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无忧考公务员网!

注册登陆 我要投稿
当前位置:无忧考公务员网>题库 >

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精选范文9篇)

日期:2021-07-26 13:52:34 浏览次数:

社会,即是由生物与环境形成的关系总和。人类的生产、消费娱乐、政治、教育等,都属于社会活动范畴。动物或其他生物社会行为也属于社会范畴。社会指在特定环境下共同生活的生物,能够长久维持的、彼此不能够离开的相依为命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结构(社会又被歪曲,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9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9篇

【篇一】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

专题训练(六)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图案的原设计者是

A.田汉 B.聂耳 C.张澜 D.曾联松

答案:D

2.与1950年中国面临的边境形势无关的是

A.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B.美军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C.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D.美军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

答案:C

3.解放后,为建立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人民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没收国民政府的财产和官僚资本

B.没收私人资本

C.赎买民族资本

D.由中央统一管理全国财政经济

答案:A

4.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原则是

A.稳步前进 B.自愿互利

C.积极发展 D.逐步推进

答案:B

5.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产量增长最快的是

A.粮 B.棉 C.煤 D.钢

答案:D

6.国家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在

A.1949年 B.1953年

C.1955年 D.1956年

答案:D

7.“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这是我国哪位著名科学家的名言

A.钱学森 B.袁隆平

C.邓稼先 D.李四光

答案:A

8.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的政策是

A.赎买政策 B.没收归国有

C.公私合营 D.建立生产合作社

答案:A(资本主义工商业指民族资产阶级的工业,该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不是革命的对象,而且在经济恢复时的过渡时期作出过重要贡献,故不能等同于官僚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所以B项不成立,而C、D两项与题意不符)

9.“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一口号出自下列哪一时期

A.“大跃进”时期 B.“文革”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答案:A

1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是

①党的领导 ②武装斗争 ③统一战线 ④人民民主专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11.“一国两制”构想中“两制”是指

A.两种社会制度 B.两种法律制度

C.两种管理制度 D.两种军事制度

答案:A(一国两制中的“两制”就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

12.下列哪些节日的产生与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关

①端午节 ②劳动节 ③青年节 ④建军节 ⑤国庆节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答案:D(端午节是中国古代史中涉及到的,劳动节是世界史中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时所定的“五一”国际劳动节)

13.上海浦东的开发表明

A.上海的经济开始腾飞

B.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被带动

C.促进长江流域经济发展

D.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答案:D

14.中共八大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最为突出的工业部门是

A.电子工业 B.石油工业

C.原子能工业 D.航天工业

答案:B

15.下图是金日成和彭德怀在谈话,这一情景发生在

A.抗美援朝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二战时期

D.越南战争期间

答案:A

16.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①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②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③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④必须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17.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是在

A.1949~1952年

B.1953~1956年

C.1959~1961年

D.1956~1958年

答案:C

18.对外开放指的是引进

①国外资金 ②先进科学技术 ③企业管理经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D

19.建国初期打击投机倒把,首先打击的是

A.金融界投机分子

B.粮食界的投机分子

C.棉纺界的投机分子

D.钢铁界的投机分子

答案:B

20.如下图所示,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是在

A.建国初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开始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D.“文化大革命”期间

答案:D

21.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A.和平统一

B.一国两制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答案:C

22.土地改革后,辽宁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这一现象说明

A.土地改革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变化

B.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答案:C(该题关键是梅家村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即土改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 极性)

23.经过多年的努力才形成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其特点有

①全方位 ②深层次 ③宽领域 ④多层次 ⑤有特色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⑤

答案:C

24.为中国在奥运会上夺得第一块金牌的运动员是

A.陈镜开 B.郑凤荣 C.容国团 D.许海峰

答案:D

2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城乡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C.废除人民公社

D.允许个体经济发展

答案: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26.__________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__________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要求。

答案:邓小平 毛泽东

27.中国古代“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已经通过__________变成现实。

答案:计算机网络

28.1984年上海被宣布为开放城市后,设立了上海__________开发区。现在,该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中心。

答案:浦东 经济 金融

29.1953年中国共产党公布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规定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__________,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__________和__________工商业的改造。

答案:社会主义工业化 手工业 资本主义

30.__________因研制“__________”而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答案:袁隆平 籼型杂交水稻

31.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__________的高潮。

答案:全行业工私合营

三、材料解析题(15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式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层开始进行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3年底,甚至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在中国消失了,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安徽属于西部开发省份吗?

(2)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村社会主义改造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又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结合初中政治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参考答案:(1)不属于。

(2)农业集体生产合作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四、识图题(10分)

33.读图,回答问题:

壁画: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1)上图反映的是什么运动?

(2)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参考答案:(1)“大跃进”运动。

(2)造成生产力受到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后果,国民经济产生严重困难。

五、问答题(13分)

34.建国后,为发展科学、繁荣文化,党中央提出了什么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科学、文化、艺术取得哪些卓著的成绩?

参考答案:(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科学技术成果辉煌:核工业从无到有,航天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银河”Ⅱ号计算机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首先在世界上培育成功了“籼型杂交水稻”。文化艺术成果:出现了《红旗谱》《青春之歌》等一批优秀长篇小说,以《红灯记》等为代表的京剧艺术达到新水平,电视异军突起,绘画、音乐、舞蹈、书法也取得很大成就。

【篇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重要论述

浪费和贪污在性质上虽有若干不同,但浪费的损失大于贪污,其结果又常与侵吞、盗窃和骗取国家财物或收受他人贿赂的行为相接近。故严惩浪费,必须与严惩贪污同时进行。浪费的范围极广,项目极多,又是一个普遍的严重现象,故须着重地进行斗争,并须定出惩治办法。

  反贪污斗争和反浪费斗争的开展和深入,必将接触到各方面存在着的各种程度的官僚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工作作风。这种作风,是贪污和浪费现象所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央要求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在此次精兵简政的工作中,在展开全国规模的爱国增产节约运动中,在进行反对贪污和反对浪费的斗争中,同时展开一个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凡在其所属机关、部队、团体、学校或企业中发生了严重的贪污现象或浪费现象,而事前毫无觉察、事后又不厉行惩治者,称为严重的官僚主义分子。这种严重的官僚主义分子,虽然没有亲手参加贪污行为或浪费行为,亦应以失职论处,决不宽恕。(毛泽东:《实行增产节约,反对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1952年12月),《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8-209页)

  我们要防止奢侈、铺张,不然将会脱离人民的爱好。美是要有条件的,人民的生活要一天天提高。如果你不按照这个规律,就要脱离群众。(周恩来:《关于戏曲改革的几个问题》(1952年11月14日),《周恩来文化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22页)

  为了把国家财政放在稳固的基础上,保证社会主义工业建设,必须节减一切可以节减的开支,克服浪费。……今天的问题复杂得很,仅靠几个章程、几个法令、几个办法办事是不行的,要因地制宜。只有大家管财政,大家热心财政,事情才好办。节约也要有积极性,如果没有地方的积极性,就不可能节约,就要发生浪费。(邓小平:《财政工作的六条方针》(1954年1月13日),《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0页)

  我们的国家虽然地大物博,但生产比较落后,财力有限,这就要求财政工作人员要善于节约,善于把钱用到主要方面去。(邓小平:《地方财政工作要有全局观念》(1954年1月25号),《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0页)

  节减国家机关经费,精简国家行政机构。这是国家积累工业化资金的一个重要方法。毛主席在1950年6月即曾指出:“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是争取财政经济情况根本好转的三个条件之一。所以尽可能地减少一切机关的非生产的开支,厉行节约,是我们必须坚持贯彻的原则。(邓小平:《关于一九五四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1954年6月16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版,第272页)

  我们必须了解,增加生产对于我们全体人民,对于我们国家,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只有生产不断地增加,不断地扩大,才能逐步地克服我们人民的贫困,才能巩固我们革命的胜利,才能有我们将来的幸福。一切破坏经济纪律、劳动纪律、财政纪律和损害公共财产、浪费国家资金的现象,在我们这里都是不能容许的,一切只顾个人不顾社会、只顾局部不顾全体、只顾眼前不顾将来、只顾权利不顾义务、只顾消费不顾生产的观点和行为,都是必须反对的。因为这些都损害曹我们国家的生产发展,因而也就是损害着我们将来的幸福。(周恩来:《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国家》(1954年9月23日),《周恩来选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4-145页)

  节约的观念,在我们现在要加紧建设的当中,是一个最中心的问题。要使我们的干部和人民都要有这样一个观念,节约一点,就是对于国家建设增加一分,对于国防力量增强一分;浪费一点,就是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有害。要用这个观念经常地教育我们的干部和人民,因为这是很容易疏忽的。国家大了,稍微不留神,就要浪费一批人力,或者物力,或者财力,对我们建设就不利。(周恩来:《改善和节约生活》(1955年2月3日),《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06-207页)

  我们的领导同志要积极地提倡艰苦朴素的作风,凡是妨碍这方面的,要尽量改正。我们从人民群众中来,离开得久了,就满脸灰尘,就忘记了艰苦朴素,这一点,我们的高级干部要时常敲警钟,要互相警惕。周恩来:《改善和节约生活》(1955年2月3日),《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20页

  一种错误的想法是认为“建设经验不够,工作经验不够,浪费一点不可避免”。我们的建设经验和工作经验不够是确实的,浪费也难于完全避免。但是,如果主管工作的本人有了这种想法,那么浪费就一定不可避免。没有经验的人是可能浪费的,但也可能少浪费或者不浪费,问题在于他对待浪费采取什么态度。只要谨慎从事,有意识地避免浪费,浪费是可以减少的。我们对于浪费的态度,首先不能采取原谅宽容的态度,必须采取批评教育、纠正以至制裁的态度。陈云:《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1955年3月21日),《陈云文集》第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30-631页

  任何一项小的浪费,如果不加纠正,推算到全国,一年、五年、十年、二十年,那就没有一项不是巨大的浪费。我们只有这样去观察“小事情”,才不致熟视无睹地继续浪费,才知道纠正这种“小事情”是大有必要、需要立即动手的。陈云:《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1955年3月21日),《陈云文集》第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31页

