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考试心得 >

探讨影像化叙事之“时间空间化”存在的问题

日期:2018-07-19 10:54:25 浏览次数: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文学领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即“影像叙事化”,通过借助电视等媒体工具,将文学作品中的平淡叙事具化成可感可知的形象,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喜爱,但也出现了部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文学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在影像化叙事中“时间空间化”存在的问题和具体解决措施。
  关键词:影像化叙事 时间空间化 文化历史感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手机、电视等移动终端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对于文字、书本的需求逐渐降低,甚至出现了电子书籍代替纸质书籍的现象。基于这种时代背景,产生了“影像化叙事”这一新型文体,它集小说创作形象和视觉冲击于一体,革新了传统小说的写作形式,提升了人们的文化需求,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对事件本身的考究,在塑造形象过程中趋于“时间的空间化”,降低了作品的审美水平。
  一、审美水平停留在“事件空间”表层
  影像叙事化使得文学作品跨越了文字书本的“障碍”,实现了借助新媒体载体传播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文学空间,如小说作者会制作对应的广播剧,用“听”这种方式吸引更多读者,提升自己知名度的同时增加经济收入。在现在的电视剧制作中,有很多改编自都市现代小说,如《何以笙箫默》《左耳》等,这些小说的共性是贴近人们生活,塑造的角色能给人带来亲切感,在看小说或电视的过程中,人们不自觉地融入角色本身,扩大了这一类小说的影响力。但是这一类小说中缺乏具体“影像叙事化”的形象,[1]导致对应的“事件空间”描写不能很好地给予人们生活启迪与思考,让人们的审美水平停留在表层。
  之所以会产生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作家的文学底蕴相对不够,对影像化叙事问题的把握停留在事件浅层,它很容易让文学创作陷入同一模式,读者才开始接触到这一种形式时也许会

探讨影像化叙事之“时间空间化”存在的问题

觉得很新鲜,但它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时间较长之后,会给人带来千篇一律的感觉,从而放弃这一类文学作品。
  作家必须要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沉淀自己,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先将自己融入影像化叙事的年代,以“旁观者”的心态研究当时的生活事件,了解居民的经验和感受,以丰富的“事件空间”形象塑造小说情节,增加作品事件的哲学性和思考性,精益求精。如优秀乡土小说《归来》,成功塑造了陆焉识、冯婉喻等形象,作家深入地刻画了当时年代的事件,丰满的角色形象让读者不禁思考当时年代事件给人的启发,加深了读者对乡土时代的印象,在提升文学作品深度的同时,改变了读者的审美水平和风格。
  二、影像化叙事过程趋于大众化,失去“时间特色”
  在影像化叙事过程中缺乏具有“时间特色”的人物角色,作家在塑造角色时往往偏重空间化,用小人物的生活经历代替他的时间过渡,使得人物性格特征不明显,趋于大众化。在小说的写法上,影像化叙事的影响范围比较广泛,特别是在现代文学创作中,但是作家过分依赖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导致了影像化叙事的时间空间化,作家确实应该从某一层面考虑大众审美水平,如书本设计等,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所有的文学作品情节创作都依赖大众,让作品失去“时间特色”。
  如今,人们的娱乐方式逐渐增多,相对依靠电视等媒体传播的文学作品,传统书本作品存在一定的劣势,作家一定要认清时代发展形势,立足于文学作品时间轴,增加作品的时间特色,如着名小说《隐身衣》,它从独特的时间视角入手,搭建了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的桥梁,让读者认识到精神世界的可贵,成功地赢得市场。
  三、塑造的“时间空间化”角色缺乏历史厚重感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应该是影像化叙事作家在创作时的灵感来源,但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作品缺乏相应的历史厚重感,空洞地塑造出另一个时代的角色,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距离感。究其原因,主要是作家没有沉淀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更多地注重作品的市场适应程度和经济效益,甚至出现了草草结稿的现象,失去了影像叙事化文化类型的价值。
  作家要将历史时间意识贯彻到创作当中去,让人物存在鲜活的历史感觉。[2]作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具有文化底蕴的典型叙事形象才能被读者记住,历史厚重感能将影视化叙事中时间描写和空间描写完美结合,读者可以借助人物形象品读当时的历史事件,也能借助时间路线体会作品的含义。正确挑选典型叙事形象是改变影视化叙事时间空间化的重要途径,作家要将人物性格丰富化、多元化,利用厚重的传统文化将虚拟性强的人物具象化,给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提升文学作品的历史厚重感。
  参考文献:
  [1]刘晓晖.走不出的迷宫——阿莉·史密斯小说《迷》中的空间审美架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7).
  [2]张淑珍.从认知角度看时间空间化的概念隐喻与概念转喻[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3(05).
  (作者简介:刘明,男,黄淮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和数码影像)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