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体检政审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专题学习研讨(精选范文13篇)

日期:2021-07-26 13:54:10 浏览次数: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专题学习研讨1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专题学习研讨13篇

【篇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专题学习研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

(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1、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一九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至三十一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面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出席大会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推举的代表十二人,他们是: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谭秋、王尽美、邓思铭、李达、李汉俊、张国涛、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参加大会的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也出席了会议。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确定了党在当前的中心任务是发动和组织工人运动。

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自从有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2、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一九二二年七月十六日至二十三日,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制定了党的纲领。

党的二大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正确地确定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即首先进行民主革命,然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3、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

党成立后,为了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一九二零年八月,党在上海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前身),作为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从一九二二年一月至一九二三本年二月,中国工人运动掀起了第一次高潮。这期间全国罢工达一百多次,参加人数达三十万以上。罢工期间涌现出了林祥谦、施洋等大批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在敌人的屠刀面前,视死如归,表现了中国无产阶级先进战士的伟大革命气节。

斗争的实践证明:工人阶级如果没有革命的武装,没有各个阶级联盟的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就不可能去战胜全副开装的反动派。

(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一九二零年一月至一九二七年七月)

1、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九二四年一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如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确定了国民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通过了有共产党人参加起草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接受我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大会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时期。

2、北伐战争(一九二六年七月至一九二七年七月)

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迫切要求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争取革命在全国范围的胜利。

一九二六年五月,叶挺独立团出师湖南,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

北伐战争从一九二七年七月开始,不到半年,就打垮了吴佩孚,歼灭了孙传芳,击溃了张作霖,动摇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北伐战争胜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影响推动和组织下的反帝封建的正义革命战争。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后期由于陈独秀推行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国民党右翼的叛乱,大革命失败。

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告诉我党:民主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一九二七年八月至一九三七年七月)

1、三大起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从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新时期。

八七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彻底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能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任务。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部队胜利到达井岗山地区,创立了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向国民党反动势力进行的又一次英勇反击,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光辉一页。

三大起义为我党由城市转入农村,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揭开了幕。

2、红军长征

从一九二七年井岗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到一九三零年,全国红军扩大到约十万人,根据地发展到十几块。

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严重威协了国民党,国民党在蒋介石的纠集下,从一九三零年到一九三四先后对各根据地进行了围剿。第五反围剿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指导战斗失利,红军被迫长征。我党经历了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使革命形势转危为安。我党元老彭真在回顾我党历史的时侯说:我党最艰苦的时候有三次,那就是长征、东北抗联的斗争和南方八省游击战争。我党经过住考验。

(四)、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一九三七年七月至一九四五年八月)

西安事变标志着国共两党由对峙内战走向了合作抗日。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共领导了全民族的抗战,经历了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进行了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的斗争,同敌、伪顽进行了全面的较量,负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在八年抗战中,及我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共对敌作战十二万五千余次,消灭日、伪军一百七十一余万人,缴获各种枪支六十九万四千余支,各种炮一千八面多门。我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共伤亡四十五万人,中国人民群众伤亡一千七百多万人。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大长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巩固的基础。

(五)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一九四五年八月至一九四九年九月)

1、重庆谈判:

抗日胜利后,蒋介石加紧内战准备,玩弄“和平”阴谋,三

次三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从而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弥天大勇”毛泽东毅然决然的去重庆谈判,经过艰苦的斗争,国共两党签署了“双十协定”。

重庆谈判表明了中共和平的诚意,揭露了美蒋的和谈阴谋,教育了人民,孤立了反动派,使我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地位。

2、两党的较量

政治上我党团结包括各民主党派在内的一切可以团结的人结成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毛泽东发出了“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的论断,形成了第二线反蒋战线。

军事上不以夺取城市为主要目标,而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作战目标。经历了全面防御、重点防御、战争反功、渡江战争,全国大陆基本解放。

3、七届二中全会

(一九四九年三月)

为了迎接抗战的胜利,一九四五年三月,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指出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开始了城市领导农村的新时期,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全心全意为城市纲领的新时期,大会指出要防止骄傲情况,继续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制定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的各项方针和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

4、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

一九四九第九月二十一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就开幕。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的代表六百六十二人。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政协组织法”,“政府组织法”。

“共同纲领”对新中国的性质、政策作了规定。“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下午三时,首都三十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象一个坚强的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新中国的成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重大的政治事件!

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雄辩的证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篇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专题学习研讨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中国面临的两个命运

抗战胜利前后,中国面临着民主与专制、和平与内战、联合政府与一党独裁的两种命运。 中共“七大”和国民党“六大”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命运和前途。 中共“七大”: 1945 年 4 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在“七大”开幕词指出了中国面临的两个命运,并且指出:“即使把日本帝国主义打败了,也还是有这样两个前途。或者是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中国,就是说,光明的中国,中国人民得到解放的新中国;或者是另一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分裂的、贫弱的中国。就是说,一个老中国。此后不久,国民党“六大”在重庆召开。大会清楚地表明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准备内战。概括起来,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共产党主张以和平民主为基础,建立富强的新中国;而国民党主张一党专政,强调军令政令统一,这也说明国民党的政治主张成为日后内战爆发最主要的原因。

2、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为争取和平民主,中共进行了哪些政治斗争?进行重庆谈判和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重庆谈判取得了哪些成果?有何不足? 重庆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确定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不足之处在于,国民党坚持优先实行”军令政令统一“,使解放区政权和军队的合法地位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政治协商会议取得的成果是什么?通过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决议,再一次确认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和以政治民主化,军事国家化,各党派平等合作为和平建国的途径,否定了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方针。 政协会议是中国人民实现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的一次机遇,但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顽固坚持内战独裁方针。政协会议后,国民党一方面制造了一系列惨案,迫害民主人士;另一方面加紧内战布置,企图一举消灭共产党。尽管中共在重庆谈判中作出了重大让步,但蒋介石仍然步步紧逼,内战的阴云越来越浓,全国内战的爆发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在这种情况下,政治斗争已不能解决两党之间的根本问题,中国两种命运的较量只能通过军事斗争来进行,于是国共内战爆发。

3、全面内战的爆发和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与重点进攻。1946 年6 月底,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全国规模的内战由此爆发。这一阶段国民党发动全面进攻,但在解放军奋起反击下击败。 全面进攻失败后,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与山东解放区。中国共产党采取避敌主力,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方针,粉碎了这次进攻。国民党的全面、重点进攻被粉碎后,中共力量逐渐增强,对国民党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4、战略反攻与战略决战。 经过一年的作战,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敌我力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于是中共中央决定转入战略反攻,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为进行战略反攻,人民解放军确立了怎样的战略部署? 经过一年左右的作战,到1948 年秋,解放军的力量已超过国民党军, 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军委先后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胜利的原因。

5、渡江战役和追歼残敌 。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已为时不远了,在此背景下,中共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到城市。1949 年元旦,毛泽东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1949 年1 月21 日,蒋介石被迫下野,李宗仁代理总统。国共双方在北平和谈,并达成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一直到4 月20 日,李宗仁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4 月 21 日凌晨,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发起渡江战役,一举突破国民党的长江防线。4 月23 日,南京解放。 毛泽东在获悉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后,心情激动,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此后,人民解放军乘胜追歼敌人,席卷大西南和大西北,解放了除台湾意外的全部中国领土。人民解放军战争终于取得最后的胜利。中国革命是伟大的,其胜利的过程是曲折的。中国人民历经28 年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篇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专题学习研讨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课标要求:

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和中共的成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理解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明白中共二大在党的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掌握国共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探讨国共合作对国民大革命的影响,归纳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3)结合中国土地革命时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的形势,剖析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道路的正确性

(4)掌握红军长征的背景,理解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由此探究党的革命路线正确与否对革命的重要性

(5)掌握中共在抗战中的历史贡献

(6)掌握解放战争的军事进程,探究国共两党军队一胜一败的历史原因;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在研习本课提供的较多历史材料(包括图片)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并懂得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原始材料。

(2)在合作与交流中探究问题。教材中提到的探究的重要问题,我们都可以通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来完成。

(3)采用问题情景教学法。情景的设置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来再现历史,然后通过教师提问或者是学生发现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五四风雷中学生的先锋作用,培养学生“五四”精神;

(2)了解共产党28年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

(3)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二、知识网络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开端

中共建立: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方向和任务

国民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发展

新民主主义 土地革命:正确的革命道路,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革命

抗日战争的胜利: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反侵略的重大胜利

胜利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了三座大山

新中国的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历程

难点: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

四、新授设计:

导入新课:

采用情景问题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新民主主义革命一组照片,可以是历史的真实照片、或是反映历史的一组邮票、或是选取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几幅浮雕,还可以用教材中比较典型的图片等素材。然后提出问题:

你从每一幅画面中,分别解读到哪些信息?在学生回答出了五四运动、共产党成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图片信息后,设置问题:如果将这一组图片作为整体进行解读,我们又可以获取什么信息?从而以此导入新课标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在对学生回答问题进行归纳补充的基础上,对新民主主义的概念作出解释。

新民主主义的概念: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讲授新课

一、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可利用的历史照片、电影、电视图像资料较多,在教法设计上回旋余地较大。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1、五四运动的背景:

可以利用一些史料进行分析,由学生自己概括出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等方面,并认识到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经济基础:辛亥革命后,中国近代工业迅速发展;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政治基础: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思想基础: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直接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五四运动的过程

可让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内容,还可借助电视或课文,不必展开,学生掌握前后两个阶段特点即可:5月4日~6月初:运动的中心在北京,学生为先锋;6月5日后:运动的中心在上海并迅速波及全国,工人阶级为主力;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