  要严格地节约,反浪费。现在城市里头大反浪费,乡村里头也反浪费。……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严格节约,降低成本,实行经济核算,反对铺张浪费。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结论》(1955年10月11日),《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852页

  我们的国家一要勤,二要俭,不要懒,不要豪华。懒则衰,就不好。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结论》(1955年10月11日)《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953页

  勤俭办工厂,勤俭办商店,勤俭办一切国营事业和合作事业,勤俭办一切其他事业,什么事情都应当执行勤俭的原则。这就是节约的原则,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国是一个大国,但是现在还很穷,要使中国富起来,需要几十年时间。几十年以后也需要执行勤俭的原则,但是特别要提倡勤俭,特别要注意节约的,是在目前这几十年内,是在目前这几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毛泽东:《按语选》(1955年12月),《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47页

  在一切企业中,在一切国家机关中,在整个社会生活中,都必须继续提倡节约,克服浪费。浪费在任何时候都是妨碍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的。我们的建设还在开始,我们更应当为积累每一元的建设资金并且加以最有效的使用而奋斗。……勤俭建国、勤俭办企业、勤俭办合作社、勤俭办一切事业,这是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的长远方针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1956年9月15日),《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版,第227-228页

  克勤克俭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一切国家机关、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和合作社,都应该厉行节约,使人力、物力、财力都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以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由于国家建设规模的扩大,我们在物资供应、资金来源和技术力量等方面,还会遇到很多的因难,而厉行节约,合理地使用物力、财力和人力,正是克服这些困难的一项重要办法。周恩来:《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的若干主要问题》(1956年9月16日),《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24-325页

  我们正处在创立社会主义家业的时期,我们要怎样才能把我们的家业创立起来呢?要靠勤劳,还要靠节俭。勤俭是我国劳动人民固有的美德。“克勤克俭,成家立业”的格言,现在应当成为我们每一个国家工作人员和经济工作人员必须时刻牢记和贯彻执行的原则。党中央一向要求我们全党的同志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并且多次领导全党开展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运动。这些运动,虽然每一次都收到了很大的成效,但遗憾的是,铺张门面、讲究排场、随便挥霍老百姓的金钱的严重现象,仍然时有发现。我们必须动员全党来抵制这种不良的倾向。朱德:《加强团结,建设社会主义》(1956年9月17日),《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40页

  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同志们提出,厂长、校长可以住棚子,我看这个法子好,特别是在困难的时候。我们长征路上过草地,根本没有房子,就那么睡,朱总司令走了四十天草地,也是那么睡,都过来了。我们的部队,没有粮食,就吃树皮、树叶。同人民有福共享,有祸同当,这是我们过去干过的,为什么现在不能干呢?只要我们这样干了,就不会脱离群众。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1956年11月15日),《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5页

  马克思说:无产阶级要解放全人类,要解放所有劳动者,而后自己才能获得解放。共产党员如果待遇太高了,就不利于团结群众,在政治上就会陷于被动,对解放群众、解放自己都没有好处。如果我们的待遇比人民低一些,政治上就很主动,就便于团结教育人民,便于解放全体劳动者,也便于解放自己。现在应该多提倡艰苦朴素,少宣传生活如何美好,要多为人民生活着想。这样说可能有人思想要波动,但是只要多宣传,大家就会想通的。刘少奇:《对今后干部工作和组织工作的几点建议》(1956年12月4日),《刘少奇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652页

  要提倡勤俭建国。要使全体青年们懂得,我们的国家现在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并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根本改变这种状态,全靠青年和全体人民在几十年时间内,团结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富强的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有些青年人以为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就应当什么都好了,就可以不费气力享受现成的幸福生活了,这是一种不实际的想法。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6页

  我们要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但是我国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这是一个矛盾。全面地持久地厉行节约,就是解决这个矛盾的一个方法。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9页

  反对浪费,同批判其他缺点错误一样,好比洗脸。人不是每天都要洗脸吗?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知识分子、工商业者、工人、农民、手工业者,总之,我们六亿人口都要实行增产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这不但在经济上有重大意义,在政治上也有重大意义。在我们的许多工作人员中间,现在滋长着一种不愿意和群众同甘苦,喜欢计较个人名利的危险倾向,这是很不好的。我们在增产节约运动中要求精简机关,下放干部,使相当大的一批干部回到生产中去,就是克服这种危险倾向的一个方法。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27),《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0页

  我们必须进行一个节约运动,认真提倡艰苦奋斗、与群众同甘共苦的作风,坚决制止铺张浪费、脱离群众的现象。应当停止购置家具和车辆,减少办公杂支,除特定场合外,严谨请客送礼,纠正开会方面和文娱活动中的浪费。陈云:《关于增产节约的问题》(1957年3月9日),《陈云文集》第3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67页

  为什么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因为我们这个国家有这么几个数目字,就说明不是轻易可以建设得好的。六万万人口的国家,这样多的人口的国家,而我们现在可耕地只有十六万万亩。拿我去过的南亚的一些国家来比,只有东巴基斯坦那个地方人口密,耕地比较少,跟我们几乎相等。除那个地方以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我们耕地少的,都比我们耕地多,有的多了一半,有的多了几倍。我国人口跟可耕地面积比,平均每人不到三亩。城市人口不算,三亩多一点,要是五口人一家,一家就是一公烦,而人家总是一公顷半或者二公顷,乃至于十几公顷。至于欧洲国家的人均耕地那就更多了!据调查,我们除去可耕地,可开垦的土地数目还不到可耕地数。当然,这是现在已经调查出来的,还有很多没有调查好的,可能要比这多。但是,一个短时期内,不管第二个五年计划,还是第三个五年计划,我们大量开垦的希望不大,可能性不大。因为要投资,又要移民,由公家去迁移很大数目的人民,不仅是投资、交通有困难,就是生活习惯也有困难,而原有耕地集中的地方增加的可能性更小。这样一个农业的基础,来供养我们现有的人口,来建设工业,就有困难。我们要争取十五年的时间,就是三个五年计划或者更多一点时间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国,如果不艰苦奋斗,那不是轻易可成的。周恩来:《艰苦奋斗,建设国家》(1957年3月19日),《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46-347页

  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要使人民得到幸福。说到幸福,不仅要看到眼前,还要看到长远,要把二者结合起来。从鸦片战争以来,我们前辈革命的人,前仆后继,流血牺牲,为的就是后代的幸福。尤其是近三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多少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我们现在也应该想一想,怎样为我们的后代谋幸福,为我们民族谋长远的幸福。回想过去,我们是从艰苦奋斗、流血牺牲中过来的。我们的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不仅是近百年,而且从有历史记载以来,几千年间,劳动人民不断斗争,形成了一种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继承这种传统,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扬光大。现在国际形势趋于缓和,我们应该利用这种环境,在工作中、劳动中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周恩来:《谈谈青年的学习和生活》(1957年3月24日),《周恩来文化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36-437页

  要看到,尽管我们的成绩很大,工农业生产发展得很快,在工业建设方面打下了初步的基础,建设了不少企业,但是一直到现在,我们的国家还是一个贫穷的国家,落后的国家。要把这么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先进的工业国家,需要长期的刻苦的努力。这就是说,需要有勤俭建国的本领。因为你穷嘛!如果在贫穷的基础上不懂得勤俭建国,这个国是建不好的。……从过去几年的建设来看,证明我们的知识很少,还没学会勤俭建国的本领。邓小平:《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1957年4月8日),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2-263页

  我们再建设方面的指导思想,一是应该面对国家的现实。我们的国家很穷,很困难,任何时候不要忽略这个问题。我们要提倡增产节约,反对贪大贪新。……二是应该面对群众的需要。我们的建设工作应该面对群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现在有各种观点,追求这个化,那个化,连共产主义化也有了,就是缺乏群众观点。对于花很少的钱就,就可以解决群众需要的问题,甚至有些不花钱就能解决的问题,却注意得不够。邓小平1957年4月8日在西安干部会议上的报告,《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355页

  请同志们摸一下农民用粮的底。要提倡勤俭持家,节约粮食,以便有积累。国家有积累,合作社有积累,家庭有积累,有了这三种积累,我们就富裕起来了。不然,统统吃光了,有什么富裕呀?毛泽东:《关于农业问题》(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7页

  中国人要有志气。我们应当教育全国城市、乡村的每一个人,要有远大的目标,有志气。大吃、大喝,统统吃光、喝光,算不算一种志气呢?这不算什么志气。要勤俭持家,作长远打算。什么红白喜事,讨媳妇,死了人,大办其酒席,实在可以不必。应当在这些地方节省,不要浪费。这是改革旧习惯。毛泽东:《关于农业问题》(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8页

  我国人民向来是勤劳节俭的,“食求果腹,衣求蔽体”的传统,一直保持了几千年。在过去几十年的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所领导的军队以及广大干部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生活俭朴,与群众同甘共苦,成为每个革命者所追求的美德。正因为如此,我党以及我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能够在敌人重重包围和进攻的严重情况下,克服各种困难,终于战胜了敌人。朱德:《勤俭持家》(1957年12月17日),《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67-368页

  在旧社会生活过的劳苦群众和经过斗争锻炼的革命干部,对于艰苦奋斗和勤俭持家的号召,是容易接受的。因为他们在旧时代受过艰难困苦,拿今天的生活同过去的生活相比较,他们就知道今天的生活是大大地改善了。广大的青年群众也都懂得,祖国的美好将来和人民幸福的生活,只能靠艰苦的劳动来创造,他们生气勃勃地为新社会的建设而努力劳动。但是,对于一些青年,特别是对于一些受了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青年说来,他们既不知道过去的艰苦,也就比不出今天的幸福。他们甚至说:“你们是生活在旧时代,应该受苦;我们是生活在新社会,应该享福。”于是有些人就斤斤计较工资待遇的高低专门考虑个人的狭隘的利益;而对于我们国家还在刚刚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困难以及生活的改善只能随着生产的发展来逐步提高等重大的事情,反而置诸脑后了。这是一种最危险的现象。希望我们青年一代,坚决克服个人主义,树立集体主义,并以模范的实际行动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斗争中去。对于一些尚未成年的少年儿童,也应该加强勤俭教育,特别是对于一些家庭生活比较富裕的少年儿童,这方面的教育更为迫切需要。朱德:《勤俭持家》(1957年12月17日),《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68-369页

