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辅导信息 >

民俗礼仪中的苏中十番乐

日期:2018-07-19 10:43:49 浏览次数:

  2012年底,文化部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名录,江苏省扬州市申报的十番乐——邵伯锣鼓小牌子名列其中。但据笔者调查了解,如今很多当地百姓却对这一民间器乐品种并不熟悉。由此说明,邵伯锣鼓小牌子作为一个地方性乐种,其生存状况正面临着挑战,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同时,也敲响了传承与保护的警钟,亟待当地各级政府部门及音乐学界能对此给予大力扶持和高度关注。为全面了解这一民间器乐品种,笔者利用节假日对其进行了实地考察,先后多次与该“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及乐班成员近距离接触,亲身感受和领略到了邵伯锣鼓小牌子的文化意蕴和艺术魅力。
  一、历史及礼俗源流
  邵伯现隶属扬州市江都区,是京杭运河线上名闻遐迩的古镇之一。其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为民间音乐的汇聚与传播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江苏着名民歌《拔根芦柴花》和《撒趟子撩在外》就诞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十番鼓者吹双笛,用紧膜,其声最高,谓之闷笛……若夹用锣铙之属,则为粗细十番……是乐前明已有之”。据此,今人普遍认为,邵伯锣鼓小牌子起源于明代,形成于清代,发展于民国,繁荣于建国初,是苏中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器乐形式。另据该“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年近八旬的王荣堂老先生讲,邵伯锣鼓小牌子是民俗礼仪活动的产物,其发轫和发展与宗教活动密切相关。王荣堂老先生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他小时候经常跟大人一起去佛堂烧香,听到的就是这种音乐,而且每次赶庙会都能听到锣鼓小牌子的演奏。另据《甘棠小志》记载,明代邵伯地区道教兴起,大小祠堂、庙宇随之兴建,如嘉靖六年兴建的五圣祠、洪武三年兴建的城隍庙、洪武二十九年兴建的东岳庙、天启元年兴建的玉皇阁等二十多处道观遍布全镇,各种道场活动(如超度、拜忏、驱鬼、镇宅)日益频繁。由于十番乐演奏是各种道场活动的重要仪式和环节之一,因此具有宗教色彩的十番锣鼓、丝竹乐等器乐表演形式逐步得到了发展。这些都表明,邵伯锣鼓小牌子这一地方性民间乐种与宗教活动关系密切,其发轫时间应该不会迟于明代。
  如果说邵伯锣鼓小牌子起源于明代,而清代中后期则是其进一步完善和形成一定规模的重要时期。随着道教庙会及民间社火活动的日益增多,邵伯锣鼓小牌子的演奏也日益红火起来。在当地,不仅规模较大的庙会(如东岳庙会、都天庙会、城隍庙会)要演奏十番乐,而且一些较小规模的祭祀仪式(如火星会、青苗会、盂兰会)也要有十番乐的演奏。此外,各行各业的祭祖活动也少不了有演奏十番乐的内容和环节,比如,木匠业的鲁班会、粮食业的雷祖会、铁匠业的老君会、布业关帝会、理发业罗祖会、木船业大王会、药业药王会等。特别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各种祭祀仪式及行业祭祖活动推动了邵伯锣鼓小牌子的普及和发展,一度成为当地百姓在各种喜庆场合中喜闻乐见的民间器乐表演形式。到了建国初期,邵伯锣鼓小牌子的演奏更是达到鼎盛,曾参加配合华东军区文工团慰问渡江大军的演出,并受到热烈欢迎。1952年曾代表扬州市赴南京参加了江苏省的文艺汇演,省广播电台录制了《梅花三弄》《二六》《八段锦》《鹦鹉歌》《青阳扇子》等五首代表性曲目,从而使悠扬的邵伯锣鼓小牌子曲传遍全省。