当邓颖超同志想要伯延的妇女好好学习知识时,她亲自与汪老师一起粘书,画画补充教材,使得汪老师在感动之余承诺“一定会在这里一直教下去”。他们细致入微的工作方式,让我们受教颇深。

时代发展了,进步了,物质财富了,群众绝大多数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一部分已经过上了幸福小康的日子。但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新形势下群众需要什么样的服务?这是我们新一代共产党人应该认真思索并身体力行的。走群众路线,就应该深入到群众中去,及时准确了解群众的困难和呼声,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作为一名近30年党龄的党员,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应该向老一辈共产党学习,学习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学习他们时时处处考虑群众利益的务实作风,学习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和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师生服务,为社会服务是我工作的主题,对照检查,还的不小差距,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努力学习,努力提高,做一名不忘宗旨的共产党员、一名人民群众认可的“好干部”。

2014年3月

麦档网推荐访问其他精彩文章:

电影观后感

电影观后感

电影观后感

电影观后感

电影观后感

【篇八】1921电影观后感

《中国1921》观后感

时间:2021.02.05

创作:欧阳科

上个学期我们上了农业经济专题这门课,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在课堂上我们互相学习,互相讨论,锻炼了我们的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增进了彼此的认识。课后,我按照李老师的要求看了《中国1921》感触挺大的,此部纪录片以上海的城市特质为切入点,详细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解读了英雄城市上海的历史基因。通过追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之路,展现了上海革命圣地的不同风貌。

通篇五集,第1集《风起》,开篇以响应“五四”的“六三运动”为切入点,从上海特殊的城市地位和人文精神展现其孕育社会革命的天然气质。第2集《潮动》,深度剖析上海历史文化基因对成为党的诞生地的重要主导作用。第3集《选择》,陈述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如何与改良主义者、折衷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分道扬镳,坚定的选择马克思主义的过程。第4集《曙光》,详细描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时,外部的苏俄和共产国际对党的帮助的历史始末。第5集《星火》,讲述中国共产党从上海发起诞生后,先后推动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宣传、帮助各地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自此,中国共产党完成了独立建党进程。

从影片本身来看,虽是讲建党以前的故事,实则对现代的年青人有着极大的学习和借荐作用。电视一开始就讲一群以毛泽东为首的年轻人从湖南来到北平,准备筹款赴法留学。但是眼看着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非但没有畴到款,连身上的盘缠也所剩无几,同学们虽心念法,但不得不面对眼前的问题。心中的梦想想要实现,先要安身立命,找工作。这段情节让我想到现在大学生就业。这几年高校连年扩招。使不少大学生一毕业就面临失业的危机。许多人在压力之下不得不放弃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可能,改换其他的工作。还有许多人无论怎样还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索性不找了,成了啃老族。其实呢,不是找不到,而是不肯降低找工作的标准。如果降低标准,三百六十行,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位置。?  剧中的毛泽东不等不靠,以洗衣起家,帮老师杨昌济完成书稿,后来,他成了北大图书馆的馆理员。此时的毛泽东并没有忘记自己心中的梦想,只是当时的他看到残破的中国心中堪忧,逐渐打消了出国的念头,他相信在中国也一定可以现自己的理想。他觉得在这个社会的大课堂上是永远也学不完的。从最初的当图书馆理员,当小学教员,组织爱国运动,办报纸,到后来的驱张,组党,这就是一个人的成长,变得成熟,睿智。我们看到的伟人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懂得自己的路,国家的路应该怎么走,但是我们总能看到那些闪着成熟办事,理性思维的影子。?