  我们应该在全国人民中造成一种崇尚节俭的风气,日常生活、一切婚丧嫁娶和人情往来,都要力求简朴和节约,同时提倡积粮防荒、积钱备用,提倡互助互济,发扬我国劳动人民的“乡邻相帮”的美德。这些对于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利益,都有重大的意义。朱德:《勤俭持家》(1957年12月17日),《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70页

  为了建成社会主义,我们还要作长期的艰苦努力。但是只要我们全国六亿人民和一亿多个家庭都觉悟和团结起来,勤俭建国、勤俭持家,那末,我们建设和生活中的一切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目前仍然是比较落后和比较贫穷的中国,一定能变为先进的富强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中国!朱德:《勤俭持家》(1957年12月17日),《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70页

  学会过日子。包括农村、城市,要留有余地,富日子当穷日子过,增产节约。毛泽东:《庐山会议讨论的十八个问题》(1959年6月29日、7月2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1页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勤俭建国家,永远是真言。朱德:《由俭入奢易》(1960年10月30日),《朱德诗词集》(新编本)(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77页

  勤俭建国、勤俭持家一定要联起来,只提一个不够。有了强盛的国,家才会富起来。首先是勤俭建国,其次是家要管好。现在搞十年计划,这个口号十年不变,坚持到底,因为我们国家的物质基础就是这么个状况。这就是妇联的特殊工作。当然男同志也要勤俭持家,但宣传以妇联为主,你们向男同志宣传,大姐向大哥宣传。勤俭建国、勤俭持家应经常提倡,是长期要做的工作。邓小平:《重要的是做好经常工作》(1961年12月27日),《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94页

  一切共产党员,不论职位多高,都是人民群众的勤务员,都应该把自己看成普通劳动者,没有任何特权,都必须关心群众生活,和群众同甘共苦。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以艰苦朴素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 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干部,处处讲究生活上的享受,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在不少的干部中间,那种摆排场,闹阔气,假公济私,明目张胆地挥霍人民财产的特殊化作风,在最近一个时期内有了滋长。这种旧官僚的恶习,在我们的队伍里是完全不能允许的。凡是犯了这种错误的人,都应该彻底改正,严重的还应该受到应得的处分。只有打掉了这些官气,彻底纠正了这些恶劣作风,党同群众的联系才能够进一步加强。刘少奇:《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报告》(1962年6月27日),《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59-460页

  现在艰苦奋斗的作风有所削弱,特殊化的风气有所发展。有些地方盖别墅,盖高标准住房,搞跳舞场。中央是不是也有呢?中央也有特殊化。省委学中央,地委就学省委,县委就学地委,公社就学县委,这样学起来,那还得了呀!现在我们改变过来好不好?从中央改起,各省委、地委、县委、公社,一律把这个风气改变过来。刘少奇:《加强基层领导,改进工作作风》(1962年7月18日),《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59-460页

  图享受,怕艰苦;好伸手,走后门;一人做“官”,全家享福,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请客送礼,置装添私;苦乐不均,内外不一。这是特殊化的官僚主义。

  我们的国家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如果图享受,怕艰苦,甚至走后门,特殊化,那是会引起群众公愤的周恩来:《反对官僚主义》(1963年5月29日),《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20-421页

   物质生活方面,我么领导干部应该知足常乐,要觉得自己的物质待遇够了,甚至于过了,觉得少一点好,人家分给我们的多了就应该居之不安。要使艰苦朴素成为我们的美德。这样,我们就会心情舒畅,才能在个人身上节约,给集体增加福利,为国家增加积累,才能把我们的国家更快地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周恩来:《过好“五关”》(1963年5月29日),《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27页

  节约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长期方针,要勤俭建国,勤俭办企业,勤俭持家,国家才能兴旺。不要以为这是“小气”,这是国家兴旺之气。全党、全国、全民族提倡这个风气,一年就可以节约几十亿元。一种风气,一种民族风格,会流传几百年。刘少奇1963年10月23日在听取薄一波汇报工业情况时的谈话,《刘少奇传》(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896页

  每个机关、学校、工厂都要节约。不号召大家节衣缩食,国家就建设不起来。一个机关、一个工厂、一个人节约,看起来钱不多,但是成千上万个工厂、机关、学校都节约起来,书目就很大了。刘少奇:《增加文教经费,普及文化教育》(1965年8月8日),《刘少奇论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2页

  我国八亿人口,我们办事情、想问题都要从这一点出发。一人浪费一点不得了,一人节约一点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朱德1973年8月10日在视察四〇〇三厂时的谈话,《朱德年谱》(新编本)(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981页

  像我们这样的国家搞建设,一定要在自力更生、勤俭建国的基础上进行。提倡勤俭建国方针,更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这不仅在经济上积累资金建设了自己的国家,而且在政治思想上对群众的影响也是好的。邓小平1974年11月13日同民主也门总统委员会主席鲁巴伊会谈时的谈话,《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066页

【篇三】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重要论述摘编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重要论述?

  浪费和贪污在性质上虽有若干不同,但浪费的损失大于贪污,其结果又常与侵吞、盗窃和骗取国家财物或收受他人贿赂的行为相接近。故严惩浪费,必须与严惩贪污同时进行。浪费的范围极广,项目极多,又是一个普遍的严重现象,故须着重地进行斗争,并须定出惩治办法。

  反贪污斗争和反浪费斗争的开展和深入,必将接触到各方面存在着的各种程度的官僚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工作作风。这种作风,是贪污和浪费现象所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央要求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在此次精兵简政的工作中,在展开全国规模的爱国增产节约运动中,在进行反对贪污和反对浪费的斗争中,同时展开一个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凡在其所属机关、部队、团体、学校或企业中发生了严重的贪污现象或浪费现象,而事前毫无觉察、事后又不厉行惩治者,称为严重的官僚主义分子。这种严重的官僚主义分子,虽然没有亲手参加贪污行为或浪费行为,亦应以失职论处,决不宽恕。

  毛泽东:《实行增产节约,反对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1952年12月),《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8-209页

?

  我们要防止奢侈、铺张,不然将会脱离人民的爱好。美是要有条件的,人民的生活要一天天提高。如果你不按照这个规律,就要脱离群众。

  周恩来:《关于戏曲改革的几个问题》(1952年11月14日),《周恩来文化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22页

?

  为了把国家财政放在稳固的基础上,保证社会主义工业建设,必须节减一切可以节减的开支,克服浪费。……今天的问题复杂得很,仅靠几个章程、几个法令、几个办法办事是不行的,要因地制宜。只有大家管财政,大家热心财政,事情才好办。节约也要有积极性,如果没有地方的积极性,就不可能节约,就要发生浪费。

  邓小平:《财政工作的六条方针》(1954年1月13日),《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0页

?

  我们的国家虽然地大物博,但生产比较落后,财力有限,这就要求财政工作人员要善于节约,善于把钱用到主要方面去。

  邓小平:《地方财政工作要有全局观念》(1954年1月25号),《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0页

?

  节减国家机关经费,精简国家行政机构。这是国家积累工业化资金的一个重要方法。毛主席在1950年6月即曾指出:“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是争取财政经济情况根本好转的三个条件之一。所以尽可能地减少一切机关的非生产的开支,厉行节约,是我们必须坚持贯彻的原则。

  邓小平:《关于一九五四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1954年6月16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版,第272页

?

  我们必须了解,增加生产对于我们全体人民,对于我们国家,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只有生产不断地增加,不断地扩大,才能逐步地克服我们人民的贫困,才能巩固我们革命的胜利,才能有我们将来的幸福。一切破坏经济纪律、劳动纪律、财政纪律和损害公共财产、浪费国家资金的现象,在我们这里都是不能容许的,一切只顾个人不顾社会、只顾局部不顾全体、只顾眼前不顾将来、只顾权利不顾义务、只顾消费不顾生产的观点和行为,都是必须反对的。因为这些都损害曹我们国家的生产发展,因而也就是损害着我们将来的幸福。

  周恩来:《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国家》(1954年9月23日),《周恩来选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4-145页

?

  节约的观念,在我们现在要加紧建设的当中,是一个最中心的问题。要使我们的干部和人民都要有这样一个观念,节约一点,就是对于国家建设增加一分,对于国防力量增强一分;浪费一点,就是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有害。要用这个观念经常地教育我们的干部和人民,因为这是很容易疏忽的。国家大了,稍微不留神,就要浪费一批人力,或者物力,或者财力,对我们建设就不利。

  周恩来:《改善和节约生活》(1955年2月3日),《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06-207页

?

  我们的领导同志要积极地提倡艰苦朴素的作风,凡是妨碍这方面的,要尽量改正。我们从人民群众中来,离开得久了,就满脸灰尘,就忘记了艰苦朴素,这一点,我们的高级干部要时常敲警钟,要互相警惕。

  周恩来:《改善和节约生活》(1955年2月3日),《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20页

?

  一种错误的想法是认为“建设经验不够,工作经验不够,浪费一点不可避免”。我们的建设经验和工作经验不够是确实的,浪费也难于完全避免。但是,如果主管工作的本人有了这种想法,那么浪费就一定不可避免。没有经验的人是可能浪费的,但也可能少浪费或者不浪费,问题在于他对待浪费采取什么态度。只要谨慎从事,有意识地避免浪费,浪费是可以减少的。我们对于浪费的态度,首先不能采取原谅宽容的态度,必须采取批评教育、纠正以至制裁的态度。

  陈云:《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1955年3月21日),《陈云文集》第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30-631页

?

  任何一项小的浪费,如果不加纠正,推算到全国,一年、五年、十年、二十年,那就没有一项不是巨大的浪费。我们只有这样去观察“小事情”,才不致熟视无睹地继续浪费,才知道纠正这种“小事情”是大有必要、需要立即动手的。

  陈云:《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1955年3月21日),《陈云文集》第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31页

?

