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题库 >

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发言稿(精选范文12篇)

日期:2021-09-01 15:33:23 浏览次数:

时期是汉语词汇,拼音是shí qī,意思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段具有一定特征的、较长的时间。如:上古时期、远古时期、萌芽时期、三皇五帝时期、封建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少年时期,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发言稿12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发言稿12篇

【篇一】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发言稿

一、选择题

1.1978年至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重要法律230多部。其中主要包括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  )

A.保障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B.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了基础

C.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D.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解析:D 抓住时间(1978年至1992年)和材料核心(包括宪法在内的各类法律230多部),据此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故D项正确;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在1949~1956年的过渡时期,故A项错误;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基础也是在过渡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表明确立依法治国的方针,故C项错误。

2.(2014黄冈)2014年2月19日,习近平会见连战时强调:“两岸同胞要齐心协力,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至于两岸之间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我们愿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同台湾方面进行平等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我相信,两岸中国人有智慧找出解决问题的钥匙来。”这充分说明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  )

A.和平、平等、民主协商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尊重台湾同胞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

D.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

解析:B 从材料信息“我们愿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同台湾方面进行平等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可知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故选B项。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

3.(2014年上海历史,30)中国正式起诉美国商务部对中国产品发起的13起反倾销措施,这一事件发生的背景是 (  )

A.中国参加了亚非会议

B.中国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

C.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D 亚非会议不受理国家间的经济纠纷,故A项错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只是一个论坛性质的组织,对各成员方没有法律效力,故B项错误;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中美尚未建交,故C项错误;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可以在国际贸易发生争端时起诉美国的反倾销措施,故D项正确。

4.(2013湖北八市联考)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  )

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B.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C.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即将确立

解析:B 读图可知,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出现在1985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村改革始于1978年,城市改革始于1984年,故B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与图中时间信息不符。

5.深圳市于1987年公布了《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并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合法的土地市场,率先试行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综合改革。材料反映了 (  )

A.改变了我国经济的所有制形式

B.说明计划经济体制退出了历史舞台

C.证明市场经济体制在当地已确立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在探索中前进

解析:D 深圳市建立土地市场,将土地的使用权在市场上出让,土地的所有权仍然归国家,并没有改变其公有制形式,故A项错误;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才退出了历史舞台,故B项错误;材料仅仅涉及土地管理领域,并不能证明市场经济体制在当地已确立,故C项错误;深圳市土地市场的建立,对土地资源进行市场配置,表明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在探索中前进,故D项正确。

6.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史学界对于李鸿章的评价多是“投降卖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史学界开始承认李鸿章对于近代社会转型的推动作用。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极左思潮的影响 B.改革开放的影响

C.儒学复兴的影响 D.计划经济的影响

解析:B 对于李鸿章的评价多是“投降卖国”,这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产物,是革命史观的结论;承认李鸿章对于近代社会转型的推动作用是以生产力发展、现代化角度为出发点,主要是受改革开放的影响,所以B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7.(2014呼和浩特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简介

依据材料请结合历史背景,解读新中国护照的发展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解析:本题关键信息是“结合历史背景”,解答该问题应从护照在不同时期数量、内容和技术含量等方面总结归纳发展过程,然后结合相应的时期所体现的不同外交政策和中国国内政策等历史背景加以解释评述即可。例如对“1949年单页版、50版、53版、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防伪手段几乎为零”解读就可以阐述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由于外交上采取“一边倒”政策,主要是同社会主义国家有外交关系,护照采取了中俄文对照;20世纪70年代前期护照改为中法英文对照,也体现了中苏关系的恶化以及与西方国家的建交热潮。

答案:示例:

一、从护照上的文字看,20世纪50年代由于外交上采取“一边倒”政策,主要是同社会主义国家有外交关系,护照采取了中俄文对照;20世纪70年代前期护照改为中法英文对照,也体现了中苏关系的恶化以及与西方国家的建交热潮;20世纪80年代护照上不再注明使用的限定范围,反映了中国已走上对外开放的道路。

二、从护照的签发数量来看,20世纪80年代之前,由于计划经济和当时的政治氛围,加之长期处于同世界隔绝的状态,签发护照数量很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加入世贸组织,对外联系增多,特别是在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观念改变的民众中,涌现出了出国热潮,使护照签发数量剧增。

三、从技术上看,20世纪90年代由于高科技的使用,改变了过去没有防伪手段的状况。护照的变迁折射出了国家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发展。

【篇二】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发言稿

形势与政策论文

正视民族问题 共建和谐民族关系 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的实质是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但若笼统地把民族问题归结为阶级问题则未免有失考虑。三十年前的社会主义中国早已把阶级斗争放在了次要的位置,换上经济建设唱主角。然而,近三十年来民族分裂势力的嚣张气焰并无消减半分,即便在经济发展,政局稳定,文化繁荣的当代中国,仍出现了触目惊心的“314”打砸抢烧案和“七五”事件。“民族问题”,成了这两起特大暴力犯罪活动的幌子,成为境外敌对势力继“台湾问题”,“人权问题”后又一个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毫无疑问,民族问题不仅仅是阶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无论实行什么社会制度,民族问题的存在从来都是毋庸置疑的。国内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否关键在于一国民族政策的适当与否以及能否做到依靠全民力量落实好具体的措施。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阶段,但我们不能由此抹杀掉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只有首先承认并且正视民族问题的存在,我们才能通过努力真正地逐步形成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我国一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共同繁荣的原则。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历史不是玩偶,事实不容捏造。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成功的和极具生命力的。各少数民族聚居地近半个世纪以来繁荣安定的社会局面便是铁证。
  处理好民族关系问题,既是一个国家的重大问题,又是人们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具体问题。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还要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注意和不同民族的同学和谐相处,尊重彼此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多关心,多交流,互勉共进,共同为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

2. “两个共同”的深刻内涵及其对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意义

论文摘要: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认真回顾总结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形成发展和完善创新,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完成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的根本任务,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两个共同”的提出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两个共同”的主题,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精辟总结,是对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任务的高度概括,是科学发展观在民族工作上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

关键词:两个共同;民族团结;指导意义;

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是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依据,是维护民族团结的生命线。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了关于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核心的民族理论政策基本框架,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重申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地位和党的民族政策,实现了民族工作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站在历史发展和时代要求的高度,敏锐把握国际国内民族问题的发展变化,鲜明提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重要思想,科学阐明民族问题的内涵,并把发展作为现阶段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核心,推动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发展创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我国进入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新形势、新任务,鲜明提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实现了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与时俱进。

2003年3月4日,胡锦涛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讨论会上明确提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这是对新时期民族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和新概括,既是我党几十年来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经验归纳,也是对世界各国解决民族问题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既顺应了百年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要求,也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既科学、精辟地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深刻内涵,也十分准确地阐明了我党制定民族政策的根本依据和理论基础。它高度集中地概括了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及根本任务,是做好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行动纲领。

一、“两个共同”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创新

民族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民族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新的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并用于指导新的实践,是我们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古今中外处理民族问题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顺应时代潮流和时代要求,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共同”这一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新时期的创新发展。

二、“两个共同”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体现

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内容。“两个共同”的提出,就是站在民族平等的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出发,从中国现阶段已经实现总体小康水平,但地区差距还较大,民族地区发展还相对落后这一现实状况出发,把实现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共同奋斗、共同发展、共创繁荣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提出来,这一主题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三、“两个共同”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论述一脉相承,又达到了新的高度

“两个共同”的基本点,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提出过并坚持付诸实践。通过加快发展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族人民共同团结进步是三代领导人一脉相承的重要思想。把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落后问题作为重大问题来解决,把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大任务来完成,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鲜明品格、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标志着我们党对民族问题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四、“两个共同”是深刻总结世界各国处理民族问题的科学结论,为新时期民族工作开拓了新视野

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在我国周边一些地区仍然相当活跃。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人权问题、主权问题、领土问题等日益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从党和人民事业全局的高度,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深刻认识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做好民族工作。

五、“两个共同”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是对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的新贡献

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处理民族问题的丰富经验。“两个共同”的提出,指明了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是发展问题,发展是民族工作的第一要务。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共同”,立足于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要求更好地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两个共同”所体现的科学发展观,是全民族的共同发展、平等发展、和谐发展,是将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上升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上来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新贡献。

六、“两个共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民族工作上的集中体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我党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创新。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的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党的先进性,在民族工作中,就是要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实现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题,就是从广大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把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第一要务。

七、“两个共同”是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是实现全国现代化和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小康社会,就不能说全国建成了小康社会;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振兴,就不可能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振兴。

八、“两个共同”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协调推进的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更加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落后问题、贫困问题、教育卫生问题和生态问题,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人民共同繁荣发展。“两个共同”的提出,高屋建瓴地把少数民族的发展建立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这一科学发展观上,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要按“五个统筹”的要求,充分发挥地区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九、“两个共同”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行动纲领

要始终围绕“两个共同”这个主题来开展民族工作,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创新民族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不断提高驾驭民族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把各民族紧密团结起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两个共同”的提出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同时,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民族问题依然是制约、困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热点和难点所在,民族因素在国际政治中依然有着重大影响。特别是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这“三股势力”,在我国周边一些地区相当活跃,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勾连呼应不断加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边防巩固所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从国内来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这个主题,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既坚持党的民族理论的基本原则和党的民族政策,又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民族问题实际,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实践特色,精辟而深刻地指出了民族工作的总任务、总目标,是民族工作的指路明灯。这个主题,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鲜明品格、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实现了民族工作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重大突破。这个主题,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符合民族工作的具体实际,使我们判断形势、研究问题有了明确的指向,规划工作、部署任务有了科学的依据。在当代中国,坚持“两个共同”的主题,就是在民族工作中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了这一主题,就抓住了新形势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就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不断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局面

