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新闻资讯 > 体育 >

【健康类保险产品的“互联网+” 加的究竟是什么?】 互联网保险产品

日期:2019-02-11 20:14:59 浏览次数:

央广网北京2月11日消息(记者柴华)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随着农历春节假期的结束,人们在陆陆续续返回工作岗位的同时,新一年的事业、健康、家庭生活都要翻开新的一页了,健康类的保障也是如此。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健康类的保险产品如雨后春笋一样在互联网新生态的大潮中落地生根。公众健康意识日趋强烈的当下,拥有靠谱的健康经济保障早已不仅仅是一门生意这么简单。自2018年以来,保险业内流行起保险“互联网+”4.0时代的说法,标志着保险与互联网的融合开始走向“始于用户需求培养、长期嵌入、深度融合”的阶段。而健康类的保险产品成为了当下在互联网上融合最为成功、发展也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

不过,融合之路并不平坦。伴随着这种融合,什么样的定位更合适?什么样的风险计算更精准?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更对路?……当互联网不再仅仅是流量导入、交易渠道等等的时候,健康类保险产品的“互联网+”,加的究竟是什么呢?央广记者柴华就此分别对话了来自传统险企的人保健康电商运营中心负责人王彤和腾讯旗下保险平台微保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家明,来看他们眼中的保险“互联网+”。

健康类保险的“互联网+”,加出什么优势?

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保险元年”,至今已走过6年时间,这期间,互联网保险快速迭代,保险科技不仅仅对传统的销售渠道进行了改造,大数据、移动、AI等等新技术的融入使得今天我们已经很难严格地区分传统保险与互联网保险的分界线。在微保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家明眼中,互联网首先把保险市场的饼做大了:“从我们的数据也看到这样一点,我们现在有八成的用户都是80后、90后,我们也跟传统保险公司了解过,其实这一群人刚刚就是保险需求最高,但是可能传统来说没有这么容易能接触到的一群用户,但是他们都活跃在微信。我们也看到微保过去一年的数据,有七成在我们这边成交的用户其实之前是没有使用过微信支付去买保险的,所以大家也看到其实我们真的是做了一个增量的市场,把更多的人带进来。教育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像‘We Fit’这样一个计划,可能我还没有到觉得需要买保险这个窗口,但我觉得这个是健康的计划,如果我走路可以有一堆权益,我可能也会加入。加入不是第一天就会去考虑使用保险的折扣,但可能觉得半年后、一年后我成家了或者发现身边的朋友真的会生病,我也应该买一份保障,所以其实也是一个长期让用户接触跟保险相关的一些场景的机会。”

而在人保健康电商运营中心负责人王彤看来,如果真要做个区分,今天的“互联网+”带来的广阔新客群,自然对应着新的产品、新的服务、甚至新的保险理念。王彤说:“到了现在这个阶段,大家更讲究搭建保险的生态圈,更具体是互联网保险的生态圈,通过大数据、机器学习或其他的科技手段,更好地洞察客户的需求,定制出来的产品更加适合客户的需要。就拿‘好医保’系列产品的例子来讲,如果在线下要获得几百万保额的医疗保险保障,不可能是现在这个价格。第二个差异是体验不同,依赖互联网的技术,在价格很便宜的情况下,又有很简单便捷的投保流程,这种体验对于年轻人很有吸引力。第三个差异就在体现在服务方面。专业的保险公司可以整合资源,为客户提供价格更实惠、品质更有保证的多元化服务,保险消费者就可以得到很多优质的增值服务。”

健康类保险的“互联网+”,带来哪些挑战?

硬币总是有两面的,保险的“互联网+”带来多少机会,往往就会伴随着同样多的挑战和问题待解。王彤深有感触,他认为线下转线上背后,理念、管理架构,包括人员的技能、IT系统等各方面都需要转型。“我举个最典型的例子,比如原来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都有大量的营销员,队伍多的都有几十万的。营销员拿了佣金之后,实际上他要给客户提供大量的服务,比如保险概念、责任条款的详细解释等。但是一旦变成互联网保险,我们保险公司就直接面对消费者,客户但凡有什么不满,在现在的自媒体时代,这种不满很容易写成微博、公众号或者一篇文章去传播,其实都会带来大量的负面舆论。这个方面的压力非常大,不允许保险公司慢慢地改,可能需要用一年时间干三、五年的活。”王彤告诉记者。

同时,新客群、新渠道、新产品本身,也带来新的挑战。王彤表示:“针对产品方面,我觉得对传统险企来讲,可能主要的影响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定价。原来的产品大家是有生命表、疾病谱等等这些传统的数据,精算师是根据这些数据来精算定价的。现在出了互联网产品,给产品部门去定价等提出的挑战远远比传统的产品定价要大得多。另一个影响是,互联网产品对保险公司的产品迭代速度要求很高,比如我们某一款产品2017年的10月份上市,短短一年多时间已经迭代了十几次,这对于原来传统企业新产品研发的速度、报备的速度、反应的机制、配套的IT技术等等方面,都是巨大的挑战。”

对互联网基因深深植入的微保来说,理念、流程、管理等等的适应可能就不那么难,但“互联网+保险”,仍然需要在探索中前行。刘家明认为:“从互联网端说,重点是怎么使用本身的技术去优化产品,不单只是做一个简单的渠道。我们从数据看到,生活健康、经常走路的人,其实他的赔付率比大盘要低5-10个点。这就是互联网公司怎么去输出自己本身技术的能力。从用户的角度,有了互联网保险的平台,他们当然是多了选择,但是有的时候多了选择,反而让大家觉得更难去决定应该买什么东西,所以我觉得这也是一个责任,我们知道更多的选择不如更好的选择。”

健康类保险的“互联网+”,下一个风口在哪里?

对于记者的提问“消费者现在和两三年内,在互联网上买哪类保险最划算”,王彤说,低保费、高保额的医疗险是首选:“我觉得在未来2-3年的时间,这种类似于高保额的医疗险产品、重疾产品或者是防癌类产品,还有很大的空间会保持一个很高的增长速度。未来我觉得可能有几个方向,比如针对性的单病种保险产品可能会很有吸引力。如果从再长远一点看,中国这么多老龄人口,护理保险也是一个很大的空间。”

刘家明同意这个观点,但他也提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可能有一些以前低佣金的一些产品,传统的渠道是不太愿意去销售的,如定期的寿险。在国内,(传统公司)不太愿意卖,因为佣金太低,我觉得对于用户来说这是一款非常有用的产品,其实在互联网上面就可以重新再出现,因为这个成本比较低。”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