观看此片后,我感触颇深。《1921点亮中国》很好反映了建党历程,反映了共产党如何建立、时代背景、历史渊源等问题。通过纪录片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都是从先进的知识分子中发起,大学生群体一直是坚实的支持力量。作为当代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我认为我们有必要继承百年前建党先驱的革命精神,始终积极的拥护党的领导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在经历了接近百年的磨练和砥砺后,也成为领导中华民族奔赴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的核心和中轴力量。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虽然在思想和生活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面对当前国内外的形势时,仍然应该以大局为重,做生活和思想上的理智者。

对于党内党外存在的各种矛盾,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对于党在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应该理性的去解决,而不能以此否定的伟大地位,脱离与党的关系。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1个光辉岁月,长期历史表明我们当代大学生仍然应该延续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忠于党、信任党、维护党,时刻高举党的大旗,献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当然时代背景已改变,我们自然不必像革命年代那样反对落后阶级或者应对民族危机而投身革命,大学生应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

在在意识形态上,改革开放后我们这一代虽然广泛的受到西方社会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思潮的影响,追求个性张扬和自我发展,但这并不与党的精神冲突。我们仍然在意识形态的上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思想方针,高举党的旗帜,在党的领导和指引下实现人生的价值、个性的解放。

在党性的修养上,坚持在实践和磨练中体现因此,我们不必也不能脱离生活实践谈论理论和修养,并且应将时间和精力放在扎实学习科学理论知识上,努力掌握专业技能和素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工作,提高自己参加工作的能力。

富贵牡丹是永远,什么也美不过东方大国的灿烂文化;五星红旗是永远,什么飘不过华夏沃土的沧海桑田;共产党人是永远,什么也敌不过与时俱进的时代宣言。

智者,领导人也;富者,人民也;强者,中华民族也;圣者,共产党也。在共产党做过90余年之后,让我们一起翻开画卷,回顾这位圣者铿锵的足迹,聆听时代的足音!

一路曲折一路歌,从当年建党之初的五十多名党员到今天拥有将近八千万党员,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九十年的风雨历程。这九十年是不平凡的九十年,是可歌可泣的九十年,是丰功伟绩的九十年,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为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观看《建党伟业》,重温中国共产党建党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辈崇高的信仰,以及他们为了自己的崇高信仰而执着地去努力奋斗,使我再一次深深地被他们的革命精神所感动,自己的理念信念也得到了洗礼,思想境界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历史在前进,人类在发展,社会在向着文明、民主、自由挺进。黑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我们的政治清明,社会和谐,民主之风大行其道,学生们有了安定良好的学习环境,再不需要像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那样为国家的前途担忧,可以心无旁骛,一心只读圣贤书了,以便学而优则仕,将来谋个好工作好职位,报效父母、报效国家,过上幸福美满的小生活。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应当对革命的先驱和先烈们永远心存感激。最后我想诚恳地说一句:《中国1921》真的是一部好看的电影,一部让你感动的电影,一部成功的电影!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品味眼前幸福的人生!?

时间:2021.02.05

创作:欧阳科

【篇九】1921电影观后感

《中国1921》观后感

上个学期我们上了农业经济专题这门课,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在课堂上我们互相学习,互相讨论,锻炼了我们的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增进了彼此的认识。课后,我按照李老师的要求看了《中国1921》感触挺大的,此部纪录片以上海的城市特质为切入点,详细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解读了英雄城市上海的历史基因。通过追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之路,展现了上海革命圣地的不同风貌。

通篇五集,第1集《风起》,开篇以响应“五四”的“六三运动”为切入点,从上海特殊的城市地位和人文精神展现其孕育社会革命的天然气质。第2集《潮动》,深度剖析上海历史文化基因对成为党的诞生地的重要主导作用。第3集《选择》,陈述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如何与改良主义者、折衷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分道扬镳,坚定的选择马克思主义的过程。第4集《曙光》,详细描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时,外部的苏俄和共产国际对党的帮助的历史始末。第5集《星火》,讲述中国共产党从上海发起诞生后,先后推动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宣传、帮助各地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自此,中国共产党完成了独立建党进程。