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是党和国家为解决国内存在的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把握民族发展方向,促进民族发展繁荣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是关于民族问题方面的各项措施和规定的总和。
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1.少数民族政治政策
少数民族政治政策,是指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在政治上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以及为实行这些权利和义务所制定的特殊政策。这些政策,从根本上废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维护和确保国家的统一、政治生活的稳定和少数民族的各项权利,是新中国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和根本目的所在。
少数民族政治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
(1)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这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总政策。其内容涉及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具体体现在宪法类规定、法律法规类规定、行政法规、命令、指示等方面。
(2)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这是我国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是民族平等在国家制度上的体现。其基本内容是: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组成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等政策。
(3) 民族社会改革政策。这是党和国家为领导少数民族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其基本内容是:“三不两利”、“和平协商”、“赎买”、“国家资本主义”、“公私合营”、“直接过渡”等政策。
(4) 民族识别政策。这是党和国家为辨别民族族类和民族族称而制定的政策。其基本内容是:斯大林民族定义是民族识别的理论依据;民族特征、民族意愿、历史事实和就近认同,是民族识别的实践标准。
(5) 民族干部政策。这是党和国家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帮助少数民族进步、发展和繁荣而制定的政策。其基本内容是: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
2.少数民族经济政策
少数民族经济政策,是指党和国家对发展、扶持、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所实行的政策,是指导和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活动所规定并付诸实施的准则和措施,是宏观调控的手段。其根本目标是迅速改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落后状态,发展民族经济,使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
(1) 特殊照顾和优惠政策。这是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起点低,社会综合发展相对落后的特点而制定的特殊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和税收两大方面的适当照顾和特殊优惠。
(2) 产业发展政策。这是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相对独立的经济发展体系而制定的经济政策。主要包括工业发展、农牧业发展和民族贸易发展等三个方面的政策内容。
(3) 扶贫开发政策。这是国家为尽快解决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而制定的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设立专项扶贫资金、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在资金和物资等方面实行更为宽松的优惠以及扶贫与开发相结合等一系列政策。
(4) 开放联合政策。这是国家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步伐,增强民族经济发展活力而制定的经济政策。主要包括横向经济联合、对口支援和对外贸易等方面的政策。
3.少数民族文化政策
少数民族文化政策,是指党和国家对保护、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民族文化所实行的政策,其基本原则是坚持各民族文化共同发展繁荣的方针,并为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创造条件。
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
(1) 民族教育政策。即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尊重民族自治地方的教育发展权、创办各级各类民族学校、提倡双语教学、加强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照顾和民族教育的对口支援与协作等。
(2) 民族文化政策。即繁荣民族文化事业、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培养少数民族文化人才、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设施建设、保护和合理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开展民族文化交流活动等。
(3) 民族语言文字政策。即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坚持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
(4) 民族风俗习惯政策。即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坚持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5) 民族宗教信仰政策。即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坚持和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
4.少数民族人口政策
少数民族人口政策,是指国家调节、干预和指导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口发展的政策。它集中地表达了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民族人口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所提出的要求以及为实现此目标而采取的措施。民族人口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使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人口生产于物质生产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为民族地区和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个尽可能好的人口环境。
少数民族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
(1) 区别对待原则。即在制定和实施人口政策时,必须把少数民族与汉族区分开来,把不同少数民族和不同民族地区区分开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
(2) 控制人口数量。即提倡晚婚晚育,限制生育数量,实行计划生育奖惩机制,控制人口出生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
(3) 提高人口素质。即实行优生、优育、优教,促进民族人口在体能和智能上优秀个体的繁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

【篇三】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发言稿

概述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内容摘要: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今天改革开放已经经过了35年的时间了,以这次会会议为起点,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今年是改革开放3 5周年。系统把握3 5年的历史进程,科学总结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对于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继续解放思想,把改革开放进一步推向前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我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我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

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是改革开放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线深入发展的新时期阶段。把握这一新时期阶段改革开放的进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这一阶段改革开放的基本进程和阶段划分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出现了“八九”政治风波,国际上苏联东欧发生了剧变,党和国家处于紧急关头。1 989年6月23日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同志。临危受命,担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十三年的总体态势是: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波澜壮阔。基本过程是: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低潮开始,受命于危难之际,治理整顿,对内稳定局势,对外打破制裁;1992年南方谈话打开通途,十四大开始改革开放新阶段,同时抑制经济过热现象;1997年邓小平逝世,十五大召开,全党高举旗帜,开拓创新,战胜国际国内各种困难,创造众多业绩,书写华彩乐章。

这十三年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89—1992—1997—2002。但这个历史时期与邓小平时期有一定的交叉。尤其是1 989—1 992年,邓小平同志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对改革开放仍然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1992年的南方谈话,对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一段,既可以划在邓小平时期,也可以划在江泽民时期,主要看从什么角度来划。

第二,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标志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谈话,科学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深刻回答了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系列重大认识问题。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并将其写入党章;二、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也成为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第三,这一阶段对外开放的特点,是扩大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邓小平时期,开始了对外开放的进程。十四大之后,则迅速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1990年,邓小平提出要把上海当作一张王牌抓起来。中央决定开发开放浦东,从而掀起了新一轮对外开放大潮,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发区一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一沿边开放城市"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到1993年,全国对外开放地带总面积达50万平方公里,包括339个县市、3.2亿人口。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如何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拓展发展空间,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成为这一阶段改革开放面临的重大课题。其中,最重要的是解决加入WTO的问题。1986年7月10日,我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到2001年12月11日,终于正式加人WTO。这一场世界罕见的马拉松进程,持续了整整15年零5个月。以此为标志,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中增加了“参政议政"的职能和任务。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逐步建立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

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十五大第一次提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十六大规范了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等六种执政方式,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突出强调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要求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

第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这一阶段改革开放最重要的理论成果。

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上,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加强党的建设的规律的认识。

需要注意,? “三个代表’’是三句话,又不仅仅是三句话。“三个代表”最初主要是三句话。但十六大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是指十三年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所有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成果,是“系统的科学理论"。2002年12月,胡锦涛同志在与中央党校校委委员座谈时明确指出:“三个代表"讲了三句话,但决不就是这三句话,而是十三年来我们党的思想、理论、路线、方针的总汇和结晶。

回顾30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我们可以得出三条基本经验。首先,要始终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意味着社会利益格局的大调整、大变动。只有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才不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得到更加公平的分配。其次,要始终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直接动因,稳定则改革与发展的必需前提。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人民群众的可承受度,以改革促进发展和稳定,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实现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最后,要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改革开放的主体力量。没有人民的主动参与与积极创造,我们的改革开放就不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大业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国内外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利益关系更加错综复杂。只有坚持这些基本经验,把党的正确领导、人民的积极参与贯彻到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中去,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现阶段中国私营企业主研究》戴建中着,载《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5期
2、《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陆学艺 176~177页

3、《中国改革30年—10位经济学家的思考》 上海人民版

4、《日志中国——回望改革开放30年》 中国民主法制版

【篇四】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发言稿

关于“中国改革开放”主题的发言稿国改革开放”主题的演讲稿

大家好!有一首歌唱道:“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当新世纪的朝阳喷薄而出,当全球化的狂潮席卷而至,正面临着“入世”成功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人忽然遭遇了一场词汇系统的大震荡,熟悉的、陌生的、理解的、不理解的,一切都是那么光怪陆离,猝不及防。然而,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滴水明而知日辉煌。语言就是一种社会机制,当我们的目光还没关注到这个世界最为前沿的领域,当我们的神经还没有感受到这个世纪最为敏感的层面,我们的舌头轻易地翻卷着,妙语连珠间竟然已经把这个世界的新气象表达得淋漓尽致了。是的,新词汇展现了与时俱进的社会新思想,新词汇托起了改革开放的诗画新国。“春江水暖鸭先知”,经济状况当然是社会变化的晴雨表。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这样一种在不久之前必然被斥为败家子的生活方式,赫然间已经成为了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里市民耳熟能详的最新消费观念,分期付款早已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行,到了国,却是要叫做“按揭”的,唇齿间依稀可以品出点银行借贷的意思来。外资银行虎视眈眈,民营资本后来居上,当越来越多的人熟悉了“融资”“上市”“知产阶级”,国的经济界开始呈现出空前的活跃与繁荣。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然而上层建筑同样制约经济基础,

政治永远是我们关注的话题。“乡镇直选”这一说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基层百姓所熟悉,人民代表人民选,村官街官贤者上,在实行了这么多年的民主集的任命制后,善于向世界求真知的共产党人,又出台了高效的公务员体系,当然还要配合必要的社会监督机制,毕竟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道德的约束力已经不能适应法制社会的需要了。于是有了“加薪”“存款实名制”“廉政账户”等一系列新词汇,在这些新名词从初创到推广再到普及的过程,我们惊喜地看到了“行政超市”“市长热线”等各种为人民服务的新举措,我们真切感觉到了改革开放的国正在与世界同频共振,东方雄狮正在崛起于全球民族之林。