  要严格地节约,反浪费。现在城市里头大反浪费,乡村里头也反浪费。……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严格节约,降低成本,实行经济核算,反对铺张浪费。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结论》(1955年10月11日),《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852页

?

  我们的国家一要勤,二要俭,不要懒,不要豪华。懒则衰,就不好。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结论》(1955年10月11日)《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953页

?

  勤俭办工厂,勤俭办商店,勤俭办一切国营事业和合作事业,勤俭办一切其他事业,什么事情都应当执行勤俭的原则。这就是节约的原则,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国是一个大国,但是现在还很穷,要使中国富起来,需要几十年时间。几十年以后也需要执行勤俭的原则,但是特别要提倡勤俭,特别要注意节约的,是在目前这几十年内,是在目前这几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

  毛泽东:《按语选》(1955年12月),《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47页

?

  在一切企业中,在一切国家机关中,在整个社会生活中,都必须继续提倡节约,克服浪费。浪费在任何时候都是妨碍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的。我们的建设还在开始,我们更应当为积累每一元的建设资金并且加以最有效的使用而奋斗。……勤俭建国、勤俭办企业、勤俭办合作社、勤俭办一切事业,这是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的长远方针。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1956年9月15日),《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版,第227-228页

?

  克勤克俭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一切国家机关、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和合作社,都应该厉行节约,使人力、物力、财力都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以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由于国家建设规模的扩大,我们在物资供应、资金来源和技术力量等方面,还会遇到很多的因难,而厉行节约,合理地使用物力、财力和人力,正是克服这些困难的一项重要办法。

  周恩来:《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的若干主要问题》(1956年9月16日),《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24-325页

?

  我们正处在创立社会主义家业的时期,我们要怎样才能把我们的家业创立起来呢?要靠勤劳,还要靠节俭。勤俭是我国劳动人民固有的美德。“克勤克俭,成家立业”的格言,现在应当成为我们每一个国家工作人员和经济工作人员必须时刻牢记和贯彻执行的原则。党中央一向要求我们全党的同志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并且多次领导全党开展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运动。这些运动,虽然每一次都收到了很大的成效,但遗憾的是,铺张门面、讲究排场、随便挥霍老百姓的金钱的严重现象,仍然时有发现。我们必须动员全党来抵制这种不良的倾向。

  朱德:《加强团结,建设社会主义》(1956年9月17日),《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40页

?

  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同志们提出,厂长、校长可以住棚子,我看这个法子好,特别是在困难的时候。我们长征路上过草地,根本没有房子,就那么睡,朱总司令走了四十天草地,也是那么睡,都过来了。我们的部队,没有粮食,就吃树皮、树叶。同人民有福共享,有祸同当,这是我们过去干过的,为什么现在不能干呢?只要我们这样干了,就不会脱离群众。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1956年11月15日),《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5页

?

  马克思说:无产阶级要解放全人类,要解放所有劳动者,而后自己才能获得解放。共产党员如果待遇太高了,就不利于团结群众,在政治上就会陷于被动,对解放群众、解放自己都没有好处。如果我们的待遇比人民低一些,政治上就很主动,就便于团结教育人民,便于解放全体劳动者,也便于解放自己。现在应该多提倡艰苦朴素,少宣传生活如何美好,要多为人民生活着想。这样说可能有人思想要波动,但是只要多宣传,大家就会想通的。

  刘少奇:《对今后干部工作和组织工作的几点建议》(1956年12月4日),《刘少奇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652页

?

  要提倡勤俭建国。要使全体青年们懂得,我们的国家现在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并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根本改变这种状态,全靠青年和全体人民在几十年时间内,团结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富强的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有些青年人以为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就应当什么都好了,就可以不费气力享受现成的幸福生活了,这是一种不实际的想法。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6页

?

  我们要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但是我国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这是一个矛盾。全面地持久地厉行节约,就是解决这个矛盾的一个方法。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9页

?

  反对浪费,同批判其他缺点错误一样,好比洗脸。人不是每天都要洗脸吗?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知识分子、工商业者、工人、农民、手工业者,总之,我们六亿人口都要实行增产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这不但在经济上有重大意义,在政治上也有重大意义。在我们的许多工作人员中间,现在滋长着一种不愿意和群众同甘苦,喜欢计较个人名利的危险倾向,这是很不好的。我们在增产节约运动中要求精简机关,下放干部,使相当大的一批干部回到生产中去,就是克服这种危险倾向的一个方法。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27),《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0页

?

  我们必须进行一个节约运动,认真提倡艰苦奋斗、与群众同甘共苦的作风,坚决制止铺张浪费、脱离群众的现象。应当停止购置家具和车辆,减少办公杂支,除特定场合外,严谨请客送礼,纠正开会方面和文娱活动中的浪费。

  陈云:《关于增产节约的问题》(1957年3月9日),《陈云文集》第3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67页

?

  为什么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因为我们这个国家有这么几个数目字,就说明不是轻易可以建设得好的。六万万人口的国家,这样多的人口的国家,而我们现在可耕地只有十六万万亩。拿我去过的南亚的一些国家来比,只有东巴基斯坦那个地方人口密,耕地比较少,跟我们几乎相等。除那个地方以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我们耕地少的,都比我们耕地多,有的多了一半,有的多了几倍。我国人口跟可耕地面积比,平均每人不到三亩。城市人口不算,三亩多一点,要是五口人一家,一家就是一公烦,而人家总是一公顷半或者二公顷,乃至于十几公顷。至于欧洲国家的人均耕地那就更多了!据调查,我们除去可耕地,可开垦的土地数目还不到可耕地数。当然,这是现在已经调查出来的,还有很多没有调查好的,可能要比这多。但是,一个短时期内,不管第二个五年计划,还是第三个五年计划,我们大量开垦的希望不大,可能性不大。因为要投资,又要移民,由公家去迁移很大数目的人民,不仅是投资、交通有困难,就是生活习惯也有困难,而原有耕地集中的地方增加的可能性更小。这样一个农业的基础,来供养我们现有的人口,来建设工业,就有困难。我们要争取十五年的时间,就是三个五年计划或者更多一点时间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国,如果不艰苦奋斗,那不是轻易可成的。

  周恩来:《艰苦奋斗,建设国家》(1957年3月19日),《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46-347页

?

  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要使人民得到幸福。说到幸福,不仅要看到眼前,还要看到长远,要把二者结合起来。从鸦片战争以来,我们前辈革命的人,前仆后继,流血牺牲,为的就是后代的幸福。尤其是近三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多少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我们现在也应该想一想,怎样为我们的后代谋幸福,为我们民族谋长远的幸福。回想过去,我们是从艰苦奋斗、流血牺牲中过来的。我们的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不仅是近百年,而且从有历史记载以来,几千年间,劳动人民不断斗争,形成了一种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继承这种传统,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扬光大。现在国际形势趋于缓和,我们应该利用这种环境,在工作中、劳动中艰苦奋斗,勤俭建国。

  周恩来:《谈谈青年的学习和生活》(1957年3月24日),《周恩来文化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36-437页

?

  要看到,尽管我们的成绩很大,工农业生产发展得很快,在工业建设方面打下了初步的基础,建设了不少企业,但是一直到现在,我们的国家还是一个贫穷的国家,落后的国家。要把这么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先进的工业国家,需要长期的刻苦的努力。这就是说,需要有勤俭建国的本领。因为你穷嘛!如果在贫穷的基础上不懂得勤俭建国,这个国是建不好的。……从过去几年的建设来看,证明我们的知识很少,还没学会勤俭建国的本领。

  邓小平:《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1957年4月8日),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2-263页

?

  我们再建设方面的指导思想,一是应该面对国家的现实。我们的国家很穷,很困难,任何时候不要忽略这个问题。我们要提倡增产节约,反对贪大贪新。……二是应该面对群众的需要。我们的建设工作应该面对群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现在有各种观点,追求这个化,那个化,连共产主义化也有了,就是缺乏群众观点。对于花很少的钱就,就可以解决群众需要的问题,甚至有些不花钱就能解决的问题,却注意得不够。

  邓小平1957年4月8日在西安干部会议上的报告,《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355页

?

  请同志们摸一下农民用粮的底。要提倡勤俭持家,节约粮食,以便有积累。国家有积累,合作社有积累,家庭有积累,有了这三种积累,我们就富裕起来了。不然,统统吃光了,有什么富裕呀?

  毛泽东:《关于农业问题》(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7页

?

  中国人要有志气。我们应当教育全国城市、乡村的每一个人,要有远大的目标,有志气。大吃、大喝,统统吃光、喝光,算不算一种志气呢?这不算什么志气。要勤俭持家,作长远打算。什么红白喜事,讨媳妇,死了人,大办其酒席,实在可以不必。应当在这些地方节省,不要浪费。这是改革旧习惯。

  毛泽东:《关于农业问题》(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8页

?

  我国人民向来是勤劳节俭的,“食求果腹,衣求蔽体”的传统,一直保持了几千年。在过去几十年的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所领导的军队以及广大干部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生活俭朴,与群众同甘共苦,成为每个革命者所追求的美德。正因为如此,我党以及我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能够在敌人重重包围和进攻的严重情况下,克服各种困难,终于战胜了敌人。

  朱德:《勤俭持家》(1957年12月17日),《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67-368页

?

  在旧社会生活过的劳苦群众和经过斗争锻炼的革命干部,对于艰苦奋斗和勤俭持家的号召,是容易接受的。因为他们在旧时代受过艰难困苦,拿今天的生活同过去的生活相比较,他们就知道今天的生活是大大地改善了。广大的青年群众也都懂得,祖国的美好将来和人民幸福的生活,只能靠艰苦的劳动来创造,他们生气勃勃地为新社会的建设而努力劳动。但是,对于一些青年,特别是对于一些受了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青年说来,他们既不知道过去的艰苦,也就比不出今天的幸福。他们甚至说:“你们是生活在旧时代,应该受苦;我们是生活在新社会,应该享福。”于是有些人就斤斤计较工资待遇的高低专门考虑个人的狭隘的利益;而对于我们国家还在刚刚开始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困难以及生活的改善只能随着生产的发展来逐步提高等重大的事情,反而置诸脑后了。这是一种最危险的现象。希望我们青年一代,坚决克服个人主义,树立集体主义,并以模范的实际行动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斗争中去。对于一些尚未成年的少年儿童,也应该加强勤俭教育,特别是对于一些家庭生活比较富裕的少年儿童,这方面的教育更为迫切需要。

  朱德:《勤俭持家》(1957年12月17日),《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68-369页

?