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经历和成就,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邵伯锣鼓小牌子的很多乐队成员相继进入省、市、县扬剧团成为专业乐师,他们以其纯熟的技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扬剧音乐。但不幸的是,由于骨干乐师的纷纷离(本文来自:WWw.bDFQy.com 千 叶 帆文摘:民俗礼仪中的苏中十番乐)去,活跃在民间的邵伯锣鼓小牌子从“文革”开始走向衰落,一度销声匿迹。
  邵伯锣鼓小牌子之所以能够重获“新生”,一是得益于国家制定实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二是归功于老艺人们的“痴心不改”和执着追求。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王荣堂为代表的原部分乐班成员从专业剧团退休后,念念不忘儿时的乡音,开始潜心研究锣鼓小牌子,并组织成立了“甘棠文化活动中心”,收集、整理原汁原味的邵伯“牌子曲”。在调查采访中,笔者曾多次聆听乐班成员的排练和演奏,他们的娴熟技艺令人敬佩,执着追求的精神让人感动。正是在众多“玩友”的共同努力下,沉寂四十多年的邵伯锣鼓小牌子又重新焕发了生机,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传承和保护这一独具特色的民间器乐品种做出了贡献。
  二、表演场合及形式
  《扬州画舫录》记载:“郡花部皆系土人,谓之本地乱弹,此土班也,至城外邵伯、宜陵、马家桥、僧道桥、月来集、陈家集人自集成班。……若郡城演唱皆重昆腔,谓之堂戏;本地乱弹只行于祷祀,谓之台戏。”这段文献记载已清楚地表明,扬州城外邵伯等地的民间戏班及民俗礼仪活动非常繁盛,其乐班及其成员构成均源于本土,即当地人“自集成班”,故谓之本地乱弹,且明确指出,“本地乱弹只行于祷祀”,这与锣鼓小牌子的表演场合及礼仪功用完全一致。另据老艺人们讲,以前迎神赛会唱台戏的乐队成员就是锣鼓小牌子的人马,具有庄重典雅的韵味。因此可以肯定,《扬州画舫录》中所记载的邵伯本地乱弹应该与今天的邵伯锣鼓小牌子有着一定的渊源。
  邵伯锣鼓小牌子的乐队编制一般为二十人左右,规模较大的近百人,规模较小的也在十人以上,而一支完整的乐队需在四十人以上。可见邵伯锣鼓小牌子的乐队编制具有灵活机动的特点。早年间,参加活动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主要是从事手工业和服务性行业的民间器乐爱好者,如道士、和尚、文人、名医、船民、铁匠、厨师等等,他们之间互称“玩友”。其中,组织者是乐班的核心,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社会活动能力。最早主要采用“工尺谱”以及通过口传心授的方法传承技艺。
  如前所述,邵伯锣鼓小牌子是当地民俗礼仪活动的产物,主要演出于庙会、民间庆典、社火活动以及各种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等喜庆场合,活动内容和目的就是祭祀神灵、祈求祝福,这一点与江南丝竹有本质区别。过去,“在苏南江都、扬州、武进、阳湖各地,民家凡遇婚丧之事,亦多动用丝竹之乐。《江都县志》记载:丧礼……近俗,于治丧日,灵前唯乐人笙簧、丝竹之音,与哭泣相间,庭中广延宾客,坐立如堵。《重修扬州府志》载:丧礼……近日扬城治丧,灵前笙簧丝竹之音,胜于哭泣。”①从表演场合来讲,上面文献中记载的用于“丧礼”场合的“灵前笙簧丝竹之音”,显然不属于邵伯锣鼓小牌子的表演范围和属性。因为,邵伯锣鼓小牌子不用于“丧礼”活动,因此,《江都县志》和《重修扬州府志》中所说的“胜于哭泣”的“笙簧丝竹之音”,指的应该不是锣鼓小牌子。这说明在江都(邵伯)地区与锣鼓小牌子还同时并存着另一器乐品种,二者应该在“小家伙”等某些特色乐器的配备和音乐曲牌(调)选择上有所区别。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