3、五四运动的意义

教师带领学生简单概括五四运动的性质、特点、作用和影响后,重点引导学生从革命的领导阶级、指导思想、最终前途等方面分析“新”字的含义,“开端”二字应强调。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特点(各阶层作用):青年学生—先锋,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看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工人中办学校、建工会;影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可利用的历史照片、电影、电视图像资料也很多。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诞生的条件、中共一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诞生的意义。

1、诞生的条件:引导学生结合五四运动爆发背景和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分析,并回忆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条件来回答出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干部基础和组织基础。

经济基础是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组织基础是各地共产党组织的成立。

2、中共一大:关于中共一大的召开,在提醒学生掌握时间、地点、主要内容之后,应该简要说明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的由来,并且简要介绍参加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后来发生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党员的质量,以此来维护它的先进性、革命性。

时间:1921年7月23日;地点:上海(最后一天在嘉兴南湖)主要内容:确立党的名称;制定党的纲领;明确中心任务;选举领导机构。

3、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重点带领学生分析中国人民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重要史实,指出中国人民此前进行的八十多年反侵略反封建革命斗争中,没有一个阶级、政党能真正认清中国革命基本任务,提出过完整的民主革命纲领,最终导致中国革命失败来强调民主革命纲领制定的伟大历史意义,从而得出“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这个结论。此外,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的重大标志,表明了党对国情了解的加深。没有党的最低纲领就不可能实现党的最高纲领。

时间:中共二大(1922年7月);条件:对于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正确分析;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意义: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4、诞生的意义:性质:新型工人阶级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政党;特点: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影响: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三、国民革命

1、国共合作——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概括出国共合作的条件、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国共合作的基础、国共合作实现的意义(国民大革命运动迅速展开)即可

国共合作的条件和实现:条件:中共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中共三大通过与国民党合作的决定;孙中山同意与共产党合作;实现标志:国民党一大;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

2、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知识,归纳出目的、对象、胜利进军等主要内容即可。可以适当补充工农运动蓬勃发展的史实和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在革命阵营内部寻找新的代理人、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等史实。

3、国民革命的失败

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需要提醒学生掌握失败的标志和失败的原因。

失败标志: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敌人力量强大、国民党右派的叛变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中共缺乏经验,共产国际错误指示,陈独秀在革命后期放弃领导权

4、历史功绩

(1)性质: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2)它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

首先需要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判断中国共产党对于大革命失败原因的总结,会得出哪些教训?然后依次简单讲述南昌起义和湘赣边秋收起义;最后带领学生分析两次起义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教训。由此引出土地革命的内容。关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分析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意义。最后强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性质是广大被剥削被压迫的工农群众的民主政权。

2、红军的长征

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要分析失利原因是由于博古、李德等人执行“左“倾错误。影响是使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关于遵义会议,要带领学生分析遵义会议的内容,明确:军事上是辨明红军战略战术方面的是非;组织上是改组党中央领导,解决军事最高指挥权的问题。然后提出为什么遵义会议能够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确定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这个问题可以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与实践、反“围剿”、长征初期红军成功与失败的对比分析中得出正确结论;历史意义,教师指导学生重点讨论为什么说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加深理解。关于长征的胜利的史实,学生简单掌握即可。

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在专题二已经讲过,这里主要带领学生回忆一下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根据地军民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活动。

2、解放战争

这里首先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在抗战胜利后,中国并没有获得一个和平稳定的局面?让学生了解蒋介石的独裁和内战的方针。对于整个战争的进程,可以将它分为三个大的阶段:从1946年夏至1947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和粉碎国民党进攻;1947年6月至1949年1月,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的胜利;1949年1月至1949年4月,解放战争胜利。这里面要强调一下毛泽东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著名论断和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首先强调新中国的建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然后引导学生概括新民主主义胜利的意义。从国内、国际和思想三个方面来概括:其中国内意义强调实现了中国的独立、统一;国际意义强调改变世界政治格局,鼓舞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解放斗争;思想意义强调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五、总结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 无产阶级的政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

革命 北伐战争

土地革命

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 红军长征

(1921年——1949年)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六、作业

一、选择题:

1、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十月革命的影响 B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C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矛盾加深

D 辛亥革命带来的中国人民的觉醒

2、五四运动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的是( )

A、青年学生 B、工人阶级 C、知识分子 D、商人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它比辛亥革命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B、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开始发生变化

C、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革命的领导任务

4、与中共一大相比,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立了( )

A 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B 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C 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D 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5、孙中山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

A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B 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同共产党合作

C 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 D 建立黄埔军校

6、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

A 杭州特别会议 B 中共三大召开

C 国民党“一大“召开 D 《国民党改组宣言》发表

7、对国民大革命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 近代中国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B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

C 推翻了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 D 人民群众接受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8、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中,认识到( )

A 必须掌握革命武装 B 必须坚持城市中心论道路

C 必须坚持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C 必须从城市转向农村

9、大革命失败后,点燃“工农武装割据”星星之火的是( )

A南昌起义 B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C 长征 D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10、“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时红军远征的原因是( )

A 把革命的火种播洒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

B 东北沦陷,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危机严重

C “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D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11、遵义会议之所以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因为这次会议( )

A 使中国革命走上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 取消李德、博古的最高指挥权

C 开始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问题

D 结束王明左的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12、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最主要的因素是( )

A 战争的正义性 B 实行全民族的抗战

C 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 D 正确的战略战术

13、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从国民党方面来说毛泽东的主要依据是( )

A 国民党达内战,不合民意 B 国民政府的经济开始崩溃

C 国民党统治腐败,不得人心 D 国统区民主运动高涨

14、国民政府在大陆覆灭的标志是( )

A 三大战役的失败 B 解放军占领南京

C 蒋介石败退台湾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5、下列对新民主主义的胜利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 中国人民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C 揭开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序幕

D 结束了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二、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京大学发行多种杂志,专以提供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究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

——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

材料二: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命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发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玩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国家爱国之运动。

——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1920年1月)

材料三:在二十年前的今天,由学生们参加的历史上叫做五四运动的大事件,在中国发生了,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运动。“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起了先锋队的作用,但是光靠这个方面是不够的。光靠它是不能打败敌人的,因为还不是主力军。主力军是谁呢?就是工农群众。中国的知识青年和学生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他们动员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队伍,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

——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伪说”和“罢学风潮”各指什么?“远因”和“近因”各指什么?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学生的态度有何不同?

(3)孙中山对五四运动从北京扩展到全国的原因的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毛泽东和孙中山革命主张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二、问答题:

1、五四运动是怎样爆发的?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它对中国社会的变革有什么影响?

2、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条件下诞生的?它与以往的政党有何不同?它的诞生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3、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有何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BDBB 6—10 CCCDD 11—15 CBCBB

二、材料题:

(1)“伪说”指社会主义学说。“罢学风潮”指五四运动。“近因”指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上的失败。“远因”指十月革命的影响。

(2)材料一污蔑学生运动,材料二支持、赞扬学生运动

(3)不正确。五四运动之所以扩展到全国,是由于工人阶级的参加,推动了斗争的发展。孙中山由于其阶级局限性,认识不到工人阶级力量的伟大

(4)相同:都肯定了五四运动的重要意义;不同:孙中山没有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毛泽东则看到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主力军。

三、问答题:

1、(1)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前,中国处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洋军阀对内专制独裁、长期混战,对外卖国,给人民带来灾难,激化了社会矛盾,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政治根源;同时,中国的民族工业利用战争间隙得到发展,促使产业工人队伍壮大,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经济根源;苏俄十月革命后,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思想根源;而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

(2)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从此以后,工人阶级开始领导中国革命,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始了民主革命的新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

(3)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从此工人阶级开始领导中国革命;青年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利用战争间隙得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经济根源;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根源;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和干部基础;1920年8月以后,各地共产党组织先后成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组织基础。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中国共产党诞生。

(2)中国共产党是新型工人阶级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的、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党,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是新型工人阶级政党,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的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即将诞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教后记:

本课内容较多,体系复杂,讲述了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我主要是分阶段来讲述,突出重点。教材中提到的探究的重要问题,通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来完成。通过多媒体情景教学法,来再现历史,然后提问或者是学生发现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上下来,觉得学生把握上还有差距。新的课程,学生也需要适应。

【篇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专题学习研讨

新民主主义革命

软件工程 2009242011 郝彦伟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以毛主席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中国特色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国情息息相关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难地过程。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是一个封建主义社会,自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列强不断地入侵中国,使中国沦为了半殖民主义半封建的社会。帝国主义入侵以后,不断使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手段改变着中国的发展轨迹。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抢占中国土地、财产,中国人民苦不堪言。在那个时期帝国主义不仅控制中国的税务,还垄断商品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极力阻止和排挤中过民族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外国资本、本国官僚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多重压迫,最后发展成半封建半殖民社会。

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也就决定了中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建设富强的国家,改变人民的生活,让人民当家作主。中国人民在不断的进行反封建反官僚的斗争,在国际无产阶级以及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的传播。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以及在国家领导人结合中国国情和无产阶级的思想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了。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经过血的洗礼。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有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经验到有较多经验,逐步克服盲目性。在抗日战争期间多次战争的成功与失败,以及国共两次的合作积累了经验,慢慢的稳固和完善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是外来的势力是中国最大的敌人,帝国主义是中国的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而封建主义实行专制,剥削压迫人民,只有消灭它才能建立民主和谐的社会。另一个主要的对象就是官僚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主义利用国家权力大私暴利剥削人民。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他是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后最早产生的新的社会阶级,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力量。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农民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他们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具有强烈的革命意识。农民是军队的主要来源,红军、八路军等都是穿着军装的农民。还有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他们都是商人、知识分子同是长期受到压迫而奋起反抗的。各种力量组成的队伍必须要有一个中心的领导,而无产阶级则掌握着领导权。无产阶级极其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实在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实现的,无产阶级在坚持领导权的同时,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建立和发展人民的革命武装力量。

