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辅导信息 >

教师自我认同的新意蕴

日期:2018-07-16 10:54:50 浏览次数:

  摘 要:教师自我认同是一个教师衡量自身的重要标准,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研究从吉登斯的现代性自我认同理论为出发点,讨论教师在现代性下面临的危机,进而推动教师在现代性下构建反思性的自我认同。
  关键词:教师自我认同;专业发展;自我认同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学相关理论研究的加深,自我认同似乎转眼间成为了教育学研究的热门话题。简单来讲,所谓的自我认同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稳定的自我认识,它是个体自我统一性的表现,综合体现在个体所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教师而言,自我认同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自我成长和成熟。
  一、教师自我认同问题的由来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特别是在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浪潮下,更加速了教师自我认同危机来临。“我是谁”、“我想要什幺”“我往何处去”诸如此类的问题一直困惑着教师的自我发展。通过对已有的文献梳理,可以发现,过去的研究更倾向于把教师的自我认同划分为不同的维度进行研究,以期望全面了解自我认同的构成要素。然而,简单的把教师自我认同划分为不同的维度,是难以触及到教师自我认同最内核的东西。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的方向已经不再局限于对教师自我认同问题的归类和划分,转而开始对教师的自我统一性研究上进行拓展。特别是现代性下,知识的不确定性,以及知识的碎片化,教育自身也需要不断的改革,以应对社会对教师发展提出新要求,这无形中加大了教师自我发展的负担,进而引发教师自我认同危机的来临。
  二、现代性与教师自我认同的勾连
  (一)制度化教育推动教师自我反思
  当今社会,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在制度之中,教师也是如此。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制度具有“制约”和“促进”的双重作用。吉登斯认为,人们的创造性活动,是以当时所处的环境为支撑的。制度化教育发展到今天,现代学校已经成为一个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教育场所。对教师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甚至高度统一化的教育,依然成为制约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障碍。然而,现代性下,制度化的教育仍在,但在制度的“制约”和“促进”的双重影响的背景下,教师自我创造性活动开始不断的利用“规则”来实现。由此可见,教师在自我认同中的反思和对抗,其实是受到了一定的外在条件的限制。这种限制告诉我们创造并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再造活动。从这种观点出发,在教师职业成长中积极塑造自我,实现自我认同的道路上,制度化的教育作用是不容忽视和抹杀的。
  (二)自反性现代化为自我认同注入活力
  自我性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性有多种可能,这便是自反性现代化的回答。根据启蒙运动的老公式,后者依赖现代化来克服现代化。”从中这个概念可以看出,现代性本身不仅是“反思”,还有“自我对抗”。现代性下,人们面对社会发展后果威胁时,所表现出的更多是自我对抗。用现代性来对抗现代性,在对抗中形成新的认识。对于教师而言,这种现代性理论似乎给教师自我认同提供了为教师自我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自反性现代化作为社会发展的阶段,说明了自我认同是现代化的产物。教师要克服自我认同危机就必须要回到现代化中,在现代性社会中去克服自我认同中出现的危机。但同时,自我性现代化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动力,它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使得教师必须在冲突和矛盾中寻求突破。
  (三)风险社会加剧了自我认同的信任危机
  在吉登斯看来,现代性社会中充满着风险,作为现代人完全避免风险是不可能,只有积极应对风险才能在风险社会中找到出路。吉登斯指出,“风险社会个人的适应态度主要表现为四类:实用主义、乐观主义、犬儒主义、实践主义。”在这四个态度中,吉登斯最为推崇的是实践主义,其不同于悲观主义的那种消沉态度来应对风险社会,它包含了实用性和积极性的特点,是一种类似自嘲或自我幽默感的态度来淡化风险社会中的悲观情调。在风险社会中,教师必然需要不断的调整的自己的角色来适应新的教学环境。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实践态度,在实践中应对这种在复杂的局势,同时不断的在自我批评中克服危机,推动教师自我认同的发展。
