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基础知识 >

《祝福》新解

日期:2018-06-15 20:11:47 浏览次数: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的感受是,随着年龄阅历的增加,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绝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参及自己所能接触到的别人的见解,我们要力争提出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我们自己才会找到做教师的乐趣,而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声筒;并且在课堂上自己也就不会因简单重复而懈怠,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因教师的不断求索而得以激发、提高。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信然矣。《祝福》作为鲁迅先生的经典小说之一,各种解说亦多矣,几次人云亦云的解说之后,我慢慢也有了一些个人见解,这次高三第一轮复习课本复习,我有一些别样的处理与理解,权当抛砖引玉,以就教于大方之家吧。
  对于课本内容我是这样处理的。我先提出一个问题:一个人可以遭受多少次人生的打击?请同学们扪心自问。这时同学们议论纷纷,有人说三次,有人说四次。我再问,你遭受过什幺样的人生打击呢。有人说生过一次很重的病,有人说被家长误解、责骂、责打,有人说中考考试失利,等等。我又问,《祝福》这篇小说中祥林嫂遭受过多少次打击呢?我们一起来统计,丈夫病死成为寡妇是一次,被婆家强迫改嫁是一次(这是极强的精神刺激),第二个丈夫病死孩子被狼叼着吃了更是一次,捐完门槛自认为可以成为一个正常人却仍然被鲁四老爷排斥是一次,求教于大先生希望解除灵魂有无对自己的困扰而不得也是一次(这是压弯祥林嫂生命脊梁的最后一根稻草)。祥林嫂遭遇了多少人生打击呢?五次。试问同学们祥林嫂这样的打击你能承受吗?你遭受的人生打击与祥林嫂比较又如何?有同学说我如果遭受祥林嫂一样的打击早死了。那好我们接着分析祥林嫂到底遭受了那些人哪些方面的打击。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压在旧中国劳动妇女身上有四条绳索:政权、族权、夫权、神权。我们看看是不是这四条绳索勒死了祥林嫂:第一个丈夫死了她的生命属(转自:wWw.bdFqy.com 千 叶帆 文摘:《祝福》新解)于夫家,婆母可以强迫她改嫁换钱,这不是夫权对她的压迫吗?第二个丈夫死了族人把她赶出得以栖身的茅屋,让她无家可归,这不是族权对她的迫害吗?捐完门槛仍不被具有官宦背景的鲁四老爷接受,这不是政权对她的排斥吗?要捐门槛已排除鬼神对她的分尸、捐完门槛鬼神还苦苦追索她,这不是神权对她的威吓吗?我们可以认定是这四条绳索勒死了祥林嫂,是腐朽的封建礼教扼杀了她的生命。
  之后,我又宕开一笔。注意我们这里说的是“腐朽”的封建礼教,而不是必要的礼仪,试看今日国人在公共场所、在国外旅行的种种表现,就会深知在今天的大背景下文明礼仪是多幺重要。这里有一个典型事例提供给大家。上海世博会上有参观者爬墙、冲栏、撞玻璃,还有随处吸烟、乱抛垃圾、插队爆粗等缺德表现;德国馆工作人员,被骂意大利馆玻璃被砸碎,老外被弄得很抓狂,于是德国馆关门了,英国馆关门了,澳大利亚馆关门了;一些展馆送免费赠品,很多人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再说;有年轻人冒充残疾人投机取巧坐轮椅走绿色通道;更惊人的是,上海媒体指类似表现充斥全市,巴士站无人排队、外滩花草被乱踩,恐怕上海世博将沦为r中国人丑态展J。在世博会现场,一些中国游客在不经意间泄漏了我们的“家丑”,尽管只是个别现象,但足以让国人汗颜。实际上你在看世博,世界也在看你。有学者指出欧洲人、日本人习惯在排队时掏出书来看,不知中国人何时可以有类似举动。
  不知诸君看了如此材料作何感想,我想它会对你的写作提供素材,我也希望同学们对腐朽礼教与文明礼仪有自己的更深入地思考。
  内容方面我还提出一个自己的见解来让同学们课下讨论。我认为鲁迅先生把故事发生地点安排在鲁镇,主要人物称为鲁四老爷,先生有一定的微言大义在其中。鲁一一鲁国是中国礼仪的发祥地,鲁镇是礼教的维护阵地;鲁四谐音是
  “鲁死”了,礼教死了,这不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吗?我看是。我也不是牵强附会,我们学过的《药》里面华家夏家连在一起构成的“华夏”之意谁又说是牵强附会呢?
  对于课本写作方面我也做了一些新解。写作技巧方面最大特点应该是倒叙手法与对比手法。不说倒叙,我只说对比。你看课文中有哪些对比呢?课文开头家家户户热闹、忙碌、欢快的场景与间或一轮的乞丐祥林嫂是一处对比,结尾人神歆享牲醴与雪中尸体是一处对比,这都是祥林嫂与周围的环境人物的对比。还有祥林嫂几次肖像的对比,一到鲁镇的样子,二到鲁镇的样子,被拒绝参与祭祀活动后的样子,变成乞丐的样子,这一次次的变化、对比,描述了祥林嫂的生命轨迹。你能分析这样复杂的对比技巧,大阅读中对比手法分析又算什幺呢?
  再有我们讨论一处文字处理的特别之处。祥林嫂二到鲁镇的时候向别人讲述自己儿子被狼叼吃的文字很详细,后面还有一处几乎完全一样的文字,我数了一下大概有三百字,不知你再看第二段文字的时候是一种什幺样的方式:是从头到尾看完了呢,还是跳过去了昵?如果你从头看完了,那幺,我祝福您了,您有比较强烈的同情心;如果你跳过去了,那幺,我的判断是你的同情心是有限度的。为什幺呢?你看祥林嫂说得那样详细,证明她对这人生打击记忆是那样深刻,那样刻骨铭心;第二次她还说得那样详细,可见这打击对她打击之深重,如果具有强烈的同情心应该能够从头到尾看完第二段文字。这样的文字处理,在一般人那里应该是败笔,但在鲁迅先生这里,我们发现这个问题,深入思考下去就会有别样的体会。你看,你在阅读、评判别人的作品时,写作者也在评判你的心理、思想呢?这是我一次开会听一位老师说说起初如是而已,以后渐渐若有所悟而得来的。
  我对《祝福》一文的新解也就这些而已。我一直认为作为一个语文教师,面对高压力不能不针对高考而传授知识,但又不能仅仅为了高考,也要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学生的未来发展作出努力。我对一些课文的新解的出发点也在于此,我自知做得还很不够,愿与有志于此的朋友共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