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基础知识 >

从课本中找答案

日期:2018-06-15 20:17:16 浏览次数:

  【阅读关键词 答题 回归课本】
  从考场走出,总有同学抱怨试题太难,似乎从未见过,课本上没有,课堂上老师也未教。其实,高考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都能在课本上找到依据,或者干脆说

从课本中找答案

能在课本上找到答案——这就是老师常说的那句话:“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本期“特别策划”栏目我们安排了三篇文章,专门讲解这个问题。请大家仔细研读。
  不少同学认为,语文考试考到课本的可能性很小。于是,平时不重视课本,备考抛开课本。分析近年的高考试卷,我们发现,“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已成为语文的一个重要现象。我们应重视课本,善用课本,用好课本。
  那幺,考试时,怎样“从课本中找答案”呢?下面我们分几点论述。
  [面对考题,善于联想课内例句]
  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Ⅰ文言文阅读的翻译题第一个要翻译的句子是:
  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吾当死之”中的“死”字是为动用法,作为得分点,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联想到课本的为动用法的例子:
  ①等死,死国可乎?(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死国”译为“为国而死”/“为了国家大事而死”。
  ②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司马迁《报任安书》)
  “死节”译为“为(坚持)气节而死”。
  ③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龚自珍《病梅馆记》)
  “泣之”译为“对(为)病梅而泣”。
  ④多情自古伤离别。(柳永《雨霖铃》)
  “伤”,译为“为……伤感、伤心”。
  含为动用法的句子还有不少,单记得①②就能完成答题。所以,面对陌生的考题,要充分启动回忆机制,迅速联想到课内与之相仿的句子,然后移花接木也好,依葫芦画瓢也好,“粘连”上去,解题就不困难了。所以,我们平时应该注重教材的精读,以本为本,用好教材。
  [面对考题,善于挖掘课本知识]
  看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Ⅰ古代诗歌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岑参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两首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唐·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此题让我们对同一诗人的两首诗做比较阅读,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为初中必读必背篇目,其内容和特点我们是熟悉的。此题是直接从课本中找答案的一个显着例证。
  另一方面,关于同类诗歌比较阅读的例子,人教版必修一P9页就有由戴望舒诗歌《雨巷》引发丁香花的比较设题——所列诗歌有李商隐的《代赠》、李璟的《浣溪沙》和王十朋的《素香丁香》。掌握了此题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完全可以解决有关岑参两首诗比较阅读这道高考题。
  再者,题目中“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和“想象虚写”都是平常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古诗词阅读中常用的术语。柳永的《雨霖铃》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特色就是一例。所以,在课本学习中所积累的结构规律、修辞特点、手法技巧、艺术特色、形象意象、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等都是考试时可以利用的。
  下面是这道高考题的答案示例,请大家对照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技法,领悟“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的含义。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实写送别之景,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属于想象虚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所去之处北庭寒冷荒凉恶劣的自然环境。
  [面对考题,善于化用课本素材]
  考场作文写作素材的缺乏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同学们年纪轻、阅历浅,现行教育模式下很难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平常缺乏积累,肚子里没有“故事”,作文所用素材往往陈旧、老套、单一,这是大部分同学的写作通病,而拾人牙慧的文章是没法精彩的。其实最简单的补救方法就是回归课本,从自己熟悉的语文教材入手,充分发掘其中的写作素材,进行多角度思考。这样,课本完全可以成为考场作文素材的“源头活水”。
  课本素材具有文化因子,富含文化底蕴,能把古典的意境、凝练的诗词、熟悉的历史掌故、脍炙人口的文言句式集中在一起,从历史的隧道、文学的天空、民间的集市、语言的栈道、诗词的音律中,“合成”浓郁的文化氛围。这样的素材从教材中信手拈来,是高考取胜的法宝。另外,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事迹等宝藏无穷无尽……
  要真正做到在考场上运用自如,就需要平时做有心人,将素材进行归类整理和积累,比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都可论证关于任用人才的观点;《廉颇蔺相如列传》《六国论》属于团结合作类材料;王维《山居秋暝》、陶渊明《归园田居》属于志趣高远、淡泊明志的材料……
  值得强调的是,课文中的文言文更是典型的写作例子。比如可学习《六国论》的结构和紧紧围绕总论点层层深入的论述技法;可从选修教材《孟子》这一单元中学习比喻论证,从《<伶官传>序》中学习举例论证。平时在对范文有了深刻印象的基础上,及时进行巩固,分别采用总分总式、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等几种基本的议论文论证框架写作,并在文章中任意采用两种或三种论证方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学会综合运用。这样充分挖掘课本写作素材并学会积累和转化,在考场作文中定能妙笔生花。
  综上所述,“答题回归课本”是对课本知识的回归,是高考语文复习的真情呼唤。语文复习回归课本,将课本与复习紧密结合起来,挖掘语文课本的无穷宝藏,让知识迁移,就可做到“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考场”。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