中国近代的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领导者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斯列宁主义为思想,他推翻了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纲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通知,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得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它虽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主要思想,但不同于欧美和苏联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

政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中农的土地归贫农所有 ,没收四大家族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没收民族资产阶级的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实业。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问题,首要的是土地问题。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主要内容,而且也是解放社会生产力,实现工业现代化的一个必要步骤。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官僚资本是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没收官僚资,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基础。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实际上是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这种文化既不同于封建文化,也不同于社会主义文化,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民族形式,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它强调的是科学的内容,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强调的是大众的方向,是民主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正确的理论,它是中国民族战争胜利的前提。

【篇五】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专题学习研讨

专题五 近代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五四运动

1.背景

(1)国内:

①政治(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

②经济因素: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空前发展

③阶级因素: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直接原因(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国际:

①一战期间,日本加快侵华步伐,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民族矛盾加剧;

②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2.经过

3.结果:初步胜利

(1)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三人的职务;

(3)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捍卫了国家主权和尊严。

4.意义:

(1)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3)五四精神: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文化启蒙。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条件

①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②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③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④国际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2.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1)时间、地点:1921年7月23日,上海法租界→浙江嘉兴南湖。

(2)内容:

(3)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中国共产党“二大”

(1)时间:1922年7月

(2)现阶段奋斗目标(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反帝、反封建、反军阀。

(三)国民大革命

1.兴起: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1)条件:

①中共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孙中山同意共产国际建议,愿意与中共合作

(2)标志:1924国民党一大

(3)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2.高潮:北伐战争

(1)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进程:势如破竹,歼灭吴佩孚、孙传芳军队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

3.失败

(1)标志: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最终标志)。

(2)原因:①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中共年轻幼稚缺乏经验,

②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

(3)意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

(4)教训:无产阶级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必须掌握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二、国共十年对峙

(一)革命道路的探索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意义:打响了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

内容: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意义: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道路,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3、井冈山道路

(1)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地点:湘赣边)

(2)1927年10月,秋收起义的队伍来到井冈山地区,建立了中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井冈山道路(也叫“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①含义: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②三要素: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③评价:井冈山道路是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科学地指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为中国革命在城市遭到失败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④标志:标志着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二)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原因:

①根本原因:“左倾”错误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

②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③重要原因: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2、遵义会议

(1)时间:1935年1月

(2)内容:纠正了中共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意义:

①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问题,是中共由幼稚到成熟的标志。②使革命形势转危为安。

3、过程:1935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1936年10月,红军会师甘肃会宁,长征结束。

4、意义

①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扼杀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长征过程中中共和红军经过千锤百炼,保留下来的都是精华,构成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主力。

③长征沿途宣传了革命思想。

(三)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②主要原因:张学良、杨虎城受到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的感召和影响。

2、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结果:在中共的调解下,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

(1)根本原因:当时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2)重要原因:为了逼蒋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终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三、抗日战争

(1)日本侵华

1.原因:

(1)侵华是日本的既定国策,明治维新后制订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2)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波及到日本,日本企图通过对外侵略来摆脱国内的危机。

(3)当时其他列强忙于应付本国的危机,无暇东顾

(4)中国内部,蒋介石正在围剿红军,从而给日本帝国主义可乘之机。

2.侵华日军的罪行

(1)明治维新后制订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2)1931年“九.一八”事变,占领沈阳

(3)1935年“华北事变”,威逼平津

(4)1937年7月7日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

(5)1937年“八.一三”事变,上海失守

(6)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7)1938年5月,占领徐州;10月,广州、武汉失守

(2)中国抗战

1.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1)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实现过程:《八一宣言》(中共提出建立统一战线)—《西安事变》(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战开始)—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国共合作宣言》(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2.正面战场(国民党)

(1)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计划

(2)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3)徐州会战:李宗仁,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4)枣宜会战:张自忠壮烈殉国

(5)武汉会战: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3.敌后战场(共产党)

(1)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首府为延安。

(2)百团大战,彭德怀。

(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时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生了做出了重大贡献。

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④使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四、解放战争

(一)和平争取民主的斗争

1、1945年8月,“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0日,签订《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方针。

2、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分定了国民党内战独裁方针。

(二)国共第二次内战

1、中国共产党战略防御阶段

①解放战争开始的标志:1946年6月底,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国规模的内战开始。

②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与山东解放区,国民党由全民进攻转入重点进攻。

2、中国共产党的战略进攻阶段

1947年夏,依照毛泽东确立的“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部署,刘伯承、邓小平千里挺进大别山。 中国共产党转入战略反攻。

3、双方决战

①背景:解放军的力量已经超过国民党军;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②时间和战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

③结果:中国共产党胜利。整个东北全部解放,华北及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除少数据点外也全部解放。

4、解放战争的结束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篇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专题学习研讨

近代战争史(关于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北伐1926-1927

国民革命军北伐,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因其战争过程由南向北进行,故又常简称为“北伐”,或称“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基本消灭吴佩孚孙传芳部以后,国民政府内部因对中国共产党的不同态度而一度分裂,北伐陷于停顿。宁汉合流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并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加入下,于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张作霖撤往东北并被日本刺杀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改旗易帜。至此,国民革命军北伐完成,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由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中共人士和贺龙领导——贺龙在事件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继承孙中山的武昌革命起义,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因此,8月1日被定为建军纪念日。南昌起义,由于客观上敌人力量过于强大,主观指导上缺乏经验,没有和湘、鄂、赣地区的农民运动相结合,开展土地革命战争,而是孤军南下广东,企图打开海口,争取外援,重建革命根据地,再次举行北伐。加之两次分兵,不能集中兵力歼敌,成为敌人各个击破等原因,最后遭至失败

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中秋节),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 8月18日,改组后的湖南省委在长沙市郊的沈家大屋召开会议,讨论制定秋收起义的计划。毛泽东在会上着重阐述了枪杆子出政权的思想。会议确定集中力量在湘东赣西发动以长沙为中心的武装起义。起义开始后三路起义部队均受挫,毛泽东当机立断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并以前委书记的名义通知起义各部队到浏阳县文家市集结。1927年9月19日,在文家市召开了会议。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会议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决定保存实力,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中去坚持武装斗争,发展革命力量。1927年9月29日,起义部队到达永新县三湾村时已不足千人,而且官多兵少,部队思想混乱,组织纪律性差。当天晚上,毛泽东召开了前敌委员会,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10月3日,起义部队离开三湾村,开始向井冈山进军。10月27日,起义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的茨坪,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广州起义

中共党人发动的反抗国民党右派的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起义军民无比英勇的战斗精神,给了中国人民以新的鼓舞。起义的许多领导人和保留下来的武装力量,继续为中国革命事业而顽强战斗,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部分。其主要经验:(1)成立了军事委员会,组织领导健全;(2)适时改变计划,决心果断;(3)起义军民英勇奋斗,不怕牺牲;(4)不能照搬外国的经验,攻占大城市的时机尚未成熟。

九一八事变1931年

又称沈阳事变,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侵略者侵华的开始。1931年9月18日傍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故意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19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占领长春、吉林等地。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使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九一八事变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同时,九一八事变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一二八事变1932年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了转移国际视线,并压迫南京国民政府屈服,日本侵略者于1932年初在上海不断寻衅挑起事端。1月28日晚,突然向闸北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发起了攻击,随后又进攻江湾和吴淞。十九路军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的率领下,奋起抵抗。最后国民政府通过谈判签订停战协议。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起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前后共历时3个月,日军投入9个师团和2个旅团3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75个师和9个旅75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至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淞沪会战结束,中国军民浴血苦战,争取了时间,从上海等地迁出大批厂矿机器及战略物资,为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作用。并粉碎日本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计划。

太原会战1937年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0月至11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2战区部队同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山西省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

平型关伏击战

9月21日,日军第5师团从正面进攻平型关,遭国民党军第33军第73师抗击,24日又增兵猛攻。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率领下,奉命以一部袭击灵丘、涞源敌后,以主力第685、第686、第687团三个团于灵丘县东河南镇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山地有利地形伏击日军。9月25日,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在预伏地区被歼千余人,汽车被毁百余辆。取得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徐州会战1938年

1938年1月至5月,中国第五战区部队与日军华北方面军、华中派遣军各一部,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防御战役。其中,三四月间的台儿庄大战最为著名,因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史称之为台儿庄大捷。

台儿庄作战

3月20日,日军第10师孤军深入,向台儿庄突进,企图一举攻占徐州。李宗仁以第2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率部固守台儿庄,第20军团军团长汤恩伯、封裔忠率部让开津浦铁路正面,转入兰陵及其西北云谷山区,诱敌深入,待机破敌。4月3日,第五战区发起全线反攻,激战四天,歼灭日军濑谷支队大部、坂本支队一部共万余人。其余日军残部于7日向峄城、枣庄撤退。

武汉会战1938年

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大规模会战。战场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大小战斗数百次,历时4个半月,是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并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会战。武汉抵抗的同时,广州遭遇日军袭击,最后武汉、广州相继沦陷,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枣宜会战1940年4-6月

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本军队驻武汉的第11军对中国第五战区部队发动的一场作战,会战以日军占领宜昌而结束。在枣宜会战中,国民党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殉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属于反法西斯阵营的五十多个国家中,张自忠是阵亡将士中军衔最高的将领——第33集团军上将总司令。张自忠不愧为“抗战军人之魂”!