  我们应该在全国人民中造成一种崇尚节俭的风气,日常生活、一切婚丧嫁娶和人情往来,都要力求简朴和节约,同时提倡积粮防荒、积钱备用,提倡互助互济,发扬我国劳动人民的“乡邻相帮”的美德。这些对于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利益,都有重大的意义。

  朱德:《勤俭持家》(1957年12月17日),《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70页

?

  为了建成社会主义,我们还要作长期的艰苦努力。但是只要我们全国六亿人民和一亿多个家庭都觉悟和团结起来,勤俭建国、勤俭持家,那末,我们建设和生活中的一切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目前仍然是比较落后和比较贫穷的中国,一定能变为先进的富强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中国!

  朱德:《勤俭持家》(1957年12月17日),《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70页

?

  学会过日子。包括农村、城市,要留有余地,富日子当穷日子过,增产节约。

  毛泽东:《庐山会议讨论的十八个问题》(1959年6月29日、7月2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1页

?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勤俭建国家,永远是真言。

  朱德:《由俭入奢易》(1960年10月30日),《朱德诗词集》(新编本)(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77页

?

  勤俭建国、勤俭持家一定要联起来,只提一个不够。有了强盛的国,家才会富起来。首先是勤俭建国,其次是家要管好。现在搞十年计划,这个口号十年不变,坚持到底,因为我们国家的物质基础就是这么个状况。这就是妇联的特殊工作。当然男同志也要勤俭持家,但宣传以妇联为主,你们向男同志宣传,大姐向大哥宣传。勤俭建国、勤俭持家应经常提倡,是长期要做的工作。

  邓小平:《重要的是做好经常工作》(1961年12月27日),《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94页

?

  一切共产党员,不论职位多高,都是人民群众的勤务员,都应该把自己看成普通劳动者,没有任何特权,都必须关心群众生活,和群众同甘共苦。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以艰苦朴素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 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干部,处处讲究生活上的享受,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在不少的干部中间,那种摆排场,闹阔气,假公济私,明目张胆地挥霍人民财产的特殊化作风,在最近一个时期内有了滋长。这种旧官僚的恶习,在我们的队伍里是完全不能允许的。凡是犯了这种错误的人,都应该彻底改正,严重的还应该受到应得的处分。只有打掉了这些官气,彻底纠正了这些恶劣作风,党同群众的联系才能够进一步加强。

  刘少奇:《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报告》(1962年6月27日),《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59-460页

?

  现在艰苦奋斗的作风有所削弱,特殊化的风气有所发展。有些地方盖别墅,盖高标准住房,搞跳舞场。中央是不是也有呢?中央也有特殊化。省委学中央,地委就学省委,县委就学地委,公社就学县委,这样学起来,那还得了呀!现在我们改变过来好不好?从中央改起,各省委、地委、县委、公社,一律把这个风气改变过来。

  刘少奇:《加强基层领导,改进工作作风》(1962年7月18日),《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59-460页

?

  图享受,怕艰苦;好伸手,走后门;一人做“官”,全家享福,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请客送礼,置装添私;苦乐不均,内外不一。这是特殊化的官僚主义。

  我们的国家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如果图享受,怕艰苦,甚至走后门,特殊化,那是会引起群众公愤的。

  周恩来:《反对官僚主义》(1963年5月29日),《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20-421页

?

   物质生活方面,我么领导干部应该知足常乐,要觉得自己的物质待遇够了,甚至于过了,觉得少一点好,人家分给我们的多了就应该居之不安。要使艰苦朴素成为我们的美德。这样,我们就会心情舒畅,才能在个人身上节约,给集体增加福利,为国家增加积累,才能把我们的国家更快地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

  周恩来:《过好“五关”》(1963年5月29日),《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27页

?

  节约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长期方针,要勤俭建国,勤俭办企业,勤俭持家,国家才能兴旺。不要以为这是“小气”,这是国家兴旺之气。全党、全国、全民族提倡这个风气,一年就可以节约几十亿元。一种风气,一种民族风格,会流传几百年。

  刘少奇1963年10月23日在听取薄一波汇报工业情况时的谈话,《刘少奇传》(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896页

?

  每个机关、学校、工厂都要节约。不号召大家节衣缩食,国家就建设不起来。一个机关、一个工厂、一个人节约,看起来钱不多,但是成千上万个工厂、机关、学校都节约起来,书目就很大了。

  刘少奇:《增加文教经费,普及文化教育》(1965年8月8日),《刘少奇论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2页

?

  我国八亿人口,我们办事情、想问题都要从这一点出发。一人浪费一点不得了,一人节约一点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朱德1973年8月10日在视察四〇〇三厂时的谈话,《朱德年谱》(新编本)(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981页

?

  像我们这样的国家搞建设,一定要在自力更生、勤俭建国的基础上进行。提倡勤俭建国方针,更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这不仅在经济上积累资金建设了自己的国家,而且在政治思想上对群众的影响也是好的。

  邓小平1974年11月13日同民主也门总统委员会主席鲁巴伊会谈时的谈话,《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066页

【篇四】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重要论述

节约的观念,在我们现在要加紧建设的当中,是一个最中心的问题。要使我们的干部和人民都要有这样一个观念,节约一点,就是对于国家建设增加一分,对于国防力量增强一分;浪费一点,就是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有害。要用这个观念经常地教育我们的干部和人民,因为这是很容易疏忽的。国家大了,稍微不留神,就要浪费一批人力,或者物力,或者财力,对我们建设就不利。

周恩来:《节约和改善生活》(1955年2月3日),《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06—207页

我们的领导同志要积极地提倡艰苦朴素的作风,凡是妨碍这方面的,要尽量改正。我们从人民群众中来,离开得久了,就满脸灰尘,就忘记了艰苦朴素,这一点,我们的高级干部要时常敲警钟,要互相警惕。

周恩来:《节约和改善生活》(1955年2月3日),《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20页

一种错误的想法是认为“建设经验不够,工作经验不够,浪费一点不可避免”。我们的建设经验和工作经验不够是确实的,浪费也难免完全避免。但是,如果主管工作的本人有了这种想法,那末浪费就一定不可避免。没有经验的人是可能浪费的,但也可能少浪费或者不浪费,问题在于他对待浪费采取什么态度。只要谨慎从事,有意识地避免浪费,浪费是可以减少的。我们对于浪费的态度,首先不能采取原谅宽容的态度,必须采取批评教育、纠正以至制裁的态度。

陈云:《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1955年3月21日),《陈云文集》第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30—631页

任何一项小的浪费,如果不加纠正,推算到全国,一年、五年、十年、二十年,那就没有一项不是巨大的浪费。我们只有这样去观察“小事情”,才不致熟视无睹地浪费,才知道纠正这种“小事情”是大有必要、需要立即动手的。

陈云:《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1955年3月21日),《陈云文集》第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31页

【篇五】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姓 名 于霞

学 号

工 作 单 位 西北师范大学化工学院

邮 政 编 码 730070

甘肃 兰州

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姓名 于霞 学号

西北师范大学化工学院 邮政编码730070

摘 要:社会主义革命亦称“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劳动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彻底的革命。它与过去的一切革命根本不同,不是以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而是要彻底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前,社会主义革命的中心任务是通革命斗争彻底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镇压阶级敌人的反抗,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消灭剥削阶级及其政治思想影响,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彻底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存在的条件,最后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

关键词:革命;阶级;制度;政权

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1、前言

社会主义革命亦称“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劳动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必
然结果,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彻底的革命。它与过去的一切革命根本不同,不是以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而是要彻底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前,社会主义革命的中心任务是通革命斗争彻底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镇压阶级敌人的反抗,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消灭剥削阶级及其政治思想影响,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彻底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存在的条件,最后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

2、社会主义革命 - 必然性  

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决定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大机器工业为物质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生产日益社会化,另一方面使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和庞大的社会产品依然归资本家私人占有。这种生产社会性与占有的私人资本主义形式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它表现在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中和日益激化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中。它表明以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要求消灭过时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准备了物质前提,并使革命的无产阶级──旧社会的掘墓人日益壮大,从而使革命日益成熟。但是,资产阶级决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他们要动员旧社会的一切力量,依靠他们掌握的国家机器,千方百计地维护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因此,无产阶级必须进行革命斗争,摧毁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才能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它所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
1871年法国无产阶级建立巴黎公社,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第一次伟大实践和尝试。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对世界历史发生深远的影响。各国的国情不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以后开始的,并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3、社会主义革命 - 特点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同以往历史上发生过的革命有本质的区别:①历史上的一切革命都是以一种私有制形式去代替另一种私有制形式,以一种剥削关系去代替另一种剥削关系;而社会主义革命则是要消灭一切私有制,消灭一切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见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②历史上的革命都是在新的私有制生产关系业已在旧社会内部产生和形成之后发生的,革命的基本任务是夺取政权,并使这个政权适合于业已开始形成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革命所要建立的公有制生产关系,不可能在原先的私有制社会内部产生,革命开始时并没有现成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在于夺取政权,并依靠这个政权来改造旧经济和组织新的社会主义经济。③历史上的革命都是以一个新的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去代替原有的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因而它无须摧毁旧的国家机器;社会主义革命则要消灭一切剥削阶级,它要建立的是用以镇压剥削者的无产阶级专政,为此它必须彻底打碎旧的国家机器而代之以新的国家机器。④历史上的革命,是以一种新的剥削制度来代替旧的剥削制度,对于为剥削制度服务的旧的意识形态,不需要进行根本的改造,而只改造其中不利于新的剥削制度的成份。社会主义革命由于要同传统的私有制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从而它必然要同传统的观念进行彻底的决裂,并建立与崭新的公有制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上述各个方面表明,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深刻、最彻底的革命。历史上的革命都是以夺取政权而告终,然而对于社会主义革命来说,夺取政权只是革命的开始,“只不过是象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369页)。

