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辅导信息 >

浅谈胸膜腔穿刺术的实验教学体会

日期:2018-07-19 10:35:28 浏览次数:

  摘要:胸膜腔穿刺术是临床诊疗常用的一项技术,医学生在校期间应加强训练,熟练掌握。本文就商洛职

浅谈胸膜腔穿刺术的实验教学体会

业技术学院内科教研室胸膜腔穿刺术实验教学提出几点建议,以使医学生更好地掌握胸膜腔穿刺术,顺利通过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核,更快适应、胜任临床工作。
  关键词:胸膜腔穿刺术;实验教学;体会
  [FL(K2][HJ1.6mm]一、学校内科教研室胸膜腔穿刺术的发展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内科教研室始建于1960年。早期受条件限制,胸膜腔穿刺术实验课由理论课教师结合挂图讲授以完成教学内容。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培养具有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不断冲击教学管理者和教师。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学院购入多功能穿刺教学模拟设备,使胸膜腔穿刺术实验教学灵活多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参与度大幅提高。
  二、现阶段胸膜腔穿刺术实验教学的开展情况
  胸膜腔穿刺术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临床操作技术,我院内科教研室以全国高职高专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规划的诊断学教材为版本,结合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考核标准,编写了校本教材《诊断学实训教程》,教学按照胸膜腔穿刺术实验的目的、实验用品、实验流程、实验内容规范等环节展开。实验物品主要是多功能穿刺模拟人和一次性胸膜腔穿刺包。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配合多媒体课件,由临床病案导入胸膜腔穿刺术操作,详细讲解胸膜腔穿刺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术前准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实验课为小班授课,但在教师示范时肯定还存在学生看不清楚的情况。接下来让学生观看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胸膜腔穿刺术操作视频,对关键的环节如体位、戴无菌手套法、消毒、麻醉、穿刺、抽液、拔针等再次强调。然后分组练习,5~8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设组长、操作者、助手、记录员、录像员和联络员。先由两位组员操作,其他组员各司其职。整个实验要求角色轮换,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手法,手把手地进行指导。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切实践行了“做中学,学中做”的高职教育理念,采用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TBL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为学生稳步迈入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规范胸膜腔穿刺术实验教学体会
  1.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
  胸膜腔穿刺术是一项有创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实施无菌技术,避免医源性感染。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无菌观念,培养学生的无菌意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操作原则,如洗手、戴无菌手套、消毒、铺巾等,对于无菌持物钳、无菌容器的使用方法及操作要领要勤加练习。
  除了无菌术的应用贯穿整个操作过程,局部麻醉也是关键的步骤。胸膜腔穿刺术采用的是局部浸润麻醉的方法,在操作前要详细讲解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进行跨专业拓展学习
  临床医学生在进行胸膜腔穿刺术实验时,由于还没有学习基础护理知识,致使其在麻醉时持注射器、抽吸药液、注射等环节操作不规范,经常会出现违反无菌操作原则的现象。常见的错误有持注射器方法不正确、操作时手接触或握持活塞、进行局部麻醉时进针角度错误、推注药液前不抽吸观察有无回血等。因此,在操作前教师要向学生讲解注射器的构造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和要领。
  在医学临床实践中,很多技术操作需要具备不同学科专业的知识。目前,胸膜腔穿刺术实验教学采用独立操作技术演示,忽视了临床真实环境中学生所需的综合能力的训练。由于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学专业在某些教学单元上存在交叉,教师可以整合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打破专业界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加强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人文素质培养是医学教育的一个必要环节,提高综合素质对医学生顺利开展医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医患冲突剧烈的情况下,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在应用综合穿刺模拟人开展教学时,要时刻提醒学生把每台模拟人当作真实的病人去关心呵护,学习对病患进行积极有效的交流沟通。培养学生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要关心病人、尊重病人,使医疗技术与服务理念相融合,这也是新医学模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医患关系的和谐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是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因素,所以在医学实践教学中要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提高医患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江淑芬,王珂,姜一农,等.医学临床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临床医生论坛,2015(1):95-97.
  [2]王明鹤.临床操作技术在中职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祖国,2016(11):163.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