教育是立国之本,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涉及到子孙千秋的新词汇总是流传最广流传最快的。“托福”太古老了,“CRE”才具挑战性,若是去英国,考“雅思”当然是上策,“扩招”不过是放松了高考瓶颈,“考研热”显然是水涨船高的结果,要说到“MBA”这一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才无疑是知识新贵们的新宠。正是在改革开放经济与世界接轨的同时,我国也顺利进行着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的努力,并悄悄促进着知识经济下新的人才消费观的形成。一方面,随着“减负”的实际推行,“素质教育”历年来雷声大雨点小的状况得到了迅速的改变;另一方面,随着文理分科的取消和高考“大综合”试卷

的全国实施,新一代莘莘学子具有了多元化社会所强调的广阔视野,彳艮有了几分孔圣人“君子不器”的意思,东方教育创造出的神话得以在国际上长盛不衰。然而教育永远都不能忘记社会的那一部分,“网聊”甚至“网恋”,“蹦迪”然后“泡口巴”,“发烧友”进而“哈韩哈日”,今天的孩子常常和他们挂在口头的“酷毙了”“帅呆了”“哇塞”一样,实在是让人犯糊涂。

文化界也永远是热闹的、,“DV”不过是稍显精致的数码摄像机,要达到传统胶片的效果还要假以时日,然而在“家庭影院”的支持下,DV短片的兴盛却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国电影业发展的新方向,因为真实,生活稍纵即逝的瞬间被赋予了友人深思的意义内涵;因为自由,艺术家匠心独具的个性找到了前景光明的用武之地、;“后现代派”也许过于抽象了,然而谈起“行为艺术”“装置艺术”“成尼斯建筑双年展”……我们的答案立刻就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就像“朋克”这种音乐形式以反音乐为口号未强调自由状态一样,各种非主流旋律的响起让我们想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实在是思想集大成的黄金时代啊。

对于个人,“DIY”也许更能代表新的生活趋势,这个新词是英文Doityourself的缩写,张扬了一种原创精神和独立动手的能力。无论是报纸杂志的自由撰稿人,抑或是拥有独立“工作

室”的边缘艺术工作者,甚至是背起行囊四海为家的“漂一族”,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人跳出了原有的单位,他们的存在开始对数十年封闭的单位体制提出挑战。“蹦极”“保龄”“高尔夫”……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追求个体价值的最大化实现,追寻人生意义的终极性体验,这是一些真正活跃的细胞,他们也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正在对当下的国产生影响,他们也许更关心与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试婚”“绿色食品”“丁克家庭”……但他们事实上使得“个人维权”渐渐变得和许多人切身相关起来,这样一种西方社会自由的绝对尊崇,在新世纪的国倒也不完全是舶来品。从王海们的“知假打假”究竟受不受消法保护,到业主联名将违规开发的房地产商告上法庭,再到时有所闻的公民状告学校、交通运输部门等机构,国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正在逐渐增强,而寻求法律途径的解决方式也促进了我国社会文明的进一步良性发展。

新的词汇意味着新的交往方式,QQ、微信……地球从来没有如此之小。新的词汇意味着新的认知方式,基因、克隆、脑死亡、脏器移植……人类从来没有如此自知。正如辩证唯物主义所指出,事物是发展的,变化是绝对的,也许我们还没有真正理解这些词汇,也许我们还没能真正接受这些词汇,那又有什么要紧?因为我们已经在生活着了,我们已经在体验着这些词汇,体验着

它们所托起的这一个崭新的诗画国。我爱你,这个新词化的国,我爱你,这个现代化的国!

来源:公文加油站

【篇五】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发言稿

第13讲 改革开放新时期

——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阶段特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至今)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在民主法制、经济建设、科教卫生、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坐标通览]    

[整体感知]

—(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如提倡“依法治国”,实行基层民主选举等。

(2)祖国统一问题上,“一国两制”得以成功运用。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两岸关系取得重大突破。

(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主要表现为不结盟;外交成就突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1)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城市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

(2)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我国开始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

—(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诞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

(2)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生活时尚、思想开放成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要特色。

改革开放后新中国的政治和外交

民主与法制建设

拨乱反正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着手平反冤假错案,恢复和完善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一系列民主政治制度

“依法治国”

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

基层民主选举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一国两制”

理论

1984年“一国两制”方针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实践

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下,香港和澳门先后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得到发展

外交活动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发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作用

(2)代表第三世界国家,倡导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

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等

维护周边安全

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积极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确立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确定党和国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2.经济体制改革

(1)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原因:人民公社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农村稳定是国家局势稳定的基础。

②内容:是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③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飞速发展。

(2)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①改革内容:管理体制、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

②过程: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③意义: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目标,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3.对外开放

(1)20世纪80年代,先后建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2)1990年中央政府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决定。

(3)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与世界接轨。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1992年“南方谈话”,邓小平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

(2)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97年中共“十五大”,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4)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邓小平理论

(1)形成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②中共“十三大”召开,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2)发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3)地位:1997年,中共“十五大”决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提出: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地位: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3)意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社会生活的变迁和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

1.社会生活的变迁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活的改善,物质生活、交通运输、通讯事业、大众传媒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由短缺经济时代逐渐过渡到小康生活时代。

2.科技和文化教育

(1)科技: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文艺的春天:“双百”方针得到恢复并进一步贯彻执行。

(3)教育: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实行“科教兴国”战略;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制定《义务教育法》;实施“211工程”计划;启动“希望工程”等。

主题1| 经济上:新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特点及影响

1.(2016·全国丙卷)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 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 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A [题干中农业种植结构发生的变化以及农产品产量的增加,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扩大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A项符合题意。当时农业生产技术没有出现革命性的改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进行,国家也没有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故排除B、C、D三项。]

2.(2013·全国卷Ⅰ)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

【导学号:02792131】

A.面临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 [新经济政策改变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自由贸易的做法,承认市场和商品货币的作用,实际上正确处理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中国的改革主要是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故B项符合题意。两国实行的政策相距半个多世纪,国内外经济状况尤其是国际经济状况明显不同,A项错误;苏俄新经济政策实行前没有出现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C项错误;苏联为促进工业化取消了新经济政策,D项错误。]

[备选真题]

3.(2016·上海高考)2016年4月,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其中“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指(  )

A.经济特区的建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

B [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安徽农村的探索无关,故A项错误;安徽小岗村农民违背中央禁令,“贴着身家性命”分田单干,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揭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故B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央倡导的,不存在“贴着身家性命”,故C项错误;土地改革运动没有违背中央精神,不存在“贴着身家性命”,故D项错误。]

4.(2016·海南高考)1979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其直接结果是(  )

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经济特区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开展国企改革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从安徽开始的,与广东和福建省不符,故A项错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确定以广东和福建两省为基础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故B项正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中共“十四大”确定的,与题干时间1979年不符,故C项错误;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开始于1984年,与题干时间1979年不符,故D项错误。]

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1.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无论是农村的改革,还是城市的改革,或者与二者有关的改革,都是以责权关系及其制度的调整为核心和主线。

2.以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

3.允许旧体制外生产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

4.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中国经济体制变迁过程中的初始主体可能存在比较大的差别,但是在制度的设计和变迁过程中,是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并不断进行着角色的转换。

5.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渐进式城镇化改革的方式。

从制度创新角度命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命题猜想]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农民获得的是土地的经营使用权,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所以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解题时结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

1.(2016·德州模拟)1980年,中共中央“75号文件”指出,在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可以包产到户。在一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就不要搞包产到户。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据此判断当时(  )

【导学号:02792132】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展开

B.中央经济政策难以落实到地方

C.经济改革仍然面临着较大阻力

D.突破了“姓社姓资”思想束缚

C [根据“在一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就不要搞包产到户”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未全面展开,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央经济政策难以落实到地方,故B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在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实行,“75号文件”特别强调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反映出仍有部分人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有疑虑,这些表明改革仍然面临着较大阻力,故C项正确;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突破了“姓社姓资”思想的束缚,故D项错误。]

2.(2016·马鞍山质检)我国户均土地规模从1986年9.2亩下降为1997年的7.65亩。随着农村人口的日益增长,人均土地面积的减少和最初15年的承包权限使农民不可能把太大的经营成本投入到土地中,所以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力还是低级的人畜力水平。这一现象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实际上是小农经济的回归

B.已经不适应农村地多人少的现实

C.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D.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D [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家庭手工业和农业结合、自给自足三者结合为其主要特征,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A项错误;按照材料意思,农村地少人多而不是地多人少,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关于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激发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中“农民不可能把太大的经营成本投入到土地中”“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力还是低级的人畜力水平”这些关键信息从侧面体现了农村生产效率的低下,故D项正确。]

创设新情境考查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命题猜想] 

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复习备考时,要加强对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实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及影响等的理解认识,同时要注意与时事热点问题相联系。

3.(2016·武汉模拟)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允许股票进入社会主义经济领域并在上海、深圳进行股票上市试点,试行外汇期货交易,开放边境城市及长江沿岸主要中心城市……。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

A.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C.市场经济改革成为明确目标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基本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故B项错误;根据“股票进入社会主义经济领域”“试行外汇期货交易”“开放边境城市及长江沿岸主要中心城市”等信息可知市场经济改革成为明确目标,故C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故D项错误。]