4、社会主义革命 - 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过程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首先是由K.马克思、F.恩格斯提出并加以论证的。马克思、恩格斯根据他们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深入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基本矛盾,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发展,必然导向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作出了科学结论:“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31~832页)。马克思、恩格斯根据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的具体条件,论证了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资本主义经济比较发达、无产阶级占人口多数的国家首先发生,并且认为只有在一切先进的或者至少大部分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同时发动的情况下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时期生产集中和垄断组织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占有的私人资本主义形式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与此同时,由于世界上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已经瓜分完毕,帝国主义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资本主义所固有的一切矛盾都发展到空前尖锐化的程度,帝国主义战争成为不可避免。列宁分析了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几个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即在帝国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首先获得胜利的新原理,并亲自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在俄国十月革命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用于分析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实际,提出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的理论。毛泽东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生产关系与阶级关系进行了全面的科学分析,找出了它的主要矛盾: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同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中国人民大众的矛盾,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除了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以外,在国内,就是要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150页)。中国革命必须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这一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革命的主要形式是长期武装斗争,通过先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毛泽东分析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的历史条件,指出发生在十月革命以后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它一方面是替资本主义扫清道路,另一方面又替社会主义创造了前提。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同前,第2卷,第627页),从而科学地阐明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避开资本主义的前途、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1949年,人民革命在中国取得胜利。此后,中国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5、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俄国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下午5时,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2万名赤卫队员和革命士兵在10辆装甲车的配合下,包围了沙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最后据点——冬宫,敌人拒绝投降。晚上9时45分,已经起义获得成功的“阿芙乐尔”巡洋舰上的革命士兵开炮轰击,炮弹直泻冬宫,激烈的战斗开始了。

前一天,列宁领导的赤卫队、革命士兵和水兵突击队早已经占领了彼得格勒的大部分重要据点——车站、电话局、邮电局、发电站、政治机关、银行和重要桥梁等。克伦斯基见大势已去,早化装偷偷溜了,但是在他临走前,还企图作垂死挣扎,从前线调回了部队,并命令士官生、“乔治奖章军人营”和“妇女营”等顽固力量集中冬宫,作困兽之斗。

这是场革命和反革命力量的决战,在枪林弹雨中,赤卫队和革命士兵冲进了冬宫大门,一层楼一层楼地,一间屋一间屋地跟敌人拼杀,战斗延续到次日清晨2时,守军被歼,躲在这里的16名部长被俘,冬宫的屋顶上升了鲜艳的红旗。

就在冬宫战斗激烈进行的时候,11月7日夜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开幕了。会议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农民书》,正式宣布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全世界从此开始了新的纪元。

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最伟大的革命。它“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作为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最重大事件之一,一直是史学界研究的重点。十月革命的发生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一场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的社会主义革命,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和人们思想的转变,新成果也层出不穷。

6、我认为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6.1客观上:

6.1.1、经济上:俄国已具备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19世纪60年代,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改革,废除了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农奴制,史称1861年改革,通过这次改革,俄国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所急需的自由劳动力问题,加快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步伐。但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导致了俄国仍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政治上仍保留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没有满足农民无偿获得土地的要求,农民只能用赎买的方式得到份地,俄国仍保留小农经济,国内市场十分狭窄。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俄国也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说明俄国已具备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却受到封建残余的影响,仍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方帝国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工业既要依靠沙皇政府的庇护以求得发展,又受到前资本主义关系层层密网的困扰。

6.1.2、政治上: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俄国的落后政治经济状况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

(1)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2)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3)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

(4)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6.1.3、军事上:一战激化了矛盾

6.2主观上: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6.2.1、俄国无产阶级深受压迫,又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和组织性。

6.2.2、俄国无产阶级有坚强、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

6.2.3、俄国无产阶级与农民阶级形成了工农联盟。

7、十月革命的特点

就十月革命本身来说,柳植认为它有三大突出的特点:第一、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是一次革命的两个阶段。十月革命把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同十月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不能把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从性质和进程上截然分开。二月革命是十月革命的开端和准备,十月革命是二月革命的发展和结果。没有二月革命的胜利就不会有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二、工人运动和“农民战争”相结合。在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过程中,城市中的工人运动和农村中的农民运动造成了革命形势,而在决定性的战斗中,即在取政权的战斗中,则具体表现为工人的总罢工、武装起义和士兵转向革命,而且士兵由反革命的帮凶转变为革命的力量对革命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士兵绝大多数都是穿着军装的农民。因此,工人运动和士兵起义的结合也就是工人运动和“农民战争”结合的一种形式。第三、和平合法的斗争同武装起义相结合。二月革命前后只有八天时间,先发生工人罢工与和平示威,而后才发展为武装起义;而十月武装起义也是在合法斗争的外衣掩护下进行的。可以说,十月革命是和平合法斗争同武装起义相结合的典范。

8、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俄国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不仅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纪元,开辟了民族殖民地革命的新纪元,还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一,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开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阶段,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历史性飞跃。

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使社会主义从一种运动变成了一种现实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实体,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传遍世界,极大的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过去革命的目的是以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然而十月革命目的是要消灭剥削制度,解放生产力,实现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建设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社会。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剥削和压迫的不平等社会,第一次尝试建设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从此,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

第三,十月革命沉重的打击了并从根本上动摇了帝国主义在全世界的统治,对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推动。十月革命的胜利解放了深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参与剥削和压迫的俄国各族劳动人民,占俄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和农民第一次摆脱被奴役被剥削地位,成了国家政治生活的主人。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各地掀起革命浪潮,各国无产阶级、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蓬勃高涨,如芬兰、德国、匈牙利等国被压迫者爆发一系列革命,从根本上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此时,共产党在许多国家建立,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或联合或争夺,领导了民族解放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成为世界民族之林中不容忽视的力量。而且他们还在战后与苏联一起组成了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改变了整个世界力量的对比,并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巨大压力,迫使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劳动人民的社会福利政策。

第四,十月革命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用社会主义方式改造俄国的道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在没有任何经验借鉴的情况下艰难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其无论成功或是失败的范式都为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为人类文明进程积累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十月革命迄今已经90 余年了,它的成功和挫折都曾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启示。正如邓小平同志说过: “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向,但道路是曲折的。”可见,十月革命的道路是所有国家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获得解放的必经之路,也是所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共同道路。虽然这条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但只要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个世界性的历史任务还未完成,历史就必然选择十月革命这条道路。

参考文献

[1]郭德宏,李玲玉.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专题讲义[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297-298.

[2]杨风城.毛泽东思想研究述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社,2002.224、223.

[3]奚义生.毛泽东思想概论[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88、186-187.[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82

【篇六】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亦称"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劳动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彻底的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标志性事件

1.土地改革运动 1950-1952

2.镇压反革命运动 1952

3.抗美援朝运动 1951-1953

4.三反五反运动 1953

5.农业合作化运动1956

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又叫农业合作化运动。从1951年12月开始,党中央颁发了一系列的决议,规定了我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96.3%。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11月开始至1956年底结束,全国90%以上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4年至1956年底全面进行。党对之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且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国家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因为它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为了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1953年6月,中共中央根据中央统战部的调查,起草了《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意见》。9月,毛泽东同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座谈,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道路。10月,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大会传达了中共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到1954年底,主要的大型私营工业企业多数已经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在商业方面,则在国家掌握一切重要货源的情况下,通过使私营商业执行经销代销业务的方式向国家资本主义商业转变。

  1955年下半年,不少大中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趋势。11月,中共中央召集各省、市、自治区党委负责人会议,加强了对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领导。这时,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兴起,最后地断绝了资本主义和农村的联系,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条件已经成熟。全行业公私合营,是国家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是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步骤。

  1956年1月10日,北京首先宣布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接着,上海、天津、广州、武汉、西安、重庆、沈阳等大城市以及50多个中等城市相继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在1956年的第一季度末,全国全行业公私合营的私营工业已达到99%,私营商业达到85%,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出一系列指示,对民族工商业者的选举权、工作和生活作了充分保障,使民族工商业者在不太勉强的情况下接受社会主义,从而保证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中,也存在着过急过快和过粗的问题。

同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还顺利地开展和完成了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小故事

新中厂总经理魏如:交出半生心血决心难下

1950:一家上海工厂的早晨

  交出自己半生心血的工厂,这个决心魏如下得不轻松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龙婧 | 上海报道

  一张59年前的照片,摄于上海虹口区保定路2号,主角是名噪一时的新中厂。

  几间尚算高大的厂房,屋角却露出了木头椽子。总面积不过200平方米,约略容得下历经迁徙的几十台机器遮风挡雨。

  这看来确实只是暂时的落脚之地。年过半百的公司总经理魏如没有料到,他开创的事业从此会在这里着落,并与新时代同步前行。

  赫赫有名的公司只能借款苦捱

  上海解放前半个月,魏如和他的新中公司面临绝境。

  1925年,新中厂在泗泾路6号的一座小楼上挂牌,最初以生产抽水机、小型柴油机起步,在壮大之际迎来抗战。8年间,新中厂带着设备,一路迁徙到武汉、湖南、贵阳、重庆,为军队生产炮弹引信、江上船用发动机。

  1947年,抗战胜利后,新中厂迁徙回上海,买下虹口区保定路2号重新开业。一年后,新中公司拥有了各种机床设备153台,生产各种引擎、柴油煤气发动机,还从美国引进“密烘铸铁”,改进和提高了铸铁技术。

  在当时的上海乃至全国,新中公司赫赫有名。

  盛名之下,新中公司却已举步维艰。8年的迁徙生涯,多次遭受日军轰炸,损失惨重,再受1948年金圆券风波、货币贬值的影响,当年年终结账,仅盈余金圆券2.7万元,折合银元200元。

  1949年,新中的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到4月份时,只能全靠借款和变卖材料支付员工薪水。当年5月8日,时任新中公司代总经理的魏如,在第十五届股东大会上作业务报告时说:“回忆去年股东会议时,本公司业务尚可。现受时局影响,营业萧条,门可罗雀,不胜感慨。公司从去年11月以来,每况愈下,全靠借款度日,前已借款约700银元,近为应付工资,又借美金2000元。”

  四处告贷之余,独坐时闻炮声,对于新中的存亡,魏如此时可谓失其方寸,只是勉力支撑。

  下决心公私合营

  1949年5月27日,红旗插满了上海的各个角落。这并没有立时卸下魏如心头的重负。作为资本家的他,对于新社会心存一丝本能的惶惑。

  几天后,陈毅市长在中国银行大楼接见上海各界人士,魏如也在其中。陈毅谈到了新政权的经济政策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凡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民族工商企业,党和政府是保护的。

  这让一干企业家们心安了些。

  作为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新政府给新中公司大力扶持,政府订单相继递来,有淮南煤矿定制的抽水机、航运处定制的75匹、150匹马力蒸汽引擎、工业部门定制的鼓风机、钢珠轴承以及密烘铸铁??