百团大战1940年

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华北平原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八路军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此为“百团大战”。

缅北滇西战役

抗日战争的大型战役之一,发生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0月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3月,是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在美、英盟军的协同下,在缅甸北部和云南省西部对日军缅甸方面军的发动的一次进攻性战役。国军以伤亡6.7万的代价打死打伤日军2.5万。打通了中印公路。

挺进大别山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大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陈毅、粟裕领导下的华东野战军挺进豫皖苏;陈赓、谢富治兵团挺进豫西。三路大军,互相策应,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一个“品”字形的战略态势,这就牵制了南线国民党军一半以上的兵力,使中原地区由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后方变成了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这是一个对战争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胜利,它带动了中国各个战场的战略进攻,整个战争格局从此发生根本的转变。

三大战役

1948年9月12日林彪、罗荣桓领导的东北野战军,集中了53个师,70余万人发起辽沈战役,历时52天。东北野战军主力在攻占锦州同时在塔山和黑山阻击了侯镜如兵团和廖耀湘兵团,长春郑洞国部起义后林彪挥师在辽西围歼廖耀湘兵团并顺势攻占沈阳,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伤亡6.9万人,东北全境获得解放。“辽沈会战”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中华民国国军。

淮海战役于11月6日发起,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经66天紧张艰苦的战斗,以伤亡13.6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平津战役在11月29日发起,历时64天,华北杨成武部在新保安歼灭35军,林彪的第四野战军攻克天津并包围北平迫使傅作义接收改编。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人,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被歼灭和改编,控制北平、天津及华北大片地区。使华北地区除太原、大同、新乡等少数据点及绥远西部外,全部获得解放。

国民党方面的作战失败,不但丧失大片控制的土地,国民革命军损失了主力近150万人,更有超过100万的部队与国民党政府官员起义。

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1日拂晓5时许,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在东起江阴、西至湖口(九江东北)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击溃沿江防御的国民党军,4月23日解放南京。接着各部队展开猛烈追击,先后占领苏南、浙东、闽北、赣东北广大地区及杭州、南昌等地。5月17日解放武汉三镇,5月27日攻占全国经济中心上海。6月2日解放崇明岛。7月上旬解放军向福建进军,至10月下旬解放了除金门、马祖等岛屿以外的福建全省。是继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此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人,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和苏、浙、赣、皖、闽、鄂广大地区。这一胜利,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

【篇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专题学习研讨

国民党查禁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这部著作一经面世,即被国民党当局列为禁书。不准在“国统区”出版发行。1940年6月13日,国民党当局对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非常恐惧,便以国民党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名义发布了查禁令,电文如下:

“重庆新闻检查局公鉴:某党发表之《新民主主义论》一文,违背国策,应予查禁;该文内容异常荒谬,某党于此抗战形势更于我有利之时,提出此种荒谬之名词,其必发动党内及同情该党之报章杂志作普遍之宣传亦为意料中事,请各级审查机关审查原稿时应切实注意,凡遇有宣传此类名词之文字,应一律予以检扣或删削补送外,用特电请查照饬属,切实注意办理为荷。”

作为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性文献,《新民主主义论》无疑是一部具有严密的逻辑、严谨的结构和严整的体系的理论著作。它一经问世,就广受关注,影响巨大,使中国共产党为配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而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发起的新启蒙运动达到了高潮;自此,新启蒙终于有了标准的、权威的教科书式的著作。

因此,它理所当然地成为解放区党员、干部学习的教材自不必多说,在传播过程中对国统区知识分子思想上的影响和理论上的引导却值得一提。概而言之,在《新民主主义论》的影响和引导下,不但见识幼稚、感情冲动的青年学生告别了徘徊而走向革命,而且连许多过去一贯反对共产主义的国家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由于对侵华日军罪恶行径的深恶痛绝,和对国民党统治集团腐败无能的彻底绝望,以及随着自身生活的贫困化而对下层人民苦难生活认识的逐渐加深,也发生了转变而倾向进步。

当时中国化学界泰斗曾昭抡和他的学生唐敖庆就是这方面最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实例。

作为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化学博士,曾昭抡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北京大学和西南联大教授,抗战爆发后,由于对国民党当局的倒行逆施强烈不满,遂开始关心政治,参加争取民主、反对独裁的政治斗争。1944年,在西南联大任教的曾昭抡通过共产党的地下组织辗转得到《新民主主义论》等革命著作后,便如饥似渴地进行了认真研读。他经常引用《新民主主义论》的原话分析时局、发表演讲,因此被国民党特务组织列入黑名单。为避开特务的监视和迫害,经朋友帮助,曾昭抡和吴大猷、华罗庚带领李政道、朱光亚、唐敖庆等六位西南联大学生赴美考察原子能技术,才得以逃过劫难,而没有像李公朴、闻一多那样惨遭国民党特务暗杀。

作为曾昭抡的学生和助手,唐敖庆后来被推荐留在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没与曾昭抡一同离美回国?随着国内解放战争形势的迅猛发展,哥伦比亚大学的300多名中国留学生之间的政治分歧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国民党控制的“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学生会”一度疯狂地扬言,要以中国留学生的名义开展一系列的“拥蒋崇美”活动?

这时已经读过《新民主主义论》的唐敖庆,坚定不移地相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理,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开展了旗帜鲜明的政治宣传活动,并在斗争中成立了进步学生组织“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同学会”,唐敖庆还被推选为第一任主席?凡此种种,足以说明,《新民主主义论》的问世,对当时国统区的知识阶层产生的影响力深刻而非凡、广泛而久远。难怪其问世伊始,国民党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即发布查禁令,对《新民主主义论》极尽诋毁、查禁之能事。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国民党当局煞费苦心的查禁却犹若野火,竟造成“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漫卷燎原之势;这也本是“意料中事”,而他们却始料未及。

文家市转兵:一个伟大的“不执行”决策。1927年9月8日,中共湖南省委向各地党组织及暴动队伍发布了关于夺取长沙的命令,然而,这次起义并没有完全按照中央和湖南省委的预定设想发展。1927年9月19日,在文家市里仁学校的这间普普通通的教室里,经过一场激烈的争论,最后毛泽东并没有100%执行上级的命令和原定计划。这次不执行也让毛泽东付了很大的政治代价:两个月后,在井冈山毛泽东被开除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撤消湖南省委委员,甚至传错了话,说毛泽东党籍也被开除了。然而,这次“不执行”却见证了一个改写中国革命历史的重大决策。在这里,中国革命迈出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第一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起点。

统一战线

【资料链接】《团结袁文才和王佐,立足井冈山》

在毛泽东来井冈山之前,袁文才、王佐已经在这一带活动,是井冈山的“山大王”。而毛泽东要上井冈山,就必须与他们合作,建立统一战线。那怎么争取袁文才、王佐呢?毛泽东他以礼相待,先给袁文才写了一封信,争取他对引兵井冈山的支持。然而,袁文才是果断地用书信委婉拒绝了。毛泽东第一次与袁文才见面后,便决定赠送袁文才100支枪。这使袁文才认识到,毛泽东的到来非但不是吞并自己,反而帮肋自己发展。袁文才当即表示包下工农革命军的粮饷供应,并赠给银元1000块。1928年2月,毛泽东将袁文才、王佐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袁文才任团长兼第一营营长,王佐任副团长兼任第二营营长,何长工为党代表。经过训练和改编,袁、王部队的性质有了根本的变化,提高了军事素质,部队的成分也逐渐起了变化,把一批年轻的农民吸收到部队里来了,把一些“老油子”送回到地方去安置。1928年春,王佐也加入了党组织。这样,两支原来被人称为土匪的地方武装,成为井冈山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观地说,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后能够很快立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能很快形成、巩固和发展与袁文才、王佐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更发达,更先进。” ——(美)保罗?肯尼迪

“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愚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 英国学者威尔斯

“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往往是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以前更是如此,这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在3—13世纪,中国保持一个让西方人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李约瑟

臧克家说过,有的人死了,但他却活着。毛泽东就是这样的人。纵观毛泽东一生,无论是他的生平、思想、作风,还是他的文章、诗词、书法,都有鲜明的个性,用他自己的话说:“吾好独立蹊径。”

确实,从“二十八画生”征友,到试办“岳麓山新村”;从创办“新民学会”,到送别人出国求学;从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到举行“秋收起义”,毛泽东自从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第一天起,就是以其特有的风格出现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的。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无论是“三湾改编”治军,还是“延安整风”治党;无论是“四渡赤水”,还是三大战役;无论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还是“宜将剩勇追穷寇”,都充分显示了毛泽东非凡的智慧和领导中国革命的独特方式。

随着1949年宣告“井冈山道路”的最后胜利,也就在国内外无可争辩地证明:以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愧为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的优秀战士。探索并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正是毛泽东“独立蹊径”的体现。

【篇八】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专题学习研讨

党史、新中国史网上专题班(第一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专题)随堂测试答案

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奋斗历程及启示:

1.?判断?1946年12月的宿北战役共歼敌2.1万余人。对

2.?判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亲和性。对

3.?判断?坚强的政党是成功的保证。对

4.?判断?中国共产党必须由优秀分子组成。对

5.?判断?习近平指出,没有人民的支持,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就一事无成。对

6.?判断?习近平指出,我们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对

7.?判断?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对

8.?判断?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错

9.?单选?根据授课内容,()是成功的引力。B

10.?单选?根据授课内容,()是成功的基础。C

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1.?判断?近代中华民族的危亡,呼唤一个伟大政党的诞生。对

2.?判断?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错

3.?判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准备。对

4.?单选?()是《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第一人。B

5.?单选?《新青年》杂志的创办者是:(C)。
三、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多选?第一次国共合作,共产国际对国民党的援助包括(ABCD)

2.?单选?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于1926年12月占领了(D)。

3.?单选?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于1926年10月10日攻克了(B)。

4.?单选?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于1926年8月22日攻占了(A)。

5.?单选?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如何处理党军关系问题上,共产党的特点是(B)