4.(2016·湖南十三校联考)1988年,在全民经商潮背景下,中国计划经济下的流通体系彻底崩溃,物价失控。其后三年的经济增长率在4%~6%的低点徘徊,理论界有人提出“将物价等权力收到省一级的政府中”。理论界的这一言论(  )

【导学号:02792133】

A.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B.表明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C.说明政府应不断强化计划职能

D.指出了市场经济的作用

B [1988年,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计划经济下的流通体系彻底崩溃,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理论界违背商品经济发展的规律而主张实行计划干预,故A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计划经济体制的计划干预阻碍了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意味着深化改革势在必行,故B项正确,C项错误;1992年“南方谈话”后国家才筹划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故D项错误。]

从历史进程和阶段特征角度命题考查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命题猜想]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从1980年的经济特区到1984年的沿海开放城市再到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及内地而全面展开。解题时需结合相关历史概念分析。

5.(2016·唐山二模)1984年初,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从此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全新时期。此后中国开始(  )

【导学号:02792134】

A.在大型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开放沿海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C.着手加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全球化进程

B [材料反映的时间是1984年,在大型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1992年,故A项错误;1984年我国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故B项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故D项错误。]

6.(2016·岳阳质检)到1987年,上海金融保险业提供的GDP由1980年的7.02亿元增长到34.04亿元,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0.87%上升到了21.34%。对此,《上海通史》认为,上海金融保险业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制度释放。“制度释放”的具体表现有(  )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 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 ③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④浦东的开发开放

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A [经济特区主要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没有上海,故①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80年代,故②正确;1984年,我国开放了上海等14处为沿海港口城市,故③正确;上海浦东开发是在1990年,故④错误。]

主题2| 政治上:新时期两岸关系的发展与祖国统一

(近五年全国卷未在此处命题)

[备选真题]

1.(2015·北京高考)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C [①据“跃进”可以判断发生在“大跃进”时期(1958年开始),②“样板戏”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时间是1966~1976年,③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④香港回归是在1997年。故按时间先后排列顺序为③①②④。]

2.(2012·天津高考)“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

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材料信息,并将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本题的关键信息是“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判断这一事件为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而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国力的强大。故答案选D项。]

多角度认识“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特点

 (1)从基础上看是“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从实行的制度上看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

(3)从行政区域管理角度看实行高度自治: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港、澳、台设置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地方自治。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4)从实行的方式看是通过和平谈判: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行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具有稳定性。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命题考查国家统一的必要性及影响

[命题猜想] 

国家统一是历史的主流,也是持续的社会热点。高考多是隐性考查与国家统一有关的历史事实,特别是“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两岸关系的发展等。复习备考时,适当拓展,链接古今中外的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相关史实,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认识国家统一的必要性及影响。

1.(2016·石家庄一模)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新中国的外交政策逐渐走向成熟

B.“一国两制”构想付诸实践

C.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立场坚定

D.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C [台湾问题属于我国内政问题,对台政策不属于外交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中第一幅图画当时还没有提出“一国两制”,故B项错误;第一幅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坚决统一台湾的决心,第二幅图反映改革开放后推动两岸友好交往以便实现和平统一大业,第三幅图反映了为实现祖国统一走上了法制化道路,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到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地位问题,故D项错误。]

[备选习题]

2. “截至2009年10月,两岸贸易额累计达1.6万亿美元;大陆有关方面累计批准台资项目8.9万多个,台商对大陆投资总额累计超过588亿美元。大陆企业自2009年开始对台投资以来,项目约180个,金额近10亿美元。”这体现出(  )

【导学号:02792135】

A.“一国两制”理论有新发展

B.“九二共识”原则得到国共两党认可

C.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深化

D.“和平统一”是两岸关系的最终结局

C [题干材料中并没有涉及“一国两制”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强调台湾和大陆的贸易来往,并没有强调“九二共识”,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可以看出主要强调的是大陆和台湾贸易额的增长,体现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加深,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主要涉及的是两岸经济贸易往来,而非两岸的统一问题,故D项错误。]

主题3| 文化上:现代中国思想、科技、文化的发展

(近五年全国卷未在此处命题)

[备选真题]

1.(2015·江苏高考)邓小平说,我们的同志就是怕引来坏的东西,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不会是资本主义。这一讲话应该出现于(  )

A.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之际

B.浦东开发与开放之时

C.“南方谈话”发表之后

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

A [依据材料信息“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可知邓小平的这一讲话是让人们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据此判断当时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故A项正确。浦东开发与开放是在20世纪90年代,这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故排除B项。“南方谈话”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深化了改革开放,故排除C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21世纪初初步建立的,故D项错误。]

2.(2014·江苏高考)右图为李岚清同志篆刻的一方印。下列邓小平的活动,发生在“文革”后与之密切相关的是(  )

A.1975年进行“全面整顿”

B.1979年试点创办“特区”

C.1983年提出“三个面向”

D.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

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题干限定词“‘文革’后”和图片信息“科教后勤部”进行判断,A项发生在“文化大革命”后期,故排除;B、D两项不涉及科教方面,不符合题意;“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对教育战线提出的战略方针,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故C项正确。]

1.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1)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1978年5月思想理论界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主张,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打破了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对人们的思想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解决了困扰人们的姓资姓社的问题。

(3)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1997年党的“十五大”,会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了困扰人们的姓公姓私的问题。

2.通史视角认识现代中国教育、文艺事业发展的阶段特点与表现

时间

阶段特点

主要表现

1949~1956年

向社会主义过渡

(1)政治上,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3)教育上,建立了人民教育事业

1956~1966年

曲折中前进

(1)经济建设有成就,也有严重失误,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1956年,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但是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又破坏了“双百”方针

(3)1958年,掀起“教育大革命”,有成就也有教训

1966~1976年

遭受严重挫折

(1)政治上,民主法制受到严重破坏,人权遭到践踏

(2)经济上,受政治运动的打击,经济建设几乎停滞

(3)教育上,高等教育受到严重冲击,大学停止招生,教授受到批斗

(4)文化上,盛行“阶级斗争”文艺,样板戏流行,出现“百花凋零”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

全面繁荣

(1)政治上,进行拨乱反正,民主法制得到发展和完善

(2)经济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

(3)外交上,发展全方位的外交关系,努力争取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4)教育上,确定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教育得到全面发展

(5)文化上,“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科研、艺术出现全面繁荣的局面

创设问题情境考查新时期的教育成就

[命题猜想] 

伴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很大成就。如恢复高考、实施义务教育、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等。解题时一般需要结合所学史实解答即可。

1.(2016·临沂模拟)1996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材料表明(  )

A.这是科教兴国战略的体现

B.国家首次提出了职业教育理论

C.传统的教育观念开始改变

D.劳动力缺乏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A [材料中强调发展职业教育是为经济、社会和劳动就业服务的,故A项正确;职业教育在中国属于舶来品,材料中并未体现国家首次提出职业教育理念,故B项错误;传统的教育观念因为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发才开始改变,是不准确的,故C项错误;中国是劳动力大国,不会出现劳动力缺乏而影响发展,故D项错误。]

[备选习题]

2.(2016·北京西城区二模)下表是1975~1995年我国各级学校中女生占学生总数比例(%)的统计表。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推断(  )

年代

高等教育

中等技校

中等师范

中学

小学

1975

32.6

34.4

/

39.3

45.0

1980

23.4

37.2

26.0

39.6

44.6

1985

30.0

38.6

/

40.2

44.8

1990

33.7

42.4

52.4

41.9

46.2

1995

38.5

48.3

62.8

45.2

47.5

A.在80年代,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出现明显减少

B.“双百”方针的提出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

C.改革开放后我国才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D.教育改革和观念进步是我国女性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

D [根据表格“1975~1995年我国各级学校中女生占学生总数比例”可以看出,新时期女性接受各类教育的人数逐渐增加,可以推知教育改革与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我国女性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故D项正确。]

主题4| 多维探究: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归纳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

(近五年全国卷未在此处命题)

[备选真题]

1.(2015·山东高考)1980年6月18日,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人做出了一个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举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概括指出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

【解析】 解题时注意提取材料关键信息“1980年”及摘掉人民公社的牌子。由此联系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作答。注意要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解释。

【答案】 提取历史信息:

层次一:能结合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准确、全面地概括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例:人民公社体制开始被打破,政治体制改革已悄然进行;“左”倾思想的束缚依然存在,人们对改革心存顾虑。

层次二:能依据材料,获取表层信息。例:向阳人悄悄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人们对摘牌行为感到忧虑。

层次三:答案与材料没有联系。

进行历史解释:

层次一:能结合时代背景,在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和以下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解释。如:①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关于改革的决定;③拨乱反正工作及当时思想领域的实际状况等。在此基础上,能提出独立的见解或认识。例:改革具有艰巨性,改革是在新旧观念的激烈冲突中展开的。改革者必须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勇气,才能实现改革的目的。

层次二:能结合时代背景,在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和以下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解释。如:①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关于改革的决定;③拨乱反正工作及当时思想领域的实际状况等。(依据考生作答时所涉及要点多少及解释的合理程度等酌情给分)

层次三:不能在历史信息和所学历史知识之间建立某种联系,没有对历史信息的解释。

历史表述

层次一:合乎逻辑,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层次二:基本符合逻辑,条理较清晰,语言较流畅。

层次三:缺乏逻辑,条理不清,词不达意。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

 (1)政治上

①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恢复和完善中国的民主制度,健全法律制度,促进国家政治民主化、法制化。