  新中一改窘迫景象,当年底,不但全部偿还了拖欠员工的工资和借款,还盈余人民币9100万元(旧)。在旧时代苦辛备尝的魏如,此时对于新政权的好感,自是不言而喻。

  194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里提出了“公私合营”的口号。1950年12月,政务院颁发《私营企业管理条例》,首次以法律形式提出公私合营,并指定分红方式---私方企业主占企业盈利分红的60%。

  好友胡厥文的影响,对魏如接受公私合营多有推动。胡厥文是魏如所在民主建国会的创办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胡厥文主动领导和主持夏令学习会、新时代工商学习会等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带头将自己的新民工厂转为公私合营。

  也是因为胡厥文的态度,在1952年以前,参加公私合营的民族资本家,清一色都是民建的成员。

  还有一个原因,也促使魏如考虑公私合营方案。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他所在的新中厂,已经开始为解放军试制各种军需装备,比如在1950年8月,新中公私就为解放一江山岛承接了人民解放军所交办的“海格拉斯 ”汽缸头的试制任务。

  交出自己倾注半生心血的工厂,这个决心魏如下得不轻松。连当时被誉为“红色资本家”的荣毅仁,在谈起自己那些转为合营的家族企业时,也不禁落泪。

  1950年末,魏如代表公司向上海市政府提出了公私合营的申请。一年后,新中公司与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业部机械工业管理局签订协议书,决定成立公私合营新中机器厂。

  从协议到实现公私合营,新中又等待了将近一年,其间因“三反”运动,一直到1952年11月1日才正式实现。1952年8月“三反”结束,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潘汉年宣布303家私营企业“五反”定案结果,新中公司被定为基本守法户。11月1日,华东财经委员会批准,新中公司正式实行公私合营,更名为公私合营新中机器厂。

  魏如被任命为厂长。

  当家做主人

  1953年的魏如,大部分精力投入了支援抗美援朝战争,他作为第三批慰问团代表赴朝鲜慰问,新中也为前线生产了无数的汽车等物资。

  这时,他所属的阶级赢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公私合营运动。

  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了中共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也是这一年,明确提出了对民族资产阶级“利用、限制、改造”的六字政策。公私合营的速度开始加快。

  华东局统战部和上海市委统战部召开了一次工商界人士座谈会上。会上,统战部的领导们要求民族企业家开始实行公私合营。

  与仓促应对的同行们相比,较早接受了公私合营的魏如,这时充当了大家的精神导师和与政府沟通的信使。他被工商联安排与资本家们座谈,向他们讲述公私合营的好处,推行爱国主义教育。1954年,魏如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据好友胡厥文的回忆文章,随着时间流逝,魏如对公私合营越来越认同。毕竟,新中厂在公私合营后,工人的劳动效率上去了,厂区也开始扩展。

  “当时都说当家做主人。”已经80岁的徐贵16岁时开始在上海一家机械工厂做工,他说,以前只是拿钱走人,到了公私合营后,他开始真的把厂当成了家。

  无论私方、公方的人,在最初的几年里,都表现得很敬业,企业井井有条。上海工商联的资料记载,公私合营后,由于公方进行扩建、技术投资等,公私合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比起同期的私营企业,增长了1倍多。

  不过,依然有一些小私营业主并不愿意合营。周南的父亲就是一个。

  现在已经去世的老人当时开着一间不大的杂货铺,他固执地认为,这是他的祖业,不能为外人所用。坚持到了1955年底,终于写下检查,主动申请公私合营。

  1955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座谈会上再次提出:“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应当争取提早一些去完成。”

  全国掀起了公私合营的高潮。私人企业主的利润分红被取消,改为根据股份每年发放相当于股价5%的利息。10年后,这些私有资产全部收归国有。

  1955年末,上海工商联召开了15场大会,由荣毅仁、魏如和胡厥文等15位参加了全国工商联大会的委员,向大家传达中央指示。

  1956年1月20日,上海市工商联在中苏友好大厦(今上海展览中心)正门前广场上召开“上海市资本主义工商业申请公私合营大会”,上海剩下的私营业主,都在这一天提交了公私合营申请书。

  又过了10年,私人工商业收归国有的期限来临,新中正式与魏如脱离联系。也在这一年10月,魏如患膀胱癌去世。按照他的遗嘱,家人将他的遗体捐给华山医院做医学用途。

  1980年,国有的新中机器厂迁至共和新路。今日,原地已是一片居民区,没有人知道,50多年前这里是鳞次栉比的私营厂房。

  改制后的新中机器厂,人员换过几茬,跟魏氏后人失去了联系。这位曾负盛名的企业家和他的机器厂在新中国产业史上留下的辙印,只能从书籍和档案资料中搜寻了。


- 高氯酸对阿胶进行湿法消化后, 用导数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技术测定阿胶中的铜、“中药三大宝, 人参、鹿茸和阿胶。”阿胶的药用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历代宫① 马作峰.论疲劳源于肝脏[J].广西中医药,2008,31(1):31.① 史丽萍,马东明, 解丽芳等.力竭性运动对小鼠肝脏超微结构及肝糖原、肌糖元含量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① 王辉武,吴行明,邓开蓉.《内经》“肝者罢极之本”的临床价值[J] .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2):9.① 杨维益,陈家旭,王天芳等.运动性疲劳与中医肝脏的关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19(1):8.1 运动性疲劳与肝脏① 张俊明.“高效强力饮”增强运动机能的临床[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9,8(2):10117 种水解蛋白氨基酸。总含量在56.73%~82.03%。霍光华②采用硝酸-硫酸消化法和18(4):372-374.1995,206.2② 林华,吕国枫,官德正等. 衰竭运动小鼠肝损伤的实验性[J].天津体育学院党报, 1994,9(4):9-11.② 凌家杰.肝与运动性疲劳关系浅谈[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2(6)31.② 凌家杰.肝与运动性疲劳关系浅谈[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23(6):31.② 谢敏豪等.训练结合用中药补剂强力宝对小鼠游泳耐力与肌肉和肝Gn, LDH 和MDH 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② 杨维益,陈家旭,王天芳等.运动性疲劳与中医肝脏的关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19(1):8.2.1 中药复方2.2 单味药33 阿胶和复方阿胶浆③ 常世和等.参宝片对机体机能影响的[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1,10(1):49.③ 聂晓莉,李晓勇等.慢性疲劳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J]. 热带医学杂志,2007,7(4):323-325.3.1 概述3.2 关于阿胶和复方阿胶浆医疗保健作用的3.2.1 营养成分和评价3.2.2 阿胶的药理作用3.2.3 阿胶的临床应用4④ Xie MH, etal.Effects of "Hong jing tian she 1u" on reproductive axis function and exercise capacities in men. The5⑤ 周志宏等.补肾益元方对运动小鼠抗疲劳能力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1,20(1):83-84202-204.5`"InternationalCourseandConferenceonPhysiologicalChemistry and Natrition of exercise and training (Abstract)6⑥ 杨维益等.中药复方“体复康”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血乳酸、p 一内啡肤、亮氨酸及强啡肤Al-13 影响的实验研⑥。仙灵口服液可提高机体运动能力,加速运动后血乳酸的消除。F3 口服液能调整PCO2⑧ 孙晓波等.鹿茸精强壮作用的[J].中药药理与临床,1987,3(3):11.⑨ 于庆海等.高山红景天抗不良刺激的药理[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7(7):283.⑩ 牛锐.淫羊藿炮制前后对小鼠血浆睾丸酮及附近性器官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89,14(9):18.P 0.05) 。肝脏是动物机体重要脏器之一,Pi,同疲),肝主筋,人之运动皆由于筋,故为罢极之本”。人体肝脏的功能活动也必阿胶, 味甘性平, 入肺、肝、肾经, 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的功效。《神农本阿胶,又称驴皮胶,为马科动物驴的皮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块,是中国医药宝库中阿胶、熟地配伍能使补而不滋腻, 共奏益气补血之功, 主要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气血阿胶对细有促进作用;提示阿胶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另外阿胶具阿胶具有很好的止血作用,常用来治疗阴虚火旺、血脉受伤造成的出血。比如,阿胶能治疗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贫血症状,阿胶对血小板减少,白细阿胶是一类明胶蛋白,经水解分离得到多种氨基酸,阿胶具有很多的药理作用和阿胶又称驴皮胶, 为马科动物驴的皮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块。中药界有句口头禅:阿胶中的营养成分比较多,主要有蛋白质、多肽、氨基酸、金属元素、硫酸皮肤。把阿胶应用于运动员或人群中的实践应用性,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市场前景,白血病、鼻咽癌、食道癌、肺癌、乳腺癌等。阿胶不温不燥,老少皆宜,一年四季均伴随现代竞技体育的强度越来越大,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后出现的各种疲劳征象,胞减少等症也具有效果明显效果;另外,经配伍,阿胶可用来治疗多种出血症。医学保健作用,阿胶具有耐缺氧、耐寒冷、抗疲劳和增强免疫功能作用;同时,阿胶具有本文的目的意义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阿胶的抗疲劳能力,来进一