6.?单选?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如何处理党军关系问题上,国民党的特点是(A)。

7.?单选?由于国内当时极为严重的白色恐怖,1928年6月,中共(B)在莫斯科召开。

8.?判断?真正把党军思想贯彻到底的是共产党。对

9.?判断?据统计,自1924年5月至1927年7月,黄埔军校共招收6期学员,共计3万多人。错

10.?判断?1924年至1927年6月,苏俄对国民党的经济援助总额高达1400万卢布。对

四、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1.?判断?在中国革命发生之前,无论中外都找不到农村包围城市的经验。对

2.?单选?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地区秋收起义,创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在(C)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3.?单选?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朱德把红军的作战经验概括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B)”的十六字诀。

4.?单选?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开始创建人民军队的起义是(C)。

5.?单选?“支部建在连上”是在(A)时提出来的。

6.?判断?“支部建在连上”是建党、建军的一项基本原则和制度。对

7.?单选?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A)上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8.?判断?三湾改编实际上是我军的新生,正是从这时开始,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对

9.?判断?“我不愿跟你们去大城市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这句话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对

10.?判断?文家市转兵,保存和积蓄了革命力量。对

五、延安整风与党的团结统一:1.(c)是延安整风的整顿三风阶段。2.(d)是延安整风的思想动员阶段。?3.判断?延安整风的宗旨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对4.?判断?毛泽东做《改造我们的学习》演讲是在1940年2月。错5.?判断?《整顿党的作风》原名叫《整顿学风党风文风》。对6.?判断?延安整风时期中央规定必须学习二十一个文件。错7.?判断?1940年“九月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央领导层整风的开始。错8.?判断?延安整风开创了以整风进行党的思想建设的方法,促进了党的团结统一。对9.?判断?延安整风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对10.?判断?延安整风破除了对苏联和共产国际指示的迷信。对

六、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

1.?多选?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其主攻方向是(AD)。

2.?单选?(D)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3.?单选?《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即(C)。4.?单选?1947年6月底,(D)挺进大别山。5.?单选?孟良崮战役,歼灭了国民党(A)6.?判断?1947年7月至9月,西柏坡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制定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A7.?判断?1947年3月,蒋介石军队由于战线拉长,兵力不足,被迫将其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A8.?判断?全面内战爆发后,毛泽东主张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A9.?判断?全面内战爆发后,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A10.?判断?1946年6月底,国民党围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A七、建立新中国的构想及实践

1.?单选?邓小平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是( B )。

2.?单选?1949年( C)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决议,决定把10月1日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

3.?单选?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政治报告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权构成,应该采取( C),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大政方针,选举政府。”

4.?单选?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 A ),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制,也有别于当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

5.?单选?1947年5月,国民党伪造文件,公然诬蔑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促进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等“受中共之命,而准备甘为中共之新的暴乱工具”。这份文件是( A )。

6.?单选?民主党派坚持中间路线,希望中国在政治方面比较上多采取英美式的自由主义与( C )。

7.?判断?1947年5月1日成立的内蒙古自治政府是内蒙民族各阶层联合内蒙古区域内各民族、实行高度区域性自治的地方民主联合政府,并非独立自治政府。A

8.?判断?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照搬苏联的民族政策而来的。B

9.?判断?新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和多党合作制度。A

10.?判断?通过“李闻血案”,更多的人认清国民党的真面目,从而积极投入争取民主﹑反对内战的伟大斗争。A

八、学习老一代革命家的人格风范

1.?单选?中国十大元帅中,去世最早的是(B )。

2.?单选?1931年,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的是(C )。

3.?单选?( C)9月27日,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授予大元帅军衔典礼。

4.?判断?共产党人拥有人格力量,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称号,才能赢得人民赞誉。A

5.?判断?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A

6.?判断?领导干部要坚持在读书学习中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践人生追求。A

7.?判断?领导干部要切实解决好理想信念、思想作风、道德情操、清正廉洁等问题,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A

8.?判断?老一代革命家都出身贫寒。A

9.?判断?1935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史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B

10.?判断?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做到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则办,特别是当个人感情同党性原则、私人关系同人民利益相抵触时,必须毫不犹豫站稳党性立场,坚定不移维护人民利益。A

九、沂蒙精神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1.?单选?如今的临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A

2.?单选?贫困的地理自然条件和长期的文化积淀,造就了沂蒙人民含辛茹苦、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A

3.?单选?沂蒙精神是不朽的丰碑,以人民的名义永驻共产党人的心中;沂蒙精神是闪耀的灯塔,以历史的名义昭示后人;沂蒙精神是光辉的旗帜,以人性光辉、大爱无疆的名义引领未来。A

4.?单选?沂蒙文化在新石器时期的发展就是东夷文化。A

5.?单选?( C)年7月,在沂南县清陀寺召开的山东各界联合大会上,选举产生了山东省临时参议会,临时参议会又选举产生了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

6.?单选?沂蒙精神的( A)表现在:继承爱党爱军的沂蒙精神是新时期改革创新的思想保证;高扬沂蒙精神凸现的爱国爱民的理想信念是新时期改革创新的精神支柱;弘扬沂蒙精神彰显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新时期改革创新的锐利武器。

7.?单选?( D)概括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敢于奉献的价值取向,是沂蒙精神的核心。

8.?单选?沂蒙精神的现实意义有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A)。

9.?单选?早在1922年7月,( B)通过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就指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

10.?单选?以下关于密切联系群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D )。

11.?多选?在抗日战争年代,群众工作中最重要的是(ABCD )。

12.?多选?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 ABCD)的群众路线。

13.?多选?在弘扬沂蒙精神中强化群众路线的行为规范要(ABCD )。

14.?多选?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是(ABCD )。

15.?多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ABCD )。

【篇九】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专题学习研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要论述

发布日期:2013-10-17

浏览次数: 3039

来源: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字号:[ 大 中 小 ]

  政府中一切可以节省的开支,如客饭,办公费,灯油杂费,都须尽量减少,尤其纸张信套,更可以节省使用。这一切节省,虽在各部分为数甚少,但积少成多,并可以养成苏区中更加刻苦更加节省的苏维埃工作作风——这是万分必要的。对苏维埃中贪污腐化的分子,各级政府一经查出,必须给以严厉的纪律上的制裁。谁要隐瞒、庇护和放松对这种分子的检查与揭发,谁也要同样受到革命的斥责。同时要注意到经费节省,决不是工作减少,相反的,在刻苦的精神之下,还要使工作的效能更加增大起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训令第十四》(1932年7月7日)《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9页

  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毛泽东:《我们的经济政策》(1934年1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4页

  共产党也有他的作风,就是:艰苦奋斗!这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革命家的作风。

  毛泽东:《在陕北公学第二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1938年4月1日),《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2-2133页

  我们民族历来有一种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要把它发扬起来。要把现在许多人中间流行的那种自私自利,贪生怕死,贪污腐化,萎靡不振的风气,根本改变过来。共产党历来更提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毛泽东:《国民精神总动员的政治方向》(1939年5月1日)《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3页

  为了整个革命的利益,我们不应该姑息那些官僚主义者及贪污浪费者。这在全党全军中必须进行深入解释和动员,为革命的胜利、我们的光明前途与新中国的创造而节省一切可以节省的物质资财。对民力、对物质资财的不爱惜,无异于对党对革命不负责任,无异于犯罪。

  刘少奇:《克服困难,准备反攻,为战后建立新中国创造条件》(1942年7月20日),《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25页

  有个别的干部是被物质所诱惑,因而不愿忠实于共产主义的神圣事业,完全腐化了;另有若干干部则起了霉,要在太阳底下晒一晒才能恢复健康。所有这些坏事,所有这些弊端,在一部分军队与一部分机关学校的干部中,都是或多或少地发生过的,今后所有军队与机关学校的一切上级领导机关,必须着重于照顾全局,掌握政策,对所属各单位的生产活动一定要有统一的计划,统一的检查,绝对不容许再有各自为政,闹独立性,破坏政策,破坏法令,侵害人民利益,各单位互相斗争,互相妨碍,以及干部中贪污浪费赌博等现象再行发生。如再有这类现象发生,必须严申纪律,轻者批评,重者处罚,决不可对他们纵容,反而美其名曰“宽大政策“。这就是经济工作中的整顿三风,我们必须毫不犹豫地执行,

  毛泽东:《关于发展军队的生产事业》(1942年12月),《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90-691页

  我们陕甘宁边区内今年生产的目标是“丰衣足食”,一般的生活水平是提高了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军队中的管理工作,一般说来将是比较容易办好的。但是无论何时,在我们军队中,绝对禁止一切贪污、腐化、浪费的行为。

  朱德:《革命军队的纪律》(1943年4月16日),《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版,第90页

  很多人担心,我们未得天下时艰苦奋斗,得天下后可能同国民党一样腐化。在中国这个落后的农业国家,一个村长,一个县委书记,可以称王称霸。胜利后一定会有些人腐化、官僚化。所以现在采取许多办法,如党内反对地主富农思想,反对资本主义意识,进行批评、斗争以至处分、撤职等,都是为了挽救堕落的干部。否则,堕落的人会很多,会使革命失败。

  刘少奇:《对马列学院第一班学员的讲话》(1948年12月14日),《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13页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我们能够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年3月5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8-1439页

  我们从乡村来到城市,要注意到不使生活水准增得太高。因为建设新民主主义的国家需要很大的开支,所以我们在消耗方面不能开支太多。这就需要我们提倡艰苦奋斗、勤俭朴素的传统作风。这样,就可以使城市受到乡村朴素生活的影响,使乡村的朴素生活作风散布到城市。对于这一点,我们现在是有希望的。……青年人在这方面要做模范,因为一般的青年人旧社会的习气较少,甚至于很少。我们要提倡养成朴素的作风,我们的党也好,政府也好,军队也好,机关也好,假设有铺张浪费的现象,我们很欢迎青年人来批评。