②祖国统一问题上,对台湾政策发生了变化,提出了和平统一的方针,形成了“一国两制”的策略,香港、澳门回归,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经济上

①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②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为主向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向转变,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发展思想从片面盲目发展到全面科学发展的转变。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更加突出地强调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注重宏观调控,强调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外交上

①由革命外交转变为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②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思想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5)科技教育上:科技快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载人航天技术等逐渐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教育全面发展。

1.(2016·常德模拟)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历史发展进入新阶段。下列关于新阶段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导学号:02792136】

A.先改革后开放,以国内改革带动对外开放

B.去苏联模式,开创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农村发展的动力

D.始终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B [改革和开放基本上是同步的,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故A项错误;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故B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才是农村发展的动力,故C项错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来的,故D项错误。]

[备选习题]

2.(2015·锦州质检)“文革”结束后,中共领导人逐渐认识到,由于资本主义在现代中国历史上的失败,社会主义时期依然存在着前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从而使“封建主义的残余”而不是资本主义成为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因而也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这表明(  )

A.中共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文革”后党内仍有“左”倾错误

C.封建主义制度是新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

D.社会形态的演进是不可跨越的

A [材料体现了中共领导人对于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而不是再单纯地照搬苏联的做法,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一种对中国国情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而不是“左”倾的体现,故B项错误;封建主义制度在当时已经消失,故C项错误;材料的主旨不在于强调社会形态的演进可否跨越,故D项错误。]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主要活动

(1)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

(2)“文革”后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为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4)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5)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邓小平理论。

(6)为了实现祖国统一,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评价

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20世纪继孙中山、毛泽东之后对中国历史命运有重大影响的伟大人物。

【篇六】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发言稿

深刻认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深刻认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来龙去脉及其显著特点、成就与标志;深刻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和宝贵经验;深刻认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任务,对于坚持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1、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来龙去脉

  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围绕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长时间的艰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为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也提供了历史经验及教训。

  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给党和国家带来了严重的创伤,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危难时刻,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彻底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果断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吹响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

  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21世纪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发生了严重政治风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遇到严重挫折。受命于重大历史关头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从容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实现了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积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形成了党的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继续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

  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继续推向前进的。十六大和十七大以来,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正确认识新形势和新任务,科学分析新机遇和新挑战,深刻把握新课题和新矛盾,不断做出理论上的新概括,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宝库。特别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新成果的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取得了重大进展,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2、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特点、成就和标志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与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 30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30年来,我们党实施现代化建设 “三步走”战略,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978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379元,对外贸易量206亿美元,城市化水平只有10.6%,农村有2.5亿贫困人口,是一个典型的落后的农业国家。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人均GDP已经超过2000美元,经济总量是1978年的近60倍,进出口贸易总额是1978年的85.3倍,财政收入是1978年的34.2倍,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与此同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代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国情、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时刻注意把改革开放给当代中国带来的发展进步由实践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从而使我国的改革开放真正做到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从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不断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新时期以来我们党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时代的发展呼唤着理论的创新,理论的创新又推动历史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践证明,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才能使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和活力,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因

  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党的十七大将这些宝贵经验概括为“十个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纳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体来说,在经济方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政治方面,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民主制度;在文化方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在社会建设方面,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3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十几亿中国人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奔向小康,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和谐的幸福之路,是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进程中,我们党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与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性体系、阶段性成果和发展性要求的内在统一,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4、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改革开放历史伟业正方兴未艾,远未结束。这是因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长期性。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同时,我们面临着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面临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面临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进入攻坚阶段的新课题新矛盾,我们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从国际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失衡的状况和重组的态势日益明显,美国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面临极其严峻的形势,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是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民主法制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都面临诸多新课题。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加以解决。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必须顺应全国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宗旨所在。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稳步升级,人民群众对发展有着多方面的新期待:由于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们要求私有财产得到更好的保护;由于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人们对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有许多新愿望,对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对政府改革、民主进程、法律体系的完善更加关注。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是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必须正确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五方面内容构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必须全面把握,认真推进。

  总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篇七】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发言稿

改革开放新时期大事年表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开始科学领域拨乱反正

1978年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思想)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决策;形成邓小平为核心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政治)

3)平反刘少奇案等冤假错案;恢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民主制度(政治)

4)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安徽,四川开始(经济)

5)中国开始了巨型计算机研制(科技)

6)中美两国发表《建交公报》(外交)

1979年:

1)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外交)

2)停止炮轰金门,实现海峡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统一)

1980年:先后开放深圳等五个经济特区(经济)

1981年:叶剑英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主张国共第三次合作(统一)

1982年:

1)党的十二大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1)修宪使“一国两制”有了法律保证;各项法律法规相继出台。(政治)

2)提出与民主党派16字方针(政治)

3)撒切尔访华,邓小平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港问题(统一)

1983年: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银河-Ⅰ型(科技)

1984年

1)开放14个沿海城市(经济)

2)“一国两制”方针在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的指导方针(统一)

3)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统一)

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经济)

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政治)

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政治)

1989年

1)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政治)

2)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政治)

1990年:台湾成立海基会;大陆成立海协会。两岸授权其进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商谈和对话(统一)

1992年

1)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思想(思想)

2)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第三代领导集体(政治)确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

3)邓小平理论体系形成,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

4)两会达成“九二共识”(统一)

5)20世纪90年代 开发浦东;“科教兴国”

1997年

1)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提出使用“邓小平理论”科学概念;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政经思)

2)香港回归(统一)

1998年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政治)

1999年

1)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政治)

2)“依法治国”写进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化社会新时期(政治)

3)澳门回归(统一)

2001年

1)与俄,哈,吉,塔,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合作宣言》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外交)

2)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外交)

3)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外交,经济)

4)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教育)

2002年

1)党的十六大“三个代表”写进党纲(思想)

2)《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决定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外交)

3)政府提出实施积极的城镇化战略(经济)

2003年“神五飞天”(科技)

【篇八】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发言稿

改革开放40年研讨会发言稿

改革开放40年研讨会发言稿

一、成就与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我国体育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树立了全球体育大国的形象,奠定了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基石;从“单位体育”到“社会体育”,在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中,群众体育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中最为深刻的就是由单位体育向社会体育的演进。随着单位制的消解,“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多项目标关联,多个主体协同,多种机制耦合的社会体育迅速崛起。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群众体育发展迅猛。全民健身、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民健康是全面小康的基础和保证已成为国家和人民的共识。全地域覆盖、全周期服务、全社会参与、全球化合作、全人群共享的“大体育”理念已成为体育工作的定位。国务院建立了全民健身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各级人民政府建立了全民健身工作协调机制,从顶层设计、体制机制、部署落实、评价激励等环节上解决好全民健身工作的摆位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3.9%,城乡居民身体素质逐年提高。从“举国体制”到“政府、社会与市场协同”,我国举国体制在保障冬夏两个奥运会和世界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发挥了巨大作用,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竞技体育全面回应社会发展需求,社会对竞技体育价值功能重新定位,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全运会制度创新改革,备战奥运模式从垂直式管理向扁平化管理迈进,项目中心管理功能弱化到协会备战实权化转型,奥运备战实现国家、地方、社会多元化模式,举国体制优势向社会化、协会化、市场化、个体化立体化机制转型;从体育事业到体育产业,我国体育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四个方面都有了快速提升。2016年体育产业总规模为19011.3亿元,实现增加值6474.8亿元,与2008年4628.0亿元相比,涨幅达到310.8%,年均增长率为19.32%;同时,体育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形成以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为核心层,以体育场馆服务、体育中介、体育培训等业态为外围层,以体育制造、体育建筑等为相关层的门类体系。各类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形成了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企业和知名品牌。体育产业与文化、教育、旅游、医疗、养老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作为五大幸福产业之一的体育产业已经成长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新动能、新业态、新空间;从为国争光到体育文化软实力,改革开放四十年中体育文化的核心体现是通过“乒乓精神”“女排精神”等运动队精神的广泛传播,极大地影响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1996年的“中华体育精神”,2008年的北京奥运精神,成为中国各项体育工作的精神指南。1979年陈肖霞获得跳水世界冠军后媒体提出“冲出亚洲,走向世界”,1981年男排获胜引发”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口号,体育极大地影响着社会思潮。及时回应时代主题和适时引领社会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四十年里中国体育文化的重要成就和主要经验;从“封闭”到“开放”,我国体育外交以自身独特的方式架起了不同政治外交之间的桥梁,通过成功开创处理台湾问题的“奥运模式”,首先在国际竞技场上实现“一国两制”构想,松动中韩冻土,融化中日之冰、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成功申办北京冬奥运会等实践和探索,以积极主动融入世界,开放文明、友好和谐的大国形象改变着西方对中国封闭、刻板的印象,通过不断提升我国体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塑造着与大国地位相符的国家体育形象;从“体质教育”到“运动教育”,从1978年《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1979年《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到1990年《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强调“学校体育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评定标准“最根本的是看学生体质是否有所增强”学校体育地位明显强化,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到遏制。90年代开始强调“是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的重要途径”,以“阳光体育运动”为标志的学校体育活动蓬勃发展。从《学校体质健康标准》到中央7号文件的“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对学校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中实行‘一票否决’”等政策,大大提高了全社会对学生健康与学校体育重要性的认识;学校体育条件不断改善,体育内容活动进一步丰富多彩,全社会支持参与学校体育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从“单打独斗”到“奥运攻关”,竞技运动训练从“自然”的初始阶段,进入到了多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开始介入、基础科学和成体系的科学训练理论支撑的奥运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逐步开展和不断深入,在多学科联合攻关下,竞技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从“一法三纲”到“全面推进”,《体育法》的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体育产业发展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同时面世,成为国家推进体育法治加强建设的重要标志和体育法规制度全方位发展的重要开端。北京奥运开拓了中国体育的国际视野,催促体育法治的全球化发展,建设体育强国对构筑了体育重心调整与维权的体育法治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进一步开辟了全面推进依法治体、建设中国特色法治体育的新征程;从“体育媒介”到“媒介体育”,超级链接下的体育文化大时代折射出在20世纪末以来传播大革命背景下中国体育与公众关系的调整与适应轨迹。在体育新闻传播业态急剧变革的时代中,我国体育新闻学、体育传播学逐步发展,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成绩斐然,为我国体育新闻传播的发展从理论创新、实践指导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体育理论”到“体育人文社会学”,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分化与整合经历了为扩大学术容量而进行的裂变阶段以及完成了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的整合两个发展阶段,体育人文社会学形成了学科坚实稳定的发展方向,建构了完整的学科体系;从“单一学科成长”到“多学科融合共进”,我国体育自然科学站在国际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前沿,准确把握学科国际发展动态,对体育自然学科进行整合,有效地推进了体育自然学科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的融合共进,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从“教练教师”到“多类别多层次”,我国体育人才培养在不断服务国家需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下,培养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大,培养的层次和质量日益提高,培养方向朝着跨学科、多样性发展,形成了多类别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体育发展和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从“传统”到“现代”,我国民族民间体育建立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体系,一批以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项目得以及时抢救和发展,一批民族民间节庆体育文化活动品牌产生了广泛影响,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进校园成就斐然,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科研成果成效显著,我国民族民间体育从“民间”走向大众,从传承走向开拓创新;从“全民健身”到“全民健康”,我国民众在满足了基本健身的需求后,不仅对合理锻炼、科学健身提出了要求,而且对体育锻炼合理辅助和治疗相关慢性病的安全性、有效性也提出了要求。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实施下,体医融合作为将全民健身向全民健康推进的有效途径,成为新时代全民健康促进的目标与方向。

