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政策法规 >

电影《匆匆那年》的“后青春”叙事策略

日期:2018-07-19 10:56:07 浏览次数:

  [摘要]“青春怀旧”是2015年中国电影的关键词之一,大量反映青春校园生活的电影涌现大银幕,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中国青春校园的人文风貌。这些影片虽然艺术风格不尽相同,却集体呈现出“后青春期”的怀旧意识。影片《匆匆那年》以拼贴式的青春岁月的碎片化追忆,表达了一种集体对现实生活的不安和青春记忆(本文来自:Www.bdfqY.cOm 千 叶帆文 摘:电影《匆匆那年》的“后青春”叙事策略)的怀念。本文以该片的“后青春”叙事策略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范围扩展至当下的国产青春片的模式化创作。
  [关键词]电影《匆匆那年》;“后青春”;叙事策略;国产青春片
  2015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上,青春片无疑是最为主流的电影类型,虽然在质量上参差不齐,却以相对庞大的数量占据了大部分的院线档期,瓜分了相当大比重的票房。“青春怀旧”无疑是2015年中国电影的关键词之一,大量反映青春校园生活的青春片涌现大银幕,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中国青春校园的人文风貌。虽然这些青春片良莠不齐,艺术风格不尽相同,却集体呈现出一种“后青春期”的怀旧意识。张一白执导的电影《匆匆那年》,由彭于晏、倪妮、魏晨、张子萱、郑凯等时下最炙手可热的新晋明星担纲主演,以故事的主角陈寻为中心,进行了一次关于集体的青春记忆的回望。影片从叙事视角、叙事方式到视听语言的构建都体现出“后青春”意识,这种对往昔岁月的回顾正是源自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是一种肉体与精神呈分裂式成长的状态。本文就电影《匆匆那年》的“后青春”叙事策略展开讨论,最终将研究讨论的范围扩展至当下国产青春片的模式化创作上。
  一、“后青春”的怀旧基调
  “后青春”并非一个从学术角度正式提出的概念或专有名词,而是笔者针对新世纪以来的15年间涌现的青春校园电影做出的概念提取和总结。“后青春”既是青春片的叙事视角,也是叙事方法;既是片中人物的思想意识,也是其肉体与精神分裂式成长的状态。“后青春”既是一个电影艺术范畴的命题,能够从电影叙事学的角度出发进行审核,同时也可作为一个社会学命题进行解读,其形成的原因有着深层次的社会学范畴动因,这是人类与社会之间的内部关系作用的结果。但是,简单来说,“后青春”就是一种人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速度不匹配而造成的不协调的断裂感,在这种脱节与断裂感直接作用下人的精神世界变得空虚,这种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让他们急于从往日岁月中汲取希望和力量,而青春时代的校园生活就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也成为怀旧的主体。
  张一白执导的电影《匆匆那年》就是这样一部不折不扣的“后青春”电影,从叙事视角、叙事方式到视听空间的建构都呈现出明确的“后青春”意识。作为影片故事的核心人物,陈寻虽然事业成功,精神世界却始终无比空虚,在一次酒醉的“一夜情”后,竟然发现对方是初恋女友的妹妹。在女孩的不断打探之下,影片以陈寻作为故事的讲述者回忆了他的青春岁月。陈寻的青春岁月是在友情、爱情的包围下度过的,欢乐与悲伤同在,有相聚也有离别,有坚定也有彷徨,青春是充满矛盾的,是一个复杂的存在。陈寻的青春岁月特别因为他与方茴的爱情而变得与众不同,在高中时期的陈寻对方茴的迷恋,是一种青春期的男性荷尔蒙的释放做出的本能反应,他为了方茴与别人打架,也为了能够与方茴进同一所大学继续在一起,而在高考时放弃了一道大题。青春期的陈寻对方茴虽然是一种荷尔蒙作用下的不理智的情感,但也正因为这份不理智,他对方茴的爱情才显得珍贵而伟大,在选择与放弃之间,陈寻将他对方茴的爱情表达得浪漫而含蓄。但是,在进入大学以后,多方面的诱惑不断打扰着陈寻与方茴之间的爱情,面对其他女性的倾慕,在含含糊糊、迷迷蒙蒙之间,陈寻放弃了他与方茴的爱情。陈寻的背叛、与其他女性同居,方茴自暴自弃地将初夜给了陌生人、意外怀孕、堕胎,都成为陈寻和方茴无法原谅彼此的理由,也成为二人告别青春时期的沉重代价,从皮肉到内心,在二人的爱情不得两全的过程中,彼此不断加重着对彼此的伤害,这也成为二人成长的代价。
  影片所表达的“后青春”是人们在步入社会后,面对这种与校园生活截然不同的环境而做出的反应,对现实生活的不安、不满与失落、失意,使人们企图从曾经单纯的青春校园生活中寻找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希望青春期能够延续,青春的岁月能够延续,青春期的不理智与狂躁不安甚至都逐渐有了光环。然而,他们希望再来一次的青春,却终究不能实现,只能以一种独特的“后青春”状态呈现出来。反观青春校园岁月后,猛然发现过程并不像自己希望的那样简单而美好,青春期的不完美和创痛依旧历历在目,任何的回望和怀念都只能化作唇边的一声叹息。
  二、拼贴式的碎片化追忆
  导演张一白擅长拍摄青春爱情题材的电影,被戏称为“中国青春片教父”。作为第六代导演中的一员,他的电影关注都市男女的爱情观和价值观,表现都市男女的生存状态,他的电影既有小众化的叙事格局,同时也有着群体化共性的表达。从电影的商业化运作和市场营销来看,张一白又是目前众多中国导演中最懂得商业运作和市场营销的,他的电影既有文艺片的艺术特征,同时也有着从演员选择、题材定位到主题设定的商业电影的考量,他所执导的《将爱情进行到底》被看作第一部中国青春爱情偶像剧,张一白也成为目前公认的最成功的商业片导演之一。
  无论是张一白执导的中国第一部青春爱情偶像剧《将爱情进行到底》(1998),还是后来他的电影处女作《开往春天的地铁》(2001),再到近几年的电影版《将爱情进行到底》和《好奇害死猫》,张一白都没有偏离自己钟爱和熟悉的爱情片题材,很多观众都将其电影艺术风格定位为具有MV风格,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叙事方式还是影像风格,作为导演的张一白都始终在坚持创新、求异,即便是进行电影的商业化运作,仍然希望他的电影能够保留艺术片的本质或特质。但是,从张一白最新执导的《匆匆那年》来看,他的青春片创作无疑开始越发的商业化、娱乐化,艺术片气质的削弱让该片更贴近大众文化,也因此该片抵挡住了同档期的好莱坞大片《饥饿游戏:嘲笑鸟》的强势来袭,一举获得5.88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成绩。
  张一白在电影《匆匆那年》中使用了拼贴式的碎片化的叙事方式,一方面这种形式更符合陈寻在90后女孩七七的追问下的问答式回忆,另一方面这种碎片化也呈现出符号化特征,每一段回忆都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让观众感受到人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部关联,也进一步构建起关于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