  周恩来:《恢复和发展生产是解决城乡关系问题的关键》(1949年4月22日),《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7页

  今后的建设当中,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我们的物质生活还不应该过于享受。在这一点上,我们老一代的人,非常希望青年一代的同志来做模范、做先锋。我相信,在这种精神之下,便于我们解决城乡关系的问题,使共同的力量用在生产上。有些时候,同样的一种工作,青年人做起来就可以节省很多。我们可以看到,在学校里、工厂里和农村里工作的青年团的同志们,可以用极少的经费办好多的事情。要勤俭朴素,还要活泼愉快,并不是因为勤俭朴素就变成什么事情也不管,要节省就什么活动也不搞了。青年人可以在最少消耗的情况下成就最大的事情,把节省下来的钱用在生产上、学习上及各种工作上。他们还可以创造发明,因为青年人富有朝气,可以抓住很小的事情加以研究,能够接受新鲜事物。这些都是青年的优点,今后要发扬起来。在城乡关系上来说,需要青年来改革城市中的奢侈生活及铺张作风,养成一种朴素、勤俭、活泼的作风。这样,就会使城乡之间的关系搞得更好。

  周恩来:《恢复和发展生产是解决城乡关系问题的关键》(1949年4月22日),《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8页

  现在到了一个新环境,要精兵简政,节衣缩食。接收一些机关,不要把官僚机构的坏东西也接收下来,而是要加以改造。我们现在虽然生活在城市里,但旧衣裳还是要穿,不要向剥削阶级造成的奢侈腐化的生活看齐,要向我们历来的艰苦朴素的生活看齐。这样才能节省国家的经费,使人民尤其是工人阶级生产的东西,首先用到革命当中、战争当中去。这样才能使我们有力量增加生产,克服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给我们遗留下来的困难。这是我们在恢复生产的工作中对于我们工人阶级的一个号召,也是对于我们人民的一个号召。

  周恩来:《恢复生产,建设中国》(1949年7月23日),《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6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国家机关,必须厉行廉洁的、朴素的、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工作作风,严惩贪污,禁止浪费,反对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

【篇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专题学习研讨

学习主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

单元概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指的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它包括四个时期,第一时期,国民革命时期,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到1927年北伐战争结束,第二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从1927年南昌起义开始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到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两党的十年内战基本结束。第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从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 开始全面侵华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第四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从1946年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开始到1949年国民党垮台为止。一、二时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时期。

学习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4课开辟新纪元

背景:巴黎和会的召开,

导火线(原因):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上的失败。

时间:1919年5月4日;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惩办的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與、张宗祥。

发展:6月3日以后, 主力:工人阶级

中心:上海

特点: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显示了巨。大的力量。

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五四精神”核心:爱国主义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干部和组织条件)

2、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阶级基础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思想基础

时间:1921年7月23日 地点:上海

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参会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

内容:1、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2、大会确定了党的当前任务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3、大会选举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

4.党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意义:宣告了中共的成立

1、开天辟地的大事。

2、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第15课北伐战争

时间:1924年1月

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时间:1924.6,地点:广州黄埔,(国共合作创办)

负责人: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组织部主任:周恩来。

意义: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为北伐战争和国民大革命奠定了军事基础。

目的:铲除军阀势力,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全国。

时间:1926.7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经过: 主战场:湖南、湖北(两湖地区),

重要的战役:汀泗桥

部队:国民革命军

结果: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北洋军阀基本被打垮 。

胜利进军的原因:1、国共携手合作,2、北伐官兵的英勇善战,3、工人和农民的支持

背景: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关系彻底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时间:1927.4.18 地点:南京 建立者:蒋介石

性质:代表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

“宁汉合流”:指南京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的和并。

第16课星火燎原

时间:1927.8.1 地点:南昌

领导人:周恩来(书记)、贺龙、叶挺、朱德、刘佰承。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8月1日成为人民军队诞生的纪念日。

秋收起义 时间 :1927.9 地点:湘赣边界

文家市决策: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正确道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8年,毛泽东建立起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会师 时间:1928年4月,队伍:毛泽东和朱德的队伍

概况:1928年5月4日,两军举行会师大会,宣布两军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意义:形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工农红军第四军。

第17课 红军长征

原因: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执行了王明的“左”傾冒险主义的方针和政策,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时间:1934年10月,

路线: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冲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过彝族地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回师甘肃会宁→长征胜利和结束。

时间:1935年1月;地点:遵义

主要内容:1、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2、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长征胜利的意义: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长征精神:革命必胜的乐观主义,为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的献身精神,团结协作不怕困难的牺牲精神,和群众血肉相连。

学习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内容概述: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开始了对中国的局部侵华,由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使得日本步步紧逼,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在国难当头的生死关头,国共两党在一次携手合作,建立了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共赴国难。中华民族的各阶层以不同的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在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支持下,在中华民族的共同努力下,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这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反侵略的完全胜利,这一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第18课难忘九一八

时间:1931.9.18, 地点:沈阳北郊柳条湖

国民政府的态度:实行不抵抗政策。

结果:导致东北的沦陷。

影响;这是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

背景(原因):1、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步步进逼,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最重要的原因);2、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国民党内部不断分化;3、“一、二九运动的感召;4、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目的:逼蒋抗日时间:1936.12.12(又称双十二事变) 地点:西安

人物:张学良、杨虎城;中共参加谈判的代表:周恩来等

结果:和平解决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也标志着抗日统一局面的初步形成。

第19课 全面抗战的开始

时间:1937.7.7地点:北平西南卢沟桥;

影响:揭开了中华全民族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

时间:1937.12.13地点:南京

概况:对南京进行了疯狂的大屠杀,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的罪行,在持续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屠杀我国同胞达30多万人。

认识:充分体现了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但日本政府的主要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华历史和南京大屠杀,充分说明日本政府部分领导人不能正视历史,检讨错误,妄想给日本军国主义招魂,使日本再次回到军国主义的老路上来。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7月8日,中共发表抗日通电;

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

工农红军改变为八路军、新四军;

正式形成: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影响: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第20课 血肉筑长城

台儿庄战役:时间:1938年 指挥者:李宗仁

地位:国民政府自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的一个胜利,

意义:它沉重的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的必胜信心。

时间:1940.8,

目的:为粉碎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囚笼”政策。指挥员:彭德怀; 地点:华北地区 特点:破袭战;

意义:沉重的打击了日寇,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热情,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背景: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夕;

目的:为了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解决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前途问题

时间:1945年4月地点:延安

主要内容:1、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2、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那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3、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4、大会选举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新的中央委员会。

意义: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国递交了投降书,也标志着中国的抗日战争最终结束。

3、1945年10月被日本统治50年之久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895年《马关条约》割占)

4、抗战胜利的原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建立了一个抗日民族的统一战线(根本原因)

5.意义: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彻底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3、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主题:解放战争的胜利

单元概述:本主题讲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从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开始,讲至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为止。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

第1课全面内战的爆发

背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疯狂抢夺抗战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但内战的发动还需要时间准备。

时间:1945.8

蒋介石邀请毛泽东的目的:为内战赢得时间 ,也为了欺骗民众。

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结果:签订 《双十协定》

影响:中共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时间:1946年6月;

标志: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第2课转入战略进攻

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内战爆发后,共产党用机动灵活的运动战只用了八个月的时间就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粉碎重点进攻:国民党在全面进攻遭到失败以后,于1947年集中兵力对陕甘宁边区和山东解放区发动了重点进攻。 时间:1947年6月

意义: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挺进中原),从而揭开了全国战略反攻的序幕。

第3课战略决战

名称

指挥员

参战部队

时间

战略方针

战果

意义

三大战役的意义

辽沈战役

林彪、

罗荣桓

东北野战军

1948年9月-11月

关门打狗

共歼敌47万余人

解放了东北全境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

淮海战役

刘伯承、陈毅、

邓小平、粟裕、

谭震林

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中间突破

分割歼灭

共歼敌55万余人

为解放长江以南奠定了基础

平津战役

林彪、

罗荣桓、聂荣臻

东北野战军、华北野战军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又叫瓮中捉鳖)

共歼灭和改编敌52万余人

使华北基本解放

第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目的:解放南京,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 时间:1949年4月21日——23日

结果: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

意义: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

胜利的原因:1、战争的主义性和进步性2.战略方针的正确

3.国民党政治腐败违背民意,经济崩溃

【篇十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专题学习研讨

第一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基本綱領

一、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特點和主要矛盾

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極大不平衡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的一個重要特點。這就在一方面, 使得中國革命有在農村首先取得勝利的可能;而在另一方面,則又造成了革命的不平衡狀態,給爭取革命全部勝利的事業帶來了長期性和艱苦性。

1.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特點

(1)封建時代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基礎雖然被破壞了;但是,封建剝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階級對農民的剝削,不但依舊保持著,而且同買辦資本和高利貸資本的剝削結合在一起。在中國的社會經濟生活中,占著顯然的優勢。

(2)民族資本主義有了某些發展,並在中國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它沒有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薄弱的,大部分同外國帝國主義和本國的封建主義有或多或少的聯繫。

(3)皇帝和貴族的專制政權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階級的軍閥統治,接著是大地主和大資產階級的聯合專政;在淪陷區,則是日本帝國主義及其傀儡的統治。

(4)帝國主義不但操縱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命脈,並且操縱了中國的政治和軍事力量。在淪陷區,一切則被日本帝國主義所獨佔。

(5)由於中國是在許多帝國主義國家的統治和半統治之下的,由於中國實際上處於長期的不統一狀態,又由於中國的土地廣大,中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發展。表現出極端的不平衡。