二、形势与挑战

新时代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既是体育自身提质增效、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需要。推动这一进程是伟大梦想呼唤体育强国、美好生活邀约体育强国、高质经济内需体育强国、创新社会治理寄望体育强国、繁荣文化需要体育强国、全效体育依托体育强国。

在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中,群众体育在中国社会进入具有鲜明过渡特征的后单位时期因为单位制消解,去组织化进程加速,又因社会组织不成熟,再组织化进程缓慢,导致群众体育出现组织低度化,碎片化的松散状态,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发展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的社会体育,需要我们重新认识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目标、活动形式、组织样态、发展动力、发展路径和运作机制。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奥运争光追求金牌和奖牌效益最大化在催生我国六大优势项目的同时,也屏蔽了体能类项目和国际职业化发展较快的集体球类项目发展的窗口期,致使奥运争光计划的“月光效益”日益凸显。体制改革滞后,机制创新乏力导致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出现项群间失衡、区域发展失衡、冬夏项目失衡、竞技水平与青少年体质失衡;体育产业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产业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并存、有效供给不足与有效需求不旺并存、企业规模不大与盈利能力不强并存、产业人才数量不多与质量不高并存、产业政策不完善与难落实并存等;体育文化由于历史和文化负荷、体制惯性等原因,锦标主义乃至金牌至上一度左右着中国体育的价值取向,成为我们建设体育强国不可回避的问题。伴随着运动员的优秀赛场表现,我们并未呈现出同等震撼世界的文化表现和价值主张,而以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傅园慧的“洪荒之力”为代表的运动员声音得到广泛认同,在整体层面上将中国体育文化的格调转向了个人风采。中国急需建立一种“文明观赛事,理智对输赢”的看台文化,将“宽容本队运动员的失误乃至失利,乐见他国或他队运动员的良好表现”作为体育观赏文化建构的方向;学校体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强调“育体与育人”有机结合,彰显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学校体质健康标准》等强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强调学校体育的生物学改造功能,学校体育一定程度上被体能测试与训练取代。学生中出现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甚至出现体育弱势学生害怕、厌恶学校体育的现象。由于学校的体育态度与行为未能得到改善,导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然令人担忧。竞技运动训练的重要发展趋势是科技将更加深入影响甚至主导运动训练的未来发展,训练、科研和保障“三位一体”的无缝衔接与充分融合,大数据智能化训练将成为世界竞技运动训练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运动关键环节的重大创新突破”和“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整体提高”是世界竞技训练水平不断增长的两个重要“杠杆”;体育外交应运用体育运动自身的魅力与人文精神连接不同国家和民族已成为外交的重要途径。在“人文外交”成为我国特色外交的主导,元首体育外交开拓了中国外交实践新创举,“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中国与“东盟”国家发展战略等重要多边机制中,体育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国多边机制建构的助推器;体育法治建设在现有的体育体制与实践氛围中,还存在着与现代法治不和谐的各种元素,由于体育行业较强的专业技术性、封闭性和某些垄断性特点,使体育管理缺乏普遍的社会行政与公共服务作为,且体育法治建设的顶层制度设计迟未揭晓,一些影响体育改革发展的法律瓶颈问题尚待突破,特别是体育系统缺乏执法实施体系构成的严重制约,都使依法治体面临诸多的困难,因而也更为紧迫地依赖于体育法治建设的全面推进和迅速加强;体育新闻传播因互联网所带来的媒介变革与发展发生了急剧的变革,面对互联网时代舆情的失控可能,政府宣传机构的焦虑感与无力感显而易见。体育新闻传播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相对于国家、社会和业界需求均存在隔膜感与滞后性;体育人文社会学尚处于一种松散集成的状态,体育经济学、体育社会学在当前适宜的社会经济土壤中将得到较快发展,体育法学、体育伦理学需要迅速提升,以满足体育实践的需要,体育人类学、体育娱乐休闲理论等新学科需要扶植,体育史、运动心理学需要突破性进展,体育美学需要加快前进的脚步,体育哲学需要摆脱母学科教条的枷锁,求得新生;体育自然学科中的理论与方法创新不足,解决运动训练中的关键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健康中国2030建设过程中体医结合效果的最佳化实现还受制于诸多瓶颈;体育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培养方式单一,人才与社会对接度不高,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知识更新不足,教学制度改革滞后的问题,导致培养的体育人才与新时代社会对于体育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中国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面临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转化中,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融合与冲击,宗教、准宗教社会向世俗社会的转化中,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失去依托,传统农牧社会向工业和信息化社会转化中,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与传统生产劳动关系已经发生位移,市场经济背景下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事业与商业开发的冲突;体医融合由于体育与卫生部门行政管理体制上的条块管理,本应发挥的促进健康的共享和协同作用很难达成,体育指导人员缺乏相关的医卫知识,不能有效地针对民众的身体机能状况、健康水平等个体差异与需求提供安全有效的健身指导,医务人员虽知道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但由于不具备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无法在慢性病医治过程中给予患者切实可行的运动指导。

三、方向与应对

坚定不移地推进体育强国建设,通过高标准地建设体育强国,为健康中国奠基,为和谐中国助力,为经济发展增利,为和平崛起代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鲜活的精神动力,从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和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治理,繁荣和创新社会主义文化,推动体育发展实现多能全效,促进和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群众体育在单位体育与社会体育并存,此消彼长的今天,继续发挥单位体育的作用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但重点是构建社会体育的基础——社区体育。社区,是今天中国社会的基本单元,是承载多种社会功能,具有多种社会关系的“生活共同体”。社会体育只有扎根于社区,才能服务社会、融入社会,最终内生于社会。旨在满足“社会人”美好生活需要的社区体育,是我国社会体育的基本形态,也是今天推动群众体育改革的关键所在。