  三、教师自我认同危机中的新意蕴
  (一)在制度化背景下推动自我认同的新发展
  学校教育作为制度化教育发展的缩影,它给教育发展带来一种新的契机。在教师看来,制度的背景是教师发展中必须要正视的一个问题。“制度总是会给人提出各种各样的规范性要求,并希望人们在既定的制度框架内扮演相应的角色采取行动。”这就需要教师要提高自我意识,对制度保持一种适当的反思行为。首先,教师个人要在“制约”和“促进”中达到统一。这就要求教师不要对制度本身进行消极的应对,而是在制度的限定范围内,为自我发展拓展空间,并且这种拓展或突破必须依据当前制度机构。其次,制度本身也被赋予了自我突破和超越的特性。制度作为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其本身烙下深深的社会烙印。从这方面来看,对制度本身的看法变成了一个认识论范畴的问题。那幺教师只需要扭转自身的片面认识,全面了解制度本身的属性,这类问题便会迎刃而解。最后,教师要充分发挥自我意识,建构真实的自我。自我意识在处理自我认同危机时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在制度化背景下调动自我意识,认识自我,建构自有教师督促学生学习的班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结合。
  (二)自反性为现代教师发展认同开辟新路径
  在吉登斯的观点中,自反性的现代化理论就代表着教师对现代化教育的一种反思。这种反思不但包含了教师对当先教育的不满,也带有对教育现状的妥协。在现代性下,随着教师的自我反思也在不断的跟进,教师自我认同变成了一种评判性的反思活动。自我批判是教师在对现实否定基础上产生的,并在否定中重新审视现代教育。这种新的认识倡导宽容的教育环境的同时,也并不是对教育毫无原则的妥协,而是培养一种理性的价值观念。同时,他还指出,“现代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不是充斥着各种理性成分,而是理性的缺乏,以及非理性的盲目盛行。”所以,教师应公正看待当代教育中不合理的成分,防止盲目的贬低教育的弊端。教师能做的就是对现代教育抱有一种宽容的态度,用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现代教育,让教师从“理性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中,重塑教师观。
  (三)风险社会克服教师自我认同的信任危机
  风险社会下,教师发展中出现的“我是谁”的困惑、人生定位的缺失、创造性精神的丧失,以及自我焦虑感的加剧,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教师自我认同内在分裂,以及教师自我认同感的消退。吉登斯认为,风险社会本身“已经超越了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之分。风险社会是我们生活的动力机制,也是我们面临的新两难困境的中心难题。……在机遇与风险之间,能否达到有效的平衡,就取决于我们自己。”这句话指出,最为教师,不能把风险本身看成一个不和谐、不安定的成分,而应该把它看成一种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状态,以此唤醒教师面对挑战,激发潜能。改变心态,唤起教师的责任意识,这是教师在风险社会中的“自我保护”。对于风险社会,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理解。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在应对风险社会时,必须要转变人生态度,唤醒人们的自我意识。对于教师而言,这种责任意识的唤起,更有利于教师在工作中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提升应对风险社会的能力。
  总之,在现代性下,重新对教师自我认同的分析,关系着教师自我认同的新发展。教师自我认同需要教师提高自我认识,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正确处理社会关系,分析复杂的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历史性和发展性的特点,重新建构出教师的自我认同的新机制。
  参考文献:
  [1](德)乌尔里希·贝克、(英)安东尼·吉登斯.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原文来自:wWW.bDFqy.com 千叶 帆文摘:教师自我认同的新意蕴)、传统与美学[M].赵文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8.31.42.43
  [2]程岭,王嘉毅.初任教师的自我认同探究——基于吉登斯的现代性自我认同理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13):36—40
  [3]李茂森.反思性选择:教师自我认同的运行机制[J].教育发展研究,2013(8):24—28
  [4](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96
  作者简介:
  余金峰(1991~ ),男,汉族,河南许昌人,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学生,硕士,教育原理方向。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