(6)由於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特別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瘋狂進攻,中國的廣大農民,尤其是貧民,日益貧困化乃至大批破產,他們過著饑寒交迫和毫無政治權利的生活。中國人民的貧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有的。

2.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這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其中,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種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對的兩大歷史任務

鴉片戰爭後,中華民族面對著兩大歷史任務:一個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一個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

1.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

1948年4月,毛澤東在《在晉綏幹部會議上的講話》中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作了明確的完整的科學概括:即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這條總路線包含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動力與領導權等方面的基本思想,它們之間具有密切的內在聯繫。

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

帝國主義是近代中國最兇殘的敵人,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對象。封建主義是阻礙中國社會進步的最反動勢力,也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對象。官僚資產階級也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

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目的

(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直接目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直接目的,是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建立新民主主義國家。

(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目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從根本上解放被束縛的生產力。

4.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包括無產階級、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小資產階級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動力。具有兩面性的民族資產階級也是中國革命的動力之一。

5.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力量

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核心是“無產階級領導”。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必須由中國的無產階級及其政黨一中國共產黨領導,這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區別於舊民主主義的根本標誌。

6.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與特點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新式的特殊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

新民主主義革命具有以下四個基本特點:

(1)新的時代條件,即屬於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不再屬於舊的資產階級世界革命的範疇。

(2)新的領導階級,即由無產階級來領導,不再由資產階級領導。

(3)新的革命指導思想,即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不再是資產階級的民主主義思想的指導。

(4)新的革命前途,即經由新民主主義社會進而達到實現社會主義社會的目標,不再是建立資本主義社會。

三、新民主主義的基本綱領

1.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綱領

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綱領包括新民主主義的國體和政體兩個方面。國體實質上是指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問題。政體是指政權構成的形式問題,即一定的社會階級採取何種組織形式去反對敵人以保護自己的政權機關。新民主主義的國體是工人階級領導下的一坍反帝反封建的人們聯合專政的共和國,即新民主主義共和圍。新民主主義的政體是實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2.新民主主義的經濟綱領

新民主主義社會的經濟形態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及其領導下的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合作社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個體經濟、國家和私人合作的國家資本主義經濟等多種經濟成分並存。新民主主義經濟政策是公私兼顧、勞資兩利、城鄉互助、內外交流,簡稱“四面八方”政策。

新民主主義的經濟綱領是:沒收封建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沒收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陳立夫和陳果夫為首的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所有;保護民族工商業。

新民主主義的五種經濟成分:

(1)國營經濟;(2)合作社經濟;(3)私人資本主義經濟;(4)個體經濟;(5)國家資本主義經濟。

3.新民主主義的文化綱領

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

真題示例(2009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常識判斷部分)

【原題】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明確地提出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無產階級政黨

B.正確分析和認識中國國情

C.得到共產國際的指導

D.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解析】答案應為B。1922年中國共產黨第二屆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在本屆會議上,中國共產黨提出了著名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這一綱領是在正確分析和認識中國國情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第二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經驗

一、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理論

1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必要性

第一,中國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是由中國的基本國情所決定的。

第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農民占全國人口的絕大多數,而工人階級人數很少,因而不可能像資本主義國家那樣,有一個本身強大的無產階級作為革命的主力,從而依靠無產階級本身的力量就足以在中心城市舉行武裝起義並取得勝利,再聯合農民的革命力量,把革命推向全國。

第三,中國革命的敵人異常強大,並且長期佔據著中心城市。

2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新道路理論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成功地開闢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新道路,這無論在毛澤東思想發展史上,還是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發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的開闢,實現了中國革命由城市向農村的歷史性轉變,保存和發展了革命力量,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徹底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揭示了中國革命發展的規律,指導中國革命取得了最後勝利。中國革命有其獨特的規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正是從中國獨特的國情出發,揭示了中國革命的發展規律,即中國革命只能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3)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新道路,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暴力革命的學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人民解放鬥爭提供了重要經驗。

(4)中國革命新道路的開闢,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光輝典範。是毛澤東思想形成的重要標誌。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

毛澤東在《發刊詞》一文中指出:“統一戰線和武裝鬥爭,是戰勝敵人的兩個基本武器。統一戰線,是實行武裝鬥爭的統一戰線。而黨的組織,則是掌握統一戰線和武裝鬥爭這兩個武器以實行對敵衝鋒陷陣的英勇戰士,這就是三者的關係。”

毛澤東於1939年10月,為黨內刊物《共產黨人》寫了一篇著名的發刊詞,他在這篇文章中回顧了中國共產黨走過的18年革命克敵制勝的法寶的著名論斷,他說:“十八年的經驗,已使我們懂得: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三個主要的法寶。”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實踐中依靠這“三個法寶”,建設起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無產階級政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武裝鬥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統治,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徹底勝利。

“三個法寶”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創造,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歷史經驗。正確地理解這三個問題及其相互關係,就等於正確地領導了全部中國革命。

1.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基本策略路線。中國革命要建立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是由中國社會和中國革命的實際情況決定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無產階級儘管革命性很強,但人數少,如果單憑自己一個階級的力量,是不能取得革命勝利的,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結成廣泛的統一戰線;中國革命的長期性和不平衡性,也決定了建立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是必要的。在中國,建立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不僅必要,而且是完全可能的。因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矛盾極其尖銳複雜,這種極端尖銳複雜的中國社會政治局面,在客觀上提供了利用矛盾建立和發展統一戰線的可能性。

中國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和發展,經歷了四個歷史階段:國民革命統一戰線、工農民主統一戰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人民民主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和主要經驗:在統一戰線中必須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堅持無產階級領導權;革命統一戰線中包括兩個性質不同的聯盟,必須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統一戰線中必須正確處理同資產階級的關係,對資產階級實行又聯合又鬥爭的政策。

2.武裝鬥爭

中國革命必須以長期的武裝鬥爭為主要鬥爭形式。因為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國情,決定了中國革命只能以武裝鬥爭為主要鬥爭形式;敵強我弱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經過長期的武裝鬥爭,才能取得勝利。中國革命的武裝鬥爭實質上是無產階級領導下的農民戰爭。因為農民是中國無產階級最可靠的同盟軍,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力量;農民是中國革命軍隊的主要來源;農村是中國革命的主要戰略基地。武裝鬥爭與非武裝鬥爭要相互配合。

毛澤東關於人民軍隊建設的主要原則有:

首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人民軍隊的唯一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由人民軍隊的無產階級性質決定的;執行三大任務,是我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的具體體現;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宗旨,對人民軍隊的建設和進行人民戰爭具有偉大意義。

其次,規定了黨指揮槍而不是槍指揮黨的根本原則。這是由人民軍隊的性質、職能和宗旨決定的;這是由我軍的主要成分是農民這一基本情況所決定的;這是由中國革命的特點所決定的。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主要是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的領導。

再次,人民軍隊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則。政治工作是人民軍隊的生命線。人民軍隊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則是官兵一致、軍民一致、瓦解敵軍和寬待俘虜。

最後,實行民主制度和嚴格的紀律,是人民軍隊區別於一切舊式軍隊的顯著標誌。與軍隊政治工作原則相一致,毛澤東還親自為我軍制定了政治民主、經濟民主和軍事民主的三大民主制度。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是毛澤東為人民軍隊制定的統一的革命紀律,是我軍團結戰鬥的重要保證。

人民戰爭思想,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義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核心內容。

毛澤東關於人民戰爭思想的基本點主要有:堅決依靠人民群眾;人民戰爭必須建立鞏固的農村革命根據地;建立三結合的武裝力量體制。

毛澤東還創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適合中國革命戰爭特點的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原則。主要有: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把遊擊戰爭提高到戰略地位;正確、適時地實行軍事戰略的轉變;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十大軍事原則。

3.黨的建設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丁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全民族的先鋒隊。建設一個全國範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共產黨,是一項偉大的]j程。

首先,黨的自身建設的有利條件:黨具有一個好的階級基礎;黨具有一個好的思想基礎;黨有一個完檔的建黨學說。

其次,黨進行自身建設的特殊困難:小資產階級思想影響比較嚴重;黨的理論準備不足;封建主義的影響比較嚴重。

黨的建設理論的基本內容有:

第一,著重從思想上建黨,以無產階級思想改造非無產階級思想,是黨的建設的突出特點。黨的思想建設是黨的各方面建設的基礎。著重從思想上建黨,必須解決共產黨員不僅要在組織上入黨,而且要在思想上入黨的問題;必須普遍深入地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要加強黨員的黨性修養;整風運動是進行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的好形式。

第二,強調黨的建設必須同黨的政治路線相結合。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黨的建設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於黨的綱領和黨的政治路線的正確與否。因此,黨的建設要緊緊圍繞黨的政治路線來進行。

第三,在黨的組織建設上,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民主集中制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堅持民主集中制,最根本的就要做到四個服從,即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

第四,加強黨的作風建設,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1945年,毛澤東在中共七大作的《論聯合政府》報告中,第一次概括了黨的三大優良作風,即理論聯繫實際的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作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作風。黨的三大優良作風,表明了共產黨人對待馬克思主義、對待人民群眾和對待自己的科學態度,是中國共產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

第三節 新民主主義社會

一、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性質及特徵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直接目的是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共和國。從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建立,這個歷史階段是有步驟地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階段。

1.新民主主義社會的過渡性質

新民主主義社會是帶有過渡性質的,而不是獨立的社會形態,它屬於社會主義體系,是近代中國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走向社會主義社會的仲介和橋樑,是中國社會發展不可逾越的一個歷史階段,是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2新民主主義社會的特徵

新民主主義在經濟上的基本特徵是:實行以國營經濟為主導的包括合作社經濟、個體經濟、國家社會主義經濟和私人社會主義經濟五種經濟成分並存的新民主主義經濟制度。

新民主主義在政治上的基本特徵是:實行以工農聯盟為基礎,包括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聯合專政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制度。

新民主主義在文化上的基本特徵是:實行發展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即新民主主義文化的方針。

二、新民主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

新民主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經歷了土地改革徹底完成前後兩個時期的變化:

(1)1949年10月,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後取得全國政權,建立起新民主主義社會。這時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眾同國民黨殘餘勢力、地主階級和帝國主義的矛盾。

(2)1952年底1953年初,當新民主主義革命遺留的歷史任務特別是土地改革徹底完成後,新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中國人民同三大敵人的矛盾不再是主要矛盾,而新中國成立後已經存在著的工人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社會主義道路同資本主義道路的矛盾上升為社會的主要矛盾。

真題示例(2006年浙江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常識判斷部分)

【原題】下列有關新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社會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為: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

B.關於新民主主義政治,毛澤東指出,要建立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C.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經濟綱領是:沒收封建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沒收四大家族為首的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所有,保護民族工商業

D.新民主主義文化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

【解析】答案應為B。新民主主義政治的特徵應該是實行以工農聯盟為基礎.包括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聯合專政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制度。

【篇十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专题学习研讨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设计)(人民版)?