竞技体育坚持和完善以为国争光为目标,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基础,政府调控为保证,国家队为龙头的多级条块结合的训练体系为重要措施和组织形式,各级各类体育竞赛为杠杆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为竞技体育发展提供体制保障。以建设体育强国为导向,改革创新为出发点,政府、巿场和社会协同发展为新动能,构建具有社会活力和市场支持的综合性、多元化、多类别的竞赛体系和备战体系,创新国家队备战机制,不断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体育产业必须从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吸引社会投资,积极构建体育产业全链条,打造现代化体育经济体系,推动“体育+”和“+体育”发展,大力促进产业融合;鼓励体育领域创新创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打造产业增长极,加强体育赛事引领,大力发展运动项目产业,以重点人群为目标,积极扩大体育消费,加快产业载体建设,积极拓展发展新空间,推动实施新开放战略,提升产业国际化水平等方面推动改革,持续发力,力争到2025年高质量完成国务院提出的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的奋斗目标;体育文化在政、产、学、研、商、资、社、媒等力量前所未有地介入体育事务之时,大众体育价值观也在不断变革。学校体育从增强体质到增进健康,从鼓励竞争优胜到养成领导能力,在四十年中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社会体育的健身、娱乐、休闲、旅游、社交、消费等功能得到了空前释放,体育已成为民众追求健康、快乐、幸福三大人生目标的鲜明标志。体育文化管理部门应主动对接社会生活各领域,使体育文化有机嵌入社会的运作机制和动力系统中,推动体育文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生活服务;体育外交必须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出发,紧密围绕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助推体育强国建设,有效整合和利用体育资源。在价值认识上,从体育外事到体育外交;在战略谋划上,从部门战略到国家战略;在交流主体上,从单一平面到立体格局;在话语争夺上,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塑造,维护中国体育利益,维护世界体育公平正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体育的智慧;学校体育发展方向是以“立德树人”为本,培养身心强健、全面发展一代新人。学校体育从“体质教育”“体育教育”向“运动育人”方向转变,强调“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学生积极主动、快乐参与体育过程中,形成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优良的品德和乐观开朗、阳光向上的人生态度,实现自由充分、健康和谐发展;竞技运动训练应大力倡导和推进“科技助力”,提高金牌背后的科技含量,通过科学训练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误、增强效率,改变传统的单一和分离式的训练模式,在组织、管理和运行上建立科研、训练和保障“三位一体”高度融合的协作机制,搭建多学科和高科技的训练团队,汇集各个领域和学科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改变陈旧的训练理念和方法,提高运动训练的效率和科学性;体育法治必须从立法到执法等各法治过程和各体育领域法治的全面推进,要在各项体育改革发展制度的建构完善和运行实施中,在不断面对新时代的体育新需求新挑战中,发挥出保驾护航的积极作为,使中国体育法治不断迈向新起点,攀上新高度;体育新闻传播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业界(体育界与传媒界)、政界(体育管理部门)与学界“三界”互动融合是未来体育新闻传播发展的理想主旋律与应然走向。这一目标的实现尚任重道远,需要三界相向而行,共同努力;体育人文社会学要以探求体育的人文价值观念和体育的社会发展方向为己任,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其职能需由议论舆论性的,转变为说明和解释性的,进而成为预见性的,决策支持性的,从而提高我国体育实践的预见性、科学性和自觉性;体育自然学科应从实施运动训练学和运动人体科学的融合,实施体育教育和运动人体科学的整合、实施运动人体科学和其他自然学科的跨界融合等三方面入手,开展多学科融合共进开展理论与方法创新研究,发挥体育自然学科在“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体育人才培养应遵循服务国家需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调动中央和地方双重积极性,更好发挥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基本规律。围绕“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这一主线,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主动服务社会需求,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探索建立新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创新体育人才培养方式,构建新时代教育教学制度;中国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应明晰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定位,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体育文化,注重在“民族”和“民间”思想智慧中汲取营养,在社会伦理、道德引领等方面贡献中国智慧,建立中国民族民间体育数字化、信息化传承体系,加强新时代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治理与创新发展;“体医融合”的科学健身模式是构建民众健康屏障的最佳组合。实现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需要多部门协同和社会参与,实现分工合作、资源共享、统一步骤、政策配套、效果落实、成就共享、问责有度。

【篇九】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发言稿

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心得体会

第五党支部 李云

一、伟大历史转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

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刊登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发表这篇文章,新华社向全国转发,文章鲜明的提出,社会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对四人帮设置的禁区,又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不能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这篇文章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极其强烈反响,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本来是马克思主义的常识,但由于与“两个凡是”尖锐对立,并且触及盛行多年的思想僵化和个人崇拜,因此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一开始就受到了一些人的指责,关键时刻邓小平给予及时而有力的支持。1978年6月2日,他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着重阐述了毛泽东关于实事求是的观点,批评有些人在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问题上的两个凡是的错误态度,号召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

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指出,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会议原来确定的议题主要是讨论经济工作,由于会前邓小平提出的工作重点转移的建议,已经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赞同。这次会议首先讨论工作重点转移的问题,对于工作重点转移,大家是热烈拥护一致赞成的,但大家感到如果不正确解决指导思想问题,不纠正左左倾错误,包括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不克服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思想僵化,不解决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是不可能真正实现工作重点转移的。

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纲领的制定和实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十四大作出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原有的经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进行修修补补远远不能解决问题,必须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建立能够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进一步具体化,制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其基本框架为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江泽民作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大会指出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把这一理论作为党作为指引党继续前进的旗帜。大会强调,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的各项工作。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阐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大会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重大问题作出阐述。

三、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江泽民作题为全面建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大会系统总结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报告指出,这些经验联系到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大会对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要求,大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大会认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该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艰苦奋斗。

党的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也到作为当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党的十六大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作出了全面阐述。大会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大会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于坚持执政为民,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为此全党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贯彻。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的要求,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推向新高潮,有力地推动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

【篇十】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发言稿

改革开放40年研讨会发言稿改革开放40年讨
论发言稿

改革开放40年研讨会发言稿
一、成就与经验改革开放以来,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我国体育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树立了全球体育大国的形象,奠定了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基石;从“单位体育”到“社会体育”,在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中,群众体育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中最为深刻的就是由单位体育向社会体育的演进。随着单位制的消解,“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多项目标关联,多个主体协同,多种机制耦合的社会体育迅速崛起。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群众体育发展迅猛。全民健身、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民健康是全面小康的基础和保证已成为国家和人民的共识。全地域覆盖、全周期服务、全社会参与、全球化合作、全人群共享的“大体育”理念已成为体育工作的定位。国务院建立了全民健身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各级人民政府建立了全民健身工作协调机制,从顶层设计、体制机制、部署落实、评价激励等环节上解决好全民健身工作的摆位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3.9%,城乡居民
第1页共13页

身体素质逐年提高。从“举国体制”到“政府、社会与市场协同”,我国举国体制在保障冬夏两个奥运会和世界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发挥了巨大作用,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竞技体育全面回应社会发展需求,社会对竞技体育价值功能重新定位,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全运会制度创新改革,备战奥运模式从垂直式管理向扁平化管理迈进,项目中心管理功能弱化到协会备战实权化转型,奥运备战实现国家、地方、社会多元化模式,举国体制优势向社会化、协会化、市场化、个体化立体化机制转型;从体育事业到体育产业,我国体育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四个方面都有了快速提升。20XX年体育产业总规模为19011.3亿元,实现增加值6474.8亿元,与2021年4628.0亿元相比,涨幅达到310.8%,年均增长率为19.32%;同时,体育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形成以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为核心层,以体育场馆服务、体育中介、体育培训等业态为外围层,以体育制造、体育建筑等为相关层的门类体系。各类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形成了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企业和知名品牌。体育产业与文化、教育、旅游、医疗、养老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作为五大幸福产业之一的体育产业已经成长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新动能、新业态、新空间;从为国争光到体育文化软实力,改革开放四十年中体育文化的核心体现是通过“乒乓精神”“女排精神”等运动队精神的广泛传播,极大地影响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1996年的“中华体育
第2页共13页

精神”,2021年的北京奥运精神,成为中国各项体育工作的精神指南。1979年陈肖霞获得跳水世界冠军后媒体提出“冲出亚洲,走向世界”,1981年男排获胜引发“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口号,体育极大地影响着社会思潮。及时回应时代主题和适时引领社会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四十年里中国体育文化的重要成就和主要经验;从“封闭”到“开放”,我国体育外交以自身独特的方式架起了不同政治外交之间的桥梁,通过成功开创处理台湾问题的“奥运模式”,首先在国际竞技场上实现“一国两制”构想,松动中韩冻土,融化中日之冰、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成功申办北京冬奥运会等实践和探索,以积极主动融入世界,开放文明、友好和谐的大国形象改变着西方对中国封闭、刻板的印象,通过不断提升我国体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塑造着与大国地位相符的国家体育形象;从“体质教育”到“运动教育”,从1978年《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1979年《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到1990年《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强调“学校体育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评定标准“最根本的是看学生体质是否有所增强”学校体育地位明显强化,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到遏制。90年代开始强调“是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的重要途径”,以“阳光体育运动”为标志的学校体育活动蓬勃发展。从《学校体质健康标准》到中央7号文的“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对学校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中实行‘一票否
第3页共13页

【篇十一】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发言稿

概述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概述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内容摘要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革命斗争的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改革开放,不仅使我国人民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回首这30多年,历史走出了一条清晰的轨迹: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我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关键词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改革、发展一、包产到户的实行和私有资本的产生
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这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革命,始于“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危机局面。一方面,十年内乱导致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也处在十分混乱的状态。另一方面,从粉碎“四人帮”到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两年间,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是非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澄清,“两个凡是”大行其道,成为拨乱反正的最大障碍。要摆脱困境,就必须彻底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路线,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上来;必须通过改革开放,解除对社会生产力的体制性束缚,结束闭关锁国状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来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完善与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包产到户的实行和私有资本的产生
1978年安徽凤阳县农民冒死按下手印,实行包产到户。不甘于受奴役的农民开始自发地挣脱人民公社的桎梏,相对于落后僵化的人民公社,即使是小农经济也足以冲破这一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樊笼。1979年,全国农村只有1%的生产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上升到14%,1981年为45%,1982年为80%,1983年则达到98%。到了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赢得了全面的胜利,人民公社在全国范围内寿终正寝。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结束了人民公社的人身依附关系,使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成为独立的生
1/2