从影片本身来看,虽是讲建党以前的故事,实则对现代的年青人有着极大的学习和借荐作用。电视一开始就讲一群以毛泽东为首的年轻人从湖南来到北平,准备筹款赴法留学。但是眼看着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非但没有畴到款,连身上的盘缠也所剩无几,同学们虽心念法,但不得不面对眼前的问题。心中的梦想想要实现,先要安身立命,找工作。这段情节让我想到现在大学生就业。这几年高校连年扩招。使不少大学生一毕业就面临失业的危机。许多人在压力之下不得不放弃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可能,改换其他的工作。还有许多人无论怎样还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索性不找了,成了啃老族。其实呢,不是找不到,而是不肯降低找工作的标准。如果降低标准,三百六十行,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位置。?
  剧中的毛泽东不等不靠,以洗衣起家,帮老师杨昌济完成书稿,后来,他成了北大图书馆的馆理员。此时的毛泽东并没有忘记自己心中的梦想,只是当时的他看到残破的中国心中堪忧,逐渐打消了出国的念头,他相信在中国也一定可以现自己的理想。他觉得在这个社会的大课堂上是永远也学不完的。从最初的当图书馆理员,当小学教员,组织爱国运动,办报纸,到后来的驱张,组党,这就是一个人的成长,变得成熟,睿智。我们看到的伟人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懂得自己的路,国家的路应该怎么走,但是我们总能看到那些闪着成熟办事,理性思维的影子。?

观看此片后,我感触颇深。《1921点亮中国》很好反映了建党历程,反映了共产党如何建立、时代背景、历史渊源等问题。通过纪录片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都是从先进的知识分子中发起,大学生群体一直是坚实的支持力量。作为当代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我认为我们有必要继承百年前建党先驱的革命精神,始终积极的拥护党的领导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在经历了接近百年的磨练和砥砺后,也成为领导中华民族奔赴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的核心和中轴力量。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虽然在思想和生活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面对当前国内外的形势时,仍然应该以大局为重,做生活和思想上的理智者。

对于党内党外存在的各种矛盾,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对于党在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应该理性的去解决,而不能以此否定的伟大地位,脱离与党的关系。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1个光辉岁月,长期历史表明我们当代大学生仍然应该延续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忠于党、信任党、维护党,时刻高举党的大旗,献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当然时代背景已改变,我们自然不必像革命年代那样反对落后阶级或者应对民族危机而投身革命,大学生应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

在在意识形态上,改革开放后我们这一代虽然广泛的受到西方社会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思潮的影响,追求个性张扬和自我发展,但这并不与党的精神冲突。我们仍然在意识形态的上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思想方针,高举党的旗帜,在党的领导和指引下实现人生的价值、个性的解放。

在党性的修养上,坚持在实践和磨练中体现因此,我们不必也不能脱离生活实践谈论理论和修养,并且应将时间和精力放在扎实学习科学理论知识上,努力掌握专业技能和素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工作,提高自己参加工作的能力。

富贵牡丹是永远,什么也美不过东方大国的灿烂文化;五星红旗是永远,什么飘不过华夏沃土的沧海桑田;共产党人是永远,什么也敌不过与时俱进的时代宣言。

智者,领导人也;富者,人民也;强者,中华民族也;圣者,共产党也。在共产党做过90余年之后,让我们一起翻开画卷,回顾这位圣者铿锵的足迹,聆听时代的足音!

一路曲折一路歌,从当年建党之初的五十多名党员到今天拥有将近八千万党员,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九十年的风雨历程。这九十年是不平凡的九十年,是可歌可泣的九十年,是丰功伟绩的九十年,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为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观看《建党伟业》,重温中国共产党建党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辈崇高的信仰,以及他们为了自己的崇高信仰而执着地去努力奋斗,使我再一次深深地被他们的革命精神所感动,自己的理念信念也得到了洗礼,思想境界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历史在前进,人类在发展,社会在向着文明、民主、自由挺进。黑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我们的政治清明,社会和谐,民主之风大行其道,学生们有了安定良好的学习环境,再不需要像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那样为国家的前途担忧,可以心无旁骛,一心只读圣贤书了,以便学而优则仕,将来谋个好工作好职位,报效父母、报效国家,过上幸福美满的小生活。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应当对革命的先驱和先烈们永远心存感激。
  最后我想诚恳地说一句:《中国1921》真的是一部好看的电影,一部让你感动的电影,一部成功的电影!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品味眼前幸福的人生!?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