一、教学目标:?㈠知识与能力?

学生在本课应掌握的基础知识有五四运动、中共成立、中国第一次工运高潮、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土地革命、长征、遵义会议、土地改革、人民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意义。?

学生在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上,要能叙述中共历史上召开的哪些会议及历次会议所解决的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要能够列举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重要的具有转折性历史事件,要能通过资料收集,讲述例如红军长征的荡气回肠,可歌可泣及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要能够使学生认识中国社会各派政治力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表现,探讨中国革命新道路开辟的艰难历程及中共政治上的不断成熟,从而进一步得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样的历史结论。?

通过此课学习,体会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艰难的历程,进一步树立为中华新崛起理念,认识无论是民主革命还是今天我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既要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不怕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更要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㈡教学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本节内容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让学生从众多的历史事件中去寻找宏观知识、微观知识的呈现规律。?

㈢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分析,让学生认识中共成立是中国民主革命过程必然现象。?2.通过对“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形成的分析,让学生认识任何真理必须经得住实践的检验,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3.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综合分析,认识中共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学习的重点是“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历程。“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成熟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

重要原因。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要处理好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的人民群众与杰出领袖、政党之间关系,辩证法中的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之间关系。?

学生学习的难点是中共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成熟。??

三、教学资源:?

学生方面,学生预习本课,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基本要素。阅览室找有关本课的《历史学习》、《中学生政史地》杂志有关内容,自制本节内容小卡片。?

教师方面,结合本班学生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课件上突出历史阶段特征,重大历史事件评述,有关“堂堂清”巩固练习,教师在上课前认真阅读胡绳《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历史教材,提高自己教授好本课高层建瓴构建历史框架体系的能力。?

四、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

1.教的方法:讲述法、讲解法、读书指导法、图示法、辅助多媒体教学。?2.学的方法:讨论法、讲演法、发现法、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师: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分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国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为挽救中国危亡他们先后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那么爱国的学生呢,他们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时发动了什么运动??

生:“五四”运动(齐声回答)?

2.“五四”运动:?

师:“五四”运动导火线是什么?

生: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师:仅仅一个外交的失败就能开创中国民主革命新时期吗?重要的历史背景是什么?生:学生思考、讨论,选取若干同学重点回答?

师:“五四”运动开创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时期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其次“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以独立政治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在运动中起到了主力军作用,“五四”运动中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汇成了反帝爱国斗争交响曲,“五四”精髓就是爱国主义。?

师:“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这里有一个很难理解问题,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联系和区别问题,同学们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问题,新旧民主革命联系和区别是什么?教师可作必要的提示。?

生:学生思考踊跃发言?

师:总结、联系。同属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区别在领导阶级不同,指导思想不同,革命的前途不同。?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节是本课中易掌握的内容,适当补充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⑵中共成立过程中要引导认识中共“一大”规定的党的任务的不完善性。大会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师:问学生党的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但是中国革命的国情是什么,中国革命的敌人是什么??

生:通过充分的讨论,认识到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师:进一步问学生,中共“一大”规定的党的任务有推翻资产阶级,是否符合中国革命的国情。?

生:回答不符合中国国情,当时中国革命的敌人还不是民族资产阶级,而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民族资产阶级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

师:中国共产党纲领的不完善性,说明中国共产党刚成立,政治上不成熟。?

4.国民革命:?

⑴国民革命又称大革命或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⑵讲述本框题必须向同学们说清楚,推进国民革命的旗帜是革命统一战线。?

师:问学生,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无产阶级及劳动人民政党,为什么还要与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政党合作呢。?

生:思考、讨论,得出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的强大和凶残,单靠无产阶级是无法战胜敌人的,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师:充分赞扬学生得出的结论,并充分说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接着教师必须简要叙述国民革命发展线索,从国民革命的兴起、发展到失败,并认真解析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5.“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⑴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这个框题,讲的是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个符合中国国情革命的探索过程,这个革命道路开辟是用血的代价换来,也充满了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⑵中国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农民阶级,所以中共走农村革命路线推翻封建军阀存在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赢得广大农民对革命战争的支持。?

⑶必须向同学们重点说明的是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巩固、发展、转移这样一条“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开辟总的发展轨迹。?

⑷在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段史实时,重点引导学生思索两个问题,一是红军长征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二是为什么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两个问题学生一般还是能够认识,不过教师要作必要指导,在长征的原因问题上,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危害是导致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是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

在讲述红军长征这段史实时,须略为叙述“长征精神”内涵,它与“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关系及内在联系。?

⑸讲述分析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开辟这个框题,须总结毛泽东思想在国共十年对峙阶段体现。可从军事理论、土地革命理论、政权理论、党的自身建设理论、革命策略理论加以叙述,从而说明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说明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⑴抗战这段历史上教材作了简要说明,教师只要说明抗战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共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历史作用。同时说明抗战中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国民党主持的正面战场相互关系,让学生明白抗战胜利是全民族抗战奏响的凯歌。?

⑵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一节内容,可让学生看书,教师提问。

师: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生:美蒋反动派与中国人民矛盾(民族矛盾下降,阶级矛盾上升)

?师:国共两党矛盾反映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教师稍作提示,学生讨论。?生: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师:问学生人民解放战争为什么在短短三年内取得胜利。?生:热烈讨论,学生不一定得出较正确的答案。?

师:同学们可从舆论上、土地改革上、军事斗争路线方面加以论述。?

⑶人民解放军从军事上推翻蒋家王朝的反动统治。教师从粉碎敌人全面进攻、重点进攻、

大反攻、大决战、渡江战役加以说明。?

⑷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段史实,教师必须向学生说明新政协召开主要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标志着“三座大山”统治人民的结束。?

⑸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教师可让一名普通话讲得好的同学有感情朗读,教师逐条讲解,宏观上从国际意义、国内意义加以解析,从而得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必然。?

⑹关于本课课堂练习与课后练习的处理问题。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学案体现出来。学案包括本课框架结构,重点难点,知识与能力目标,情感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自习时能够初步认识本课主要内容。具体的练习题书本上题目应首先要求学生练习,作出做到位,适当编一些填空题、选择题,一题多问式的问答题。课后小组讨论题,撰写学习本课的心得体会。还可以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与教师就这一课教学进行教学对话,就某一问题进行小范围的教与学的争鸣,以起到教学相长之功效。?

六、教学后记?

本课内容涵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十多年的历史,教学内容多,教学层次复杂,阶段特征模糊,如果用一课时把教学任务完成,教师真要好好构思本课的教学内容。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教师预先要设计好学案,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抓重点,攻难点,找切入点,激兴奋点,这样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教者感觉到新教材编写体例既有中国革命史编写痕迹,又有中国通史编写特点,怎样把两种编写体例通过我们认真备课,顺利地实现三维目标,这是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感到难点的教学内容还较多,例如为什么“五四”运动是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为什么采取“党内合作”方式;工农武装割据与中国旧的军阀割据的区别;共产国际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国的施行;红军长征精神内涵,“农村、农民、农业”这样的三农问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体现等等。教者怎样认真备课,既不要过高地拔高教材,又要深入浅出,节约教学时间,资源,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实现三维目标这就是新课程、新教材对我们高中历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篇十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专题学习研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学习心得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上,从1921年到1949年这28年间,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使中国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参加党史学习教育以来,通过重温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段光辉历程和辉煌成就,深刻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同时对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结合个人所学,分享三点心得体会。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承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我们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从一诞生就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始终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谋幸福,作为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和崇高情怀,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带领人民为了国家独立民族富强而奋斗。
在建党之初,我们党把解救劳苦大众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把革命的力量放在工农结合的基点上,通过发动人民群众有组织地进行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逐渐将分散的革命力量吸引到了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上来,形成了强有力的革命大军。大革命失败后,在极端困难的背景下,以毛泽东为代表

-1-

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找到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政治道路,奋力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十年土地革命,我们党时刻心系人民、情系群众、服务人民,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对人民的热爱、对民族的忠诚,赢得了越来越多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更加密切了党群关系,迅速壮大了武装力量,最终赢得了战争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短短的28年时间里,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群众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关键就在于我们党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历史充分证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我们党永不过时的“传家宝”。
二、走好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保障我们党的人民立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表述方式和实现形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统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政治文化建设各个方面,陆续出台了一大批惠民利民的重大举措,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党

-2-

的执政基础不断筑牢。特别是2020年,我们党举全国之力,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习近平同志指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但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党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更加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新的多样化需求,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美好生活的高尚境界,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加注重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完善、更可持续、更有保障。
三、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

-3-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