本以运动性疲劳相关症状明显的篮球运动员为对象,以谷丙转氨酶、谷表明,阿胶还用于治疗妊娠期胎动不安,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等。对于月经病步了解运动员服用阿胶以后,不但能够使男女运动员的谷草转氨酶含量水平、谷丙转参促进人体对糖原和三磷酸腺苷等能源物质的合理利用, 并使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本草纲目》载阿胶“疗吐血衄血, 血淋尿血, 肠风下痢, 女草转氨酶、谷酰转肽酶、总胆红素、白蛋白和白蛋白/球蛋白含量水平为测定指标,产生运动。从中医学的观点来看,筋就是聚集在一起的肌肉束,膜是筋的延长和扩布;常所说的肌腱和韧带等器官,韧带和肌腱坚韧有力。通过韧带和肌腱伸缩牵拉骨骼肌充在筋”, 也就说明了筋的功能受到肝脏的调节, 所以, 医家大多从筋与肝相关的角除运动后的疲劳, 已经成为运动医学领域的热点,而中医药在改善、消除运动性促进肌肉和肝脏有氧氧化能力的作用③。 红景天圣露能促进机体运动后的恢复和消除促进血液凝固和抗贫血作用,有提高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作用。到影响。的变化, 主要表现为部分肝细胞破裂, 内容物进入窦状隙, 未受损的肝细胞糖原明的核心问题之一, 也是运动训练学所要克服的核心问题之一, 疲劳是机体的一的滋补类药品;因始产于聊城东阿,故名阿胶,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生产历史;最早低分子肽含量分别是15%~45%、10.97%~13.18% 。霍光华③采用标准水解法和氨基低运动后血清尿素氮含量; 加速体内尿素氮及血乳酸的清除速率;提高小鼠的游泳点、“肝之合筋”的观点、“肝者,其充在筋” 的观点、“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动领域的广泛应用。动性疲劳关系最为密切者当首推肝脏。动性疲劳后机体恢复作用和机制的十分活跃。动员和贮备,以及机体对运动刺激的适应和运动后的疲劳的恢复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度阐述肝与疲劳的关系, 其实肝尚可通过脏腑气血等多个途径影响疲劳感的产生和度的DS 标准液, 加适量天青Ⅰ试液, 536nm 处测定吸收值, 建立工作曲线回归方程。对于运动产生的机理, 中医学解释比较通俗易懂, 即:韧带和肌腱的伸缩牵拉骨对运动性疲劳的多集中于中枢疲劳与外周肌肉疲劳,而较少涉及肝脏实质器而略于补立法,以健脾保肝、补中益气组方的确是防治运动性疲劳的一条新思新。故发挥和延缓运动性疲劳的产生都能起积极而有效的作用。总之,体力和脑力的产生均复的适应能力②。复方阿胶浆是由阿胶、红参、党参、熟地、山楂等药组成, 主入肝、脾两经。方肝,人动血运于经,”的论述。明确指出运动能力与肝和血密切相关。这种“动则血肝脾同处于中心位置,共同掌管着气化的职责,所以运动性疲劳的气虚神乏大多是由肝损害可导致动物运动能力下降, 也有大量实验观察了急性力竭疲劳对动物肝脏的肝糖原、肌糖元含量下降, 其程度随着衰竭运动次数增加而增加。林华等②通过对衰肝有关,由此可以推测神经递质、激素的释放等生理活动均同肝脏有密切关系。再者肝与筋的关系非常密切,在许多著作中都阐述了这一观点。如“肝主筋” 的观肝脏对内分泌具有促进作用。中医认为,胆汁的分泌、女子的排卵、男子的排精均主藏血、主筋,为“罴极之本”,有储藏营血与调节血量的作用,是提供运动所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对气血津液的生成、输布和代谢有着重要意义。就运动生高山红景天在疲劳情况下能提高机体持续工作的时间,维持血压、心率的正常水高小鼠肝糖原的储备量; 降低运动后血清尿素氮含量;加速体内尿素氮及血乳酸的骼肌产生运动。《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其华在爪, 其个特别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 总的说来,疲劳可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 1982工作能力的作用①。强力宝能促进肌肉和肝脏有氧氧化能力的作用②。参宝片也能具有官的疲劳。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脏器,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极为密切。国际运动医学协会主席普罗科朴(Polo1Capur) 认为运动性疲劳问题是运动医学过度的训练、残酷的比赛引起的缺氧、强应激反应会导致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心过去一段时间,抗运动性疲劳传统上单纯采用补的模式,现在,中医药抗疲劳出还认为“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气血方得以运生”,说明和血虚者,如服用阿胶补益,也具有良好的效果。临床上充分发挥阿胶的养血、补血、恢复正常,促进酸碱平衡的恢复,减少碱性物质的消耗⑦。机体的血量增加,以便增加通气/血流比值。肝内所贮存的血液就会更多的向机体全身肌腱和韧带等器官的力量。筋和筋膜向内连着五脏六腑,肝将脾输送来的精微之气浸、涉水等劳动或运动都称为“劳”, 而竞技体育由于其具有大运动量、高强度的加⑧。剑, 便无踪无影。阿娇日日夜夜在狮耳山、狼溪河附近狩猎。最后, 用利剑杀死了一奖牌呢?毫无疑问是靠长时间艰苦的训练,然而伴随现代竞技体育的强度越来越大,娇, 决心要找到救治此病的特效药物, 为民解忧。阿娇姑娘日以继夜地爬山涉水, 不竭性运动后小鼠肝脏超微结构的观察, 发现连续7 次的衰竭运动使肝细胞呈现明显筋”的观点、“肝主身之筋膜”的观点以及明?皇甫中《明医指掌》中的“劳伤乎肝,筋和筋膜把相邻的关节连在一起,对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筋和筋膜向内连着进小白鼠耐力的提高。经论》有“肝藏血”的观点,另外,在《素问?五脏生成论》里,也有“人卧血归于景天圣露、补肾益元方、体复康、仙灵口服液及F3 口服液等。复方阿胶浆能显著提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4):37-40.具有多种代谢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肝细胞的亢不抑,就会能协调精神、情趣和意志,使情绪稳定,思维敏捷,对运动技术水平的充分抗运动性疲劳的单味药主要有鹿茸、高山红景天、人参、淫羊藿和花粉等。实验抗运动性疲劳的中药复方主要有复方阿胶浆、高效强力饮、强力宝、参宝片、红可用,是强身健体的滋补佳品。阿胶中富含蛋白质降解成分,通过补血起到滋润皮肤劳感。” 运动性疲劳属中医“劳倦”范畴, 中医将劳力、劳役、强力举重、持重远行、劳模型组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在此期间出现明显升高(P

【篇七】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亦称“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领导劳动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彻底的革命。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指从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毛泽东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在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基础上,使革命向前发展,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学说。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根本任务是要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推翻封建地主和官僚资本的统治,走上民主发展的道路。社会主义革命要求消灭资产阶级,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这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都是不能实现的。在革命前途问题上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把中国革命过程中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割裂开来,只看到两者之间的区别,没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要在两个阶段之间硬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认为民主革命的结果只能是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无产阶级只能在资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通过合法斗争聚结力量,到一定时候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一种是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主张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企图把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并作一步走,一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种观点只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而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区别。

【篇八】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亦称“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领导劳动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彻底的革命。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指从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概述: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毛泽东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在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基础上,使革命向前发展,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学说。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根本任务是要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推翻封建地主和官僚资本的统治,走上民主发展的道路。社会主义革命要求消灭资产阶级,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这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都是不能实现的。 在革命前途问题上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把中国革命过程中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割裂开来,只看到两者之间的区别,没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要在两个阶段之间硬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认为民主革命的结果只能是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无产阶级只能在资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通过合法斗争聚结力量,到一定时候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一种是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主张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企图把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并作一步走,一举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种观点只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而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区别。

【篇九】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

背景:20世纪初,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1861年改革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在沙皇专制统治下,矛盾错综复杂,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

二月革命:

时间:1917年3月彼得格勒工人起义,二月革命爆发。

性质: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影响:沙皇专制统治被推翻,但政权落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

思想动员:《四月提纲》的发表。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号召俄国无产阶级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夺回政权,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并制定了布尔什维克党的方针、政策和策略。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7日,起义胜利,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国家政权归工兵代表苏维埃,成立工农临时政府——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历史意义:

国内意义: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一次划时代的伟大革命。它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国际意义:十月革命是帝国主义时代第一次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世界意义,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打破了几百年来帝国主义体系一统天下的局面;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到新的阶段,使社会主义从理论转为实践。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

背景:从1918年春天开始,在英、法、美、日等国的直接支持下,俄国国内的反动势力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动进攻,一度占领了俄3/4的国土。苏维埃政权陷入危急之中。(了解)

评价:在当时基本上是正确的和必要的,对捍卫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具有重大作用。但是,在把握政策的分寸和限度及实施手段与方法上存在不少弊端和错误。在后期,苏俄领导人曾力图用扩大战时共产主义的非常措施,在小农占优势的落后俄国直接实行社会主义,这种超阶段的“左”的政策造成了严重影响。

(2)新经济政策

背景 :见课本(了解)

主要内容:见课本(了解)

影响:广泛的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力的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和进一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经济基础。

同时,新经济政策使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了重大突破,特别是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启示:制定政策,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时代和国情的需要。

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924年1月,列宁逝世。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具体建设成就:

1、工业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强国。

2、1932年,基本实现了农业集体化。

3、提前完成两个五年计划(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施五年计划)。

4、1936年颁布了宪法,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存在哪些弊端?有怎样的历史教训?给我们什么启示?

弊端:过度集中的国家计划管理经济体制和以个人专断为特征的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教训:斯大林将苏联模式神圣化、凝固化,不准提出异议和改革,使社会主义丧失自我完善的活力和机会,影响了党心民心的指向,这是值得反思的教训。

启示:①、工、农业、轻、重的比例要协调发展。

②、要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资源消耗。

③、要保护农民利益。(从长远看,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发展起了消极作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无忧考公务员网 www.51kaogwy.cn 版权所有