产者,靠耕种自己的小块田地为生。这场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使农村生产力得到很大的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大幅度增产:1978年我国粮食产量为30477万吨,1984年达到40731万吨,棉花总产量1978年为216.7万吨,到1984年猛增到1625.8万吨,油料总产量1978年为521.8万吨,1984年增加到1191万吨。
农民在短短的几年里,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使他们对土地充满了希望。他们原本指望依靠土地发家致富,可是农民现在贫困的原因正是他们的小块土地,只经过十几年就产生这种不可避免的结果。
小农经济本身是不稳定的,随时都在分化,包产到户造成的小农的理想王国不过是昙花一现的短暂的历史现象。随之而来的就是剧烈的商品竞争,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日益加快,小农的生产条件不断恶化,农民开始分化,生产开始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大多数人则落入无产者的队伍。。
2/2



【篇十二】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发言稿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政治建设和外交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思想理论成果、文教科及社会生活
综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4年山东文综,20如图为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它反映出当时(
【大跃进】dàyuèjìn指1958年在毛主席亲自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我国在工业、农业等各方面出现的飞跃发展。也泛指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度发展。A.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B.“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C.“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题号1、2、3、4、56、7、8、9、10
11、1213、14



解析:C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通过“光辉照耀”“飞跃发展”“高速度发展”等可以看出当时对“大跃进”运动缺乏正确认识,思想领域仍受“左”倾思想影响,故选C项。
2.(2014宁德模拟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特作决议:撤销中发[68]152号文件中加给刘少奇同志的罪名和对他的处理决议,恢复刘少奇同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该决议(A.标志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开始B.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C.表明政治路线拨乱反正的完成D.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解析:D拨乱反正的本质是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开始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刘少奇平反是其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的内容,不能表明政治路线拨乱反正的完成,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是1981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排除A、B、C三项。
3.(2014广元三诊强世功说:“基本法的制定过程……这个国家不再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正是由于基本法的存在,使得宪法建构起来的国家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它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的国家,而变成‘多元一体’的国家。”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最可能是(A.“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B.经济特区的建立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D.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解析:A根据材料,“传统的单一的国家”指单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多元一体’的国家”应指多元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下,我国大陆(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变成“多元一体”的国家。故A项符合题意。
4.(2014日照检测1991~1993年,全世界共有23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其中22个国家集中分布在两个大洲。这两个大洲是(
A.亚洲、非洲B.欧洲、美洲C.非洲、美洲D.亚洲、欧洲
解析:D“冷战”时期,亚洲、欧洲许多国家受苏联、美国两个大国的影响,不敢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91年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亚洲、欧洲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故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
5.(2014珠海调研2010年8月13日,浙江省下达《浙江省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程(试行》通知,标志着该省在全国率先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这个模式被学术界形容为“三权”分立,它在村支部的领导权、村委会的行政权之外,另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以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对于上述事实,最恰当的表述是(A.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有效形式B.拓宽民意反映渠道的最新尝试C.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深刻实践



D.完善基层村民自治制度的积极探索
解析:D材料反映的是基层村民自治制度权力之间的相互监督,不属于“政府权力”的范畴,中国最低一级政府为乡(镇政府,故D正确,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权力相互监督,不是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故B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基层村民自治制度不断创新与完善,不是深刻实践,故C不正确。
6.(2014合肥二模“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这种土地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土地的集体所有的性质,只是将土地的所有权、经营权分开了。”这里描述的是(A.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D从材料信息看,该土地制度的土地所有权不变,仍属于公有,但经营权发生了变化。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的所有权、经营权分开,故选D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将地主土地私有制变为农民土地私有制,故A项错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将农民个体土地转变为公有,所有权发生了变化,故B项与题意不符;由所学可知,C项与题意不符。
7.(2014年浙江文综,19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学者敏锐地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



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现在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这表明(
①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②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③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④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解析:A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据“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可知①正确;据“现在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可判断②正确;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应是在20世纪90年代,③与题干时间不符;④表述错误,自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来,一直是公有制经济起主导作用。故本题答案为A。
8.(2014皖西联考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C.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D.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
解析:C根据材料信息,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说明国家允许在公有制经济外存在私营经济,故C项正确,但“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说明此时的个体经济规模是较小的,不可能动摇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A项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



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故B项错误;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摆脱计划经济束缚,故D项错误。9.(2014广东百校联考从1980年起,国家逐步在国企中进行利改税的试点工作。1983年,全国实行利改税的国营企业共实现利润633亿元,比1982年增长了11.1%。在增长的利润中,企业共留利121亿元,比1982年增长28.2%。利改税初步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A.所有制改革的尝试B.分配关系的调整C.企业经营权的独立D.农村改革的支撑
解析:B从材料可以看出1983年国营企业留利比1982年增长,这说明国家对企业在利润分配上有所调整,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营企业所拥有利润在增加,并没有涉及所有制改革,故A项不正确;企业经营权的独立是在1984年国有企业改革之后,故C项不正确;农村改革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是支撑,故D项说法不正确。10.(2014惠州调研如下材料说明当时(
这几年我们对经济体制实行了一些改革,扩大了企业在计划管理方面的权限,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方向是正确的,收效也很明显。今后,要继续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决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
——胡耀邦在中共十二大上的报告摘录
A.计划经济仍占主导地位B.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战略方针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解析:A由材料的关键信息“但决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可知A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对外开放,B项排除;题干材料没有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项排除;D项“已经建立”说法与史实不符。11.(2014湖北高三联考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受西方学术影响,社会史研究在中国兴起并逐渐占据重要地位。社会史研究的视角相对于以前主流的政治史有很大的不同,有学者总结:如果说以前的政治史是“眼光朝上看”的话,那么社会史则是“视线的下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时令风俗等等都成了研究的重点。导致中国史学研究转型的原因是(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B.改革开放的促进
C.政治的大众化和民主化推动D.市场经济的发展
解析:B根据材料信息“受西方学术影响”可知对外开放促进国外社会史理论传入,为国内史学转型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国内改革导致现实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史学研究领域的思想解放,推动历史学者把目光转向普通社会群体和社会生活,这就带来了社会史研究的兴起。由此可见,正是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史学研究开始转型。故B项为最佳选择。12.(2014延边质检“20世纪50年代以前,‘狗剩’之类的名字大行其道;50年代以后,很多人起名解放、建设、援朝、跃进、继红、文革等;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人起名讲究更动听、悦耳的声音和表达,勇、



伟、娜、丽等极富男性或女性色彩的字眼被广泛采用。”材料反映了(
A.名字仅仅是一个指代符号B.政治事件影响着社会意识C.人们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D.社会环境影响了人名取向
解析:D一定时期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起名,如“解放”“建设”等反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史实,“文化大革命”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政治运动,这说明社会环境影响了人名取向,故D项正确。A项表述与题干主旨不符;B项表述片面;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
13.固定资产的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个时期,由于国内经济环境的不同,国家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政策也不同,因而造成投资主体、资金来源、投资产生的作用也都体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比重(单位:%
国家投
时期

1953~
88.9
1957年

企业贷款11.1
利用外自筹及其他投资(集资、债券、股资

票、证券等


1958~
73.2
1962年1963~
85.1
1965年1965~
76.4
1970年1976~
57.5
1980年1981~
31.5
1985年1986~
16.3
1990年1991~
5.9
1995年1996~
7.7
2000年
——国家统计局《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典(1950~2000》
(1阅读上表,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对当时国家经济建设的影响。(6分(2据表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的新变化。(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些新变化的原因。(6分

26.8
0.714.3
1.122.5
4.53.534.5
17.56.045.0
23.28.652.0
25.97.360.9
24.14.463.8


(3这些投资新变化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或机制上发生了哪些根本性转变?(6分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1问,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依据表格数据,从投资主体、资金来源方式两个方面分析,呈现出单一的特点。这种计划经济体制能够集中有限的资源,加快经济建设,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但同时也导致农业发展滞后,企业缺少自主权和发展的积极性。第(2问,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的新变化,从投资主体、资金来源方式两个方面分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国家的重视推动了非公有制的发展。第(3问,这些投资新变化反映出,经济体制方面由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社会环境由封闭自守走向对外开放。
答案:(1特点:①投资主体较为单一(或主要依靠国家投资;②资金来源方式较为单一(或以国有资金为主。(4分(若答:国家投资比重很大,是投资的主体;外资利用、自筹和其他投资比重为零;可扣1~2分。影响:①积极影响:体现出社会主义的公平性,能够集中有限的资金,大力开展经济建设,保证了一批大型重工业企业的建成投产,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有利于巩固国防。(3分②消极影响: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造成国家工业建设资金长期不足,影响到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造成企业缺乏投资积极性。(3分
(2新变化:①投资主体多元化;②资金来源多样化;③国家投资比重逐年下降,非国家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并成为投资主体。(4分



原因: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行,使国有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②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③国家鼓励非公有制主体和民间资本投资国有企业。④新型投资、融资方式的引入。(6分,答出3点即可
(3转变: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2分由政府主导投资(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向由市场主导投资转变;由关门建设向对外开放转变。(4分
14.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待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材料二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
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时间和名称
讲话名称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发表日期1984年6月1985年10月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2月——《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联系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8分
(2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6分
(3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8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三大思想理论的认识。(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20世纪先进思想成果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原因”实际要求回答新三民主义出现的背景。第(2问,回答的时间限制是“20世纪20年代”,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结论。第(3问是表格题,注意对“讲话名称”一栏内容分析。第(4问是开放性问题,结合前面的设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变化:由推翻帝制、创立民国发展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4分
原因:辛亥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4分
(2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6分



(3“一国两制”的构想,推动了港澳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4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4分
(4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要联系实践,不断完善。(4分,其他表述,言之有理即可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